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仇当天就报!税率84%不是重点,真正刺痛美国的是中方这一点

影史奇侃 2025-04-11 13:16:52

特朗普发布所谓的对等关税

美国所谓的对等关税生效不到8小时,中方果断出击,祭出“杀招”!

据权威报道,中国宣布自4月10日起,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税率由34%提高至84%。

实际上,此前34%的关税已让美国经济“痛感十足”:通胀飙升、农业受挫、消费者怨声载道。超市里,中国的卫生纸、泡面、洗发水等商品被抢购一空。鸡蛋都卖到1美元(7.2元)一枚,还得排队才能买得到。

这则重磅消息再一出,美国超市里的中国货价格瞬间翻倍,特斯拉上海工厂紧急调整生产线,而安徽服装厂老板们正忙着把半成品运到越南缝扣子。

这场被外媒称为“经济世界大战”的关税对决,不仅让苹果3天蒸发7700亿美元市值,更让普通人的钱包跟着遭殃:买件美国产卫衣,价格比国产羽绒服还贵!

中方这次反制堪称“教科书级操作”。税率从34%提到84%,看似简单粗暴,实则暗藏玄机:农产品、汽车、半导体等美国优势产业被重点“照顾”,特斯拉Model Y美国产版本涨价37%,

大豆价格直接让美国农民哭晕在田间。更狠的是非关税手段——稀土出口管制掐住美国军工命脉(F-35战机需要417种稀土),11家涉台军售美企被列入“不可靠清单”,连好莱坞电影都可能面临进口限制。

这场博弈的导火索,是4月8日美国单方面宣布将中国输美商品的关税从34%提到84%,还搬出所谓“对等关税”的幌子。

大家都看得出来,这不过是美式霸凌的老套路。中国反手就把关税拉到同等水平,还附赠了一连串“组合拳”——向世贸组织起诉美国、将12家美企列入出口管制名单、6家涉台军售公司打入“不可靠实体清单”。

用网友的话说:“你打你的‘王炸’,我甩我的‘四个二’。”

特朗普的“七连推”看似强硬,实则暴露了心虚。

就在中方发布关税和出口管制的同一时刻,美国市场传来了剧烈动荡的消息。

道琼斯指数期货暴跌超过100点,投资者抛售如潮,避险资产疯涨。金融市场的每一次剧烈波动,背后都藏着对未来的深切担忧。

这一次,不是担心战争,不是担心通胀,而是担心中美彻底“脱钩”。

特朗普的赌局,似乎已经走向失控。中方的应对远不止于此。

除了精准打击12家美企,中国还将另外6家美国公司列入了“实体不可信名单”。这些企业的具体名单尚未公开,但可以确定的是,它们在中国的业务将受到全面限制。

对这些企业,咱们可以说是新仇旧恨一起算。

一方面,这些企业是相关行业的佼佼者,在美国有一定的影响力。所以在中美“贸易战”的关键时刻,他们绝不可能明哲保身。

另一方面,这些企业此前不顾中方反对,多次参与对台军售,与台开展所谓的军事技术合作。

这些账,咱们必须算一算。

第四,教育部发布2025年第1号留学预警。

第五,文化和旅游部对赴美中国游客发布风险提示。

未来秩序的雏形

中美贸易战不仅仅是贸易问题,更是两种发展道路和价值观的冲突。美国更看重金融投资带来的收益,依赖虚拟经济。中国则侧重发展制造业,注重实体经济。

美国希望凭借强大的金融实力和技术优势,保持其世界领导地位。中国则希望建立自己能够掌控的工业链和科技创新系统。这场贸易摩擦,实际是两种发展模式的竞争,也预示着未来世界格局的走向。

中国在经济上减少对美国的依赖已取得显著进展,对美国出口的比例持续下降,与此同时,中国积极拓展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合作关系,特别是加强了与RCEP成员国以及欧盟的贸易往来。

中国拥有完整的工业生产体系,庞大的国内消费市场,以及不断提升的科技创新能力,这些都成为中国在贸易摩擦中保持稳定和活力的重要因素。

这些优势使得中国能够更好地应对外部挑战,并继续在全球经济中发挥重要作用。

始于2018年的中美贸易摩擦,到2025年形势更加紧张。美国挥舞关税大棒,试图压制中国发展。

然而,中国并未屈服,反而展现出强大的适应能力。新能源汽车出口显著增长,芯片国产化进程加速。

这种“压力越大,反弹越强”的现象,充分证明了中国发展模式具有韧性。中美两国在大量关税上的对峙,就像历史重演,让人联想到上甘岭战役。

历史总是相似的,但未来的结果充满变数。

中国在全球拥有独一无二的完整产业链,从生活必需品到高科技产品都能自主生产,这增强了中国应对外部挑战的能力。

这场21世纪最重要的经济竞争,不是简单的经济数据比拼,而是一场决定国家命运的长跑。

当实力相当时,我们看到的不是竞争的结束,而是新时代的开始。

贸易战最终会是什么样的结果?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很难给出确定的答案。

它又将怎样改变世界政治和经济的格局?这种改变可能涉及多个方面,包括贸易规则、地缘政治等等。

在全球化日益深入的今天,各国面临着更加复杂的国际关系和贸易纠纷。如何应对这些挑战,需要各国认真思考和积极行动。

各国应当如何处理越来越复杂的国际关系以及贸易摩擦?合作和对话可能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其实我们完全不必恐慌,中国一年GDP185000亿美元,对美国出口的金额是每年5200亿美元,约占我国GDP的3%。

折合我国人均为1600元,对即便不买美国东西对我们完全不构成影响。

回到我们的金融市场,我们散户能做的就是一股不卖,我们老百姓愿意跟国家共进退,我们期望着东升西是西落,我们能够尽自己微薄的力量,如果国家喊一声此时为国护盘,那么就当捐款了,因为每一次遇到了灾情,我们的这个老百姓是最齐心合力的。

0 阅读:4

影史奇侃

简介:影史奇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