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不是越长大越交不到那种知心朋友,是有些人即使长大了,但依然没有交心的能力。
小时候在学校,跟小朋友们因为一起玩,或者对方给自己一块糖,甚至双方回家同路,双方就能成为朋友,不过这种朋友关系往往经不起利益的考验,有时候因为一件小事就能闹掰。
不过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学识的扩展,人也在成长,慢慢地通过交朋友和争吵,慢慢开学懂得要尊重别人的喜好,要相互给与一定的帮助,有共同的爱好等等交朋友,这个时候的朋友关系就比较紧密,能经受住一定的利益冲突考验。不过遗憾的是,在学生时代,因为不用学生赚钱养家,没有参与到社会分工体系当中去,学生时代交心的方式是不成熟的。
走上社会,干了工作,参与了社会分工体系,与更多的人建立了利益联系和情感联系,对社会和人际关系有了新的认识和体会,就开始朝着真正交心的方向走去。
交心到底是基于情感还是利益?这是一个很有争议的问题,但是这种争议往往是基于立场而非本质,就好比一个没钱没势的人肯定是希望交心是基于情感的,而非他不擅长的价值和利益。
现实中交心更多会偏向利益这边一些,否则这就没法解释借钱不还是破坏友情的大杀器了,没有情感基础,有共同的利益合作,关系也能建得起来而不会直接断裂。
既然交心的主线是利益,那么能否拥有交心能力也在于对利益对关系的影响的规律和认知的学习和掌握,随着年龄的增加,这也是门必修课,当然也有人学不会,不想学,甚至观念上抵触,自然就学不会。
二、
交心也是这一种能力,就跟学会开车一样,是一门技能,是需要学习和掌握的,不是天生就能会的。
既然是一门技能,它就还包括了一系列技能掌握的特征,就像要学会开车,就必须要手脚眼并用,配合好,才能顺利驾车,如果单纯只会一样,是无法顺利上路安全驾驶的,需要掌握好多要素之间的配合。
不过经过前面的总结我们也知道交心的主线是利益,那么在掌握交心能力这块,必然也会跟利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要交心,首先得能分清自己的立场和范围,同时也要尊重朋友的立场和范围,尽量寻找共赢的点,达成合作。
其次,当双方没有共赢点的时候,也能理解朋友维护自己的立场和利益,不要求朋友一定要舍弃自己的立场非得为自己付出,这是逆人性的操作,不会长久。
最后,当双方立场转变为冲突的时候,也能及时调整,改变心态,好聚好散,不要因为客观环境的变化还抓住老的形式不放。
把这三条结合实际情况运用得当,就容易交到交心的朋友,如果没掌握好,自然就容易遇到很多困难。
比如在上篇文章中,我是拒绝合租阿姨的要求陪自己带孩子去急诊观点,就是因为她越界了,对一个关系不太紧密的人提出这样高的要求太不合理,属于认知有问题。
在一个人的人际关系体系当中,有好朋友,有家人,有亲戚,甚至有要好的同事,这些人跟自己的关系自然更为紧密和牢靠,即使有紧急情况,也应当先找这批人来帮自己,而不是关系普通的人,双方反而都尴尬。
对于比较陌生的合租人,叫对方帮忙打个电话,叫个车,这就足够了,双方反而都不尴尬,陪去急诊这种更重要的事还是需要联系关系更好的人。
当然了,有人说没有这批关系紧密的人,或者暂时叫不到,那就是自己交心能力的问题,这不是合租人的问题,平时没积累到交心的人,关键时刻自然没得用。
真正在交心上有成果的人,身边的帮手会特别多,遇事总有合适的人选可以用,因为平时有积累,反而不会着急上火对身边的普通人进行道德绑架,对方拒绝后还发朋友圈阴阳人。
三、
交心本身是一种认知更是一种需要掌握的能力,这事本身就是有自己的规律,不以人的爱好和意愿而改变。
交心水平高不高,看自己身边积累的人能否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就知道了,用不着抱怨社会的人心,人心自有一杆秤,合适的时候肯定会干,不合适自然不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