跟着苏东坡,把苦难熬成“哈哈哈哈哈”

可言可语 2025-04-20 02:03:31

苏东坡:一路被贬,一路吃喝,人生如戏,我有个宰相弟;

苏辙:一路升官,一路捞哥,家里有个亲爹,牢里有个活爹。

看得我要乐死了,看到肖仁福的这本书《苏东坡传:人生就是哈哈哈哈哈》我就立马想到了这条总结。

从书名就可看出,这本书的风格应该是轻松幽默,与传统严肃的人物传记有所不同。

果真也是如此。这本书以小说笔法讲述历史,将北宋党争、文人八卦等元素融入其中,把苏东坡的苦难史改编成了逆袭爽剧。

黄州种麦成了田园治愈,惠州啖荔化作美食探店记,儋州办学变成乡村支教真人秀。

这种叙事方式很有一种置身于于北宋时期,与苏东坡一同经历他的喜怒哀乐,原来遥远的苏东坡也开始近了起来。

全书以时间为脉络,以苏东坡的诗词文章为纲,全景式展现了他三起三落的传奇人生。

从“巴蜀少年”的锋芒初露,到乌台诗案中揭秘北宋第一文字狱的生死惊魂;

从黄州蛰居的半隐岁月里诞生《定风波》《赤壁赋》等千古绝唱,到流放岭南时“日啖荔枝三百颗”的苦中作乐与修建堤桥的惠民之举;直至暮年北归,笑泯恩仇,为跌宕一生画上圆满句号。

我们看到了苏东坡在面对人生的起起落落时,始终保持着乐观豁达的心态,用“哈哈哈哈哈”的态度迎接生活的挑战。

乐观豁达,苦难中的诗意人生 苏东坡的一生,可谓是历经磨难。

他一生三起三落,从京城高官到岭南流放,多次被贬谪到偏远之地。然而,他却从未被苦难压垮,反而在困境中创造出了诗意的人生。

在黄州,他被贬为团练副使,生活困苦,但他却能扛起锄头开荒种地,给自己起了个“东坡居士”的名号,还发明了东坡肉,写下了《赤壁赋》《后赤壁赋》《定风波》等经典之作。

在惠州,他写下“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将流放之地的艰苦生活过得有滋有味。

在儋州,他在瘴疠之地教黎童识字,推广农耕,开办学堂,培养出海南历史上第一位举人,笑称“我本儋耳民,寄生西蜀州”。

他的乐观不是天真的欢愉,而是历经劫波后的澄明。他把苦难熬成段子,把牢饭吃成满汉全席,这种“打不倒就躺平乐”的态度,正是现代人最需要的精神解药。

苏东坡的一生是“反脆弱、反内耗、反抑郁”的一生,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真正的强大,是看清生活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

这还是一个立体的苏东坡。他才华横溢,诗、词、文、书、画无一不精,留下了三千多首华美诗词、四千多篇知性文章以及无数高雅书帖和绘画;我们也看到了他的善良仁爱,心怀宽广,觉得众生平等,交友不分贵贱,无论是文人雅士还是乡野农夫,他都能与之结交,并且在看到百姓生活困难时,还会积极组织救婴协会,自掏腰包救助弃婴。

他幽默风趣,用“一树梨花压海棠”来调侃自己的婚姻。他非常重感情,与妻子王弗的爱情故事让人感动,王弗去世后,他写下的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情真意切,令人动容。他与妻子王弗的爱情故事,以及与侍妾朝云的相知相守,又让人感受到了他温情的一面。

当我们为KPI焦虑、被内卷裹挟时,苏东坡用他的一生告诉我们,世间所有磨难,都是人生修行;真正的成功,不是功名利禄,而是活得快乐、活得自在。

他教会我们要热爱生活本身,而不是只追求生活的意义。平凡的生活中也有很多乐趣,寄情山水,创作美食。他的宽容豁达也让我们明白,要学会与世界和解,与自己和解,不要让仇恨和怨恨占据心灵,要以一颗宽容善良的心去对待他人。

很多人都说人生皆苦,为什么只有东坡觉得快乐?那是因为他是无可救药的乐天派,他的故事告诉我们,人生最高智慧再爱,最大成功是乐。“人生哪有那么多‘应该’?像东坡一样‘认真玩、痛快爱’,才是对自己最好的温柔。”

1 阅读: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