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年前倒数第二篇推文,今天先说关于成都的两个喜讯——
第一财经·新一线城市研究所根据商业资源集聚度、城市枢纽性、城市人活跃度、生活方式多样性和未来可塑性五大指标,发布了《2024新一线城市魅力排行榜》,成都以100分遥遥领先,连续12年高居榜首。
作为标准的“蓉吹”,我们当然很自豪。更让人开心的是,亚洲已经“关不住”成都,它带着第二个喜讯走向世界。
前几天,一张微信群疯传的榜单,让楼市柳叶刀的编辑部笑声一片——2025年世界城市排名:成都跻身16座世界强二线城市之列,重庆和武汉则入席18座世界二线城市。
也许你要说,成都的城市营销做得真好。
是吗?中国的营销高手如云,为什么没把其他城市捧红呢?可见,成都受到大家的喜欢和热爱,是因为这座城市特别有魅力。
从城市的角度,榜单的权威性如何我们不予评论,仁者见仁,上班间隙还能当个笑话图个乐子。
从楼市的角度,我们倒是可以探究同为中西部重磅城市,成都楼市为什么比重庆、武汉,还有贵阳、西安的楼市更强更稳。
本期将从政策、购买力、城市兑现力、价格稳定性的角度,探究成都楼市的比较优势,全文约6300字,分为三个章节,深度阅读约17分钟。
1、成都楼市,为什么那么稳?
2、数城酣战,成都楼市为什么做到全国第一把?
3、老朱有话说
01
成都楼市,为什么那么稳?
2024年,成都楼市全年销售套数为331053套,这一数字略低于去年的366867套,同比减少约10%,但销量总量依旧位居全国第一。
老生常谈的问题来了,成都楼市为什么那么火?
一、市场端
有节奏控地+新盘同比减少供应3.3万套——全城价格稳健
2024年,成都一直有节奏将优质地块持续放量,林家坝是最典型的区域。一季度林家坝在地价上一拍涨一千,也为后面的地块奠定了信心。
2024年成都主城五区计划供地合计157宗、约6941亩。(ps:数据包含住宅、商业及工业用地;锦江包含未来2-3年),单从数据来看,比去年减少了2212亩,降幅约24%。
但是,作为主城核心之一的锦江区在2024年及未来2-3年将推出土地资源36宗,合计约1311.32亩,其中超过60%的面积都在金融城东(金三、林家坝)。你看,锦江区带头拿出了压箱底的货。
同时,成都楼市在2024年也降低了新盘供应数量。
有数据统计,2023年成都楼市共发放预售证约1296张,共计推出预售房源约12.89万套。而2024年,成都楼市共发放了1090张预售证,累计供应房源9.56万套,同比减少供应3.3万套。
二、政策端
全面取消限购,百万购房大军涌向成都——购买力稳健
2024年4月29日,成都全面取消楼市限购政策。当时我们就说,从购买力的角度,成都楼市稳了。
全国全面取消限购的城市那么多,凭什么成都楼市就有人口红利呢?
我们之前就说过,因为成都气候温和,物产丰饶,口味丰富,它的人口吸引力是面向所有人的。呈现“男女通吃,南北通吃,贫富通吃,中外通吃,大小通吃。”的局面。
2024年,最新数据显示成都人口已达到2140.3万人,成为我国第四个超越2000万人口的城市。从成都市外省常住人口看,在成都拥有5万人以上人口的省份有:湖北、贵州、甘肃、陕西、河北、云南、湖南。而浙江、山东、广东、江苏、福建,在蓉的人数也都在4万+。
成都本来就有“成惯吸”的外号,不仅能吸川内二三四五线城市,还在吸整个西南地区的人。因为在整个中国西部,它是最国际化的。西藏在蓉常住人口接近3万,而西藏的常住人口差不多366万人。
你看,之前成都楼市“松绑”消息一出,西藏发布率先转发,比有些成都自媒体的动作还快。成都很可能是全世界除西藏外,西藏人最多的超大城市。
而上述数据也同时向市场昭示着,除开能吸引中西部地区的外地人,成都和东部地区的联系紧密度比我们想象中的更高,也进一步提升了成都购买力。
三、价格端
推核心地核心盘且卖得好——楼市锚点稳健
有人说,2024年是成都楼市的豪宅爆发年。
上半年,华润锦宸府破5万/㎡,让成都买家对金融城有信心;JFC新房破7万/㎡,让全国买家对成都楼市有信心。
下半年,麓湖长湖阙、丽世缦华、交子缦华、仁和春天 29 号院持续突破新房天花板……最高取证价已经刷新到了 12 万/m²。
这些刷爆朋友圈的高房价不是重点,重点是他们大部分卖得都还风生水起。
稳步推出高房价的核心逻辑,其实是在找成都楼市价值锚点,并通过锚点的房价水平来救市。
因为房地产的涨价,是梯次涨价,就是我们常说的领涨的逻辑。只要金融城能卖8万,那林家坝就值6万,林家坝值6万,三圣乡就值4万,大源西就值4万,新川就能卖3万。
你看,锚点稳健、价格稳健、购买力稳健,这就是成都楼市在全国大多数城市楼市萎靡不振的时候,依旧能够做到“一枝独秀”的基本面。
那么问题来了,其他城市的楼市为什么就是没有成都楼市亮眼呢?
02
数城酣战
成都楼市为什么做到全国第一把?
我们先看中西部几个主要城市在2024年的楼市表现——
成都:全年销售套数为331053套。其中新房成交量总计为103886套,二手房成交量为231342套。
武汉:全年新建商品房成交数量为135,142套,其中新建商品住房成交数量为107,281套,同比下降2.37%。
重庆:全年销售套数为15.2万套,其中包括新房销售4.4万套和二手房销售10.8万套。
西安:全年成交超15万套房源,其中二手房的销售套数已经达到了100923套,西安楼市新房销售套数为5.1万套。
从数据上看,中西部的几个主要城市,成都、武汉、重庆、西安2024年的全年成交房源都进入了十万大关。
别问为什么没有贵阳,热巴是折耳根资深爱好者,特别喜欢吃贵州菜,但是贵阳楼市就像折耳根一样,好像很多人接受不了。
2024年贵阳市商品房销售套数仅为3.6万套,销售金额为397亿元。成都楼市2024年单盘销冠麓湖,成交金额131.32亿,单盘TOP5为西派少城,成交金额38.54亿,也就是说,成都有5个单盘,就能吊打贵阳全城成交量。
好,回到今天的话题,和其他同量级城市相比,成都楼市为何能一枝独秀?
一、成都楼市翻过价格山
这里的价格翻山可不是说成都楼市房价高,而是近年来成都楼市的房价,是稳步地提高。
我们先坐着“时光机”,一起回顾这四大城市近十年(2015-2024年)的表现。
(注:由于年代比较久远,目前四个城市公开的平台数据很难统一出口,所以我们综合各机构新房和二手房数据,请各位粉丝们参考。)
先说我们最熟悉的成都——
成都房价的起飞是从2016年开始,从2016年到2021年,新房房价从7725元/㎡涨到15454元/㎡,涨幅达到100%以上,并且在楼市调控手段最严格的时期,成都楼市仍然保持增长。
直到2024年,新房年度成交均价19397元/㎡,同比下降2%,是成都楼市从2016后首次价格下降。
但分圈层来看,5+2区域总体成交单价,2024年成都新房仍然可以达到25898元/㎡,尤其锦江区以成交均价33050元/㎡,成为年度TOP,涨幅达到6%;而板块最高均价仍然是金融城,达到了53405元/㎡,其次是金三43999元/㎡。
作为西南双子星之一的重庆,2016年是其房价往上跑的起点——
重庆楼市2016年二手房平均成交价8217元/㎡,年涨幅达30.66%,2017年平均成交价11325元/㎡,年涨幅达37.82%。
2018年重庆全年均价破万之后,涨势幅度减少,但一直保持上涨到了2021年,均价达到1.4+万/㎡;
现在回看,2021年也是重庆楼市房价峰值最高年;2023年平均成交价10900元/㎡,对比2022年跌幅10.71%。
2024年10月,重庆平均成交价约10000元/㎡,跌回2017年。
西安楼市的转折则发生在2017年——
从2010年到2016年,西安楼市二手房走势基本没有太大波动,维持在6500-7100元/㎡,但是2017年成交均价直接干到8888元/㎡,年涨幅达到36.32%;
西安楼市在2018年持续爆发,平均成交价14143元/㎡,年涨幅达:59.12%;
2021年,西安楼市也出现了房价峰值,2021年平均成交价16001元/㎡,随后持续降低。
2024年10月,西安楼市平均成交价13650元/㎡,跌回了2018年。
武汉楼市的起飞比其他城市更早一些——
2015年因为大规模的棚改货币化安置,武汉的购房需求井喷,房价就已经达到1.1万/㎡左右,一年成交22.4万套,成了全国销冠。
2016年和2017年期间,武汉地王频出、一房难求,武汉均价1.2万~1. 7万/㎡。
2017年开始,武汉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遏制房价上涨”的调控手段,但直到2020年底,武汉仍然在一线城市被严控的情况下,保持逆势向上,2020年,是武汉楼市的峰值最高年,19041元/㎡。
直到2021年,武汉楼市的风光结束,价格逐年下跌。新房市场上,开发商以价换量,二手市场更是断崖式向下。
2024年末,武汉二手房成交均价仅1.2万/㎡左右,跌回2016年,与2018年和2021年的峰值2万/㎡相比,跌了将近40%。
从历年的数据来看——
过去十年,成都楼市和武汉楼市的起飞都很早,但是武汉楼市“摊大饼”模式太广,全城散状发展,到处都有供地,到处都是工地。
而成都楼市有聚焦发展的区域,即“一路向南”,所以过去十年,从金融城-大源-新川-天府新区,甚至视高一路,房价都开始起飞。
这两个城市,一旦楼市遇到政策调控,武汉楼市就面临全城“危机”,而成都楼市的核心区域则相对更稳妥。
当楼市起飞的风刮到重庆和西安,其实相对晚了半年的节奏,但面对调控的时间四个城市都差不多,所以重庆和西安在短暂起飞后,楼市就被调控抑制了。相当于重庆和西安还没到达楼市顶峰就开始原地踏步甚至下山了。
重庆、西安、武汉,在经历了房价起飞之后,均在2020年-2021年前后到达历史峰值后就持续下降,成都区别于其他城市,房价没有大起大落,而是经过2年的市场调整,让成都房价稳步上升。
二、成都楼市坐稳红利山
我们之前说过,成都红利换房的时代结束了,但是成都大部分买家其实是享受到了楼市红利。
就用各城市2016年、2024年的均价来计算(均不用各城市近年来历史峰值),同样90㎡的房子——
成都的小李,7725元/㎡买了成都某项目,在2024年用19397元/㎡卖掉。如果小李这8年平均每月工资7000元,这些年小李工资收入67.2万,房子赚了超过100万。
如果小李2016年房子买在大源、三圣乡、二八、杉板桥、麓湖这些板块,那么他的房产收益会更加可观。
西安的小赵,2016年以7200元/㎡买下某项目,2024年以13600元/㎡卖掉,赚了约57.6万。
重庆的小王,同样90㎡的房子,2016年以8217元/平买下某项目,2024年以10000元/㎡卖掉。明面上赚了16万,如果算上持有利息,可能还赚不到这么多钱。
武汉的小孙,2016年以12000元/㎡买下某项目,2024年在以二手房均价12000元/㎡卖掉。那么他买房八年一分没赚可能还亏了利息。
所以你看,在楼市红利方面,武汉和重庆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当然这是均价,不排除有人买低卖高,成都和西安红利其实都不错,但是西安买房更注重学区,成都很多房子更看重生活方式。
其实杭州楼市的房价红利也很优秀,但是杭州2024年成交均价已经达到29129元/㎡,目前楼市门槛太高,很多购房者只能望房兴叹。
三、公园城市呈现,成都城市魅力兑现
成都本身还有一个最大的优势,就是它的城市魅力也在不断地提升自己的城市竞争力,这里的城市魅力体现在城市兑现能力和呈现能力之上。
举个例子,2018年2月,成都首提“公园城市”理念,并成都以公园城市为“形”,以新发展理念为“魂”,积极探索山水人城和谐相融新实践和超大特大城市转型发展新路径,“雪山下的公园城市、烟火里的幸福成都”成为亮丽名片。
经过六年的建设,成都在公园城市的打造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天府绿道被网友称之为成都最强便民设施,自然生态和人文的完美结合,在上面骑车或徒步,都能有满满的幸福感;成都包括锦城湖、青龙湖、兴隆湖、东安湖、南湖等在内的各大湖区,都变成了露营聚集地。
绿道、公园、湖泊、路网……成都投入了上万亿的资金加强城市建设,也是变相让成都的呈现力更吸引人。成都那么多湖,那么长绿道,那么多公园,向全国昭示了成都人的生活方式:
以前的周末,成都人更多的是喝茶打牌吃火锅,
现在的周末,成都人还可以去露营游湖骑全城。
成都把这种城市魅力,慢慢通过兑现力,折射到楼市里,让更多的人也能享受成都生活。所以成都不仅仅是房子在吸引人,产业在吸引人,城市建设本身也在吸引人。
当然,成都楼市想继续稳定、购房者的红利要继续稳定发展的话。那么我们就有两个不成熟的小建议——
一、保持有节奏的供地,主流板块供小地、供好地、少供地
比如说在2025年加强5+2主流区域稀缺地块的供应。
加强天西、金三、琉璃厂、东大街、蔡桥、二八板块、武侯新城、三圣乡等核心板块的土地供应。这些地方的土地不需要特别大,20-30亩这样的小地块就很好。
为什么要供应核心区域的小地块呢?
①拿地资金相对不高,可以供企业持续不断去拿这些地方的地块;
②开发周期不长,让开发商有动力去持续操盘这些地块,不需要动用大量资金,且回款周期快。
二、新房锚点价值常态化
在有节奏供地的前提下,让成都新房锚点价值常态化,锚点常态化并不是说房价得多高,而是让市场习惯成都楼市的锚点价值。
什么是习惯呢?
就是2024年,每次有高房价房源出来,市场都是新闻,都是话题,都是谈资。而今后,这种价格锚点就是常态化。
为什么要锚点常态化呢?
你看2024年的时候,当麓湖长湖阙、丽世缦华、交子缦华、仁和春天 29 号院这些十万+的楼盘亮相的时候,在金茂的4万、招商的4万、甚至锦宸府的5万、JFC的7万身上,我们都可以看见“性价比”。
关于楼市小建议,今天就不扩展,后续选题我们将深度解读,敬请关注。如果供地节奏好、价格锚点稳,那么成都楼市就会继续保持稳定的基本面。
愿2025年,我们迎来一个更好的成都楼市。
老朱有话说
选对城市买对房,比投胎重要。
起点差不多的人,仅仅买房一个变量,在时间的催化下,就会导致截然不同的人生。买对房,影响的不仅是个人财富,更有人生态度。你看文中,同一时间在成都、重庆、武汉、西安置业,几年后的个人财富收益完全不一样。
我一个江苏人,千里迢迢跑到成都生活,一个原来老家的亲戚觉得 “偏远”的内陆城市。但是我依旧觉得成都对我很好,我在成都创业赚钱,也在成都安家养娃。平时烧烤火锅串串麻辣烫,休闲时刻和家人九眼桥手拉手散个步。
我也常说,楼市稳步上扬,至少有五大好处——
对政府而言:提升了城市的竞争力。城市越有魅力,就越能振奋楼市,而楼市稳定上扬,又能吸引更多的人到这座城市;
对行业而言:提高了产品的竞争力,因为房价贵,你想要卖到十万加的价格,产品品质必然要变高才有人买单;
对开发商而言:提高了利润率,也加大了开发商在成都楼市投资的安全性;
对已有房子的消费者而言:可以通过抵押和买卖房子,收获市场红利和全新的投资机会,如果房价突然过山车下降,你就显然没有这轮红利;
对没有买房的消费者而言:成都楼市稳定上扬也是特别好的一件事,因为成都一方面新房有巨大的想象空间。另一方面二手房有巨大的价格优势,成都目前有大量总价100-200万的房源,而且成都二手房的成交量也远超新房成交量,你看2024年,成都新房和二手房的成交比是1:2.3。
同时,新房价格锚点越高,二手房就越有优势,这样能激活更多的消费者流向二手房,二手房才会让大量的买家认清一个现实——二手房,也可以享受成都的美好生活。
当二手房市场被激活的时候,通过二手房吃到楼市红利的那帮人,将对城市更加有信心。因为他们有更多的投资机会,可以通过抵押、通过买卖来投资,刺激消费。
你看,楼市稳步上扬其实是一件你好、我好、大家好的事,不管是成都还是其他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