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和田玉的开采与使用状况——王建泉

王哥评文化收藏 2024-03-28 02:43:42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相关部门对新疆和田玉的调查研究全面深入,有关新疆和田玉勘探、开采、加工等全面发展。地质调查报告以及研究成果数以万计。以及《珠宝玉石鉴定》、《珠宝玉石名称》、《和田玉鉴定与分类》和《和田玉实物标准样品》等国家标准相续出台,以及一些地方标准,推进了和田玉及相关行业的发展。

和田玉玉雕

01、新疆和田玉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对新疆和田玉的开采,加工、国家非常重视,并开展了一系列的相关工作,并取得了多项成果!

1957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手工业联社开始在和田建玉矿。

1958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手工业联社开始在和田地区重新整理并开采玉矿,主要是对于田县玉矿进行调查。

1961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手工业局曾赴北京招聘技工,一面招聘一面组织生产。

1964年10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手工业联社组建玉雕组,共计13人,因陋就简地在仓库内进行生产。

和田玉玉雕

1965年,为满足出口创汇的需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局先后要求其下属的多个地质队在各自区域内开展宝玉石矿的勘查工作,特别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十地质大队于1966年成立了玉石组,对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大同玉矿和于田县阿拉玛斯玉矿进行了检查评价,认定两矿储量可观,有较大的采矿前景,这些工作大大推动了新疆宝玉石的勘查进程。

1967年,全国第一届玉石生产会议在河南南阳市召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局、轻工局与和田地区手工业办事处及于田县等负责玉石生产的领导参会并赴内地玉器厂参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局据此安排多个地质队开展了宝玉石勘查工作,推动了新疆宝玉石的勘查进程。

1979年,国家地质总局制订了《地质工作三年调整纲要》,提出要把发展消费品等与人民生活紧密相关的矿产地质工作放到重要位置,加大了贵重矿种的投入和找矿力量,凸显了地质工作与经济发展需要相适应的要求。

1980年,地质部选定全国97个典型矿床进行深入研究,编写典型矿床研究报告内部出版。于田县阿拉玛斯和田玉矿就是其中之一,由第十地质大队分担此项工作,并取得了重要研究成果。

和田玉玉雕

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对玉石矿的开采明确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必须通过申请、批准后,或取得采矿许可证才能采玉,对河流和农田的零星玉石允许个人拣拾。

改革开放以后,国家政策逐步放宽以致最后取消了对和田玉石开采、贸易的限制,和田玉的开采得以迅速发展,昆仑山沿线已经形成了几大玉料开采矿区,和田玉料的出产量已经达到了历史高峰,是数千年来和田玉的开发总量远远不能相比的。这些优质的玉料,为中国玉文化的建设,提供了充足的玉料保证。

02、新疆和田玉的开采

目前,新疆玉矿主要分布在昆仑山-阿尔金山一带。西起喀什地区的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中经和田地区,东到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若羌县,北至塔里木盆地边缘,南到昆仑山和阿尔金山主峰,全长约1300千米,宽约80-150千米,此地域范围内包括3个地州共14个县市,原生矿100余处。较有规模的有塔什库尔干-叶城矿区、皮山矿区、和田两河矿区、黑山矿区、于田矿区、且末矿区和若羌矿区7大矿区。

新疆和田玉玉矿区域

02-1、塔什库尔干-叶城矿区

这一地区的玉矿主要分布在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与叶城县内,因而称其为塔什库尔干-叶城矿区。主要矿区有大同、马尔洋、密尔岱、血亚诺特、霍什拉普-喀群等矿区。

02-1-1、大同地段

大同古玉矿位于大同乡以北约10千米处,上矿道路崎岖难走,20世纪60年代至2000年曾经开采过,最近几年由于开采条件、开采权等方面的复杂原因处于停产状态。这一矿口所产玉料以青玉为主,有少量的青白玉,是青玉的主要产地。

大同矿区

20世纪90年代以后,在距大同乡5000米的大同河对面山上又发现一座新的玉矿,储量不明,最初是由村民自由开采,后由村里统一开发,出产的玉料主要是青玉,还有少量青白玉。后经县里统一规划,承包给开发商,近几年,开发商一直在进行基本建设,边探边采。这一地段玉石产量不大,以青玉、青白玉为主。

02-1-2、马尔洋地段

马尔洋乡皮勒村是历史上的玉石产地之一。皮勒村是经济开发较晚的一个村落,2014年以前交通极为不便,只有少量玉料出产。2015年随着当地交通状况的改善,开始出产青玉,俗称“塔青”。这里的玉料裂隙较少,颜色以墨绿色为主。由于皮勒村的玉矿在叶尔羌河东侧的河壁旁,使用炸药采玉会使炸下来的玉料落入河中,因此,皮勒玉矿的开采方法以洞采为主,多用千斤顶将玉石撬动顶下,然后用工具取出,所以皮勒玉矿的玉料裂隙很小,比较完整。皮勒矿段玉料的特色是颜色黑青,玉质较好。

02-1-3、密尔岱地段

密尔岱山玉矿位于叶城县西南,棋盘河上游,产玉地段长20余千米,宽1千米。资源丰富,至今仍是新疆玉料的重要产地。这里的道路条件相对较好,年产量较大,以青玉和青白玉为主,白玉较少。2017年下半年因玉矿划在昆仑山自然保护区内,已经停止开采。

密尔岱矿区

02-1-4、血亚诺特地段

位于西合休乡要隆村,实际上就是清代的西合休玉矿。自20世纪80年代起,血亚诺特玉矿在古玉矿的基础上进行了整修,通往玉矿的道路已经基本修通。所产山料大部分为青白玉,玉质温润,但糖色较重。

02-1-5、霍什拉普-喀群地段

这一地段主要出产叶尔羌河的籽料,每年秋季,都有不少当地村民到这一地段两岸拣拾籽料。籽料颜色以青玉为主,质地较差。近年来,已经很少有质量较高的籽料出产。目前,叶尔羌河喀群乡段正在修建喀群水利枢纽,水利工程建成后,这一地区的河滩拣玉将成为历史。

02-2、皮山矿区

位于皮山县康西瓦村附近。这一地区是昆仑山的康西瓦断裂地区,新藏公路在此穿过。出产青白玉等玉料。近年来,在这一地区又发现了较大的玉矿,但开采条件艰难,开采时断时续,尚未进行大规模机械开采。

02-3、和田两河矿区

两河是指和田地区的玉龙喀什河和喀拉喀什河,玉龙喀什河发源于昆仑山北麓,喀拉喀什河发源于喀喇昆仑山北麓,都由高山降水和高山冰雪融水补给。这两条河是举世闻名的“玉河”,是和田籽料的主要产地。

和田矿区

玉龙喀什河又称“白玉河”,和田玉最好的籽料绝大多数都产于这条河中。喀拉喀什河又称“墨玉河”。在这条河中,主要出产青玉籽料,这些青玉籽料皮色呈黑色,因而人们将其称为墨玉河。此河产出墨玉较少,只出产碧玉、青玉、青白玉,只是出产的品质稍差。

和田玉玉雕

近些年,从黑山山口约100千米到和田河总闸口之间,无论新河道还是老河道,仍有多个地点在进行大规模的籽料挖掘。其中比较知名的地点有总闸口附近到六闸口,飞机场附近,玛丽艳开发区,恰尔巴格乡、英阿瓦提乡、吉雅乡、布雅乡、亚甫拉克乡等。

02-4、黑山矿区

黑山矿区分为两个地点,有黑山和奥米沙。

02-4-1、黑山矿区

位于和田县喀什塔什乡黑山村20千米处。主要出产“山流水”。黑山,古人又称“哈朗圭塔克”,是昆仑山的主峰之一。黑山矿区产玉地点位于阿格居改,也称阿格居改冰川,海拔约5000米。

02-4-2、奥米沙矿区

位和田县喀什塔什乡奥米沙村南。海拔4000-4500米,清代就在这里进行过所采。新中国成立后也一直在开采。此处玉矿矿脉较窄。产量不大。玉的颜色灰白。绺裂较多,近年来已开始进行机械开采。

02-5、于田矿区

于田矿区位于于田县南80千米。以阿拉玛斯矿区为中心,包括阿拉玛斯玉矿、赛地库拉木玉矿、哈尼拉克玉矿、齐哈苦勒玉矿等几处矿点。

02-5-1、阿拉玛斯玉矿

位于于田县阿羌乡流水村东南克里雅河支流源头柳什塔格山中,矿区海拔4600-4800米,是世界上罕有的白玉矿山,主要出产白玉和青白玉。

阿拉玛斯玉矿

新中国成立以后,阿拉玛斯玉矿于1957年重新开采,此后持续开采至今,是新疆出产白玉的主要矿山。

02-5-2、赛地库拉木玉矿

位于流水村东南方向,距流水村有27千米的山路。矿区海拔约4600米,基本无植被覆盖。现已有能通行车辆的道路,从流水村向东大约两个小时车程就能到达矿区。

赛地库拉木玉矿是于田矿目前最大的产料地点,整个矿脉长约3千米,宽约2千米,出产数量较大,主要出产白玉与青白玉。2016年,该矿区的一个矿点曾发现了一处上千斤的青白玉玉料。

02-5-3、哈尼拉克玉矿

位于流水村南面,距流水村大概35千米。矿区海拔平均4500-5000米,气候变化无常,有终年不化的冰层。该矿的矿脉分布点较多,目前已知矿点有7个,出产白玉、青白玉、青玉、青花。玉质、颜色质地均较好,哈尼拉克矿以前基本是人工开采。作业条件艰苦,工具是十字镐、钢纤、馒头、开采工艺原始,玉石产量低,采到的玉料要靠人背或骡马运下山。

产出95于田料的矿口

哈尼拉克矿就是出产神奇的“95于田料”的矿区。1995年于田县玉石矿将阿拉玛斯包括哈尼拉克在内的玉矿承包给了维吾尔族工人买提尼亚孜,当年他就在哈尼拉克开采出了2000多斤的优质玉石。1996年,该矿点又开采出了2000多斤玉料。当年在距离“95矿”20米处又发现了一个新矿点,又采出玉石5000斤左右,虽然品质上略逊于“95料”,但仍然是少见的优质白玉,其中一部分品质与“95料”相比丝毫不逊色。

02-5-3、齐哈苦勒玉矿

也是位于流水村南面,距离哈尼拉克矿不远。齐哈苦勒矿俗称“青花矿”,矿区平均海拔4700米,上山中途需要在克里雅河上空溜索道通过。上矿的道路从海拔约3400米爬升到4700米,山体斜度多在70°左右,向上攀爬十分危险,取料非常艰难。

齐哈苦勒矿区目前已知矿点有5个,出产的青花料白如凝脂黑如墨。该矿采矿点工作面狭小,作业时需要用安全绳防护,采玉条件艰苦且危险。直到现在开采工艺仍旧比较落后,仍是人工使用十字镐、钢钎、榔头等简易工具来开采。由于玉工驻地没有水源,需要从山下运水上来,加之采出的玉料需要人工背到中转站,再由中转站运送下山,采玉的艰辛程度可想而知。

02-6、且末矿区

且末县位于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南部,昆仑山北麓。且末矿区是新疆昆仑山-阿尔金山山系中阿尔金山山脉产玉的主要矿区。且末所产的白玉或是青白玉都以糖色包裹而成,当地人叫“糖疙瘩”。到了内地中原后,均被玉器行业内部俗称“卡墙黄”。

1973年3月,且末发现多个玉石矿,开采出了大量玉石。在1974年时,发现了塔特勒克苏3号矿,一个出玉地点的产出量就高达六万多斤。80年代初,且末已经发现的玉矿基本开采完。后来采玉人又找到了新的玉矿,目前且末有塔特勒克苏和塔什萨依两个主要矿区。

02-6-1、塔特勒克苏矿区

塔特勒克苏矿区,位于且末县哈达里克河到塔特勒克苏之间长25千米的地带,包括哈达里克奇台和田玉矿床和塔特勒克苏和田玉矿床,海拔3500-4500米。塔特勒克苏玉矿是新疆古老的玉矿之一,在当地又被称为“皇家玉矿”。

塔特勒克苏矿区

这个矿区所产玉料质地细腻,颜色以青玉、青白玉为主,有少量白玉、青花、黄玉和糖玉。

02-6-2、塔什萨依矿区

位于且末县东南尤勒河到江萨依源头一带,包括塔什萨依玉矿床、江尕萨依上游矿点和其他20余处矿化点。矿化矿区,长十余千米,宽数百米,海拔4000米左右。塔什萨依矿区目前包括天泰矿、金山矿、8号矿、马尔沟矿、新矿、列王矿等数个矿点。在此之前且末出玉的主要矿区是塔特勒克苏矿区,塔什萨依矿区虽然也有玉料产出,但数量较少。

20世纪80年代,当时的玉矿开采者在这一地区进行探矿,找到了一些较大规模的玉矿,主要的出玉地点是列王矿点。90年代,随着探矿的不断深入,又在距离列王矿点5千米处发现了金山玉矿。金山玉矿开采出了质地优良的玉料,一时极为抢手。2012年天泰公司通过拍卖的方式取得了该矿的采矿权,并改名天泰玉矿。2013年天泰玉矿并购了金山玉矿。

02-7、若羌矿区

若羌是新疆的一个县。若羌矿区位于若羌县城的西南和南部,瓦石峡到库如克萨依一带,矿带是阿尔金山且末矿带一直向东延展至若羌的矿带。

若羌矿区

20世纪80年代,在若羌境内发现了英格里克玉石矿、富国岭玉矿、托克布拉克玉矿。英格里克玉石矿主要产青白玉、白玉、糖白玉、黄玉;富国岭玉矿,主要产黄玉、青白玉;托克布拉克玉矿,主要产糖白玉、白玉、糖玉、青白玉。

03、和田玉料的销售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对和田玉的交易仍然实行管控。玉石矿的开采明确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必须通过申请、批准后,取得采矿许可证才能采玉,对河流和农田的零星玉石允许个人拣拾。但要交由当时的和田玉石收购站统一收购,然后由国家统一分配给国内各大玉器厂。和田玉要运到内地,需要有和田政府部门开具的出疆证才能运出,否则将被没收。

和田玉玉雕

20世纪80年代起,和田玉开始有小规模的交易,但处于较为保密的私人状态,大部分玉石要卖给和田当地的玉石收购站,由国家统一收购。90年代以后,和田政府放松但并未完全解除对和田玉料的管制,对于规模较大的和田玉交易仍然进行打击,甚至派人去内地追查非法交易的玉料去向。

和田玉玉雕

2000年以后,国家对玉石交易完全放开,至此,和田玉料管控成为历史,人们可以随意买卖和田玉料了,和田玉料的交易迎来了空前的发展时期。伴随着子料的大规模挖掘和山料的开采,和田玉料不论是子料还是山料,交易皆迅速扩大。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和审美情趣的不断提高,加之中国玉文化的传承和弘扬,玉器市场不断繁荣,玉料需求不断增加,导致了和田玉料供不应求,价格不断上涨的局面,优质的和田子料价格更是飞涨,如今已涨至以克论价的地步了。

04、作者简介

作者:王建泉

职 业:珠宝鉴定师、钻石分级师 、资深珠宝投资顾问。

资 质:NGTC 宝石学家、中级贵金属首饰与宝玉石检测员。

社会职务:黑龙江省玉文化研究会宝玉石专业委员会主任、哈尔滨商业大学管理学院宝石及 材料工艺学专业客座教授。

研究方向:中国玉文化进程与珠宝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作者:王建泉

著作有《玉璇玑的探讨与研究》一文,详细阐述了从古至今学者对玉璇玑用 途的探讨,提出了新的观点并加以论证。发表于国家级期刊《科学与生活》2021 年 28 期上;论文《探讨桃山玉的发展前景》,从材料学,矿物学和工艺学等角 度对桃山玉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分析与研究,提出了一些新观点与认识;并以此 为基础对桃山玉作了全面的介绍。该篇论文发表在国家级期刊《科学家》2022 年 第 6 期上。

在宝石学家王建泉的头条号和个人图书馆上推出了《彩色宝石的鉴定方法》、《田玉的鉴定与质量评价》、《八大产地玉料在古代玉器中的使用状况》、《古代玉器特征解析》、《仿古玉器研究》、《新石器时代泛红山文化发展历程》、《吉林与黑龙江地区新石器时期玉器的研究》、《黑龙江小南山遗址出土玉器研究》等文章 450 多篇,300 多万字。阅读量 100 多万人次,深受广大宝友喜爱,因发布内容优质,被头条号认证为优质文化领域创作者。

注:部分文字和图片来源于《中国新疆和田玉》、《新疆和田玉的开采状况》和《系统宝石学》以及网络软文等。欢迎广大玉友提出宝贵意见。如转载需标注来源。

0 阅读:0

王哥评文化收藏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