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希腊悲剧看中国财政版图:你的城市是否在核心城市群中?

桐桐看趣事 2025-02-22 17:46:47

小提问,此时此刻你在哪个城市?东京奥运会上,希腊举重选手含泪宣布退役,其本质正是希腊财政破产下导致的个人悲惨命运。

今天和大家聊聊,财政收入作为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密码,财政数字背后,隐藏了哪些对普通人极其重要的信息呢?安全、教育、医疗、养老、就业,你所知道的一切都需要财政支持。

开始前大家可以提前思考一下,如果可以,你最想生活在哪个城市?为什么?

什么是财政?

政府部门跑到你的店里,向你上个月收的一整条街的租金征税,然后把拿来的税,用来支付工资给清洁工,把你的一条街打扫干净,请警察维持做生意的治安。

这就是财政。主体、客体、对象和行为,四大元素发生了,财政才能建立起来。小到一个家,大到一个国,无财政就没有纪律,没纪律,组织就不可能长期存在。

我们从东京奥运退役的希腊举重选手切入,以一己之力造就欧债危机的希腊为例子,让大家简单理解一下才财政危机是怎么发生的,以至于奥运会国手每个月只能补贴200欧元。

首先,一切的一切还是美国人在搞鬼。

2001年为了加入欧元区,需要满足两个硬指标,第一,财政赤字不超过3%。说人话就是你可以贷款花钱,但不能贷超过3%。第二,负债率不超过GDP的60%。

指标太硬怎么办?希腊政府找高盛帮忙做了假账,混入了欧元区。

其次,欧元区里便宜的贷款太多了,又赶上2004年希腊奥运会,于是当时的政府拼命借钱。一方面是刺激经济,另一方面自己也在里面浑水摸鱼。

最后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全世界资金成本一下子暴涨,希腊人借债还债的套路玩不下去了。2009年底新政府上台。曝光财政赤字远远高于实际数字的情况,指责上届政府隐瞒。

当年希腊财政赤字率达到了12.7%,远远超过欧盟规定的3%。2010年初,高盛开始卸磨杀驴,一方面做空希腊国债,一方面放出自己做假账的消息。

暴跌像一种病毒,在整个欧盟蔓延。为了防止其他国家的债券也被投资人抛售,欧盟、欧洲央行和世界银行,总共给希腊人提供了1100亿欧元的3年期贷款。

就这么拖到2015年,希腊人提出了自己最终的条件:给俺们减免1000亿美元的债务,谢谢。

公然耍赖,从此成为了欧洲“四猪之一”。恶有恶报,善有善报,财政赤字是有代价的。今天吃明天的面包很开心。那明天呢?

不要说奥运会国手,希腊的公务员、科学家和部队都拿不到自己的工资和经费。为了改善财政赤字,只能从财政支出上动手,数万名公务员被裁员,失业金一降再降。没有警察,希腊成为“小偷之国”。

总之就是各种公共福利没了,本质上,财政就是政府从每个人手里收一点钱,然后来提供最基础的公共服务和产品。安全、教育、道路、机场、港口、公务员工、交司机等等。

以前的希腊挥霍无度,后来的希腊人为他们买单。所以财政,才是对我们每个人生活息息相关的核心经济数据。

如果一个地方的财政垮塌了,那这个地方的经济和人口必然也将垮塌。从历史上看,如果一个国家的财政垮塌了,那离国家动乱也就不远了。

中国各省市财政复盘

今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这三个国家战略中心区域承载了大部分的财政盈余,也就是自己挣得比花得多。

2024年31个省份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位居前十的省份,分别是广东、江苏、浙江、上海、山东、北京、四川、河南、河北和安徽。这一排名与2023年一致。

笼统来说,财政盈余突出的区域还是集中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山东等地。长三角作为自古富饶之地,经济活力依旧强劲,在财政方面贡献显著。

其中,广东完成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约1.35万亿元,这已经是广东连续34年位居全国之首,收入规模领先第二位的江苏3400多亿元。

江苏去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约10038亿元,凭借外向型经济模式以及 “苏南模式”,经济发展良好,财政实力雄厚。浙江民营经济活跃,对财政收入带动作用明显。

而上海以8374亿元收入规模紧随其后,稳居全国第四。山东和北京去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分列五、六位。

上述全国收入规模居前六的省份均来自东部,且东部六省份贡献了绝大多数中央财政净上缴收入,有力支撑了国家财力和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的转移支付。

2024年仅上述东部六省份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约5.5万亿元,占全国地方财力近半壁江山。

再来看一下人均缴税额,把全国31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的数据加起来看,2024年个人所得税收入排在前十的省份依次是广东、上海、北京、浙江、江苏、山东、四川、陕西、福建和湖北。

广东的个人所得税收入最高,有950亿;上海紧随其后,达到946亿,这两个地方是全国唯二个人所得税超过900亿的地区。

北京2024年的个人所得税收入是766亿,排第四的是浙江,有566亿,第五的是江苏,有500亿。

下一步该怎么走?

有人喜欢用南北差异来引起地缘纷争,进而推高流量,但经济格局和全国一盘棋的战略需要站在更高的维度去看。

比如山西的优质煤炭根本没赚钱,支援给了各个经济发达区和工业区。如果像澳大利亚人一样算计,山西的税收和经济又会是怎样的呢?

同样道理还应该思考在其他省份身上,由于国内资源调配的关系,他们的贡献在暗线,不在明线。如果不是因为牺牲了自己,他们确实值得过上更好的生活。

在税收发达地区,除了少部分城市有特殊政策保护以外,大部分依靠的也是自己勤劳的工作,教育的重视以及外贸的发展。

当然,这些都需要在地利的基础上发挥,如果没有得天独厚的沿海区位,那么所用的内功都要减半。

组织的政策已经变了,聪明的人观察到了组织从以前东北复兴、西部大开发等等策略演变,形成如今核心城市群的概念,再以点带面形成突破。

造成的现象是什么?核心省市的税收越来越大,因为经济越来越集中,人口越来越集中。

这意味着,未来只有大额进税收的地方,教育一医疗、养老、基建、安全等等公共服务和产品才有可能越好,选对你要的城市。

【本文来源@厉害财经的视频内容】

0 阅读:6

桐桐看趣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