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古堂|乱世中,晚明书家如何通过书法表达“自我”?

张济评文化 2023-06-26 14:29:02

书法是文人情感宣泄的“通道”之一,如祝允明性情狂放不羁,其草书亦是笔墨肆恣,文徵明文雅谦恭,其小楷则蕴有强烈的书卷气息,弘一法师佛法精深,其书恬淡冲和,不食人间烟火。而书法面貌的旨趣,亦能直接反映出历史大环境的变迁与作者不同时期的心境改变。这一点,在晚明时期的书坛,尤为明显。

如张瑞图“有意识”的在书法上舒散积郁,笔势生动,奇姿横生,王铎的书作从意气风发到降清后多了几分老辣与冷静,而傅山则以“宁拙毋巧,宁丑毋媚”的审美,一反“香光体”婉媚取胜的笼罩之风,充盈着通达“正气”。另有黄道周、倪元璐、米万钟、査士标、吴伟业、钱谦益等,或满纸风云,或饱有气骨,或延续传统,以掩苦闷等,多种不同的书风交织着每个书家各自的人生际遇。而这些风格独具,万象纷呈的超绝书法,充满视觉张力,共同构建了书法史,亦令书坛蔚为璨烂。

此次,北京保利2023春拍,亦征得“张瑞图、王铎、傅山”等多位晚明书坛巨擘佳作,形制亦多样,囊有手卷、立轴、扇面等,当可窥彼时混乱朝局背后所衍生的书法繁荣。同时亦可见这些作者,如何在妙笔毫端,表达大时代中的“自我”。

张瑞图 草书 《永州新堂记》

水墨纸本 手卷 1625年作

画心:30.5×623 cm

题跋:30.5×65 cm

款识:天启乙丑春,果亭居士书于东湖之晞发轩中。瑞图。

钤印:张瑞图印

出版:

1.《徐渭 张瑞图行草书法字典》,第149页,上海辞书出版社,2014年。

2.《张瑞图草书永州新堂记》单行本,上海书画出版社,2017年。

3.诸文进《奇逸纵横 独标气骨——张瑞图〈草书永州新堂记〉读后》,第77至78页,《书法》杂志第9期,2020年。

4.《白毫墨涛·张瑞图书法特展》,第64至65页,晋江市博物馆,2021年。

著录:

1.《張瑞図の書法 条幅・冊篇》,第251页,二玄社,1981年。

2.《中国书法全集 55 明代编 张瑞图卷》,第23、33、246页,荣宝斋出版社,1992年。

3.《张瑞图年表》,第7页,《中国书画》第5期,2005年。

说明:

1.翁斌孙、金城、周墨南旧藏,周墨南题签,杨仁恺题跋。

2.翁斌孙(1860-1922),字弢夫,号笏斋,江苏常熟人。翁同龢之后,翁同书之孙。清末藏书家。光绪三年(1877)进士,以侍讲衔任翰林院检讨,任功臣馆、国史馆、方略馆、会典馆协修、纂修、总纂、武英殿纂修、内阁侍读、冀宁道、宣统三年(1911)署直隶提法使。嗜读书、金石考证,长于掌故。

3.金城(1878-1926),原名绍城,字巩伯,号北楼、藕庐,浙江吴兴人。工诗、书画、篆刻,善山水、人物、花鸟。曾办“湖社”画会,影响全国。

4.周墨南,斋名古琴阁,山东人。上海复旦大学毕业,赴台后经营古玩书画生意。与于右任、张大千、溥儒等交往颇多。

5.杨仁恺(1915-2008),号遗民,笔名易木,斋名沐雨楼,四川岳池人。曾任中国古代书画七人鉴定小组成员、中国博物馆协会名誉理事;辽宁省博物馆名誉馆长等职。他是新中国文博事业的拓荒者,对中国历史文化遗产的考鉴、 拯救及中国文化世界的传播作出卓越贡献,海内外影响深远。

《退庵所藏金石书画跋尾》中,梁章钜曾言:“盖一艺之工不以人废,况晋江(指张瑞图)龌龊守位,非有蔡秦专权误国之迹,后之评书者但当赏其神骏,勿以其素行而訾及翰墨也,此论甚公允。”即不因人废言,赞张瑞图书法神骏。

近人张宗祥在《书学源流论》亦谓:“明之季世,异军特起者,得二人焉:一为黄石斋(黄道周),肆力章草,腕底盖无晋唐,何论宋、元;一为张二水(张瑞图),解散北碑以为行、草,结体非六朝,用笔之法则师六朝。此皆得天独厚之人。”盛称张瑞图于古法一变,得天独厚。

诚然如是,单以书艺而论,在名家林立,书法秩序开始瓦解的晚明时期,张瑞图的书法可谓是另辟蹊径,绝尘而奔。其与王铎、傅山、倪元璐、黄道周等有“晚明五大家”之称,又与董其昌、邢侗、米万钟齐名,有“南张北董”之号,可见书法造诣之高超,亦是晚明书坛鼎新变革的核心人物。

局部

张瑞图的书法中,尤以草书著称。其书风不同于柔媚时尚,别具“奇逸”之态。如草书峻峭劲利,笔势生动,结体则拙野狂怪,布局交错凌厉,时人赞曰“奇姿如生龙动蛇,无点尘气”。自江户时代始,张瑞图的书法作品又因黄檗宗隐元禅师东渡带去,更名扬海内外,称之为“水星”,日本书坛亦赞其书“气脉一贯,独自风格”。

是卷长六米有余,尺幅甚大,通篇以草书书写,用笔凌厉迅疾,露锋铺毫,结字则奇崛方峭,中宫内紧,略向右上取势,而单字均匀,少有牵丝映带,节奏强烈,有横撑感。布局亦是得宜,如行与行之间,疏可走马,字与字之间密不透风,可谓其典型的章法形式。

所书内容《永州新堂记》,全称《永州韦使君新堂记》,为柳宗元名篇,作于元和七年(812)。彼时柳宗元任永州司马,值上司刺史韦宙新堂新建,作此以贺乔迁之喜,并盛赞其清明吏治,品行高洁,有远大抱负。

局部

天启三、四年间,魏忠贤专权,“阉党”与“东林党”争斗亦日益激烈,为免陷入“党争”旋涡,张瑞图告假回乡,悠游湖山,而东林党人杨涟、左光斗等迭遭黜逐。天启五年十一月,朝廷拟擢升张瑞图为礼部右侍郎兼翰林院侍读学士。由于此前这一“党争白热化”时期,其既避开了迫害东林党人的嫌疑,又不得罪“阉党”,故次年即应命北上,再次赴京任职。

而此草书手卷作于天启乙丑(天启五年,1625)春日,彼时张瑞图正退居于家乡晋江,远离庙堂,甚为悠游自适。款识“果亭居士书于东湖之晞发轩中。瑞图”,其中“东湖”应即“东湖草堂”,设于“拙巢湖”南畔,而“果亭居士”是张瑞图在以“白毫庵”为号之前所使用。其晚年筑室白毫庵,又自署白毫庵道者或白毫庵主,时大致崇祯初年。此前,其亦曾建一小小果亭,即“果亭居士”由来。

“晞发轩”亦为其室名。“晞发”语出《楚辞·九歌·少司命》中“与女沐兮咸池,晞女发兮阳之阿。”意指高洁脱俗的行为。此亦可见张瑞图“洁身自保”的乱世心境。又“瑞图”中“瑞”字为“左右结构”,与更晚年“瑞”字中“山”部分上移,形成整体上下结构,并不相同,此亦符合其天启年间款识的书写习惯。

局部

是卷附有出版、著录,又经翁斌孙、金城递藏,周墨南题签,杨仁恺题跋,更显难得。杨仁凯跋言中,亦盛赞此卷“纸本如新,墨色黝黑,诚乃稀睹之佳构也”。

“明季后期三家黄道周、倪元璐、张二水乃一代风流人物也。黄倪二人传世作品不多见,而张氏之作以绫绢本为多,此卷纸本如新,墨色黝黑,诚乃稀睹之佳构也。丙子夏月,龢溪仁恺拜观于杨氏荷砚斋,时年八十一岁,将有欧洲之行,倚装题记。”——杨仁凯

部分出版著录页影

张瑞图 草书七律诗

水墨金笺 扇面

17×53cm

题识:翠阁丹楼不计重,石门流水响淙淙。诸天但说游三日,双屐宁知遍一峰。花外鸟啼千嶂雨,帘前僧老数株松。黄昏移榻东轩坐,山北山南寺寺钟。钤印:瑞图鉴藏印:宫子行玉父共欣赏、金匮廉泉桐城吴之瑛夫妇共欣赏之印、宫子行同弟玉父宝之

说明:宫本昂、廉泉吴芝瑛夫妇递藏。

另有张瑞图草书七律诗扇面二帧。此为宫本昂、廉泉递藏,亦是佳作难得。宫本昂、宫昱兄弟编有《书画扇存》,开创了扇面专题收藏,被誉为扇面收藏“海内第一”,对后世收藏体系的审美构建,影响甚多。其所藏扇面丰厚,端方称宇宙之奇观。

此外,宫本昂与廉南湖为亲戚,所藏后归廉氏。廉泉(1868-1931),名泉,字惠卿(一作惠清),号南湖,又号岫云、小万柳居士。江苏金匮(今无锡)人。前清举人,曾参与“公车上书”。廉泉以诗书画名海内,古帖、古画多珍藏,中外人士来访者,觞咏品题,殆无虚日。

书写内容《碧云寺诗》,张瑞图曾多次书写,结构方整,偶有转笔,又屡出奇险之姿,有酣畅淋漓之感。梁巘在《承晋斋积闻录》中曾言:“张二水书,圆处悉作方势,有折无转,于古法为一变。”实是以偏概全之言,事实上张瑞图的书法亦有“折转兼备”的书写特点。如1949年王壮为《书法丛谈》中,也曾说“笔者在此间看到他(张瑞图)的墨迹不少,……念圣楼藏直幅,长行一笔,转折如飞”。

中国国家博物馆、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亦藏张瑞图《碧云寺诗》轴,可作对比。

张瑞图 草书七言诗

水墨金笺 扇面

17×55cm

题识:木向岁寒独挺姿,恰同佳客足幽思。君何还人千里,杖屦山中快一时。雪后果能飞送酒,霜根谁复坐题诗。漫游自负搴芳节,歌怨春风扫地吹。芝庭赵先生词宗,瑞图。钤印:瑞图鉴藏印:南湖书画扇存

说明:

1.上款“赵芝庭”,查阮大铖有诗赠之《赵芝庭改官南使曹讯之·其二》,明末曹履泰《靖海纪略》有《上赵芝庭按台(諱允昌)》,“按台”在明代即按司,提刑按察使司别称。赵芝庭疑为赵允昌,曾任御史。

2.小万柳堂旧藏。

是作亦为廉泉、吴芝瑛夫妇之“小万柳堂”旧藏。行笔奇逸之态、凛冽气势一览无遗,然峻利方折已经开始向折转自如方向过渡。上款人“芝庭赵先生词宗”笔者考或应为赵胤昌,字世茂,号芝庭,山东掖县人,与李应昇同为万历四十四年(1616)丙辰科进士。先任直隶沭阳县令,又调曲周县令,后考选为广西道监察御史。

关于“赵胤昌”的记载鲜少,盖因清代避帝王讳,作“赵允昌”。笔者另考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中国明朝档案总汇 5》,可知赵胤昌亦曾为福建巡按监察御史。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中国明朝档案总汇 5》

此外,《靖海纪略》卷一,载“《上赵芝庭按台》(讳允昌)”,阮大铖《咏怀堂诗集》亦有“《赵芝庭改官南使曹训之》二首”。李应昇《落落斋遗集》卷六《答赵芝庭》,盛赞彼时为曲周县令的赵胤昌为“第一等令”,并言其“妙手运斤,清心茹蘖,胸有成竹,目无全牛,畿南卓异之声,无不首为屈指者。”

蒋光煦编撰《靖海纪略》卷一

此外,崇祯元年(1628),赵胤昌于福建刻印过其父赵耀《古文隽》16卷。而张瑞图因魏逆案牵连,崇祯三年罢归还乡。赵胤昌、张瑞图二人皆曾依附过魏忠贤。

崇祯元年(1628),赵胤昌刊刻其父赵耀《古文隽》(福建刻本)

王铎 行书 临王献之帖

水墨洒金纸本 立轴

202×56.5cm

题识:必俟胜欢慰于怀耶?不审海盐诸舍上下动静,比复常忧。王铎。钤印:王铎之印、字觉斯

出版:

1.《朵云轩藏书画精品集》,第181图,上海书画出版社,1994年。

2.《王铎书画编年图目》,第280页,文物出版社,2004年。

3.《王铎书法全集》,第168页,河南美术出版社,2007年。

著录:

1.《中国古代书画图目》第十二册,第316页,沪7-0196,文物出版社,1993年。

2.劳继雄著《中国古代书画鉴定实录》,第1705页,东方出版中心,2011年。

3.杨仁恺著《古代书画鉴定笔记》第三册,第1413页,辽宁人民出版社,2014年。

4.刘九庵著《刘九庵书画鉴定研究笔记》第9卷,第3704页,故宫出版社,2020年。

说明:

1.朵云轩旧藏。

2.“王铎之印”“字觉斯”二印参阅《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第123页,王铎第36号、31号。

3.依据《王铎的の书法·条幅编》(村上三岛编,二玄社,1979年)对王铎印鉴之梳理,钤盖于本幅的“王铎之印”大致出现于48岁至50出头,“字觉斯”大致出现于50岁前后。

出版

著录

朵云轩签条

王铎的书法,有神笔之誉,时更有称其“胜过二王”之说。古往今来,赞某人书艺超绝,多谓“法宗晋唐,有二王之姿”,而罕见有胜于先贤妙墨的美名。由此可见,王铎的书艺,不说其书旷古空前,也当是少有后学能与之并重争辉,于书法史上可谓璀璨明珠。

启功赞其“觉斯笔力能扛鼎,五百年来无此君”,言指“五百年来一王铎”。林散之亦言:“觉斯书法出于大王,而浸淫李北海,自唐怀素后第一人,然尽变右军之书法,而独辟门户,纵横挥霍,不主故常。”以王铎书法为自唐代怀素后第一人,且笔走龙蛇,具自我面貌。

局部

而吴昌硕《缶庐集卷四》中,曾诗云:“归前突兀山险峨,文安健笔蟠蛟螭。有明书法推第一,屈指匹敌空坤维。”知缶翁为王铎臻境书法击节不已,认为其是明代书坛首席。另有清人戴明皋、张庚等,评介王铎的书法,即使赵孟頫、董其昌,亦是不及也。类此种种,不一而足。

诚然如是。王铎的书法,真行草隶各体兼善,楷书师法钟繇,又学颜柳,笔力洞达,灵气俊逸;隶书少见,然点画波磔,笔笔可喜,气定神闲,亦力透纸背;行草则最为世人所重,转笔畅达,独标气骨,又参差起伏,跌宕自如,可谓“变化神出”,一扫明末书坛因循守旧之气,开“大写意”书风之先河。

局部

此王铎临帖书作,尺幅巨大,殊为难得,甚是适于书斋、厅堂悬挂,而洒金纸本亦是鲜见。书写则笔力苍劲,寓之浓淡、粗细对比,部分牵丝映带,可见其信笔挥洒,行气贯通。每字大小不一,正欹相生,错落有致,纵而能敛,亦富有视觉张力。

王铎“杂糅性”的临帖方式,极具特色。如是轴即分别节录自王献之《鄱阳归乡帖》《鹅群帖》二帖同刻于《淳化阁帖》第十卷。事实上王铎传世临作,甚多立轴作品,也都有此现象。可见其更在意书艺创作时,古典的法度、形式与美感的统一,而非一味执着于内容。重庆市博物馆、何创时书法艺术基金会亦藏有王铎节临《鄱阳》《鹅群》二帖立轴。

钤印“王铎之印、字觉斯”,二印参阅《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第123页,王铎第36号、31号。贵州省博物馆藏崇祯十年(1637)王铎所作《自作诗龙泉寺寺陂诗轴》亦钤此二印。是作为朵云轩旧藏。附有标签。出版著录亦是诸多,在《中国古代书画图目》及刘九庵、杨仁恺诸位鉴定大家的鉴定笔记中均有清晰记载,更显其珍。

王铎《自作诗龙泉寺寺陂诗轴》,局部,贵州省博物馆藏

钤印“王铎之印、字觉斯”

王铎 行书 临阁帖

水墨纸本 立轴 1646年作

151×46.3cm

题识:夏热体中复何如,廿二八日书至魏十三儿处,今早信还,已过扬州,追问不及,极驰情也。丙戌二月临,王铎。

钤印:王铎之印、烟潭渔叟

出版:

1.《王铎书画编年图目》,第110页,文物出版社,2004年。

2.《王铎书法经典》,第134页,山东美术出版社,2009年。

王铎的书法大致可分为:四十岁前为起始期,四十至四十七岁为求变期,四十八岁至五十三岁为自化期,五十四岁后为臻境期。其书又以臻境期最受推崇。而此书题识“丙戌二月临”,可知作于1646年二月,时王铎55岁,正是晚年臻境笔墨。是年正月,王铎被命以原官礼部尚书管宏文院学士,充明史副总裁。然其因降清,内心甚为自疚,早已无往日意气风发,只能以书排遣,书风更趋成熟老辣。

同年,在张天政《草书杜甫诗》卷后,王铎亦跋言:“吾书学之四十年,颇有所从来,必有深于爱吾书者。不知者则谓高闲、张旭、怀素野道,吾不服,不服。”将自己的书法对比张旭、怀素等,亦可见其对自己的书法造诣十分自信。

王铎 行书 临阁帖,局部

是作经《王铎书画编年图目》与《王铎书法经典》出版,内容对比《拟山园帖》卷六刻帖,有部分删减,可知王铎应是“背临”而成。书法则跌宕酣畅,古茂朴健,骨气洞达,风神亦潇洒,部分以润笔对点画似乎有意进行渗晕,墨色变化更强烈。

在《近三百年的书学》中,沙孟海曾言:“(王铎)一生吃着二王法帖,天分又高,功力又深,结果居然能得其正传,矫正赵孟頫、董其昌的末流之失,在于明季,可说是书学界的中兴之主。”此亦可见王铎“笔走龙蛇”的书法,至今为书坛所盛誉。

傅山 草书 杜甫《徐步》诗

水墨绫本 立轴

206×51cm

题识:整履步青芜,荒庭日欲晡。芹泥随燕觜,花蕊上蜂须。把酒从衣湿,吟诗信杖扶。敢论才见忌,实有醉如愚。真山。

钤印:傅山印

出版:《董盦蔵书画谱》第一册,第18页,博文堂,1928年。

说明:

1.久野元吉、斎藤悦旧藏,内藤虎题签并题盒。

2.斎藤悦,斋号“董盦”,日本实力雄厚的中国书画藏家,与阿部房次郎、上野理一、小川睦之辅、藤井善助、根津嘉一郎齐名,曾于昭和三年(1928)刊印《董盦蔵書画譜》,特请内藤虎、罗振玉署检,伊势专一郎解说。

3.久野元吉(1875-?)为广岛富豪,号锦浦,又别署“黄裳簃”,出生于广岛县三原町一士族家庭。在罗振玉、王国维寄寓京都期间,久野元吉曾任西备银行总经理,为当地工商界著名人士。罗振玉曾特地为久野元吉刻制“黄裳簃”印(边款“锦浦先生是正,叔言仿汉”)相赠。

4.内藤虎即内藤湖南(1866-1934), 本名为虎次郎,字炳卿,别号忆人居主、湖南鸥侣、雕虫生闷闷先生。为日本中国学、东洋史学创始人之一。其研究领域博大,涉及中国上古、中古、近世史,通论中国文化史、史学史、美术史等。内藤湖南一生曾十次访华,一次访欧;在游历华南华北期间,他通过面会笔谈,结交了严复、文廷式、张元济、沈曾植、柯绍忞、王国维、罗振玉、刘鹗等人。有《内藤湖南全集》。

5.带木盒。

《董盦蔵书画谱》出版页影

明末时期,因国祚更易,饱有气骨的坚贞之士亦多,如黄宗羲、黄道周、八大、傅山、倪元璐等,碧血可荐轩辕,所书亦是笔墨清芬,高山可仰。而傅山当是彼时最为博学之人,其“忍辱负重,宁死不屈”也是天下学子的“精神领袖”。

其精研道学、哲学、儒学、佛学,而且医学、诗歌、书法、绘画、金石、武术、考据等,也几乎无所不通。同时,经史之外,傅山也兼通先秦诸子。更可敬的是,其所坚持的民族气节,如高云拂崖,从不曾消减分毫。有人说“世人皆以青主字好,岂不知字不如诗,诗不如画,画不如医,医不如人”。患难之际,侠肝义胆,胸怀天下疾苦,当真可谓是“气骨独具,真山难老”。

局部

此傅山草书杜甫《徐步》诗。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其人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奉为“诗圣”。

《徐步》诗文内容,上四徐步景物,下四徐步情事。如燕衔泥而至,蜂采蕊而回,而诗人步而把酒,步而吟诗,盖因大才见忌,而承诗,大醉如愚,乃承酒。傅山性情高洁,又身逢乱世,亦当是心有所契。

局部

傅山的书法,有“清初第一写家”的美名。其幼时即临钟繇,而后又学二王、颜真卿,行笔有拙味,无巧媚。而后又力挽时弊,追求“大巧若拙,天机自然”的审美旨趣。是作行笔潇洒自若,点划腾挪跃动,连绵婉转,疏密相间,线条亦是雄浑劲健,偶见枯笔飞白,寓之苍白,浓淡对比。

局部的涨墨,如“整”、“荒”、“日”、“实”、“愚”等字,富有混沌、神秘之美。事实上,对涨墨的运用是晚明极为流行的一种书法艺术尝试,不仅增加了自然流离的挥毫效果,更加强了字与字之间的对比张力和书法观赏的戏剧性效果。晚明书家亦将朦胧残缺视为一种新的美学趣味。

款识“真山”是傅山入清后的自号,可见其遗民情结,亦可知其标举真率,崇尚自然的艺术主张。其于《家训·字训》中曾言:“吾极知书法佳境……期于如此而能如此工也;不期如此而能如此者,天也。一行有一行之天,一字有一字之天,神至而笔至,天也;笔不至而神至,天也。至与不至,莫非天也,吾复何言,盖难言之。”而是作一任自然,刚纯疏野,正气凛凛,诚可谓“真山有情,真山难老”。

局部

是作水墨绫本,为久野氏黄裳簃旧藏,内藤湖南题签、题盒。绫是一种斜纹织法的真丝织物,细密有光泽,又轻薄柔软,颇为书画家所喜。《中国画学全史》亦有载“古画本多用绢,宋以后兼用纸,明人又继以绫。”

久野元吉(1875-?)号锦浦,又别署“黄裳簃”,出生于广岛县三原町一士族家庭。在罗振玉、王国维寄寓京都期间,久野元吉曾任西备银行总经理,为当地工商界著名人士。其收藏亦富,曾将墨宝收藏处命名为“墨妙亭”,并请王国维作《墨妙亭记》以记之。

内藤湖南(1866-1934)本名虎次郎,字炳卿,号湖南。日本秋田县人,是日本近代中国学的重要学者,中国学京都学派创始人之一。担任京都帝国大学(今京都大学)教授期间,开设东洋史学第一讲座,其学说被称为“内藤史学”。

内藤虎题盒及题签

▲ 同古堂坚持原创

感谢关注并欢迎转发,转载请注明出处

0 阅读:46

张济评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