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靖宇将军的情报员--赵玉仙烈士

奇玮谈商业 2024-03-25 05:47:06

战争从来就没让女人走开过。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大地陷入白色恐怖之中。在揭竿而起的抗争中,有一群女性用她们柔弱的肩膀,挺起了中国人不俱外辱的脊梁。

有这样一个女性:她走路奇快,被人称为“林海梅花鹿”;她因接近一些汉奸和土匪,被人误传为“风尘女子”。

她就是宁死不屈的女交通员--赵玉仙

赵玉仙,1897年生,吉林海龙(今梅河口)人。

画像

15岁时与农民刘凤久成亲,婚后以务农为生,膝下有三个女儿。

1933年,经中共海龙区委书记和红石砬子抗日游击队政委刘明山介绍,赵玉仙参加了反日妇女会。

成为会员后,她一面向群众宣传抗日道理,一面发动妇女给游击队作鞋和缝补衣被,为战士提供后勤保障。

由于赵玉仙忠诚可靠,党组织就把她家作为游击队的联络站。

1934年,她成为杨靖宇的地下交通员。经常骑着一匹青鬃花马,来往于海龙和磐石游抗日游击区,为中共海龙区委游击队和抗联部队传递情报,买米送药。

进山

在人民群众的支援和配合下,抗日游击队连打了几场漂亮仗。两次进攻二道岗,严惩了地主恶霸;放火烧了伪自卫团的营房;夜袭了康大营伪警察署,击毙了伪署长、伪警长。

赵玉仙为自己能在这些战斗中尽到交通员的责任而高兴。

游击队频繁的战斗,伤员也不断增多,赵玉仙主动提出在她家设立护理点,她的家人也都成了义务护理员。

为了使伤员早日痊愈,赵玉仙不辞辛苦,四处奔波,常常用自家的钱为伤员购买药物、食品。

1936年秋,获知日军“讨伐队”要对我游击区进行“围剿”的情报,她及时赶到山里通知游击队,完成了安全转移。

转移

不久后,因过于劳累,加上怀孕7个月动了胎气,虚弱的身体再也承受不了,赵玉仙终于病倒了。

她被安置在一个隐蔽的地方养病。

1936年11月27日下午,因叛徒王样告密,磐石县日本宪兵队逮捕了赵玉仙等20余人。

为了打探出游击队的去向。鬼子们用尽了常人难以想象的酷刑,想让赵玉仙屈服。

日本宪兵中尉岗村一郎,发明了诸多酷刑(鞭子抽、泼水冰冻、灌凉水、灌辣椒水、灌火油、放狼狗咬、子母弹剜肋巴骨、沸水浇后背、铁蒺藜刺脊背、坐老虎凳、坐火炉、拴大拇指吊在梁上打秋千、压杠子压碎腿胫骨、“竹剑”刺阴户、指甲盖里钉竹签、烙铁烫)。

凶狠的日军将赵玉仙扯得一丝不挂,双手绑在墙壁的铁环上,腰身被绳子固定在两旁的铁钩中间。

敌人用烧红的炉钩子,烙赵玉仙的乳房,“吱吱”冒出一股黑烟,一道焦糊的痕迹,又向她腿部、腰部烙去,她疼得满头大汗。

尔后,将竹剑刺进赵玉仙的阴户里,而后狠狠的转动着赵玉仙惨叫一声,昏死了过去,下身的鲜血顿时喷出……

面对一次次的酷刑,赵玉仙视死如归,始终没有吐露出一个字。

1937年1月27日,日军小队长冈村一郎对于对这个受尽折磨的女人丧失了耐心,他命令几个豺狼般的士兵,用刺刀活活捅开了她的肚子,仅仅7个月大的孩子滚了出来。

随后,日寇又砍下赵玉仙的头挂在城门上。

当夜被她丈夫刘风久和村民冒死偷回,将其安葬。

梅河口烈士陵园

赵玉仙牺牲了,年仅39岁。

杨靖宇闻讯说:“她舍死忘生,是好样的!我们要牢记这笔血债,一定要敌人用血来还!”

赵玉仙生前一直担任情报交通员,所以要通过各种机会去接近一些汉奸和土匪,从中套取情报,加上她容貌秀丽端庄,因而被一些人误传是“风尘女子”。

1993年,《梅河口市史志》新修订版中,首次以文字的形式披露了赵玉仙的英雄事迹。

历史终于为这位巾帼英烈正了名。

她和杨靖宇将军一样,为国家和民族舍生取义,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维护着国家的完整及民族的尊严。

他们用自己的牺牲,换来了今天的国泰民安,民族中兴。

0 阅读:0

奇玮谈商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