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吐温曾说:“人的思想是了不起的,只要专注于某一项事业,就一定会做出使自己感到吃惊的成绩来。” 中国汽车产业正是凭借着对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的专注,在全球舞台上迅速崛起。然而,这耀眼的成就却引来了一些不和谐的声音。特朗普再次执政,一上台便迫不及待的推出了一系列针对中国汽车产业实施贸易保护主义新政,这无疑是为一己私利推行贸易保护主义的典型缩影。正如狄更斯在《双城记》中所写:“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 中国汽车产业蓬勃发展的黄金时代,却遭遇了贸易保护主义的阴霾。
但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正如尼采所言:“那些杀不死你的,终将使你变得更强大。” 困境往往是变革的强大催化剂。重压之下,中国汽车供应链开启了重塑征程,呈现出四大趋势。在政策与市场的双重作用下,供应链区域化调整加速,企业积极布局欧洲生产基地;企业变革促使供应链重构,向高端化、智能化方向迈进;技术创新驱动AI、自动驾驶、芯片以及电池供应链变革,推动产业全面升级;产业竞争引发供应链博弈,企业更加重视供应链协同创新与数字化转型,以应对市场风云变幻 。
01
政策与市场:机遇与挑战交织下的供应链重塑
欧盟对华征收反补贴税这一举措,给中国电动汽车出口欧洲市场带来了巨大冲击。在原有 10% 税率基础上,最高加征 35.3% 的反补贴税且为期 5 年。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4 年中国电动汽车出口欧洲市场在政策实施后的前三个月,出口量环比下降了 20% ,出口额更是下降了 25%,这使得中国车企出口成本大幅增加,市场份额面临严峻挑战。但危机背后也蕴含着机遇,它促使中国汽车供应链企业重新审视自身发展路径。
从供应链角度看,这将推动供应链的区域化调整。为规避高额关税,部分企业可能会选择在欧洲当地建立生产基地或加大与欧洲本土供应商的合作,构建更具韧性的区域化供应链体系,减少对单一出口市场的依赖。据相关行业研究报告,已有超过 30% 的中国汽车出口企业表示在未来两年内有在欧洲建立生产基地的计划。同时,也促使企业在全球范围内重新布局采购网络,寻找成本更低、质量更优且不受贸易政策影响的原材料和零部件供应源。
反观中国汽车出口与海外本土化加速的态势,成绩斐然。2023 年中国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出口国,出口量达到 491 万辆,同比增长 57.6%。2024 年 1 月至 11 月出口量持续增长,达到 550 万辆,同比增长 22%。整车及零部件企业海外本土化建厂的趋势,不仅拓展了国际市场布局,还提升了中国汽车产业在全球的影响力。
这一趋势也带动了供应链的全球化扩张。中国汽车供应链企业跟随整车厂的步伐,在海外建立配套设施,从零部件生产到物流配送等环节逐步完善,形成了全球化的产业协同网络。同时,为了满足当地市场的多样化需求,供应链企业还需不断提升本地化研发和生产能力,融入当地产业生态,实现供应链的全球布局与本地化运营相结合。
02
企业变革:转型阵痛与创新突破下的供应链调整
博世集团及多家欧洲大型零部件供应商的裁员计划,深刻反映出欧洲汽车行业在电动化转型过程中面临的产能过剩和激烈竞争压力。博世集团在 2024 年上半年宣布裁员 5000 人,约占其全球汽车零部件业务部门员工总数的 3%。据欧洲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协会统计,2024 年欧洲大型零部件供应商的平均产能利用率降至 70%,远低于正常水平,这一变革对全球汽车供应链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
这意味着传统汽车零部件供应链体系面临重构。随着电动化、智能化趋势的加速,汽车零部件的需求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燃油车零部件产能过剩,而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所需的零部件供应则需进一步加强。
企业通过裁员等方式优化成本结构,也将促使供应链上下游企业重新审视合作模式,更加注重成本效益和资源配置效率。一些供应商可能会加速淘汰落后产能,加大在新兴技术领域的投资,推动供应链向高端化、智能化方向升级。
03
技术创新:重塑产业格局的核心力量与供应链变革
在当今全球科技迅猛发展的浪潮下,人工智能(AI)、芯片、自动驾驶以及固态电池等领域的技术突破正以前所未有的态势重塑着产业格局,尤其是在汽车行业,这些创新技术不仅推动了汽车产品的升级换代,更对整个汽车供应链产生了深远的变革性影响。
就产业化进程而言,国内多家领军企业所公布的全固态电池产品预计量产时间大多聚焦于 2026 年至 2030 年的时段。广汽集团计划在 2027 年实现全固态电池的量产装车,届时能量密度预计达到 400Wh/kg;太蓝新能源以及宁德时代等企业均在紧锣密鼓地规划固态电池的量产蓝图。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太蓝新能源携手长安汽车共同推出的无隔膜固态锂电池技术,预定于 2026 年进行车辆装载验证,并计划在 2027 年步入批量生产的阶段。而宁德时代方面,已迈入 20 安时(Ah)样品试制的崭新阶段,并持续扩大其研发团队的规模与实力。
固态电池的应用将促使汽车制造商对整车设计和制造工艺进行调整,进而影响到整个汽车供应链的各个环节,促使供应链企业围绕固态电池技术进行全面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黑芝麻智能和文远知行在自动驾驶赛道上奋勇争先。黑芝麻智能专注于自动驾驶芯片研发,其推出的华山二号 A1000 芯片算力达到 116Tops,能够高效处理自动驾驶过程中的复杂数据,已成功应用于多款量产车型,市场占有率正逐步提升,在国内新兴自动驾驶芯片市场中,占据了相当可观的份额,预计在未来两年内,搭载其芯片的车型数量将实现翻倍增长。
文远知行在自动驾驶算法和运营服务方面成果显著,已在广州、上海、北京等多个城市开展自动驾驶出行服务试点。截至目前,其运营车辆已累计完成超 50 万次出行服务,安全行驶里程超过 300 万公里,乘客满意度高达 95%。通过海量的实际运营数据,文远知行不断优化其自动驾驶技术,在复杂路况下的决策响应速度提升了 30%,能够更精准地应对各种突发状况。
华为在智能汽车领域集齐 “四界”,通过提供全栈集成解决方案和鸿蒙智行模式,深度参与汽车产业链。这一举措对汽车供应链中的软件、芯片、智能座舱等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 AI 模型芯片方面,华为自主研发的昇腾系列芯片性能强劲。以昇腾 910 为例,其算力高达 256Tops(INT8),在同类产品中算力领先,能够为智能驾驶提供强大的运算支持,大幅提升自动驾驶系统的处理速度和决策效率。凭借该芯片的强大算力,华为构建的智能驾驶计算平台能够快速处理海量传感器数据,实现对路况的实时分析和精准判断。同时,基于昇腾芯片打造的智能座舱计算平台,为用户带来了更流畅、智能的交互体验。搭载华为鸿蒙智能座舱的汽车销量已突破 100 万辆,市场份额逐步扩大,智能座舱的发展促使内饰、显示屏等零部件供应商不断创新,提升产品的智能化和交互性,推动汽车供应链朝着智能化、高端化方向发展。
华为的深度参与推动了供应链的智能化、网联化进程。软件和芯片作为智能汽车的核心部件,其供应链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华为与众多供应商合作,共同研发高性能芯片和智能软件系统,带动了整个软件和芯片供应链的技术升级。而黑芝麻智能、文远知行等企业的蓬勃发展,进一步丰富了自动驾驶生态,促使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加强合作与创新,携手推动汽车行业向智能化、自动化大步迈进。04
产业竞争:市场洗牌与格局重塑中的供应链博弈
小米 SU7 的成功发售,不仅为小米集团带来了新的增长极和利润来源,还极大地提升了小米品牌形象。其出色的市场表现改变了汽车市场的竞争格局,给传统车企和新势力车企带来了巨大冲击。自小米 SU7 上市以来,首月销量即突破 1.5 万辆,三个月内销量更是突破 5 万辆,成为同级别新能源汽车中的畅销车型。在 2024 年第三季度,小米 SU7 在 20 - 30 万价位新能源轿车细分市场中,市场占有率达到了 12%,排名跃升至前三 。
从销售地域分布来看,小米 SU7 在一线城市的销量占比达到 35%,新一线城市占比 28%,二线城市占比 22%。一线城市消费者对智能化、科技感的追求与小米 SU7 的产品定位高度契合,大量用户反馈其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和智能座舱体验远超同级别竞品。
小米 SU7 的成功得益于其高效的供应链管理和创新的商业模式。小米通过整合全球优质供应链资源,实现了零部件的高质量供应和成本的有效控制。在成本控制方面,小米通过与多家供应商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在关键零部件如电池、芯片等采购成本上,相比同级别车型降低了约 15%。同时,小米的供应链体系具备快速响应能力,从零部件下单到整车下线,周期相比行业平均水平缩短了 20%。
在研发投入上,小米集团 2024 年在汽车业务研发方面投入高达 80 亿元,同比增长 35%,大量资金用于智能驾驶技术、电池技术和整车轻量化等核心领域的研发,这使得小米 SU7 在技术上保持领先优势。其快速的产品迭代和精准的市场定位,也要求供应链具备更强的灵活性和响应速度。这一模式将促使其他车企和供应链企业重新审视自身的供应链管理策略,加强供应链的协同创新和数字化转型,以提升市场竞争力。
05
结语
在全球汽车产业的浪潮中,中国汽车供应链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变革。部分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行径,不过是其在自身产业竞争力衰退下的垂死挣扎,虽短期内给中国汽车产业带来冲击,却无法阻挡中国汽车迈向世界的步伐。
从政策与市场的双重驱动,到企业变革与技术创新的深度融合,再到产业竞争下的供应链博弈,中国汽车供应链正以破局者的姿态,重塑全球汽车产业格局。那些试图用贸易壁垒阻挡中国汽车发展的国家,终将发现,这种短视行为不仅无法挽救其落后的产业,反而会在全球汽车产业快速发展的进程中被远远抛下。随着 AI 和自动驾驶技术的不断成熟与应用,中国汽车产业将凭借技术创新和供应链优势,打破贸易保护主义的枷锁,成为全球汽车产业变革的引领者,让世界见证中国汽车产业崛起的磅礴力量,也让贸易保护主义的荒诞行径在这股力量面前显得愈发可笑与无力 。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