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帮派史之白莲教:他们使大清由盛转衰也比英法更早攻入紫禁城

刘洋瀚海聊之 2024-12-20 11:29:24

大清朝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由盛转衰的?

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道光朝?

是陕甘之乱的同治朝?

还是甲午战争落败后的光绪朝?

都不是,清朝真正衰落的开始,是乾隆儿子的嘉庆朝。

虽然造成衰落的原因有很多,但有一个至关重要,也是咱们今天的主体,白莲教。

今天的中国帮派史,咱们接着来聊白莲教,看看大清的根基是怎么动摇的。

其实早在乾隆中期大清就已经开始出现颓势,所谓的康乾盛世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美好。

一方面,乾隆大兴文字狱,导致本已缓和的民族矛盾被他的这个迷之操作弄得再次膨胀;

另一方面,为了拉拢南方士族(还有其他原因)乾隆曾六下江南,不但花销和赏赐耗费巨大,江、浙、皖等地的赋税也被他大手一挥给免去了千万两之巨。与“程淮秀”们的爱情故事都是堆砌在百姓的血泪之上。

再有,乾隆朝的吏治也堪称崩坏,《乾隆起居注》就写到“各省督抚中廉洁自爱者,不过十之二三。”乾隆自己都能意识到吏治问题又多严重,但他仍然宠信和珅这样的大臣。

还有,人口暴增和严重的土地兼并也制造出了无数的矛盾。

这些都导致了乾隆末期到嘉庆朝的民间起义大爆发,而且还多是举着宗教团体的大旗举事的。

前有乾隆五十一年台岛天地会的林爽文起义和乾隆六十年湘、黔爆发的苗民起义;后有嘉庆十八年,直、鲁、豫三地爆发的天理教之乱,他们甚至比英法联军更早的攻进紫禁城。

这期间闹的动静最大的,是嘉庆元年至嘉庆九年(1796年-1804年),持续时间长达九年,彻底动摇了大清根基的,白莲教川楚教乱。

乾隆朝晚期,大清的人口已经增长至三亿,占当时世界总人口的约三分之一。

但生产力的局限和日趋严重的土地兼并承载不了这么多人口,大量饥民随之出现。

无论是闯关东还是走西口,都是在这样背景下产生的,具体可以去看我前面的视频。

而乾嘉朝时期豫、皖、赣等地的饥民则涌向了川楚地区。

本来这种情况就已经给像白莲教这样的宗教团体扩张创造了得天独厚土壤,大清的官吏们还在这个时候添柴加火,他们借捕捉教徒为名在民间大肆勒索,不管你信不信教,不给钱你就是教徒。

乾隆六十年(1795年),因为改土归流和土地兼并,引发了一场在湖南和贵州爆发的长达11年的苗民起义。乾隆为了平息这场起义,派遣了四川总督孙士毅、湖广总督福宁、和珅的弟弟前四川总督和琳,以及自己最信任的云贵总督福康安,调多省兵马前往平叛。福康安与和琳都在此役中病死于军中。

也因为这场苗民起义,导致川楚等地的兵力被抽走,给白莲教举事创造了条件。

正如一百余年后为平定四川的保路运动导致湖北兵力空虚,进而造成了武昌起义的成功那样。

嘉庆元年(1796年)正月,湖北宜昌的白莲教徒率先举事,白莲教之乱爆发。

虽然太上皇乾隆很快就派兵前往进行围剿,但白莲教军却成功转移,星星之火开始燎原。

到了十月,四川达州的白莲教徒也跟着举事。

又过一月,陕西安康烽火也至。

嘉庆二年初,湖北的白莲教军向河南挺近。

至此,此次白莲教之乱已蔓延至四省。

由于还要在湘、黔平定苗民起义,加之白莲教徒四处游走,这使得清军兵力不足也疲于奔命。为了应对此种局面,福康安手下猛将德楞泰上疏朝廷,建议各地乡绅筑堡自守。曾跟随陕甘总督宜緜征讨过白莲教的庆阳(甘肃庆阳)知府龚景瀚也上疏朝廷,让各地自筹经费组织团练以自保。正是龚景瀚的这封奏章,开启了大清朝的团练制度,进而慢慢演变成了后来的曾国藩、李鸿章等人的湘军和淮军,以及民国初期的军阀之乱。

这些举措虽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但白莲教因有普通民众的接济,教徒的发展也是来越多,大清官兵的围剿屡有不利。跟随过海兰察的大将额勒登保甚至曾因此遭夺爵处分。

嘉庆四年正月(1799年2月7日),太上皇乾隆驾崩,嘉庆正式亲政。

乾隆一死,嘉庆马上就赐死了和珅,并且处置了一批白莲教案事发地的地方官,以表明朝廷整顿吏治的决心。

同时还提拔了一批如勒保、明亮、额勒登保等在乾隆朝有卓越战功,且亲身参与过苗民起义和白莲教川楚起义的大将来总督前方军务。

也继续沿用筑堡、团练、坚壁清野等已经被验证过的很实用的御敌策略。

尽管如此,朝廷对白莲教军的围剿仍然有胜有败,战火也继续向外波及,蔓延到了甘肃。

更有如穆克登布这样提督级别的名将战死。

直到嘉庆十年(1805年),此次白莲教之乱的最后一个统帅被杀,川楚教乱才得以正式平定。

次年(1806年),苗民起义也被平定。

为了平息这场川楚教乱,清廷先后调集了十六省的数十万大军,并五度易帅。

期间共有十余名提督、总兵级别的将领,以及副将以下400余名中级武官阵亡。

九年平叛,搅动十六省,光军费就消耗掉了二亿两白银,相当当时国库五年的财政收入。

而之所以能打这么久,除大清的内政问题已经严重到彻底和底层民众离心离德外,八旗、绿营这样的正规军战斗力萎靡也是重要原因。这还是在乾隆“十全武功”期间那些名将尚存的情况下,可想而知清朝末年战斗力之颓早在此时就已显现。

这还没完,几年后勉强能被看做白莲教分支的天理教,在嘉庆十八年(1813年)又掀起了一场波及直、鲁、豫三省的天理教起义(癸酉之变),在京城的天理教徒甚至利用皇城内的太监内应打进了紫禁城,杀到了隆宗门外。

此时嘉庆正在热河打猎,嘉庆的老窝却眼瞅要被端掉了。最后凭借嘉庆的二皇子,也就是后来的道光帝爱新觉罗·旻宁和嘉庆八哥永璇之子绵志的武勇杀退了敌人,不然大清王室在这夜怕是难逃被血洗的命运了。

嘉庆为此还下了罪己诏。

天理教起义覆灭后,白莲教极其分支就没再有过什么大的作为了,但大清的国运却也没再转好过。嘉庆及其子道光在位期间正是大清由盛转衰的开始,史称嘉道中衰。

1840年(道光二十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

1850年(道光三十年)太平天国之乱爆发;

1855年(咸丰五年)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苗民起义再次爆发;

1862年(同治元年)陕甘之乱爆发……

而那场开始于嘉庆元年的白莲教起义,只是这一切的开始。

“这不是结束,甚至不是结束的开始,而是开始的结束。”——温斯顿·丘吉尔

0 阅读: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