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抑郁离开,老师含泪对青春期学生说:千万别用内耗自己的方式来证明自己……

嗨猪的家庭 2024-07-17 14:35:50

当了父母后,泪点越来越低。

网传的一段视频中。

班会课,有同学因为抑郁症“离开”,老师给学生们唱了一首歌:

花开的时候都很美丽。

短短的一生除了生死,其他全部都是小事。

别用内耗自己的方式,

来证明自己的价值。

视频真相虽并不明确,但一句句歌词都是我们想说给孩子的话。

心理学中,孩子18岁前,会经历很多时期。

每个时期的变化,都意味着孩子的成长。除了6岁前,其中变化最多、最大的,是青春期。

改变,容易引发抑郁情绪。

持续的抑郁情绪,会让孩子持续内耗。

如果抑郁情绪一直得不到疏解,内耗持续叠加,最终一定会以我们并不想看到的方式彻底爆发。

就像武志红所说的:“我渴望我的痛苦被你看见,可你就是看不见,于是我把我的痛苦放大N倍,这样你就可以看见了吧……”

孩子不会主动伤害父母,但他们能选择伤害自己。

青春期孩子需要的,只是被“看见”

先讲三个我的学生的故事。

第一个学生,是个女孩,从小一直和爸爸生活。

孩子上初中后,她爸爸偶然发现女儿有自残行为。

一开始,他也很纳闷,自己和女儿的亲子关系一直还不错。

虽然无法做到像母女那么亲密,但女儿一直对他很信任,也算是无话不谈。

在和老师沟通后,抱着观望的心态,他带女儿去看了心理医生。

但后来看到女儿好像也没什么进一步过激行为后,就停了治疗。

之后,虽然女儿的情绪依然会有反复,但爸爸依旧抱着侥幸的心,觉得一切没别人说的那么严重,肯定会好起来。

而且因为担心女儿受歧视,他还主动和女儿的老师说,医生说女儿只是休息不好。

很多父母好像都是这样,只要孩子表面看起来没有大碍,就不想揭开真实的盖子,好像有些东西一旦被遮盖起来,就不会存在了。

第二个学生,是个男孩。

家长第一次发现孩子状态出了问题,是孩子刚上高一。

开学一段时间,孩子经常对家长说压力太大,快崩溃了,觉得自己好像抑郁了,想要休息下。

虽然家长也考虑让孩子减减压,但一看到身边其他学生都像上紧了发条一样往前冲,这个家长也不敢停下了,生怕一步落下,步步落下。

用这个家长的话说,就像看着一辆过载的火车驶向远方,但只能在轰隆隆的声音中一遍遍麻痹自己:“再坚持一下,再熬一下,只要让孩子冲过前面的‘山洞’就好了。

第三个学生,也是个女孩。

父母工作忙,孩子自小长在老人身边。

到了青春期后,缺少父母的陪伴,身边也没有聊得来的朋友,女孩的情绪越来越敏感。

有段时间,和父母周末见面时经常吵架。

妈妈发现了女儿的变化,和女儿聊了一会后,在饭桌上偶然提了一嘴,说孩子是不是可能有抑郁倾向了。

她一说,就被孩子爸爸和老人们轮番攻击。

说她和女儿都是太矫情,大人压力这么大的,都没说抑郁,不用挣钱不用操心生活的孩子,反倒抑郁了?

老人甚至走到孩子卧室门口,大声骂道:“说!你是不是给自己成绩不好找借口?还是我照顾你照顾得不好了,给你妈告状?”

我没有写下这三个学生的结局,因为我也不知道,在他们的未来,是会遇到某个契机,安然度过这段特殊时期,让这些特殊经历都只成为人生的一部分?

还是会像我们身边无数沉默的孩子一样,在独自承受着成长的情绪困境,和家人的不理解、不懂得、不看见后,把这些叠加成需要用一生去治愈的原生伤痛?

或者更严重的,跨不过这些父母眼中不起眼的坎,把自己永远“留”在这段岁月中?

你看,纵然我们听过很多关于抑郁严重性的内容。

但在现实生活中,这种看似不起眼的精神内耗,还是更多会被我们归结到消极状态,总觉得孩子嘛,都这样,熬一熬,就过去了。

我们认识到了孩子的情绪困境,但却一直在忽视问题的严重性。

孩子抑郁的真正症结,在家庭

公号@看客inSight的一篇文章中。

心理学教师文莉,担任学校心理学教师。

她在学校看到的现状,是一个男生差点跳楼自杀,学校从二楼开始赶忙装满了金属防盗网。

她说,每个学生就像一台被订死的机器,在这座‘监狱’里不停运转。

上课要跑,吃饭要跑。

她让学生去花园里透透气,学生只用麻木的眼神空洞地看向她。

最让她担心的是,这些孩子,可能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生病了,即使意识到了,也没有人诉说,没有求助途径。

而且不仅孩子自己对抑郁的认识不足够,身边的外界环境往往也会把抑郁妖魔化。

在文莉的经历中,她说最夸张的一次,一个学生已经被诊断为重度抑郁症,因为压力过大,一天在上学的路上突然情绪崩溃。

而在她明确告知孩子已经有自杀行为,需要立即就医时,依旧被要求只要劝孩子回去上学就行了。

这不是个例。

她在给另一个女学生做心理测评时,发现女孩出现了心理问题。

她建议女孩向家长求助。

女孩却说:“没关系,老师,我还能撑一下。老师你也不要给我家长说,他们不会信我的。”

在接触了太多案例后。

文莉说,她发现,孩子的真正症结,在家庭!

有时候即使孩子主动向她求助,得到了心理疏导,但一回家,被糟糕的家庭关系一刺激,立马打回原形。

这才是孩子们抑郁的真相。

《成长中的危与机》中写道:“青少年会开始像成年人一样思考,但这个功能还处在发展阶段。

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压力是把青少年推向更高危机水平的助手,但真正最终的推动力,却是来自青少年自身的消极态度、负面情绪。”

孩子的情绪和态度,更多来自家庭的反馈。

到了青春期的孩子,在适应变化的过程中,会形成一种新的攻击性。

这一点在书籍《深度关系》中也曾提到过。

书中认为,从精神分析学角度来说,攻击性也代表着生命力,当一段关系中,攻击性可以自然流淌时,生命力可以流动起来,个体就会获得安全感。

换种说法,孩子到了青春期,是进入了一个新的身心阶段,同时,他们需要的,是新的养育关系。

为了适应这种新的养育关系,并能在新的养育阶段再次获得安全感,他们会表现出一些攻击性的行为,比如发脾气,和父母对抗,去持续试探父母的反应。

他们需要使用攻击性的方式,反复确认自己是否能在这段全新的关系中被包容和被允许。

抑郁和内耗情绪,都是表象,背后是孩子的不安没有得到完好的包容和允许。

孩子不是突然变成这样的,他们是一点点变成这样的。

武志红曾说:“人类最本质的需求,是被看见。”

抑郁可能不会消失,但能被抵消和平衡。

孩子喜欢“欺负”亲近的人。

当他们通过反复确认,发现自己无论如何,都能被接纳、被允许、被理解。

他们才能坦然释放情绪困境,情绪困境得到疏解,被父母看见并包容了,孩子自然更容易平稳度过青春期,形成更健康的人格。

把青春期“绊脚石”化为“垫脚石”

李玫瑾教授曾说,想养育好青春期孩子,不让他们被情绪内耗拖垮,这几项修行,父母一定要提前做好:

1、变一变观念——别把青春期的孩子,还当成需要依赖你的儿童

我们做父母的,当孩子到了青春期后,经常很长时间适应不了孩子的转变。

从儿童发展心理学来说,青春期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有了更强的独立性。

这不仅是他们大脑发展的结果,也是他们认知功能即将迎来迅猛发展的前提铺垫。

青春期的孩子,会越来越坚持自己的权利。

所以这个时候,父母可以少动手、少动嘴,在不破坏底线和原则的前提下,尽可能把自主权多还给孩子。

父母改变教育模式,就是在告诉孩子,我允许、期待,并信任你的长大。

2、换一换位置——从管孩子,转变为引导和支持孩子

看过这样一个说法,你要把青春期的孩子,当作自己的同事一样尊重对待。

这其实是在孩子和我们之间,重新划分界限的一种养育方式。

此时父母只需要,先尊重,再引导。

尊重,是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性。

引导,是在孩子还不具备成熟的价值观阶段,只给他们一些我们作为过来人的建议。

孩子长大了,需要自己的独立身心空间。

在这个独立的空间,他们无需受到太多束缚,并被平等对待,他们才能学着去做一个更好的大人。

3、等一等时间——不要急着要求孩子,也别总觉得自己就是对的

一位北大心理学的老师,接受一位家长的咨询。

这位妈妈说,她儿子从初三开始,每周都想请半天假休息。

一不同意,就闹。

老师建议这位妈妈先尊重孩子的请求,但妈妈担心孩子是在为了不上学撒谎。

她也袒露,自己其实是因为担心孩子成绩下降,才不敢让孩子休息。

老师却说,父母不要总认为要求孩子是理所当然的,父母不应该成为天然的审判官,必须要求孩子怎么样,比如必须要求孩子考多少分,必须不能请假,必须要严格要求自己。

我们没有这样的权力。

相反,我们应该站在孩子的立场。

多共情他们的感受,多理解他们的经历。

说到底,给孩子正确的养育,是父母一生的必修课。

很赞同尹烨的一句话:“我不需要乐观,也不需要悲观,只需要达观,我认为一切都是合理的存在。”

对于孩子的青春期,我们确实无需过分乐观,也无需过分悲观。

只需把它当成孩子成长中一个转折性的阶段就好。

以达观的心态,应对不可测性的变化。

0 阅读:3

嗨猪的家庭

简介:本号主要以分享亲子教育、育儿、家庭关系等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