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继3月在国内曝光后,蔚来旗下代号为“萤火虫”的第三品牌首款车型,在欧洲路试的谍照再次曝光。
这条不长的新闻再次引发业内对蔚来品牌布局的关注。
要知道,蔚来在上海正式发布全新第二品牌乐道,也就是两个多月前的事。
对于蔚来为什么推出第三品牌“萤火虫”,我们作为局外人,自然无法得知背后“不可告人”的真相。
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思考:“萤火虫”对蔚来的意义是什么?
第三增长曲线
笔者认为,“萤火虫”对蔚来的第一个意义在于:创造第三增长曲线。
为什么笔者这样认为呢?
原因很简单,因为蔚来现在真的很缺钱。
我们知道,蔚来旗下的主品牌蔚来,定位高端纯电,目前价格最低的车型是蔚来ET5,定价29.8万-35.6万元,价格最高的车型是蔚来ES8,定价49.8万-59.8万元。
旗下第二品牌乐道,则定位中高端,目前只有一款产品,即首款产品乐道L60,预售价21.99万元起,不过这款产品要到今年9月才正式开始交付。
也就是说,蔚来现在的营收主要依靠主品牌蔚来汽车的销售。然而,数据表明,主品牌蔚来汽车对蔚来营收的支撑远远不够。
2023年全年,虽然主品牌蔚来汽车的销量超过16万辆,全年总营收达556.179亿元,但公司全年净亏损竟然高达207.198亿元,同比增长43.5%。
在这种经营亏损的背景下,开辟能够盈利的新业务就必然提上公司日程,建立定价十几万元甚至十万元以内的第三品牌“萤火虫”,也就跟当初建立第二品牌乐道一样,顺理成章。
背后的逻辑其实很简单,蔚来想做高端汽车品牌,注定要打一场结果未知的持久战,这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甚至遭遇亏损也在预料之中。
这种情况下,在定位高端的主品牌蔚来和定位中高端的第二品牌乐道之外,第三品牌“萤火虫”可以分得一杯中低端市场的羹,继乐道创造第二增长曲线后,为蔚来再创第三增长曲线,帮助缓解甚至逆转蔚来持续亏损的经营现状。
输血工具
笔者认为,“萤火虫”对蔚来的第二个意义在于:充当换电业务的输血工具。
为什么说“萤火虫”充当了换电业务的输血工具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先要搞清楚蔚来的换电业务遇到了什么挑战。
实际上,蔚来的换电业务主要面临三大挑战:
第一,成本过高。据了解,蔚来的一代换电站建设成本约300万元,二代换电站建设成本约200万元,三代换电站建设成本约150万元。保守估算,仅建设换电站网络,蔚来就已经投入约40亿元,这还不包括场地租赁、人员运营和电费支出等额外开支。
第二,使用频率过低。虽然截至今年7月31日,蔚来已在全国布局了2456座换电站,是国内最大的电动汽车换电站运营商,但因为蔚来当前的总体销量还没上来,导致绝大多数换电站的使用频率偏低。
此外,虽然蔚来已经与长安汽车、吉利控股集团、奇瑞汽车、江汽集团、路特斯、广汽集团、中国一汽等多家车企,就充换电达成战略合作,但由于合作落地尚需时日,蔚来的换电站距离满负荷运转仍需一段时间。
正是由于面临上述挑战,换电业务一直被认为是导致蔚来持续经营亏损的一部分原因。
而财报数据也从侧面为这种归因提供了“材料”,根据蔚来2023年财报,其2023年“其他销售”(主要包括电力解决方案)收入为63.6亿元,成本为79.786亿元,年亏损达18亿元,稳定地保持着亏损状态。
因为上述种种,业内对蔚来换电业务的批评一直不绝于耳,许多业内人士甚至直接给蔚来换电业务判“死刑”,认为这是完全错误的补能方向。
显然,寄希望于换电的蔚来陷入了困境:
一方面,换电因为可以极大缩短补能时间,给蔚来带来大量忠实用户,已经成为蔚来提升自身差异化竞争力的主要着力点。
另一方面,换电业务想要真正变成一盘让蔚来和消费者双赢并且可持续的生意,却仍然存在不可调和的投入产出矛盾。
有人可能会说,蔚来直接提高BaaS(Battery as a Service,电池租用服务)价格不就完了?
对此,笔者想说,想要短期内收回如此巨额的成本,只能大幅涨价,可是如果换电那么贵,势必导致消费者放弃蔚来。
那这个困局就没解了吗?
当然有解,这个解就藏在“萤火虫”对蔚来的第二个意义中。
定位中低端的“萤火虫”,将与定位中高端的乐道发挥合力,通过提高蔚来的整体销量,为蔚来换电业务提供大量源源不断的输血“工具车”。
不出意外的话,这些“工具车”将把蔚来BaaS的用户基数提升若干个数量级,并显著提高换电站的使用频率,缓解乃至逆转蔚来换电业务目前的亏损状况。
放长线,钓大鱼
笔者认为,“萤火虫”对蔚来的第三个意义在于:放长线,钓大鱼。
这点很容易被忽略,但只要眼光放长远一点的话,就会认可这点的深远意义。
为了更好地说明蔚来“放长线,钓大鱼”的策略,这里先举两个例子帮大家找找感觉。
我们先看苹果手机的例子。
作为苹果手机用户,笔者深感苹果发展、维系果粉,便很好地运用了“放长线,钓大鱼”的策略。
查看苹果官网可知,目前苹果官方在售机型有5款,依次是iPhone 15 Pro、iPhone 15、iPhone 14、iPhone 13、iPhone SE。
其中,前4款机型都是苹果近几年发布的年度主力机型,上市时的价格分别是7999元起、5999元起、5999元起、5999元起;而第5款机型iPhone SE(第三代)为2022年春季发布,售价仅3499元起,明显低于前4款机型。
有人可能会说,iPhone SE的存在,是苹果为了照顾喜欢小屏和按键的消费者。
但笔者认为,哪怕这种看法是事实,从客观上看,iPhone SE也可以为苹果吸引大量消费能力暂时有限的消费者,让他们先行体验苹果的产品、服务,对苹果产生好感甚至依赖,而随着这些消费者消费能力或消费意愿逐渐增强,他们自然就是iPhone高端机型的潜在用户。
再看一个业内车企大众的例子。
大众集团旗下的汽车品牌是如此之多,既有普通品牌大众,又有豪华品牌奥迪,还有超豪华品牌保时捷、兰博基尼,各品牌车型几乎可以无死角覆盖所有价位段的汽车。
一个大众的用户可以在初入职场、收入不高时,买辆8万元起步的大众朗逸,提前感受全球第一大汽车制造商“跟用户交个朋友”的产品。
而当他们工作几年,升职加薪或小有积蓄后,就可以顺当地买辆30多万元起步的奥迪A6L,体验一把豪华车的品质。
当然,如果哪天他们意外暴富,砸钱入手一辆100多万元起步的保时捷911,也是想想就令人激动的事。
看到了吧,这就是大众集团的实力,它可以全方位地满足消费者不同人生阶段的购车需求,先用超高性价比的产品跟用户交上朋友,然后只需在未来某个时间点备好豪华车、超豪华车,等着用户朋友主动找上门“送钱”。
同样,定位中低端的蔚来第三品牌“萤火虫”瞄准年轻化群体,其深远意义也正在于:让用户低价体验包括换电在内的蔚来整体价值,培育用户对蔚来的认可和粘性,有朝一日,当这些年轻人需要购买高端汽车时,今日的“萤火虫”用户同样是明日蔚来高端车的高潜用户。
最后
放眼国内外的汽车大厂,从BBA背后的梅赛德斯-奔驰集团、宝马集团、大众集团,到本土车企吉利、奇瑞、长安、长城等,汽车大厂们的发展史也是旗下品牌体系的建立、完善史。
而从这些世界主流车企的经营历史来看,有一点毫无疑问,不断建立、完善品牌体系,是车企不断做大做强的基本路径。
那么,有主品牌蔚来开路在先,又有乐道补位在后,现在还飞出了一只“萤火虫”的车企蔚来,也能顺着这条“基本路径”,实现从新势力到新大厂的华丽转身吗?
坦白说,笔者也回答不了这个问题,只能看未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