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玉器艺术等级评价原则——王建泉

王哥评文化收藏 2024-03-22 20:11:08

中国具有丰富的玉石资源,是世界上开发利用玉石资源最早的国家,有着近万年的历史。因此,中国被誉为“玉石之国”,中国高超的玉雕工艺也被誉为“东方艺术”。

玉雕作品

玉器艺术的等级评价,行业内还没有共识,各机构则是众说纷纭,意见不一。这里我们只是从对玉器艺术的理解来谈玉器艺术的评价原则。评价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十个方面。

01、玉器艺术的稳定与均衡评价

玉器的形制应美观大方,遵循力学平衡原则。要求稳定与均衡。稳定与均衡是生活中形成的一种视觉习惯和审美观念,只有符合力学平衡的造型艺术才会产生美感。

玉器的稳定是指玉器雕琢后视觉上的稳定。一般来说,平放的物体都有一定的重量,要保持它的稳定,就要有一定的平底面积,才能保持器物整体的重心平衡,平底面积越大物体越稳定。同时,稳定也与玉器作品摆放的方向有关,正立者稳定但呆板,倒立者别致但不稳定。玉器作品强调稳定并不是强调呆板稳定,而是在稳定中求变化。既不要过于强调稳定而显得刻板,又要避免不稳定所产生的危险感。

玉器的稳定性

均衡是以重量来比喻物象、色块等在构图分布上的审美合理性。均衡包括对称式均衡与非对称式均衡两种形式。对称式均衡。指在作品的物象的位置、形状、大小、色彩、数量等要素基本相同,呈重复、对应排列,各个对应的物象与中央距离间隔相等。对称式均衡能够产生统一、整齐、严谨、和谐的美感;非对称式均衡,是一种空间与质量的对称平衡关系,即一种力的对称平角、非对称式均衡构图有很多方式。有左右、上下、对角线非对称式均衡等。在这些非对称式均衡中,往往一侧的图案或纹饰占据较大的空间。另一侧占据的空间则较小,而在较小空间布局一侧。会在质量或颜色上给人以重量感。以此达到与另一侧的平衡。

玉瓶

评价玉器艺术稳定与均衡的主要分为,上等,作品造型优雅、底面稳妥、重心平稳、对称均衡严谨。非对称平衡;中等,作品造型极佳、低沉较为稳妥、重心较为平衡,对称较为均衡。非对称较为平衡;下等,作品造型不佳。底部不稳。重心不平衡,对称不均面,非对而极不平衡。

02、玉器艺术的比例与结构评价

比例是一个物体中各个部分占总体的多少。玉器的各部位比例准确是造型形象真实的基本保证。优秀的作品应达到和较近黄金分别比例,即0.618:1。另外玉器作品的画面比例需要遵循中国山水画中的比例关系,并以此来确定画面中形象的大小和实际空间位置。

玉雕作品

结构是组成整体的各部分的搭配和安排。结构准确是指作品的构造关系和形体的主次顺序合理。玉器作品所模仿的自然对象的结构是客观存在的,如果只是对自然对象进行简单照搬或机械模仿,作品就不具典型性,也就不能升华到艺术层次,其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都会大打折扣。因而,玉器作品就要对客观对象的自然结构进行艺术概括、提炼与归纳,使其上升为艺术结构,成为具有艺术感染力的作品。

评价玉器艺术比例与结构的主要分为,上等,作品结构比例准确,形象接近黄金比例,结构原理运用得当,比例均衡;中等,作品结构比例基本准确,形象结构较为合理,结构原理运用较为得当;下等,作品结构比例极不准确,比例不佳,结构原理运用不当。

03、玉器艺术的造型与形象评价

造型是对人们所看到的客观的影像进行的再现。形象是指能引起人的思想或情感活动的具体形态或姿态。玉器造型形象就是玉雕家用玉材及玉雕工艺雕刻的,使人们的视觉和触觉感受到它们的存在,并由此引发审美感觉的艺术形象。

玉器造型与形象的评价首先是造型形象的视觉真实性或客观性。玉器造型形象的重点不仅是形式外观的准确、美丽,更重要的是形式要能传达和表现思想和精神以及神态和情意,能够做到形与神的高度统一,即要有“精气神”与神韵。生动的人物造型需要对人物在不同情感活动中的神态和表情、不同情绪下的姿态和肢体语言进行深入和准确的描写和刻画。在这种深入细致的描摹中,人物才能鲜活起来,才能成为有血有肉的生命,才能散发和传递出一种魅力、气势和神韵,才能给观赏者带来赏心悦目的艺术享受和酣畅淋漓的情感共鸣。造型形象的神韵是玉器造型美的最高体现,是评价玉器作品的重要标准。

玉材的质地、颜色、透明度是可以通过造型形象来展示的,玉器作品造型形象应是真实或客观,并能准确表达客观事物的作品。造型形象是玉器作品生动感人的基本要素,是其可视性、艺术性的基本保障,也是其品质及价值的根本保证。准确的造型形象是构成玉器作品艺术形象的基础,没有准确的造型形象就不能成为艺术品。同时,作品的主题思想也是由造型形象来体现的,好的造型形象才能正确表达作品的主题思想。

玉雕寿星

造型形象有两种形式,抽象与具象。具象形象的玉器作品要能够准确反映造型形象的特质,如造型形象的形态、质感和色彩,让观察者确切地感受到造型形象的存在。如对于人物玉器应能明确辨认出人物形象,如寿星、关公、济公等;对于花卉玉器应能清晰辨认出花卉品种,如菊花、牵牛花、牡丹花等。抽象形象的玉器作品则要求对造型形象具有高度的概括性,简单明了,给人以抽象的想象空间。但还要以客观事物为基础,不应凭空捏造、无中生有,使人对造型形象不知所云。

评价玉器艺术造型与形象的主要分为,上等,具象作品形象客观、真实、准确及传神。抽象作品形象简单明了,概括完美;中等,具象作品形象基本客观,较为准确,神韵较为暗淡。抽象作品形象较为明了,较有特点;下等,具象作品形象失真,极不准确,无神韵。抽象作品形象极差,不知所云。

04、玉器艺术的统一与变化评价

统一与变化是艺术形式美的一般规律和基本原理。统一是指将性质相同或类似的元素并置在一起,造成一致或具有一致趋势的感觉,是一种秩序的表现。它的特点是严肃、庄重、有静感。统一通常借助于稳定、均衡、调和、呼应等形式来表现,而这些形式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所以说统一是形体、条理、和谐、宁静的美感。然而,过分的统一又会显得刻板单调,究其原因不外是对人的精神和心理无刺激之故,因而还需要有变化。

变化是指将性质相异的东西并置在一起,造成显著对比的感觉。它是一种智慧、想象的表现,能发挥各种因素中的差异性方面,造成视觉上的跳跃,产生新异感。其特点是生动、活泼、有动感。变化借助于对比的法则,能在单纯呆滞的状态中,重新注入活泼新鲜的韵味。然而,变化也受一定的规律法则的限制,否则会混乱、庞杂丛生,使人感到骚动,陷于疲乏,因此变化必须从统一中产生。变化的目的是取得生动的、多变的、活泼的艺术效果。遵循统一和变化的原则是注意到人的精神、心理上的需求,因而它能给予人们情绪上的满足,产生美的感受。

玉器艺术统一

统一是相对的,变化是绝对的,这是矛盾的两个方面。统一中求变化,是利用美感因素中的差异性,即引进冲突或变化,通常用对比、强调、韵律等法则来表现玉器中美感因素的多样性变化,这样做可以使整体统一局部变化,局部变化服从整体。变化中求统一,是在玉器形态、质地、工艺技术等方面去发掘它们一致性的东西,去寻找相互间的内在联系。玉器作品应是作品的各个元素在大小、色彩、风格上达到统一,给观赏者“感觉效果”的统一。同时又有丰富的变化,刺激人们的感官,达到美的和谐。

评价玉器艺术统一与变化的主要分为,上等,作品纹饰统一一致,变化十分自然;中等,作品纹饰较为合理,变化较为自然;下等,作品纹饰极不统一,变化极不自然。

05、玉器艺术的条理与反复评价

条理是事物的规矩性,是事物有秩序的安排。玉器的条理是指玉器作品中的点、线、面,黑、白、灰等元素被归纳为有序的状态。

反复是指相同的事物重复出现,玉器的反复是指玉器纹饰的某一母题多次重复出现。反复有两种方式,一是方向一致的反复,二是方向不一致的重复。方向一致的反复,是在玉器的纹饰中,线的方向一致的反复运动,可以在反复之中取得多样变化,使纹饰不单调,使玉器具有一定的节奏感。方向不一致的反复,是在玉器的纹饰中,方向出现不一致的反复,这种反复使玉器具有多姿多彩的变化,但这种反复一定要在纹饰之中做到有机呼应,否则就会显得凌乱无章。

白玉竹编壶

玉器作品的条理使玉器画面井然有序,反复则是增加变化美感。玉器通过运用条理与反复的手法,使玉器纹饰有规律地反复运用,有节制地反复出现,在变化之中趋于协调,使彼此之间产生联系和呼应,进而达到整体统一的效果,增加纹饰的美感。

评价玉器艺术条理与反复的主要分为,上等,作品条理清晰,纹饰的反复极为合理;中等,作品条理较为清楚,纹饰反复基本合理;下等,作品条理不清楚,纹饰反复极不合理。

06、玉器艺术的节奏与韵律评价

节奏是指同一种要素在连续反复时,各个因素持续的、有秩序的、重复的律动在人的心理上产生的一种有规律的运动感。在日常生活中,节奏形式普遍存在。如人的呼吸、心跳、四季的交替以及潮汐的涨落等,无一不体现出节奏的美感。玉器艺术是视觉艺术,玉器作品的节奏是指构图的秩序和规律的变化,如物象分布的紧密、虚实和色彩明暗变化的规律性组合,通过这些组合,使玉器达到一种平静、舒缓且雅致的节奏感。玉器作品的节奏感常以点、线、面及不同形态、色彩、大小、空间等有条理、有规律、有反复的变化和组合的搭配来产生。

韵律是指相同、相似、渐变等不同的节奏按照一定的比例关系进行多次组合时,形成了一个更加完美、更加富于变化的心理感受,韵律是节奏的更高形式。

玉雕《无常-水》

玉器的节奏和韵律是有机联系在一起的。节奏表现在玉器作品轮廓的高低起伏,体积空间的分布,线条的直曲、动静等方面,如花枝、花叶的穿插,浪花、衣纹、飘带的飘举,主次配景前后的位置等。韵律则在节奏的渐层变化中展开,如鸟羽的斑纹、鱼鳞的排列、贝壳上的涡旋线和水的涟漪等,达到韵律效果。

评价玉器艺术节奏与韵律的主要分为,上等,作品有强烈节奏变化,韵律自然,动静结合,舒缓有致;中等,作品节奏较为有序,韵律基本自然,动静结合基本合理;下等,作品节奏无序,韵律不自然,动静完全分离。

07、玉器艺术的构图与视点评价

构图是指造型形象或符号的空间关系。通过构图可以把个别或局部的形象组成艺术的整体。玉器构图水平的高低不仅决定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同时也影响作者思想感情的表达。玉器所追求的意境美、韵律美、朦胧美、含蓄美等审美观念无不借助构图来实现。玉器作品的构图是为了突出玉器作品的题材和主题,需要对所有的造型元素进行合理的组织与安排。玉器作品的构图是为表现主题服务的,应以凸显主题为目的,围绕主题进行元素安排。构图应主次分明,排列疏密有致。主要形象要个性鲜明,并位于构图的视觉中心。次要形象要为主要形象服务,并与主要形象呼应,起到烘托和辅助主要形象的作用。

白玉屏风

玉器视点是玉器作品的中心点,是作品主题思想的聚焦点。玉器视点是玉器作品中物象延伸线的中心点,是吸引观赏者注意力的视点。一件玉器作品往往只有一个视点,才能最大限度地集中观者的注意力。

评价玉器艺术构图与视点的主要分为,上等,作品构图布局合理,疏密得当,主题突出,视点明确;中等,作品构图布局基本合理,主题较为突出,视点较为明确;下等,作品构图布局不合理,主题不突出,视点不明确,散乱无章。

08、玉器艺术的对比与呼应评价

玉器作品的对比是指将不同的要素,如情节、空间、质地、色彩等组织在一起,产生对照和比较。玉器中的对比手法的表现形式有物象大与小、高与矮、明与暗的对比;景物虚与实、远与近的对比;造型粗与细、动与静的对比;构图简与繁、疏与密的对比;颜色黑与白、浅与深的对比等。对比手法的巧妙应用,为玉器作品带来丰富多彩、生动活泼、个性鲜明的审美效果。

玉雕都对比

呼应是指通过一定的方式,把对比的各部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造型具有完整一致的效果。玉器作品的呼应是在对比中寻求一种共性。呼应可以使对比的物象之间产生联系、相互过渡、达到和谐。在对比中形成呼应,把对立的思想或事物,或把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对比,并运用呼应使之联系起来,集中在一个完整的艺术作品中,形成相辅相成的对比和呼应关系。

玉雕图案都呼应

评价玉器艺术对比与呼应的主要分为,上等,作品纹饰对比明显,呼应和谐;中等,作品纹饰对比较为明显,呼应比较机械;下等,作品纹饰对比极不明显,呼应机械生硬。

09、玉器艺术的主题与衬托评价

玉器艺术的主题是指玉器作品所表现的中心思想,是玉器作品表现的主要内容。玉器的主题是作者文化积累、艺术修养、技艺水平的综合体现。

人们喜欢玉器作品是因为玉器具有丰富的内涵及明确的文化主题。可以通过材质、造型、构图及纹饰来表达主题。主题寄托着人们丰富的思想感情和对幸福生活的期盼。随着时代的发展,当代玉器作品也在不断融入新时代的气息,其主题正在努力反映现实生活中人们的喜怒哀乐、社会风尚、道德观念等。玉器的评价首先要看其作品主题内容是否积极向上,主题思想是否明确突出。千百年来,以玉为载体的玉器,反映的都是人性美好的一面。评价一件作品的文化主题,一定要看它是否表现了光辉卓越的一面,即使有时借鉴生活中的灰暗题材,也要表现积极向上的精神境界。

玉摆件 玉器艺术的主题

衬托是指作品中附属的元素,通过对事物形象或情感的对照映衬,使作品主题思想得到凸显。衬托围绕着主题而存在,与主题形成对比或辅助主题。玉器衬托是指玉器作品中附属的元素,通过对事物和与其相似或相对事物的对照映衬,使玉器作品主题思想得以凸显。衬托带给玉器艺术表现多元选择,从而使玉器艺术丰富起来,让观者透过衬托信息,捕捉到主题以外更丰富的艺术内涵。

玉器的主题与衬托是用同一元素表达同一思想,是指主题与衬托都是同一元素,或同一事物的同一方面,其效果是锦上添花。再有是用不同元素表达同一思想,是指通过对相互对立的两种事物或同一事物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的对照、比较来突出其中某一事物或某一方面的特点,进而更加鲜明地突出主题的方法。

评价玉器艺术主题与衬托的主要分为,上等,作品主题明确,题材新颖、意蕴深刻、情趣盎然,衬托得当,元素合理,陪衬物与主题协调;中等,作品主题较为明确,衬托基本得当,元素布局基本合理;下等,作品主题不明确,衬托不得当,元素布局不合理。

10、玉器艺术的传统与创新评价

传统是指人们世代相传,从历史延续下来的思想、文化、道德、风俗、艺术、制度以及行为方式等。传统几乎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传统的玉雕艺术包括传统工艺、传统题材、传统思想等。玉器作品既要遵循传统,将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下去,也要去其糟粕,创造更优秀的玉器作品。

玉雕轮回

创新是指以现有的思维模式提出有别于常规或常人思路的见解为导向,利用现有的知识和物质,在特定的环境中,本着理想化需要或为满足社会需求而改进或创造原来不存在事物的行为。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玉器也在积极创新。许多优秀的玉雕师创作出了具有新时代风貌的玉器作品。玉器的创新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0-1、玉器题材创新

中国历史上各个时代的玉器作品的题材各有其特点,传统题材设计十分广泛,有民间传说、历史典故、宗教故事,有山月、花木、飞禽、走兽等。每件玉器作品都有一定的美学意蕴和文化寓意,其中的思想文化寓意,往往又是通过谐音、借喻、比拟、象征等手法来表达的。在玉器作品中,一些普通的生活用品、食品也成为玉器的题材,如玉器白菜、南瓜、葫芦、黄瓜等,选取极为平常的蔬菜作为玉器题材,借助其谐音,来表达雕玉人或购玉人的某种愿望、追求、寄托、爱好、希望和向往。

传统玉器题材以吉祥文化为中心,可以帮助人们从心理层面、社会生活层面上树立信心,积极进取与创造,是我国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遗产。然而时代在前进,社会在进步,人们的精神境界和审美要求在提高,中国玉器题材需要在继承传统吉祥题材的基础上,创造出富有时代精神的玉器艺术,同时,也要更多地吸收其他艺术的有益元素,创作出更为广泛的新的玉器题材。

10-2、玉器形式创新

玉器创作要反映生活,要表达一定的思想情感,在程度、形式和表现手法上也要不断借鉴其他艺术门类如现代绘画和雕塑等,在形式上创新,追求玉器的多种“形式美”。玉器有时以适度夸张的外形特征来刺激视觉,触动心灵。

玉器的创新还体现在玉首饰上。玉首饰是近些年来创新较多的一类作品,其几何造型和玉器纹饰中的抽象图案较具特色。玉首饰中的心形、菱形的吊坠,方形、椭圆形、马鞍形的戒面等抽象几何造型,都是创新的造型。这些玉首饰的纹饰中也出现了云纹、涡纹、水波纹等一些传统图案的运用,也非常富有创新力。

10-3、玉器意境创新

意境是中国美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指艺术作品所呈现的虚实相生、情景交融、韵味无穷的诗意空间,从而使观者超越具象的感性认知,得到一种心灵和精神层面的艺术享受和感悟。意境是像外像、景外景,是一种无限绵延、扩张的艺术效应,是艺术作品所描绘的生活图景与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艺术境界。玉器作品的意境魅力在于通过合理的布局和恰当的结构,表达出“意境深邃”“意境美好”的诗情画意的画面,为欣赏者营造出遐想的空间。

玉器的意境由“实境”和“虚境”两部分构成。“实境”是玉器中具体而直观的造型形象和构图,是客观事物的艺术再现,符合物象的自然特点。“实境”是玉雕师在对玉料深刻了解和认知的基础上,发挥丰富的艺术想象力及娴熟的雕琢技巧所塑造的艺术形象。在“实境”的创造过程中,玉雕师通过多种启发性、象征性的艺术语言和表现手法,克服了造型的瞬间性和静态感所带来的局限,实现了时间的流动和空间的拓展,达到了思想升华新高度的“虚境”。“虚境”是玉雕师在玉器“实境”创作的基础上,融入了自己的人生感悟和对世界的理解,彰显出作者自身的艺术品位和审美情趣。

玉器作品的“虚境”实现了“实境”创造的意向和目的,成为“实境”的提炼和升华,将有限的人生表现为无限的时空,将山川的百里之势、人生的百味体验浓缩于玉器的方寸之间,观者则于方寸之间体味山川雄伟和人生百味,于有限空间达到无限遐想。玉器意境融于“实境”与“虚境”中,体现于自然与非自然中,在似与非似之间,韵味无穷,承载着中华几千年的玉文化,给观赏者以丰富的联想和深刻的启迪。

玉雕作品 方圆

评价玉器艺术传统与创新的主要分为,上等,作品内容新颖,形式多变,意境悠远;中等,作品内容较为新颖,形式稍有变化,意境表达较为明确;下等,作品内容陈旧,形式呆板,意境表达不明显。

11、作者简介

作者:王建泉

职 业:珠宝鉴定师、钻石分级师 、资深珠宝投资顾问。

资 质:NGTC 宝石学家、中级贵金属首饰与宝玉石检测员。

社会职务:黑龙江省玉文化研究会宝玉石专业委员会主任、哈尔滨商业大学管理学院宝石及 材料工艺学专业客座教授。

研究方向:中国玉文化进程与珠宝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作者:王建泉

著作有《玉璇玑的探讨与研究》一文,详细阐述了从古至今学者对玉璇玑用 途的探讨,提出了新的观点并加以论证。发表于国家级期刊《科学与生活》2021 年 28 期上;论文《探讨桃山玉的发展前景》,从材料学,矿物学和工艺学等角 度对桃山玉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分析与研究,提出了一些新观点与认识;并以此 为基础对桃山玉作了全面的介绍。该篇论文发表在国家级期刊《科学家》2022 年 第 6 期上。

在宝石学家王建泉的头条号和个人图书馆上推出了《彩色宝石的鉴定方法》、《田玉的鉴定与质量评价》、《八大产地玉料在古代玉器中的使用状况》、《古代玉器特征解析》、《仿古玉器研究》、《新石器时代泛红山文化发展历程》、《吉林与黑龙江地区新石器时期玉器的研究》、《黑龙江小南山遗址出土玉器研究》等文章 450 多篇,300 多万字。阅读量 100 多万人次,深受广大宝友喜爱,因发布内容优质,被头条号认证为优质文化领域创作者。

注:部分文字和图片来源于《中国新疆和田玉》、《新疆和田玉的开采状况》和《系统宝石学》以及网络软文等。欢迎广大玉友提出宝贵意见。如转载需标注来源。

0 阅读:0

王哥评文化收藏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