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一众银行股表现平稳,唯有港股上市的哈尔滨银行,让很多投资者感到惊吓。
截至5月8日收盘,哈尔滨银行狂跌近5个点,以0.295港元收盘。这个价格距离最高点2.578港元,足足跌去了88.55%。
哈尔滨银行股价表现,与业绩表现并不成正比。不久前,哈尔滨银行公布2023年业绩报,其中净利润和归母净利润颇为亮眼,均实现双位数增长,归母净利润更是同比增长达33%。
具体来看,去年哈尔滨银行实现营业收入132.41亿元,同比增长2.88%;净利润8.88亿元,同比增长24.65%;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40亿元,同比增长33.38%。
截至2023年末,哈行资产总额8133.287亿元,同比增长14.1%;客户贷款及垫款总额3231.827亿元,同比增长13.6%;客户存款总额6425.056亿元,同比增长15.2%。
从哈行2023年业绩表现来看,确实和股价走势并不匹配。
有投资者认为,这或许与哈尔滨银行不分红有关。据统计,哈尔滨银行自2014年登陆港股11年以来,仅在2015、2017、2019三个年度进行过分红,累计7个年度没分红,最近已连续4年未有现金分红。
一家年年赚钱,并且资本充足率等风险指标均满足监管要求,为何却一毛不拔?有激进的投资者在东方财富直接留言表示:不分红的利润都是假的……
当然也有投资者给出比较理性建议,认为既然手握大量现金,应该增持自己公司股票,才对得起全体股东。
8千亿资产只赚几个亿?
无论是不分红的猜想也好,还是拿出真金白银回购、增持的建议也罢,在这些不确定的因素当中,唯一的确定性是股价本身便是企业经营的一面镜子。
一直在低位徘徊的股价,或许就是哈尔滨银行经营情况的映射。
如果仅从哈尔滨银行2023年业绩报各项增长指标来看,确实不存在任何可以挑剔的问题。但是,如果一些指标拿着放大镜来观摩,或许会明白股价为何如此这般。
截至2023年末,哈尔滨银行资产总额8133.287亿元,同比增长14.1%,表现优异。可如果将资产总规模作为一个维度,与级别城商行比对,会发现这种资产规模带来的营收和净利润并不禁打。
如资产规模刚刚进入7598.84亿元的重庆银行,在资产规模不如哈尔滨银行的情况下,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132.11亿元,归属母公司净利润49.3亿元。虽然营收比哈尔滨银行略低,但是归母净利润足足高出40多亿元。
另外一家A股铁公鸡郑州银行,资产规模仅有6307.09亿元,即便去年业绩双降的情况下,仍然实现营业收入136.67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18.5亿元。这个营收比哈尔滨银行高,归母净利润更是高出2倍多。
此外,资产规模远不及哈尔滨银行的江西银行,据2023年度业绩公告显示,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112.97亿元,同比下滑11.15%;净利润10.74亿元,同比下滑32.90%。
要知道江西银行总产总规模刚上5000亿元,营收与哈尔滨银行相差不多,而净利润却高出20%有余。
由此可见,哈尔滨银行资产收益率并不高。在2023年年报中提到:“市场利率持续下行等方面影响,资产收益率总体略有下降。”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根据2022年的年报数据,哈尔滨银行虽然交出了一份堪称靓丽的成绩单,但是其净资产收益率只有0.03%。也就是说,虽然它的净资产看起来很雄厚,但盈利能力偏弱,自然让市场对其冷眼旁观。
另外,高企的不良率也是侵蚀利润的一个重要因素。哈尔滨银行2023年,不良贷款高达92.6亿元,不良贷款率高达2.87%。
据国家金融监管局网站2024年2月21日发布的2023年商业银行季度主要监管指标显示,2023年全年商业银行累计实现净利润2.4万亿元,同比增长3.2%,增幅较去年同期收缩2.2个百分点。平均资本利润率为8.93%,较上季末下降0.52个百分点。平均资产利润率为0.7%,较上季末下降0.04个百分点。
同时结合2023年一至四季度不良率数值,全国平均不良率约为1.61%,而哈尔滨银行不良贷款率比起全国平均水平高出很多。
从年报公布数据来看,哈尔滨银行不良贷款分为公司贷款和个人贷款,不良贷款金额分别为46.05亿和46.54亿,不良率分别为2.5%和3.93%。另外,一个发生在金融业不良贷款率达100%,虽然金额不高但是100%的不良率,让人一脸懵逼,风控呢?
哈尔滨银行激进的贷款风格,还要追溯到前任董事长。郭志文在任期间,小额信贷业务是其关注重点。《城商行蝶变:哈尔滨银行的小额信贷之路》一书中指出:
小额信贷是郭志文心目中最接近“普惠”意义的金融服务。2007年,郭志文将年度工作主题确定为“小额信贷年”,哈尔滨银行管理层提出要开展小额信贷“决胜战”,在小额信贷领域形成优势。这里的小额信贷包括6个方面,即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个人经营类贷款、小额农贷、微小企业贷款、个人消费类贷款及中小企业贷款,可以看到上述定位与后来的银行零售转型趋势相符。
2008年郭志文为哈尔滨银行确立了“普惠金融,和谐共富”的经营理念,同时提出“用3~5年时间打造国内一流小额信贷银行,用5~10年时间打造国际知名小额信贷银行”的战略目标。
贷款这个东西,说好听些是普惠金融,说难听点就是用钱生钱。当然,一个有借钱需求,一个提供资金帮助这本无可厚非。但是当一家银行以此作为立足点之一,无疑让银行长久发展的竞争力大打折扣。
在风调雨顺的年月里,用钱生钱的方式,能够为公司带来稳定、可观的收益。但是当良性循环的一环被打破,带来的则是恶性循环,以及如今居高不下的不良率。
从公开数据来看,哈尔滨银行2020年不良率2.97%,2023年这个数字仅压降1个点,高企的不良率对银行利益的侵蚀效应正在逐步显现。
邓新权这3年成绩难言理想
哈尔滨银行成立于1997年2月,总部位于哈尔滨市,其前身是哈尔滨市商业银行,后于2007年获准更名。
在郭志文时代,哈尔滨银行有过一段快速发展的阶段。2008年底,哈尔滨银行的资产总额为633.15亿元,2020年6月底,该行资产规模已突破6000亿元,为6383.46亿元,是2008年的十倍。
2014年3月31日,哈尔滨银行还成功在香港联交所上市,是我国东北地区第一家上市的商业银行。
哈尔滨银行业绩问题,是从2019年开始展露。当年,哈尔滨银行的净利润就出现了滑坡,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了35.9%至35.58亿元。
邓新权的到来,可以说让人备受期待。公开资料显示,他在1997年6月至2003年12月期间担任人民银行黑龙江省分行农村合作金融管理处副处长,人民银行沈阳分行银行监管二处副处长、处长,人民银行沈阳分行股份制商业银行监管处处长,人民银行大庆市中心支行党委书记、行长等职务。
随后他进入原银监系统工作,先后担任原银监会大庆监管分局筹备组组长、党委书记、局长,原银监会黑龙江监管局办公室(党委办公室)主任、黑龙江监管局党委委员、副局长。
邓新权目前已取得哈尔滨工业大学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并且为人民银行经济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委员会认可的高级经济师。
这位曾长期在金融监管部门工作的新领导人,能否快速扭转业绩下滑趋势,延续郭志文的快速发展神话,成为外界讨论的焦点。
不过,从业绩表现来看,确实在进步但与对手和曾经的自己差距依然巨大。2019年,哈尔滨银行营业收入为151.24亿元,净利润为36.35亿元,归母净利润35.58亿。
2020年,哈尔滨银行营业收入为146.06亿元,净利润为7.95亿元,归母净利润7.45亿。在邓新权上任之后,数据下滑更加明显。
2021年,哈尔滨银行营业收入为123.19亿元,净利润为3.98亿元,归母净利润2.74亿;
2022年指标开始回暖,哈尔滨银行营业收入为128.7亿元,净利润为7.12亿元,归母净利润5.44亿。
2023年,哈尔滨银行营业收入为132.41亿元,净利润为8.88亿元,归母净利润7.4亿。但从指标来看,邓新权上任后各项指标逐渐回暖,但仍未回到2019年的水准。
从规模来看哈尔滨银行规模并不算小,资产规模超过了8000亿。但是各项指标,似乎并没有展现出应有的气势。
值得注意的是,在薪酬方面这位董事长并不低。从2022年年报和2023年年报来看,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期间,邓新权税前薪酬为296.5万元;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期間,税前薪酬为299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邓新权薪酬和前任董事长相比并不高。据2021年财报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2月31日止期间,郭志文税前薪酬达到546.4万元。
此外,2021年至2023年,哈尔滨银行职工费用总额逐年增长:2021年约为23.34亿元,2022年约为25.03亿元,2023年约为26.45亿元。
哈尔滨银行的问题其实并不能由一个董事长背锅,要知道整个东北三省在全国各地抢人的大背景下,人口流失特别是年轻人的离开,对东北经济的影响非常大。
近期在香港存钱因讲普通话被柜员刁难的大姐便是一个缩影,还有一到冬天便举家迁往海南的群体众多,都在方方面面影响着这家老牌银行的经营。
不过,也正是这些问题的存在,才能展现出管理层的管理智慧和经营之道,期待哈尔滨银行2024年能交出一张更令人满意的成绩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