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企业不行了,就卖卖卖,这个话是王健林曾经喊出的,他当时没想到,万达的卖资产自救之路,竟会走得如此艰难。根据红星新闻的报道,王健林旗下的大连万达集团持有的80亿元股权被河南省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全部冻结,冻结期限长达三年。这是今年以来第四次大规模股权冻结,累计冻结金额已超50亿元,能感觉到吗?债务危机的阴霾越发浓重。从“千亿资产”到“债务泥潭”,万达到底经历了什么?这次的80亿股权冻结又意味着什么?万达能否挺过这场危机,还是会步其他高杠杆房企的后尘?

此次被冻结的是万达持有的北京万达文化产业集团100%股权,金额达80亿元。冻结期限为现在开始到2028年3月17日,我刚才说了,这并非万达首次遭遇股权冻结,2月,大连万达商业管理集团19.79亿元股权被北京市海淀区法院冻结;万达文化产业有限公司1亿元股权被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法院冻结。万达也多次被列为“被执行人”,仅在2月份,法院执行金额就已累计超过35亿元。万达近年来的债务问题并非偶然,这和他的高杠杆扩张模式、融资受阻还有现在行业的大环境的变化密切相关。
尤其是2023年,珠海万达商管的港股IPO失败,投资方要求回购股权并支付高额利息,更是加剧了资金链紧张。另外,现在商业地产市场持续低迷,导致万达广场的资产处置受阻,融资能力大幅下降。这样面对不断膨胀的债务压力,万达不得不出售大量资产,包括近20座万达广场,并减持万达电影股份以回笼资金,但仍未能有效缓解流动性危机。万达的扩张模式,长期依赖高杠杆融资,就这种融资方式,特别禁不起资本市场的变化,尤其是当IPO受阻,融资渠道收紧时,万达的流动性风险被彻底暴露。
它马上就要面临大规模债务到期,2024-2025年需要偿还的债务高达数百亿元。本次80亿元股权冻结,能看出债权人对万达的偿债能力已失去信心,急于通过法律手段提前锁定资产,以防万达未来无力偿还债务。万达这一下短期资金周转能力完蛋了,企业的流动性危机也进一步加重。而且这被冻结的资产无法用于质押融资,这不就是恶性循环了吗。
很多人担心万达还能挺过去吗?此次危机可能影响万达与银行、供应商、投资者的合作关系,进一步削弱市场信心。他近期新项目投资应该是不会了,恐怕还要出售更多核心资产。万达一直是商业地产的标杆企业,现在唇亡齿寒,其他开发商的信心也会受到打击。银行可能会收紧对商业地产企业的贷款审批,导致整个行业的资金压力进一步加大。而且投资者风险意识也会提高,资本市场可能会重新评估商业地产企业的投资价值。可以说,万达80亿股权冻结,让我们不得不面对我们商业地产行业的系统性困境。万达能不能挺过一轮冲击,要看他能不能快速的回笼资金、重组债务,并尽快完成业务模式的转型。
商业地产和文旅的发展方向害死了万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