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的最后两周,特别热闹,各种意义上。而老朱的耍心早就按耐不住,在本周选题会之前,就提前定好了去三亚的机票。
没的办法,不敢开腔,老朱是老板,他有自己的节奏。快乐是他的,工作是我们的。
从头到脚都散发着开心的老朱,等我们全部排排坐好,慢悠悠地喝口茶,一句话定了调:
2024年最后一周的文章,说点开心事,来一副雪梨枸杞汤,润肺。
2024年的经济大势虽然看起来一般,大部分房企的年末成绩单可能也比较一般,但好消息总算是还有:
比如,各地购房政策松绑,又降首付又降利率,刚需刚改的朋友上车难度降低了一大截;
比如,国庆小长假引发了今年最火爆的一波全国性行情,这股势头甚至冲过11月,来到了12月;
比如,从衡阳、张家口开始,城市官宣将逐步取消公摊,再叠加各地的第四代住宅产品升级,可谓史诗级变革;
比如,住建部公布300城的旧城改造计划,2025年大拆迁时代即将来临,算是板上钉钉……
宏观的好消息,牵一发而动全身,各大官媒都有详尽的解说分析,楼市柳叶刀作为一个观点号就不跟着闹了。
这一期,我们理性并感性地挑选了12个来自不同城市的楼市年度好消息,提前跟大家贺个新年好。
老朱还说了,阳历新年暂时就这么着,如果大家看得开心,农历新年之前,再给大家表演个节目,感谢各位赏脸啦。
全文共7500字,完整阅读需要12分钟。
一、来看,2024年12个城市的楼市喜讯
二、老朱有话说
来看
2024年12个城市的楼市喜讯
开始之前挂一个免责,这些好消息都是柳叶刀认为的好消息,不代表别人,也不代表你。
有热门也有冷门,不管喜不喜欢,2024年也要杀割啦!
【01-上海】
中海单盘日销196.5亿元
全国楼市信心的定海神针
2024年是上海楼市领航的豪宅年,两极分化从此鲜明。
3月28日,中海顺昌玖里首开512套高层房源,单价17.2万/㎡,销售额约196.5亿元,去化98.5%,单套成交均价约3892万/套。一战封神!
196.5亿是个什么概念?
以大成都11月住宅项目销售榜的成绩算,前20名加起来大概就是154.22亿;而1-11月成都房企流量榜第一名华润,成交金额是174.35亿。(数据来源:克而瑞四川)
开盘售罄不难,但一天卖出去超过500套总价约3892万的房子,就太牛掰了。
中海顺昌玖里的霸气开局,为上海乃至全国的高端市场都来了一记开门红。随后,中海领邸·玖序,三开三罄卖了148亿,兄弟项目领邸·玖章一次性开出552套房,也当天秒光,卖了85亿。融创外滩壹号院,同样是三开三罄,实现单盘215亿的业绩……
要说单价,顺昌玖里的高层肯定算不得上海的天花板,你看翠湖天地6期,均价21万/㎡,最贵的单套总价3.56亿;再看顺昌玖里&恒昌玖里的49套风貌别墅,总价区间7000万~1.5亿,套均总价1亿;更不要说广州那几个贵得飞起的。
但是,不管其他盘的单价或者单套总价能飙多高,单盘日销196.5亿绝对是楼市在短时间里都很难被刷新的传奇记录,这样的记录也就只能出现在上海。
光是想一下,500多个有钱人挤在一起买买买,就感觉鼓舞人心。相信就在夏天,有不少过得苦哈哈的地产人都就着恒昌玖里的传奇当榨菜吃,终于熬到了国庆节。
谢谢顺昌玖里,明年上海应该也能持续为大家振奋,8月7日由绿城拿下的徐汇滨江地块,楼面地价超过13万/㎡,静待花开。
【02-广州】
单价56万/平方米
鹏瑞1号打破全国新房天花板
今年楼市的新房单价奇迹,几乎都是广州楼市给的。总价2亿+的顶豪,卖了一套又一套,从8月到11月,5套2亿+的房子,总价接近13亿,尤其是鹏瑞1号是单盘成绩,硬是让广州顶豪在风头上压了上海一把。
从成交实绩来看,汇悦台接近37万/㎡的单价已经足够凶猛,但鹏瑞1号显然还更有进取心。
鹏瑞1号TI楼王栋备案均价约34万/㎡,顶楼建面2160㎡带泳池复式房源,单价56万/㎡,总价超12亿。
截至目前,鹏瑞1号这套顶豪暂时没成交,但是57万/㎡这个数据,把全国楼市都拿捏了。
远高于市场的价格话题,永远有效,永远令人振奋。
据中指院的数据显示,鹏瑞1号网签数据已经超过30套,实际成交可能更多,2/3都是亿元以上,广州金融城连着升咖。
经典案例再现:一个牛掰的企业,以一个牛掰的项目托起一个牛掰的板块。
在这里柳叶刀也简单多嘴一句,单价冲到57万/㎡的鹏瑞1号T1楼王,是40年产年的公寓产品,而非住宅。
据说是开发商主动的选择,因为住宅产品的楼层限高低于公寓,不利于设计发挥,跟利用足够空间玩儿出花的调性比起来,少20年的产权变得不那么重要。
很多城市的顶豪都如此,不过成都在望江名门之后,近几年都没有出现这样的产品。要做这种产品,需要极大的勇气和魄力,有点期待。
【03-深圳】
万科还活着
是房地产界最大的好消息
2024年的深圳楼市,过得比较一般。据统计,截至11月底,深圳楼市出台了楼市政策16次,救市的决心和力度空前,终于在10月起效,突破了近3年的新高,出了5个日光盘。
经过好一阵讨论,最终还是老朱拍板——万科还活着,是深圳楼市在2024年最大的好消息。
2018年的时候万科说要活下去,没人信他。而那一批想要超越万科的,最后结局都不太好,比如富力、万达、恒大、碧桂园。
2023年,郁亮又发了千字长文,说楼市新时代来临。这一次,连万科自己作为三好生,都没有答好手里的试卷。
2024年的3月开始,全民人民都盯着科,等着看这个曾经的全国楼市学习委员,究竟什么时候爆雷。在并不完全善意的瞩目中,万科开始不断的出售资产自救,以及频繁的抵债融资。
上海、深圳、苏州、重庆、贵阳、天津、成都等地的资产纷纷转让,其中不乏成熟且赚钱的标的,可谓是壮士断腕,一番操作之后,万科总算是暂时活下来了。
更惊奇的是,12月16日,万科在河北唐山以2.4亿拿了一块地,17日又以28.8亿在广州番禺南站商务区拿下三个地块,引发猜想连连。
不管万科现在是不是住在ICU急救,也暂时不论万科明年是否如天机所言,先努力挺过春天,再争取度过秋天,至少在这个冬天,活着。
“我知道黄昏正在转瞬即逝,黑夜从天而降了。我看到广阔的土地袒露着结实的胸膛,那是召唤的姿态,就像女人召唤着她们的儿女,土地召唤着黑夜来临。幸福和平安来之不易。”
——余华
【04-沈阳】
D10逆势涨价
时尚豪宅的风吹到了大东北
从楼市的角度来说,沈阳在全国算是一个半透明城市,再说得过分点,整个东三省的房地产都不太起眼。
我们之前讨论过,沈阳不是没有大牌开发商,也不缺高造价的项目,关键是在沈阳搞开发的大牌房企都没有把各自顶级的产品系落在这个城市:
龙湖的云河颂、御湖境、青云阙,沈阳没有;
中海的藏峰系、玖序,沈阳没有;
新世界的5.0版天馥,沈阳没有;
远洋的春秋系、万和系,沈阳没有;
万科的璞系、臻藏系、拾系,沈阳也没有……
那沈阳有没有代表性豪宅?有。
2011年落址沈阳的星河湾,本来就是最擅长石材工艺的豪宅开发商,1018㎡宫殿格局户型更是曾经在2021年引爆了全国。
位于沈阳青年大街,临万象城、万达广场的嘉里雅颂阁,也是近年来沈阳高端住宅的扛把子项目,这个2017年开始打造的大盘,不仅位于成熟核心区,还是硬核学区房。单价2.5万/㎡起,面积最大做到300㎡以上,产品的品质档次都非常到位。
位置好、面积大、石材多,当然都是豪宅的标配,但随着豪宅市场审美的多元化发展,这样的产品就显得过于守旧,令沈阳豪宅市场受困于此。
所以,当新希望带着D10天誉横空出世,给沈阳、给整个东北豪宅市场带来的,是彻头彻尾的震撼——流水曲线幕墙、三重会所、车马厅景观车库、户外恒温水晶、四季景观花房……在市场并不算蓬勃的8月亮相,迅速破圈,甚至可与雅颂阁并驾齐驱。
D10天誉的出现,顺应了沈阳的城市发展步伐,为沈阳争取年代一代精英回家置业,吹响号角。
哪怕是在沈阳房价跌回2018年的时候,D10天誉依然刚得起,甚至还可以逆市涨价;而到年底,楼市反弹到了均价1.2万/㎡左右,D10天誉更是挺住了均价2.2万/㎡,最高单价2.6万/㎡,单盘完成达成7.4亿销售。
东三省的豪宅,年轻起来了!
【05-武汉】
清能&龙湖的武汉 101
公寓卖掉了!
今年提到武汉,第一个想起到肯定不是楼市,八成是“萝卜快跑”惹来的一系列风波。
虽然听说萝卜和武汉在试运营期间磨合得挺不错,但把无人驾驶出租车投放在武汉这个奇妙的决定,就跟在重庆推广共享单车一样无厘头。难道市场的伙伴们早些年没听说过武汉公交车司机,人均赛车手的江湖段子?
武汉的城市性格,就不是搞喜欢搞情调的,这座城市的底色相当的务实,生活方式很务实,买房子也很务实。
武汉人买房子和成都人买房子的逻辑不一样,成都人会为景观买单,会为生活方式买单,有些还会为亲戚朋友圈子买单。而武汉人的买房目标就很明确:我要看江,我要读好学校,我锁定了热门的板块,哪怕是投资也认准了住宅产品,没那么多被情绪左右的选择。
再加上武汉不像成都,具有强大虹吸能力,武汉楼市的买家市场几乎就是湖北大市场,整体相对固化,没有老一线城市的发达,也没有杭州、成都这种新一线的OPEN氛围,所以才武汉做产品,创新才是最难了。
武汉的公寓项目是脑壳最痛的,在过去的十几年里,不管修成什么样子,拉到多高的规格,几乎没有一个讨到了好处。
比如二七滨江的天悦外滩,二期公寓做得很牛,270度一线江景,面积区间200~500㎡,全宾利、FENDI的家具,规格拉到国内一线,但卖得寸步难行。
在成都盘活了嘉佰道的宸嘉,也在武汉有公寓,捏在手里不敢动,感觉已经快在江边等成一块“望夫石”。
终于,就在这个大家都过得并不是特别好的2024年,清能&龙湖的武汉101打破了武汉10年来公寓卖不掉的魔咒!
项目无遮挡一线看江,包含16万方的龙湖滨江天街和2栋公寓塔楼,公寓主力面积区间168~358㎡的公寓产品,均价2.6万/㎡,总价400万~1000万/套,另外还有6套850㎡的天际楼王。
高端豪宅公寓,在武汉完成了单月成交17套,销售金额破2亿的好成绩!据说买家90%来自一线城市回流,超过50%有海外留学经历。
这下子其他在武汉还手握公寓项目的开发商们,心头都一松:
既然武汉101做得到,就证明市场在;既然市场在,大家就可以出来奔跑了吧!
【06-昆明】
亚洲最大的CBD公园
巫家坝中央公园又动工了?
昆明楼市的这个好消息,其实是一个假消息。一开始听说著名的巫家坝公园终于有新动静了,心头一阵小激动,结果在定睛一看,巫家坝体育公园不是巫家坝中央公园,白白高兴了一场。
但是,话既然说到这里了,还是把前因后果给大家阐述一下,全当听个耍。
巫家坝中央公园位于原来昆明老机场的位置,于2018年开始规划,规划面积5070亩,绿化面积50.8万㎡,河道总长3.56千米,定位为亚洲第一、实际第四的国际级CBD公园。一听名字就晓得,有个纽约梦。
给大家参考一下,兴隆湖总规划面积5360亩,天府新区中央公园规划面积2.3平方公里,约等于3450亩。
很显然,这是一个规模宏大、功能丰富的城市公园项目,而且看起来前景非常美好。于是万科、金茂、保利、招商、绿地、龙湖等一大堆有名有姓的开发商就都去了,每一家都拿了一大块地,几乎每个项目的定位都是改善起步,面积区间甚至拉到了360㎡。
谁也没有想到,巫家坝的进度会如此缓慢,甚至于到一些项目都修好了交房了,地块周边还没通车。这个事情就很尴尬,一般说房子套牢了,最多是不好住,但在巫家坝这边可能就出现了一个没法住的窘境。
有些窗子打开是看工地,有些窗子打开看的是蓝屋顶。
带入一下和那些大开发商一起进场的买家,看着这个公园的进度,应该都是比较焦虑的,所以看到“巫家坝”这三个字,就难免有点激动。
又认真看了一下,这个开工建设并启动招商的巫家坝体育公园,并不是那个CBD公园,而是独立于中央公园外,为周边小区提供一定休闲娱乐的配套。
当然巫家坝的整体配套依然还是在推进,2024年启动的路网建设,比如7月份复工的飞虎大道以及板块内第3所学校动工,也算是好消息。希望这个昆明版的中央公园,早点传来更蓬勃的好消息。
【07-贵阳】
铁建城,以一盘之力为贵阳楼市打榜
贵州这两年其实也算是在旅游界翻身了,五一节、国庆节几乎都能在朋友圈看到各地朋友到贵州四处打卡。但认真再瞅瞅,我们又会发现,咋个那么多人来贵州,都不到贵阳去瞧一瞧看一看呢?
贵州难,贵阳难,贵阳楼市更难。
根据贵州房协公布的1-11月成交数据,贵州省TOP20的项目,销售金额加起来只有166.05亿。回忆一下前面的知识点:中海顺昌玖里一天就卖了196.5亿,融创外滩一号开了3次盘,卖了215亿。不比不知道,比了更难受。
虽然贵阳楼市总体来看,确实过得不好,但这个市场有没有好消息?肯定还是有,比如我们一直熟悉的铁建城,作为前两年蝉联销冠的项目,在2024年暂时位列第三。
如果铁建城今年的业绩还能再年末再往上走一步,会是一个更好的谈资,但即使没有,我们还是想要对他表达尊重。
毕竟这个4年前被称为城郊结合部的地方,现在几乎是所有贵阳房产自媒体口中,贵阳老城区唯一环境大盘,体量大、产品多、配套全。
2024年铁建城主推的组团锦程,主打刚需,主打就是卷,可以说是把户型设计的赠送做到了极致——86㎡实得128㎡、103㎡实得157㎡、116㎡实得177㎡……套内赠送66%,设计的格局确实是完全打开了,在极致性价比方面做得可谓是登峰造极。
铁建城的产品主义不止于此,在所有并不看好的日子,固执地以一线城市的立面、质量、规划标准造城,在贵阳老城区里硬生生造出一片与老贵阳城市界面截然不同的城市大盘,这种震撼感,只有将就看个图。
耐得住寂寞,扛得住压力,以一座城成就一座城,铁建城做到了。
【08-重庆】
年末量价齐升,上央视!
重庆作为成都的好homie,一直也是我们关注的重点。成渝双子星,一起好才是真的好。
众所周知,重庆楼市和成都楼市都算是从2016年左右开始往上跑,重庆的房价2021年下半年达到均价1.4+万/㎡后,此后3年都基本上保持平稳小震荡。
2024年开局不利,上半年中心城区商品住宅供应仅144万方,环比减少28%,同比减少46%;成交247万方,环比减少8%,同比减少33%;均价也下跌了约300元/㎡。
但在2024年最后这3个月的大行情中,兄弟重庆也不负众望地支棱起来,尤其是11月的表现突出,还上了一盘央视。
根据锐理数据统计,重庆中心城区商品住宅确实是颇有起色,虽然不及去年上半年的表现,至少跟7、8、9月相比,完全是越级腾飞。
最关心的还是价格,今年8月9月的均价都不到13900元/㎡,是近两年最低;到11月终于回到14000+元/㎡的均值线,总算是能大家安安心心准备过好年。
不说盘盘要考到90分,70分还是要争取的。雄起哈~
【09-成都】
著名的嘉佰道,亮灯入住
作为资格的蓉吹,要盘一盘成都的好消息,简直两只手都数不过来。秉承着公平的原则,我们认真筛选了3条,再进行内部投票,最终“嘉佰道亮灯入住”毫无悬念地赢得了话题。
另外 2 条,一个是锦宸府业主不满意楼盘的外立面,没有选择扯皮,而是业主出钱改外立面;另一个是温江金马的业主强烈反对当地建一个几层楼的火葬场(后来说是墓地),通过多方反应,这个墓地项目还真就停了。
这 2 条都是买房人通过合理的方式帮助自己,捍卫自己的权益,并且都成功了,确实值得高兴。
说回到嘉佰道,这个项目身世真的太颠沛了——
2006年融通拿地,一开始项目名字叫“天玺”。虽然地块位置相当好,但拿了地就停工,直到2010年左右转手给了合展,才算是正式动工。合展倒是给力,项目迅速封顶,结果到2012年8月又传出停工,2013年门里接手,更名“阿玛尼公寓”,出了好一阵风头。
2015年阿玛尼公寓开盘,价格5万/㎡,突然,门里爆雷……此后,项目数度易主,国泰元鑫、长安国际信托、国华人寿,都先后接手前阿玛尼公寓,但是盘不活。
2022年中旬,宸嘉发展接手,更名“成都嘉佰道”,折腾了16年之后,这个项目终于翻身!
坦白说,嘉佰道也曾经是老朱看到就脑壳痛的项目,但最终人家不仅单价撑到了5万~8万/㎡,还斗卖出了,各方面手艺都很到位。成都人都知道了:“嘉佰道特别贵,是成都的豪宅!”
不过,房子卖出去不意味着故事结束,要住进去才算是真的活下去。
冬至的时候,我们坐在肖仙仙老店的板凳上,小程序里面各种菜售罄,面前只有一锅纯粹的羊肉汤。当热巴掏出了她在小红书学到的生活小技巧,自带的两包豌豆颠儿,平凡生活的感动一下就具象化了。
不远处的嘉佰道,亮起的星星点点的灯,也许他们也正夹了一筷子豌豆颠儿,戳到白生生的羊肉汤里。人味儿让冬夜有了幸福感。
不管亮灯的是60㎡的小户型还是后来的大户型,曾经著名的“烂尾标杆”阿玛尼公寓,在“烂了20年之后”真正地活了——从一栋建筑,变成了一个小区。这对成都楼市来说,是一件特别重要的事。
看,烂尾楼也没有那么可怕,曾经的烂尾楼可以过得好,一切都有希望。
加油,468。
【10-呼和浩特】
房价顶不住
但中铁才花13亿拿了地
这两年因为一些文艺作品的翻红,少数民族地区越来越受关注。而在楼市层面上,我们认真搜索了一下,内蒙古还是比新疆多点话题,比如曾经的鄂尔多斯。
原来想写一条来自鄂尔多斯的好消息,毕竟从前的“鬼城”康巴什区在前两年已经逐渐有了起死回生的趋势,2022年就有新闻称房价均价回到万元以上。但当我们继续搜索,却发现好像喜讯都结束在2023年。没有更多消息的2024年,大概率是应了报喜不报忧的逻辑。
还是看回内蒙古的省会呼和浩特,在过去三年里,主旋律就是跌。
当地媒体老师列了详尽的数据,从2021年算起,呼和浩特新城区从1.3万/㎡跌到0.96万/㎡,赛罕区从1.2万跌到0.95万,回民区从0.93万/㎡跌到0.69万/㎡,金川开发区从0.63万/㎡跌到了0.46万/㎡……
房价跌幅都是20%~30%,据说房东们现在情绪都比较稳定,跌麻了,触底了,心就平了。
今年的呼和浩特,最大的好消息大概就是在10月1日。一方面是住建局发布通知,于当日起取消限价,另一方面就是央企中铁在呼和浩特摘牌2宗地,合计251亩,总交易额超过13.45亿元。是当地今年截至目前最大宗的一次土地交易。
一个距离北京比较近,且发展规模相对不高的城市,炒房显然是不太理智的。但总归是有央企继续拿地,继续着力于建设这片土地,对真真正生活在这里的老百姓来说,总算是件好事。
【11-香港】
进入“零辣招”时代
内地买家果然成了主力
2024年2月28日起,香港楼市全面“撤辣”,取消了实行14年的楼市“辣招”,重入“零辣招”时代,即所有住宅物业交易无须再缴付额外印花税、买家印花税和新住宅印花税。
“撤辣“仅1个月,就效力显著。当月,九龙城的碧桂园珑碧表示,从前买家只有30%是新来港人士,”撤辣“之后比例迅速增至70%。而据香港中原地产统计,3月全港新房成交创下1998年11月一来新高,内部买家对在港置业的查询量迅速激增至40倍以上。
之后,这波行情比想象中还要刺激:一边是“撤辣“后市场氛围乐观,内地买家积极入市;另一边是开发商积极推盘,迅速吸纳大量购买力。
一方想买,一方想卖,一拍即合。
数据显示:2024年一至三季度,香港新房、二手房共成交33915宗,成交金额3093亿元,其中“普通话拼音买家“成交9133宗,占比24%,涉及金额达906亿港元,创历史新高。而去年同期数据分别为4854宗,633亿港元。
前两日,美联物业发布的数据,第四季度(截至12月23日),全港一手成交量录4500宗,较第三季2318宗大升约94.1%,创自2020年第四季后的4年次高,宗数仅次于今年第一季撤辣初期约4800宗的水平。
不过,在蓬勃的成交背后,据说香港地产代理人的数量却是在减少,还有不少二手房卖家都选择了割肉售出。
东方之珠,是否浪漫依然,不好说。
【12-台湾】
新青安时代
全国人民都在追涨
关于台湾省的朋友到底是怎么想的,我们并不清楚,但从一些道听途说的采访和故事中,我们大概得到一个结论,就是“台湾年轻人不买房”似乎曾经是前些年的台湾社会共识。
大致查了一下,过去 5 年,台湾省房价飙升近约四成,其中台南增幅最夸张。那台湾的房子大概是什么价位呢,将就参考2023年数据:
换算一下:台湾1坪≈大陆3.33㎡,汇率按1:4.43
台北市均价7.26万/㎡,新北市均价3.67万/㎡,桃园市均价2.44万/㎡,新竹县市均价3.05万/㎡,台中市均价3万/㎡,台南市均价2.28万/㎡,高雄市均价2.26万/㎡。
小红书的热心网友,还列出了他计算的台北市各区价格,不知真伪。
2023年8月的开始实行的台湾地区“青年安心成家购屋优惠贷款”升级方案(简称“新青安”),确实对台湾年轻人买房添了很大一把火。
根据当地媒体统计,从2010年推出“青年安心成家购屋优惠贷款”(也称“旧青安”),过去近13年平均每月有不到2000户使用“旧青安”贷款。
而“新青安”上路后,近一年,每月平均有超过5500户使用“新青安”贷款买房;尤其今年5月,单月使用“新青安”贷款买房的人数暴增至8000户,且40岁以下中青年占七成。
又要骂涨又要追涨,继续追继续涨,人性大概都是如此,全国全世界都如此。不过,对于所有买房的人来说,能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总归是一件安心的事。
老朱没话说
此时此刻,老朱已经逃离成都,在三亚艾迪逊酒店喝起酒咯。
他说,还是不能开天窗,今天就遥祝成都各位同仁 2025 年一切顺利,祝福都在酒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