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结束之后,本以为紧张了三年,大气都不敢出的父母会就此解放,却没想到在网上看到这样两则帖子:
第一则帖子是一位姐姐发的:
今年刚高考完的妹妹给爸爸发了一个长长的购物清单,清单被分成了电子类、护肤品/化妆品类、服饰类和日常药品类,林林总总算下来,要两万四千多块钱。
姐姐有些无奈地问网友,是不是有点夸张?
第二则是一个孩子自己发的,同样是一份购物清单,总价差不多是妈妈五个月的工资。
这样理所当然的语气,看得人不禁为帖子中的父母狠狠捏了一把汗。
除了孩子疯狂购物外,我还发现,今年高考结束后出现了一些怪现象。
这些怪现象,暴露了家庭教育的缺失。
01
怪现象一:扎堆送高考后大礼包。
最近,经常能在网络平台上刷到父母给孩子准备“高考后大礼包”的帖子:
有的是最新款的电子产品:
有的是价格不菲的金饰:
还有的是大牌鞋子跟护肤品:
动辄几万,上不封顶。
对此,有家长表示,网络上铺天盖地地要给孩子考后的仪式感,最新款的手机、电脑,和外出旅游,让经济条件普通的自己感到无比吃力。
父母倾其所有为孩子提供物质享受,孩子就会感恩父母、奋发上进吗?
答案或许并不乐观。
要知道,没有哪个孩子生来就懂得体恤父母。
有些事,父母不教,孩子永远也不会懂。
对普通家庭来说,最不能缺席的一堂课就是让孩子了解生活的真相。
1. 家里什么条件,就怎么养孩子。
南京师范大学郦波教授指出,这是一个全民富二代的时代,我们指责富二代的行为失当,但其实我们都是富二代的践行者。
宁可自己吃糠咽菜,也要为孩子提供锦衣玉食的生活。
穷家富养,以为能养出精英,结果只喂大了孩子的虚荣心。
所以不妨尽早向孩子展示生活的真相:带他体验一下父母的工作,让他们知道工作的苦,赚钱的难,体谅父母的不容易。
2. 富养孩子的灵魂,而非物质。
宠儿多不幸,娇儿难成才。
与其送孩子昂贵的礼物,不如在闲暇时间,静静坐下来,和孩子一起翻阅一本书籍,富养孩子的谈吐;
茶余饭后,和孩子一起跑跑步、爬爬山,富养孩子的体质;
周末、节假日时,带孩子亲近大自然,用脚步丈量世界的宽度,富养孩子的眼界。
3. 好的金钱观教育,才是父母留给孩子受用一生的财富。
《商业周刊》出版的25个最佳观念专题报道中,开篇写了这样一句话:好好善待你的小孩,但不要给他们太多财产。
低层次的父母只会给孩子花钱,有远见的父母则懂得跟孩子谈钱:
带孩子去工地、菜市场看一看,知道钱是从哪里来的;
让孩子规划、支配自己的零用钱,学会量入为出;
和孩子一起做好合理的消费计划,以身作则,理性消费。
02
怪现象二:扎堆离婚。
又是一年高考季,又是一年离婚潮。
暨南大学舆情研究中心的学者发现,高考后这几个月,是一年中媒体关注和网民搜索“离婚”这个词最多的时段。
对父母来说,忍耐到高考后再离婚,是为了孩子。
但对孩子而言,却并非如此。
网友@已重置说:
“我去年刚高考完,离家去大学的那一天,有一种解脱和获得自由的感觉。
爸妈多年争吵,我一直生活在比较压抑的环境当中。最讨厌爸妈对我说:‘为了你,我们才不离婚。’
其实,这比离婚对我的伤害更大。”
父母牺牲自我的爱,对一个孩子来说,实在太沉重,也太窒息了。
就像辩手黄执中在《奇葩说》中强调的:
“自我牺牲的牺牲感,会让一个人觉得自己很不错,可是它在亲密关系中,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
但如果有一天,夫妻关系实在难以调和,该怎么做才能把对孩子的伤害降到最低呢?
1. 健康的父母关系,好过凑合的夫妻关系。
曾在中小学兼任心理辅导老师的伍群英老师发现,不少孩子来到心理辅导室后,稍微和老师聊几句,就会嚎啕大哭。
而哭泣的原因,大多是因为父母关系不好,但其中一方却总是跟孩子说:
“我是因为你,所以不得不跟爸爸(或妈妈)在一起。”
但实际上,孩子想要的是真真切切的幸福,不是一个艰难维系着的家。
如果夫妻三观严重不合,甚至对方有家暴、酗酒等不良行为,倒不如及时止损,为了自己,更为了那个苦不堪言的稚嫩的孩子。
有时,高质量的单亲父母,远胜过糟糕的双亲家庭。
2. 父母自己解决争端,不将孩子裹挟其中。
有研究发现,父母自身的素质,以及离婚前的冲突,比如,打架、吵架、在子女面前说对方坏话,才是给孩子造成伤害的直接原因。
要知道,每个孩子,都流淌着父母双方的血液。
诋毁另一半、仇恨对方、逼迫孩子站队等,只会让孩子的内心陷入强烈的撕裂感。
所以,夫妻的问题就由大人自己解决,不要在小小的孩子心中培养扭曲仇恨的种子,将他变成伤害另一半的武器。
3. 夫妻关系解散,亲子关系永存。
真正伤害孩子的,不是父母婚姻的解体,而是破碎的亲子关系。
而最好的父母,就是无论夫妻感情如何,都会尽量给孩子完整的爱,甚至比在一起时更爱孩子。
不妨坦然告诉孩子:
“爸爸妈妈没办法继续在一起了,但分开后,我们都会继续爱你,陪伴你长大。”
这样一来,也许就会发现,孩子比我们想象中更加成熟勇敢。
03
怪现象三:扎堆整容。
某互联网医美平台发布的《2021年医美行业白皮书》显示:
从中国医美市场的消费者年龄来看,19岁及以下的占18.8%,20至30岁的占63.7%,整容消费的低龄化趋势明显。
而高考结束后的6月和7月,则成了整容手术类项目消费的高峰期。
不少父母,甚至会主动带着孩子去整容。
去年六月,辽宁铁岭一位妈妈就带着女儿踏上了整容之路。
她说,女儿上高中后爱上了玩游戏,她和孩子爸爸担心是不是因为女儿长得不好看、不自信,所以不愿意跟现实世界社交。
于是,在跟女儿进行沟通后,陪女儿去做了鼻子和下巴。
想要孩子变漂亮、变自信本没有错,但错就错在,很多父母在支持孩子通过手术变美之前,并没有给他们相应的美的教育。
那么,生活中,我们该如何引导孩子追求美丽呢?
1. 建立正确的审美观。
美学家蒋勋曾说:
“一个人审美水平的高低,决定了他的竞争力水平。
因为审美不仅代表着整体思维,也代表着细节思维。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就是培养他的审美力。”
而培养审美力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带孩子看高质量的纪录片,让他接受美的熏陶。
比如:
《国家美术馆》《杰作背后的故事》《艺术的力量》《局部》《文明的轨迹》等等,都可以将孩子引入艺术与美的天堂。
2. 学着接纳真实的自己。
TED演讲《告别容貌焦虑,外表不是一切》中,全球知名超模卡梅伦·鲁塞尔告诉大家:
一味追求外在美是荒诞的、没有意义的。
因为即使是那些外人眼中拥有最瘦的大腿、最具光泽感的头发,每天身着华服的顶级超模,也依旧会觉得自己不够瘦、不够美。
追求完美,只会让自己陷入焦虑和不安。
无条件接纳真实的自己,不盲目追逐流行,看得见属于自己的优势和美丽,才是我们真正应该教给孩子的事。
3. 提升内在美。
有句话说得好,腹有诗书气自华。
作为父母,我们要尽早告诉孩子,比容貌更能主宰一个人留给他人印象的,其实是气质。
而丰富的学识和优雅的谈吐,就是气质最好的支柱。
有了这根柱子,美才不会沦为肤浅、空洞的表象。
所以,穷养富养都不如用书籍滋养孩子,它会一点一滴地浇灌孩子的心性,让他们成长、蜕变,绽放出属于自己的自信之美。
04
现任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唐江澎曾在演讲中一针见血地指出:
“学生没有分数,过不了今天的高考;但只有分数,恐怕也赢不了未来的大考。”
高考后的种种“怪现象”固然荒诞,但也在提醒着我们:
教育最大的谎言,就是让孩子只管好好学习就够了。
而教育最大的悲哀,就是孩子除了做题和考试,其他的什么都没有学会。
好的教育,不光要追求分数,还要让孩子成为一个有爱、有审美、心怀感恩的人。
这是为人父母的使命,同时也是家庭教育最大的成功。
点个赞,与所有父母共勉。
不要拿个别行为批判一代人,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