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特、伊朗刚和解就遇欧美作妖,沙特硬气警告,谁给的底气?历史

阿斗不傻 2023-03-16 22:55:58
3月15日,一直以来都比较顺从欧美的沙特开始强硬反击美欧,特别是美国的干涉。

按沙特能源大臣阿卜杜勒-阿齐兹·本·萨勒曼的说法就是:倘若沙特石油遭到限价,沙特将拒绝对限价国供应石油。

这话的言外之意就是,你限制我的出口石油价格,那我们生意也别做了。

说完这话之后,阿齐兹·本·萨勒曼还补充说:限价政策加剧市场动荡和波动,这对石油业产生负面影响。

到底发生了什么?让沙特反应如此大?

答案当然跟世界不安定的最大因素美国有关。

阿齐兹·本·萨勒曼也不藏着掖着,而是直接说,沙特这一举动跟美国通过的《反石油生产和出口垄断组织法案》有关。

因为这个法案,又是一个长臂管辖法案,允许美国政府对欧佩克成员提起反垄断诉讼。

(阿卜杜勒-阿齐兹·本·萨勒曼)

话说大家都是在地球村做生意的,讲究一个贸易对等。

对等啥意思?需求跟供应对等,价格跟产量对等,你老美一个不如意就提反垄断诉讼,换谁谁不上头?也没见你在自己垄断的行业搞价格上限啊?

由此可见这美国是霸道惯了,早就没了跟别国平等交流的习惯。这就让沙特郁闷了。

虽然是盟友,但美国人就这么当盟友的吗?

于是才有了警告之后的另一段话语,除了强调谁限价不跟谁做生意之外,还说了一句:并且我们将减产。如果其他国家也这样做,我不会感到惊讶。

这言外之意就是,不仅沙特对美国的法案不满,OPEC其他国家也不满,并表达了一同减产的意愿。

断人财路,再好的关系也经不住考验。

这次沙特的腰杆子可谓挺的特别直,为啥咧?

(沙特油田)

当然跟最近的沙特伊朗世纪大和解有关,也跟能源市场的不断变动有关。

曾几何时,美国是沙特和中东原油的销售大户,是最宝贵的客户,是利益共同体,也是安全共同体,可是最近几年,随着美国页岩油技术的不断突破,石油产量的不断增加,美国从石油进口国摇身一变成了石油生产大国。

不仅不进口了,反而在出口,成了沙特的商业对手,这状况再好的关系也不顶用啊。

虽然慑于美国往日的威势,沙特一直算低调,但该雄起的时候还是要雄起啊。

要不然被人蹬鼻子上脸,土豪还要面子吗?

更何况最近还跟曾经最大的对头伊朗,在中心斡旋下实现了和解,一改曾经的安全态势,也明白了未来的方向何在,这底气当然更足了。

石油是什么?是工业的血脉,是能源。

以石油价格为代表的成本因素,关乎世界商业竞争的底层逻辑,真要惹翻了产油国,谁也吃不消。

(从客户变对手)

说到吃不消,沙特、伊朗和解之后的欧盟,又弄出了一件让人想不通的事情。

在俄乌冲突持续一年多,几乎彻底断绝了俄罗斯原油进口之后,欧盟主要成员国,特别是工业国,都在能源成本高涨之后,顺利开启了绿党们期盼已久的山清水秀,绿野仙踪之路。

这就是去工业化。

无论是否合时宜,欧盟主要国家也纷纷选择了断绝俄罗斯石油,宁愿从沙特和印度进口俄罗斯原油,当一回冤大头,也不愿意直接交易,这脑回路确实很有意思。

更有意思的是,在沙特和伊朗实现世纪和解之后,他们表面祝贺然后立马就施压伊朗。

按最近俄罗斯媒体的报道:英国,还有欧盟双核心德国和法国三国,居然纷纷决定,退出对伊朗贸易结算互换支持工具“instex”。

这让俄罗斯外交部表达了失望之意,也让我不理解。

难道在断绝了俄罗斯石油进口,美国勾起沙特怒火之后,欧洲国家又头脑发热,准备跟伊朗来新一轮交锋?

一个个全部盯着产油国,自己的衣食父母,这是有多大仇啊?还是追求青山绿水上头?

英国是石油生产国,这么做或许无伤大雅,但德国和法国,就真的让人吃惊了?

(伊朗跟欧盟)

那么这“贸易互换支持工具instex”到底是啥咧?

简言之就是,在欧美博弈后给欧洲留下的后门,本就是为欧洲利益考虑的事情。

话说当年特朗普在任的时候,不管不顾,悍然在2018年5月退出了伊核谈判协议。

退出不说,还转身就给了伊朗一系列严格的制裁措施,让巴望伊朗石油资源的欧盟,敢怒不敢言。

欧盟一看,美国人干事不地道,自己的需要也不能不管不顾啊,就不顾美国退出,继续斡旋伊朗,诉求伊朗继续推进伊核协议。

做些事情,总要给受伤的伊朗补偿吧?于是欧盟就弄了个“贸易互换支持工具instex”给伊朗政策补偿,让伊朗能继续跟欧洲做石油买卖。

这意味着,在美国制裁伊朗之后,伊朗失去了美元交易权。但欧洲不愿意放弃伊朗廉价石油,就给伊朗开了个后门,生意我们继续做,别管疯魔的美国。

(伊核协议)

这其实对欧洲是有好处的。

首先:欧洲的能源进口渠道有了保证,价格还合适。

其次:欧盟有了牵制伊朗的筹码,给继续推进伊核问题谈判创造了条件。

最后:增加了伊朗在中东问题的话语权,因为伊朗可是中东两大国之一。

以上好处欧洲拿了,而且一拿就是四年多,直到2022年俄乌冲突起,这事情就有点变味了。

为何变味了?还是跟美国有关。

在俄乌冲突爆发后,伊朗和欧盟眼见就要谈成的伊核协议谈判,因为美国跟伊朗的分歧,陷入了停滞。

伊朗跟美国说,我们是正经国家,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也是正经军队,为什么还出现在“外国恐怖组织名单”中,必须要移除。

这要求合乎情理,并不过分,我都准备弃核了,你还将我的武装力量当做恐怖组织,左右看说不过去吧?

但是美国是谁?唯恐天下不乱,致力于收割欧洲的主!

一看伊朗提的要求当然是一百个不同意啊,除了这个问题之外,其他不少问题,美国和伊朗也没谈妥,这就让伊朗明白,美国不来,不松口,跟欧盟就是白谈。

(伊朗,俄罗斯)

明白这一点后伊朗知道,美国就是不让伊朗好过,于是转头就跟俄罗斯靠近。

2022年7月19日,伊朗国家石油公司跟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谅解备忘录。谈妥了一份价值总额约高达400亿美元的能源合作协议。

合作项目包括开发伊朗南帕尔斯气田的增压,基什气田、北帕尔斯气田,以及六个油田的开发。

此外,俄罗斯还将参与建设伊朗液化天然气(LNG)项目和天然气出口管道。

这大手笔400亿美元的合作协议,让俄罗斯跟伊朗关系亲密了起来,也让俄乌冲突中多了伊朗无人机的身影。

简言之,伊朗需要的欧盟不给,反而还各种推委拖拉,挖苦苛责, 伊朗和俄罗斯走近,怪的了谁?

然后就是俄乌冲突中,欧盟左右看不顺眼伊朗,指责伊朗给俄罗斯提供武器。

这就让原本有合作基础的双方,越来越失去了互信。

失去了互信咋办?伊朗也一改往日的积极态度,在伊核问题上停滞了脚步。

(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

双方关系不好了,最得利的是谁?

当然是暗中操控这一切的美国,而美国的目的就是吸血欧洲,让欧洲去工业化,以完成美国制造的复兴。

这磨刀霍霍向欧盟的做派,明眼人都看得见,唯有欧盟在患得患失中迷失了方向。

说患得患失也是有道理的,因为就在最近,伊朗在中国斡旋下跟沙特实现了和解啊。

一个世纪大和解,让自以为在伊核协议中努力许久的欧盟不爽了。

一个第三方大国,突然占据了舆论高地,这当然是自己吃亏了呗。

其实欧盟积极推动伊核协议谈判也有不少私心在内。

比如,能源需要啊,避免难民潮啊都是需要。

能源供应可以缓解通胀,避免难民潮可以减轻人道主义压力,特别是在俄欧关系彻底决裂的现在,更是如此。

(战争危险)

那么为何欧盟还要这么做?美国还要这么做!

答案是各有各的算盘,而且相辅相成!

从格局来看,相对于美国的故意使坏,欧盟的态度其实是扭捏的,原因无它,自己自主权少了而已。

欧美在很多问题上虽然有不少分歧,而且越来越严重,但是在面对不同意见者这件事上,态度却是几乎与一样的,比如俄乌冲突问题就是如此,虽然美国更强硬,但欧盟也不软。

同样的,在对待伊朗问题上也是如此!

伊朗是美国一直以来的目标,恨不出事儿后快,但真要逼急了,按照现在美国在中东的局势,也有玩脱了的可能,因此才有2018年退出伊核协议之后,看见欧盟继续通过“贸易互换支持工具instex”给伊朗政策补偿的因果出现。

这是不愿意将伊朗逼急了,也给了欧盟可以继续谈判的空间,说白了就是,自己唱红脸,欧盟唱白脸,不至于彻底弄僵。

于是,在美国默许之下,才有了伊朗继续跟欧盟做生意的可能。

(大和解)

但是这可能,却因为沙特和伊朗的世纪大和解,让美国人担忧了!

一个是自己盟友,一个是自己对头,居然就这么握手言和,不把我这搅屎棍放在眼里啊?

有了这层心思,美国当然要放大招啊,于是就有了《反石油生产和出口垄断组织法案》出炉,这项庄舞剑的做法,大家都心知肚明。

这就让欧盟扭捏了,老大发话了,要出击,跟还是不跟是个问题,跟了之后,自己能源供应出问题又是另一个问题。

于是,在扭捏了之后,欧盟选择了跟随,至于原因也很简单!

首先:欧美一家亲,美国带头了,自己不做点什么,不好交差。

其次:美国退出了伊核协议,在这个问题上发言权少了,现在伊朗和沙特和解了,欧盟也担心自己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减少,于是就指望用这换更多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最后:也存在制衡我们的意思在内,因为影响力和话语权本就是个此消彼长的过程,有的国家多了,有的国家当然会少。

(苏联解体)

那么为何沙特这次会如此强硬的表态咧?就不得不说,时代变了!

这变化的时代就是,自从1991年苏联解体之后的一超多强时代开始出现了松动。

1991年之后的世界,是美国跟欧洲影响世界的时代,美国在全世界予取予求,见谁不顺眼就遏制谁,进攻谁,凭的是什么?

当然是无可匹敌的国力,还有潜在对手的弱势。

换在冷战时期,美国能做这样的事情吗?

同样的,我们多久没见过由中东产油国弄出的石油危机了?答案是跟苏联解体时间几乎同步。

这里我们有必要回顾一下曾经的石油危机时间表。

第一次石油危机,发生在1973年-1974年,起因是1973年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

一看阿拉伯兄弟被欺负,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为了打击对手以色列及支持以色列的国家,宣布石油禁运,暂停出口,造成油价上涨,直接将油价从每桶不到3美元干到了超13美元,翻了四倍多。

第二次石油危机,发生在1979年-1980年,又称作1979年石油危机,发生在1979年至20世纪80年代初,根源是伊朗变天和两伊战争。这背后虽然美国没有亲自下场,但也多有美国的影子,至于为何不亲自下场,看看那个时候的苏联就懂了。

第三次石油危机,发生在1990年海湾战争时期,那个时候的苏联已然日薄西山,眼见就要完,没有了干涉的可能,这场危机也让原油价格增加了近一倍。

观察过三次石油危机,我们就应该懂了,为何现在沙特能硬气了。

首先:当然是双方角色互换了,曾经的最大消费国美国变成了沙特和OPEC的竞争对手,这就让原本和谐的关系出现了裂缝。

其次:是欧美的态度问题,长久以来占据所谓道德制高点,趾高气昂的做派,你说谁舒服?

最后:历史趋势发生了变化,原本的世界格局出现了松动,也让肆意妄为的美国人失去了悍然发动战争的可能,回想当年的伊拉克,阿富汗,利比亚,他们是多么的释放自己,在看最近数年美国在做什么?答案是战略收缩!

什么是大势所趋,这就是大势所趋,当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了什么才是正确的道路的时候,该发生的就一定会发生。

沙特的硬气仅仅是开始而已!

美好的事情必将发生,这不,银行破产就够美国人寻思良久了。

0 阅读: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