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1974年12月19日入伍,在这一天,我首次远离故土家园,辞别双亲,胸怀一颗向党永不变的赤诚之心和壮志豪情,踏上了那梦寐以求的军旅征程。
那天,父老乡亲和莘莘学子们敲锣打鼓,热烈欢送我们荣耀入伍。战友们胸前佩戴着鲜艳的大红花,脸上洋溢着微笑,一路前往陆丰县武装部大礼堂。
在那里,我们穿上了那身充满希望的绿军装,整齐列队。带兵的领导亲身示范,耐心教导我们如何打背包、整理内务。当我首次领到6元津贴费的那一刻,内心的喜悦简直难以言表。
翌日清晨,我们在陆丰人民广场挤上了解放牌货车,一路途经海丰鲘门、惠阳、宝安,直至东莞樟木头火车站。
行军途中,我们一边阔步前行,一边高唱军歌,一路欢歌笑语,个别战友的双脚磨出了血泡,却从未有过半句怨言和诉苦。
有位来自陆河的战友朱乃挺,双脚竟有六七个血泡,破皮流血,带兵的干部发现后,让他上车休息,并安排卫生员为他调理,而我则咬紧牙关,坚持到底,最终抵达目的地。
在虎门的太平镇停留一宿后,第二天凌晨,我们便起床打背包、清点人数,每人领取四个大馒头,而后登上轮船驶向大海。
海上波涛汹涌,一浪高过一浪,船身随之剧烈摇晃,隐隐约约能够望见香港、澳门的高楼大厦。船上众多人员因不适应海上的颠簸,先是呕吐饭菜,接着又吐水,内心难受至极,历经艰难,终于熬到天黑,顺利抵达万山群岛各自所在的守备区新兵连。
随后,我被分配到了上川一营新兵连。
万山群岛,顾名思义,其地理位置别具一格。四周山峦环绕,目之所及皆是茫茫大海与星罗棋布的岛屿。整个万山要塞区究竟有多少岛屿?并无确切的历史资料记载,无人能说得清楚。
当年,有的老兵在孤岛上坚守数年,甚至直至退伍都未曾离开过本连队。他们的物资供给,全依赖登陆艇每周两次的运送。
为了尽快适应新的环境,连队特地邀请老首长前来演讲,深情讲述前辈们爬雪山、过草地,历经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动人故事。
同时,还邀请了当地的老渔民忆苦思甜,讲述渔霸是如何残酷剥削渔民、蛮横抢夺捕鱼工具的。说到动情之处,老渔民不禁潸然泪下。
会后,各班组织学习讨论,人人踊跃发言表决心,为新兵们带来了一次深刻的爱憎分明教育。
新兵连训练的日子,艰苦与充实交织。每天天刚破晓,便要起床出早操。每当目睹老兵们整齐划一的队列、矫健有力的步伐、高亢洪亮的口号,心中满是羡慕,暗自下定决心,日后定要勤奋练习,力求超越他们。
最有趣的是晚上看电影啦歌,我连有个啦歌能手,曾经对我说,啦歌要选短小精悍歌曲,待对方刚唱完,我们就马上大声喊,某某连唱得好不好?大家一起喊好!再来一首要不要?要!一二三,快!整个氛围顿时活跃起来。
临近春节,佛山地区慰问团来到我们连队进行演出,其中有个节目《沂蒙颂》,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节目内容是:我军一位侦察员在执行任务时不幸负伤,被一位农妇发现并背回家中。
在缺医少药的艰难处境下,农妇冒着生命危险上山四处寻觅草药。家中嗷嗷待哺的婴儿啼哭不止,她却毫不犹豫地挤出乳汁喂给伤员补充营养。在她的悉心照料下,侦察员得以痊愈并顺利完成任务,充分彰显了军民团结的鱼水深情。
春节过后不久,新兵下连队,我被分到上川一营二连炮排,八五加农炮安置在坑道内。
初次接触火炮,满心好奇,班长朱和生详尽地为我讲解火炮的结构与性能,为便于记忆,将其概括为“三机,四架二装置,炮身,炮闩防盾运动体”。
炮闩乃是重要的组成部分,装填炮弹需从此处输入,一旦出现故障,炮弹便无法发射。我们先从分解动作学起,班长手把手地教我摸索动作要领。记得一班有个副班长陈正友,他对于炮闩的分解与结合操作极为熟练,每次考核皆是优秀。
1975年下半年,我调任连部担任文书兼军械员。文书工作繁杂琐碎,连队的档案、文件必须严格保密管理,绝不容许出现任何差错。
初接此任时,我茫然无措,不知从何着手,便虚心向老文书张武珍请教。不懂就问,在他的悉心帮助和自己的不懈努力下,很快便适应了新的工作。
每周需两次检查弹药库的干湿度,倘若发现温度过高,便用氯化钙排出里面的湿度。每周到营部领取口令乃是雷打不动的惯例,从连队到营部需翻山越岭一个多小时方能抵达,一路上罕有人迹。
到达营部后,会利用中午时间与老乡王南战友叙旧。初次遇见老乡,倍感亲切,心中有千言万语想要倾诉。
有一次,在回连队的路上,突然从树林中猛地窜出几只“怪物”,我误以为是遭遇坏人,顿时惊出一身冷汗,原来是几只猴子。
我将此情况告知连长、指导员,两位领导听闻后叮嘱我,今后去营部,要携带手枪,以防万一。我高声应道:“是!”
1977年,部队进行整编精简,所在连队解散。我调往担杆中码头五连,整个担杆岛的国防军用物资皆由我连负责装卸,尤其是水泥、沙子,需从船舱里一筐一筐地搬运出来。
夏日骄阳似火,船舱里犹如火炉般酷热难耐,人人汗流浃背,面容难辨。冬季北风呼啸,冻得浑身发抖,却依然要坚决完成任务。
到了夜晚,洗澡又成了一大难题。井里的水仅能供十多人使用,其余的人只能等待井底的水慢慢渗出。
1978年4月,我退伍后曾担任民办老师,1982年6月经考试,一直从事教育宣传、新闻报道采写工作,先后在《南方农村报》、《汕尾日报》、陆丰电视台刊登短小新闻消息,被陆丰电视台评为优秀通讯员。
时光匆匆,转瞬已过50年。这一路走来,酸甜苦辣、喜怒哀乐皆已尝遍。退休之后,脑海中时常浮现当年军营中的点点滴滴,感慨万千,很想重返军营看一看,怎奈情况特殊,无法如愿。
幸而有当年的湖南籍老战友贺应武(后提干),将两个连队的详细情况逐一介绍,并用视频图片发给我。当得知连队有的干部、战友因病已然离世,心中不禁涌起一阵酸楚。
贺应武战友想尽办法通过各种渠道收集信息,将两个连队一百多人拉入建立微信群,方便大家相互交流,这才有了今日的美好回忆。
在此,对贺应武战友付出的辛勤努力致以衷心的感谢,并祝愿他身体健康,家庭美满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