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茶文化中的羊肉烧卖

星河碎片收藏家 2024-12-30 11:45:08

研究讲述呼和浩特的羊肉烧卖来源,我认为首先要了解知道呼和浩特的人文历史地理,才有资格准确地讲出呼和浩特羊肉烧卖在餐饮界的地位由来。

说句实在话,为什么历史上的呼和浩特羊肉烧卖能够长期以来在茶馆中作为茶点附带品出售,因为羊肉烧卖是产生于茶馆茶文化中的一种风味小吃。

从历史看,清代的呼和浩特是漠南蒙古物资集散中心,民国时期是绥远省商贸城之首,省城。商贸业的兴盛使城内多商务人员,因商务活动,冬春两季多在饭庄请客接待应酬,产生不少美食家,所以呼和浩特是座消费城市,有美食城之称。

清民时期的呼和浩特饮食界分为六大类。一类饭庄(当地人称之为:小班馆子,如、锦福居)是接待南方来的药材商人的饭馆;二类饭馆(大戏馆子,如,宴美园)是旅蒙商回到归化城后商人们互相宴请的地方;三类饭馆(葫芦馆子,如,惠丰轩)是本地有钱老财去吃饭的地方;

四类饭馆(如、天心元)多是卖饸饹面条的馆子;五类饭馆系东路饭馆(聚锦堂)卖炒菜;茶馆属于六类(如,中和元),是归化城内官吏买卖字号掌柜、文化人士等早上去喝茶吃早餐交流商业信息的地方。

民国时期呼和浩特茶馆分三类,第一类在大南街、大西街一带,喝茶者多官吏、字号掌柜等。第二类在北门外羊岗子一带,喝茶者多牙纪、商人。第三类在通顺街人市一带,喝茶者系手艺匠人。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去大西街茶馆德兴源喝茶的茶客们大多数是从旧社会过来的有身份地位的买卖字号掌柜等,在茶馆所食糕点、饮用水是有讲究的,对饮用水质要求很高。为迎合茶客们的身份地位,大西街德兴源茶馆给茶客们所取的水就来自归化城著名的海窟井。那个年代,德顺源有辆专门去海窟井拉水的拉水车,每天半夜就去海窟井拉水回来供给茶馆饮用 。而设在玉泉井西侧十余米的茶馆庆春源则近水楼台先得月,给来本店喝茶的茶客提供了玉水的方便。因此,归化城茶馆德兴源、庆春源生意兴隆不衰,其实就是和海窟井、玉泉井之井水有很大关系。为什么这两口井的井水好喝?因为此水矿物资少,水轻,常喝不憋,是优质矿泉水。再就是海窟井曾经是苏武牧羊呆过的地方以及海龙王的传说故事。玉泉井有康熙皇帝马踏御泉传说故事。这就造就了呼和浩特的茶文化内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20多年中,呼和浩特市旧城只有三家从旧社会过来经营烧卖的茶馆,即位于大西街的德兴源、大召前的庆春源、北门外的同和轩。去这三家茶馆喝茶的群体大都是从旧社会过来的买卖字号掌柜子和土默特领导名人(20世纪六十年代,每到礼拜日早上,就有小车从新城下来,有领导下来,进德兴源喝茶)。茶客们入座后,相似的先后互相打招呼,问寒问暖,一边喝着茶水,一边吃着糕点(糕点品种有破酥、刀切、玫瑰饼、小槽子糕肉油旋等)还不时地叨啦大到国内外形势,小到社会民间事宜,等吃喝的差不多时,才上四到八个烧卖补充一下热量。这就是说为什么烧卖是茶文化的附带品由来。

1985年后,茶文化发生变化,大量的烧卖经营店出现在市面上,在茶馆中经营的风味小吃烧卖从茶馆走出面向社会,加上喝茶吃烧卖的群体发生改变。喝茶变成了人们每日必进的早点,人们去烧卖店喝茶时废除了吃糕点、叨啦事宜,把烧卖当做早点吃。烧卖形成呼和浩特的名信片。

文曹建成2024年12月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