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现有中国科学院院士29人(含外聘院士),他们是(按院士当选年份、姓氏笔画排):
唐孝威院士(1980年当选)
唐孝威,祖藉太仓(现属江苏省苏州太仓市), 1931年10月出生于江苏省无锡市,195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原子核物理及高能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浙江大学物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从事原子核物理、高能实验物理、生物物理学、医学物理学、核医学、脑科学等方面的研究。20世纪60年代参加中国原子弹、氢弹的研究、试验,在中子点火实验和核试验物理诊断等方面作出贡献。70年代中进行我国卫星舱内空间辐射剂量的测量。70年代末率领中国实验组到德国汉堡电子同步加速器中心进行高能实验,参加的马克杰国际合作组在实验中发现胶子。80年代初领导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实验组参加L3实验及AMS实验等国际科技合作,在实验证实自然界存在三代中微子以及实验测定中间玻色子特性等方面作出贡献。90年代起和我国神经科学家一起推动和组织脑功能成像实验和神经信息学研究,并在生物物理学、医学物理学、核医学、脑科学等交叉学科研究领域工作。近年来进行意识问题的自然科学研究。
沈家骢院士(1991年当选)
沈家骢,1931年9月3日出生于浙江省绍兴市,1952年毕业于浙江大学,高分子化学家、中国超分子化学的开拓者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吉林大学教授,浙江大学教授,超分子结构与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吉林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一直从事聚合反应统计理论及微观动力学、透明聚合物树脂、超分子组装与功能、高分子信息材料、人工模拟酶、生物介面与聚合物仿生材料等方面的研究。曾获四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合著了《高分子反应统计理论》、《加聚反应微观反应动力学》、《超分子层状结构-组装与功能》等, 发表论文500余篇。
陈子元院士(1991年当选)
陈子元,男,1924年10月出生,浙江宁波人,核农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农业部核农学重点开放研究实验室主任,中国原子能农学会理事长,浙江省核学会荣誉理事长。
1944年毕业于上海大夏大学化学系。1953年起先后在浙江农学院、浙江农业大学任教;1983─1989年任浙江农业大学校长。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曾任国际原子能机构科学顾问、中国原子能农学会理事长。现任浙江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陈子元主要从事同位素标记农药方面的研究。
路甬祥院士(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1994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路甬祥,男,1942年4月28日出生于浙江宁波,流体传动与控制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原校长,中国科学院原院长。
964年毕业于浙江大学。1981年获得德国亚琛工业大学工程博士学位。1985年至1996年担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1988年至1995年担任浙江大学校长 。1990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7年至2011年担任中国科学院院长及学部主席团执行主席 。1998年至2006年担任发展中国家科学院副院长。2008年至2013年担任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党组成员 。
长期从事于流体传动及控制技术研究。20世纪80年代提出“系统流量检测力反馈”、“系统压力直接检测和反馈”等原理,并与机电液一体化插装技术相结合,开发出系列新型电液控制器件与工程系统 。
沈之荃院士(1995年当选)
沈之荃,女,1931年5月27日出生于上海,高分子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沈之荃于1952年从上海沪江大学化学系毕业后进入苏州大学工作;1962年进入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工作,先后担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1970年至1979年担任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室主任;1980年调至浙江大学化学系工作,担任副教授;1982年至1983年担任美国阿克伦大学访问副教授;1984年晋升为教授,之后历任浙江大学化学系主任、高分子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校学术委员会委员;1989年担任德国亚琛工业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生访问教授;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1年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
长期从事高分子化学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是中国特色的稀土催化聚合学科创建者,为建立中国万吨级顺丁橡胶工厂作出突出贡献。先后获得1985年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982及1993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三等奖;2001年何梁何利基金科技进步奖;2002年浙江大学竺可桢奖。荣获第二届中国十大女杰、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与人民教师奖章、全国“三八”红旗手及全国师德先进个人等称号。
韩祯祥院士(1999年当选)
韩祯祥,1930年5月24日出生,浙江杭州人,电工、电力系统及自动化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教授,浙江大学原校长。
1951年毕业于浙江大学电机系,获学士学位并留校任教。1961年毕业于前苏联莫斯科动力学院,获副博士学位。1984年2月至1988年2月,任浙江大学校长。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长期从事电力系统学科的前沿研究,是中国研究电力系统理论、方法和新技术的主要开拓者之一,在电力系统稳定性、电力系统潮流、稳定和故障分析、交直流电力系统建模、分析和控制、电力系统故障诊断等领域有重要贡献。
张泽院士(2001年当选)
张泽,1953年1月29日生于天津,材料科学晶体结构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
1980年从吉林大学物理系毕业,1983年、1987年在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先后获得硕士、博士学位;1987年晋升为副研究员并获得首届吴健雄物理奖;1988年获得首届中国青年科技奖,同年赴联邦德国核研究院固体物理研究所任访问学者;1990年回国并晋升为研究员;1995年获得首届求是杰出青年奖;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3年至2009年担任北京工业大学副校长;2010年全职出任浙江大学材料系教授;2012年当选为亚太显微学会理事长 。
长期从事准晶、低维纳米材料等电子显微结构研究,将原子层次显微结构分析与材料科学中重要问题相结合,系统研究解决了准晶、低维纳米材料等国际材料科学界的一些重要问题,取得了创造性研究成果。曾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中国青年科学家奖”、“何梁何利奖”等9项国家及部委级奖励。
朱位秋院士(2003年当选)
朱位秋,1938年9月出生于浙江义乌,力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航空航天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应用力学研究所所长。
1964年从西北工业大学非线性振动专业研究生毕业;1967年进入飞机结构强度研究所工作;1975年调至浙江大学工作;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6年受聘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宇航学院钱伟长讲座教授;2010年被聘为华南理工大学双聘院士
主要从事非线性随机动力学与控制研究。国际上首次提出与发展了随机激励的耗散的哈密顿系统理论。得到了四类能量非等分精确平稳解,打破了60年来只有能量等分精确平稳解的局面。提出与发展了高斯白噪声激励下耗散哈密顿系统等效非线性系统法、拟哈密顿系统随机平均法,研究拟哈密顿系统随机稳定性、随机分岔及首次穿越的理论方法,以及分别以响应最小、稳定性或可靠性最大为目标的非线性随机最优控制理论方法。上述创新研究成果构成了一个非线性随机动力学与控制的哈密顿理论体系框架,为解决工程中一系列极其困难的非线性随机动力学与控制关键问题提供了一整套全新而有效的理论方法。
(未完待续)
副国级的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