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苏联解体,王震对邓力群感叹:毛主席见识远竟超我们五十年

朱瑾瑜瑾秒 2025-02-11 15:26:01

前言:

1993年,王震将军逝世。他在去世的前一年和邓力群进行了一番畅谈。

其中提到了很多事情,但提到的人唯有一个,王震感慨:

“毛主席比我们早看了50年。”

那么,王震将军为何会这么说呢?他和毛主席之间又有着怎样的故事。

第一次见毛主席

王震将军一生功勋卓著,他晚年谈起过往岁月的时候,最高兴的就是和毛主席有关的事情。

时间线回到旧中国时期,1908年4月11日,王震出生在湖南浏阳一个农民家庭。他曾经有幸读了几年私塾和小学,但由于家境贫寒,他不得不辍学。

因此,他只能放下手中的书本,开始了一段与牛为伍、练习武艺和流浪街头的生活。他一直生活在社会最底层,与贫困和艰辛的生活抗争着。

1922年,年仅14岁的王震离开了家乡,来到了长沙,寻找着一片新的天地。他找到了一份铁路工人的工作,开始了自己的职业生涯。

然而,这个时期正值中国社会动荡不安的时期,劳工运动蓬勃发展。1923年,王震积极参与了京汉铁路的大罢工,被指派去散发传单,为工人们争取权益。

这次经历让他深刻认识到,劳工的困境和社会的不公平。他也想要加入到革命中,后来,王震成为了,长沙新河车站铁路工人纠察队的小队长。

这就是因为这份工作的缘故,他和毛主席有了第一次接触的机会。1925年秋,王震被派去护送一位名叫毛润之的先生到长沙。

那时候的王震还不知道他是大名鼎鼎的毛委员,只是见第一面的时候,就觉得这位先生和蔼可亲。

路上他们交谈,毛主席问道“看你小小年纪就做革命工作了,为什么呀”

“为劳苦大众的解放”

“对头,工人阶级就像你们铁路上的火车头。不过,工人阶级这个火车头,不仅要拉着长长的列车前进,还要拉着中国劳苦大众,拉着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拉着伟大的祖国前进”

毛主席又接着说“干革命,就得准备牺牲,包括自己的生命”

“我不怕死!为了劳苦大众的解放,我愿意牺牲生命!”

毛主席又说“是啊,革命者就是要敢于、乐于付出……我们既然想做革命者,就是要付出,而不是索取,包括对革命、对国家、对人民……”

这是王震和毛主席的第一次谈话,那时候的他虽然听不太懂,但听过毛润之先生一席话后,干革命的情绪十分高涨。

工人运动使得王震飞速成长,他在1927年加入了青年团,四个月后转为共产党员,这标志着他正式踏入了革命的道路。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王震义无反顾地投身于革命的洪流之中。他积极参与各种革命活动,包括组织示威游行、发动群众运动以及进行宣传工作等。

再与毛主席相见

1930年,王震再次见到了主席,这时候的他已经成为,浏北游击第一支队支队长和政委。他收到命令,要协助主力红军攻打长沙。

这时候红三军团政委腾代远,将王震介绍给红一方面军的总政委毛主席认识。俩人刚见面就认出了对方。

毛主席夸他传单、公告写得好,很有气势,接着又问王震想不想当正规红军?

王震大声回答“做梦都想”

毛主席说“我给湘东特委说,把你们这一带的游击队整编成一个红军独立师,你带一些骨干去参加,不就当上正规红军了吗?”

就这样,王震和毛主席谈话后没多久,湘东红军独立师正式成立,开始了创建湘赣苏区的斗争。后来,王震担任红八军、红六军政委,成为了湘赣苏区的主要创始人。

1937年,王震被任命为三五九旅旅长兼政委,当时毛主席为了加强陕甘宁边区的安全,将五三九旅调回边区。

他对王震说“陕北是个穷地方,养不起很多军队,只能放一些精锐部队在这里。”王震明白主席的用意,他二话不说带兵驻守在了边区。

两年时间内,王震征战多次,保护了边区的安全,毛主席总是对着三五九旅的指导员夸奖

“你们三五九旅在王震同志的领导下,立下了汗马功劳……不管你们到哪里,都没有辜负党中央的重托。”

就这样,王震和毛主席互相信任,并肩走过了许多革命岁月,王震也是坚决拥护毛主席。

坚决拥护毛主席

1988年,毛主席逝世12周年,当天下午,王震和工作人员聊起了毛主席,联系当地某部电视片说。

“现在什么都往毛主席身上扣,说什么“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那有这回事,都是下边人说的,我当时汇报给毛主席,主席还不信有人会说这样的话。”

王震将军多次出面各种活动,澄清事实。

时间线来到1989年,这个时期发生了一件事,另王震将军茶不思饭不想,沉思几天后,想起毛主席曾说过的话,不得不感慨他的深明大义。

这一年发生了东欧剧变,东欧剧变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所推行的改革开放政策,即“戈尔巴乔夫主义”。

这一政策鼓励政治和经济的自由化,试图通过改革,来振兴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和政治体系。

然而,却导致苏联共和国之间的矛盾和分歧日益加深、政治体制改革、经济自由化和民族矛盾的加剧,最终苏联解体。

这让坚信社会主义的王震等人倍受打击,这时他才想起和主席之前的谈话。

“我们不能学苏联那样,要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

“在六、七十年代,主席曾说,王震呀,这样下去,搞不好,会有千百万人头落地哩。”

那时候的王震还不信毛主席所说的话,以为他老人家吓唬人呢,现在苏联的事情发生,他对毛主席所说的话深信不疑。

并且感慨说“毛主席的眼光和胸襟远非我们能比,他比我们早看了五十年。”

后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新中国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时就有一些人质疑建立初期发生的一些“错误”。

王震坚决杜绝这种现象,有次,他去湖南长沙参加陶峙岳的追悼会,结束后,众人都来为他送行。

王震对他们讲“现在有一股歪风,不准讲毛泽东思想,没有毛主席就没有新中国,就更没有你们这些将军,也没有我这个将军。”

后来,王震也曾在多个公共场合高呼“毛泽东思想的旗帜不能丢。”除了这些,王震还经常参加各种纪念毛主席的活动,还愿意帮助解决活动中可能遇到的具体困难。

不幸的是,1993年,王震将军病逝,享年85岁。

他临终前曾留下两句话“毛主席比我们早看50年”,“丢了毛泽东思想,丢了公有制,马克思主义者受难的时候就到了。”

几十年的历史实践证明,毛主席的眼光和判断都是正确的,他能够准确把握中国社会的矛盾和问题,指导革命的方向和步骤。

他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斗争和群众路线等重要理论和战略,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事业取得了伟大胜利。

结语:

王震的忠诚和坚定是他作为一名老革命家的重要品质。他始终坚信毛泽东思想是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正确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灵魂和旗帜。

尽管时代在发展,社会在变革,但他始终坚守着自己的信念,坚决捍卫毛泽东思想的地位和意义。

作为一位老革命家,王震在新时代维护毛泽东思想的地位上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他的坚定信仰和斗争精神不仅影响和激励了身边的人,也为后来者树立了榜样。

他的言行和行动表明了他对于毛泽东思想的坚守和对社会主义事业的忠诚,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历史启示和精神支撑。

5 阅读:321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