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帕尔战役(八):全面崩溃的开端

近代史知识分子 2024-06-17 14:15:46

每段历史都是当代史,我们关注历史首先是为了未来。

关注头条@不负人生优雅,为您讲述别开生面的历史军事故事。

攻守易位

“把死亡看成是比羽毛还要轻的东西。你们必须完成占领英帕尔的使命。为了完成这个任务,即使整个师团都伤亡殆尽也在所不惜。”(注1,命令原文我附在后面了,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自行阅读)

这是日军第33师团新上任的师团长田中信男对手下官兵的命令。不久后的5月20日,得到了第53师团两个大队和从山本支队抽调回来的战车和大炮的支援下,日军向着英帕尔发动了最后一次孤注一掷的总攻。

激烈的战斗再次在比申布尔村打响,日军的步兵发起了一次又一次地自杀性冲锋,每次大规模的冲锋都能让对面阵线里的英国大兵感到自己的末日到了——“我从树丛向外看去,我只剩下一个念头,几百名日军士兵都冲着我一个人来了。”

英军第二师的炮兵部队

一支已经被严重削弱、痛击,并且筋疲力尽的敌军,居然还能够发动如此猛烈的进攻,着实让对面的英军震骇不已:日军在5月20日晚的进攻,以强有力的渗透战拉开序幕。一支颇具战斗力的纵队,一直突破到了距离英印第17师司令部只有2-300米的山丘上。守卫这个山丘的印度士兵打得非常英勇,他们在人数严重不足的情况下抵抗了好几个小时,成功将敌军拖在了山脚下。

这支部队被英军团团围住后,拼死抵抗了5天之久,除了少数人逃进了西边的山区外,其余人全部被打死、刺死、炸死了。随行的日军炮手也战斗到了最后,他们坚守在露天的炮位上,近距离向英印军士兵开火,直到自己被子弹打倒或被刺刀捅穿。

与此同时,另外一支日军部队绕到了比申布尔村防线的侧后方,他们选择掘壕据守的阵地居然是英军补给队的骡道,英军包围了这股日军后,用坦克开路,全歼了他们。唯一让英军觉得肉痛的损失,是许多骡子也一起被打死了。

也是在这片战场上,日军的伤兵得到了超乎常理的“人道待遇”:

一些廓尔喀士兵奉命去那些推土机无法到达的地方收集敌军尸体,两名士兵发觉自己抬着的“尸体”开始挣扎,一个廓尔喀士兵抽出了他的弯刀,打算当场结果这个家伙。

一名正好从旁边经过的英国军官阻止他说:“你不能这么做,约翰尼。不要杀了他!”

那个廓尔喀士兵保持握刀的姿势,抬头恼火地、吃惊且无法理解地看着那名军官,“但是,长 官,”他反驳道,“我们不能把他活埋了啊!”

尽管日军的进攻没有达到突破英军防线的目的,但这次自杀式进攻无意中拯救了他们——英军正调集部队,打算包抄围歼这个日军师团。双方的目的都失败了,可日军却为自己争得了一线生机。

第33师团的战斗力严重损耗,联队长、大队长相继战死,还能够战斗的只有不到1/3的官兵了。不死心的牟田口试图调集第4师团的61联队支援这个方向的进攻,但是,缅甸的雨季来到了:洪水泛滥、山道崩塌——进攻英帕尔的日军部队已经得不到任何支援和补给了。

除非第33师团得到至少一个完整师团的强大支援,否则日军的任何努力都不会有什么效果:英帕尔的天空一直就被皇家空军牢牢掌控,英印军的巡逻队也在密林中神出鬼没,大肆攻击日军那可怜的补给队。

到了5月底,斯利姆终于可以放下心了:在科希马,日本人已经确定无疑地被迫转入了守势;在英帕尔—科希马公路上,英印军已经开始向着英帕尔前进;日军的第15师团被完全压制,正在每天不间断的空袭和重压之下濒临崩溃。

印度境内的恐慌情绪也一扫而空,在4月初的时候,几乎所有人都在讨论日军入侵的灾难性传闻;不到两个月,已经没有人对英帕尔守军的抵抗能力表示怀疑了,不管斯利姆如何解释,到访的客人似乎都坚信——英帕尔正在挨饿。

虽然英帕尔的给养储备开始紧张,某些配给品的数量也有所削减,但是他们仍然可以很富足的坚持到7月份。到那个时候,即便公路没有被打通,英帕尔至少还能坚持1-2个月。

这一切都要归功于斯利姆设计的空中补给方案:从一开始,他就打算在英帕尔遭到围困时从空中对第4军进行补给,即便在雨季也是如此。

为了减轻英帕尔平原的供给压力,大约30000名非战斗人员通过空运撤出了英帕尔,剩下的155000名军事人员每天的供给量减少为平时的65%。(注2)

任何时候,想依靠空中运输来为一个军的部队提供补给都是一次巨大的挑战。而英军还面临飞机不足的困境,皇家空军把手头所有的运输机都投入了任务,包括76架从中东战区借调的飞机。而根据约定,这些借调的飞机应该在6月15日以后归还。不难想象,一旦出现了这种情况,斯利姆在科希马—英帕尔精心设计的战略就可能全盘落空。

为此,蒙巴顿发电报给联合参谋部,说如果他归还这些运输机,整个战役就会无可挽回——他决定留下这些飞机,直到战役胜利——丘吉尔完全支持蒙巴顿,他给蒙巴顿发电报说:“不要让你获胜所必需的任何东西离开战场。”

代号为“耐力”的对英帕尔的空中运输是这场战争中一次了不起的行动:

从4月18日到6月底的时间里,超过12000人的增援部队和大约19000吨的物资被空运到了英帕 尔。运送的乘客中,除了大批的战斗人员,同样包括了活蹦乱跳的骡子、山羊和绵羊;在后来的追击战中,甚至连预制好的桥梁都被空投了下来——因为日军后方的每一座被发现的桥梁,通通都被第10航空队炸成了碎片。

被第10航空队炸毁的穆江大桥。

兵力严重不足,近乎弹尽粮绝的日军在连绵的暴雨中开始成批的因为脚气病、痢疾和疟疾死亡。此消彼长之下,虽然过程比较缓慢,迹象也不明显,也许是某一次遭遇战,也许是某个被日军主动放弃的阵地。英军的指挥官们仍旧察觉了,战场局势已经从主动防御过渡到全面反攻阶段了。

虽然此刻距离打通科希马-英帕尔公路还有很长一段时间,但是英军即将发起的大反攻的目标,可从来都不是让英帕尔解围——这最多能算是个附带目标——而是想要彻底消灭日本陆军的第15军,让这十万人马一个都逃不回缅甸。

士兵和将军

中-缅-印战区的战斗,很多时候就是亚洲人对亚洲人的战斗。参与英帕尔战役的英军部队,除了英军第2师以外,其余的所有英印师,几乎全是由印度士兵组成的。没有哪支军队像英印师这样,在宗教、语言和文化方面如此多样化。

印度教徒、穆斯林和基督徒在这支军队中并肩作战。他们说着泰米尔语、普什图语、旁遮普语、廓尔喀语和泰罗戈语。军队里的通用语言是乌尔都语,而军官们还会说英语,他们用英语和英国长官沟通,再用乌尔都语命令、呵斥那些笨手笨脚的士兵。

这些士兵里面有有个子很高的印度锡克教徒,这些人从来不理发,不刮胡子;还有长得像闪族人的普什图人,他们来自西北的边境地区。拉其普特人大多都是刹帝利,他们在军队中的地位很高,那些贱民士兵看见他们就怕得要死。好战的旁遮普穆斯林、多格拉族人、马哈拉施特拉人、马德拉斯人、还有来自印缅边境的山间食人部落的凶猛的那加人,都在英国人的指挥下奋勇作战。(注3)

其中最出名的莫过于廓尔喀人,他们和其他种族的士兵一起,已经在大英帝国的军队中服役近90年的时间了。这些来自尼泊尔的强悍的战士在英国的殖民地军队中拥有良好的声誉:优异的步兵、吃苦耐劳、勇敢而乐观。

他们名义上只是雇佣兵,但他们对英国军官极为忠诚,同样,英国军官对待他们也毫无偏见,斯利姆将军就曾经担任过廓尔喀部队的指挥官。

廓尔喀人擅长单枪匹马地进攻敌人的坦克、碉堡和机关枪阵地。在近战中,廓尔喀人往往会丢下步枪,拔出他们著名的反曲刀。这种形状如同狗腿的弯刀,刀刃极其锋利——在英帕尔的战场上,不止一名英国官兵看到了被反曲刀砍断手脚、头颅的日军尸体,最倒霉的一名日军,他的帽子、脑袋和胸部都被一把反曲刀从上往下劈成了两半。

廓尔喀和印度部队都有着极强的体力和心理承受能力。指挥这些士兵的英国军官一致认为,英印军中最好的部队要远远优于英国同类的部队。

缅甸战役中被俘的日军士兵。

在战线的另一边,日本士兵也和他们一样吃苦耐劳,作战勇猛。尽管普通日军士兵不会因为战场上的出色表现而受到嘉奖,但他们从军后一直被洗脑,宁愿战死也不当俘虏。日本的军官几乎个个都接受了自己终将阵亡的结局,因此他们经常在动身前往前线之前就举行了葬礼。

那些普通的日本家庭,在送自己的儿子、丈夫、兄弟走上前线时,出于种种原因,任何影响士气的事情都不能做,生怕会影响到这些人赴死的决心。

在令人绝望的情况下,日军士兵将会把最后一颗子弹或是手榴弹留给自己。如果他尽了一切努力却仍然被俘,他就会寻找一切可能的机会自杀。日军战俘疯狂地试图自杀的例子在对中-缅-印战区的描述中时常出现——在英帕尔的战俘营里,一名日军俘虏就试图用罐头的盖子割破自己的喉咙。

也许,他们的敌人的总结是最到位的。斯利姆将军就说过:“日本军队的实力就存在于单个日军士兵的精神中间。每个日军士兵都会不停地战斗、行军,直到他死去为止。如果500名日军被命令守卫某个阵地,我们将不得不消灭495人后才能占领这个阵地——至于剩下5个日本兵,他们最后会自杀的。”

日军的这种特质,在基层尚可以描述为“勇敢和大胆”,但是在高层指挥官那里,就只能说是“毫无军事智慧的去追求一个无望的目标”了。这种僵硬和不变通,英军是万万做不到的,如果哪个英国军官敢这么命令自己的部下,估计哗变是基本跑不了的。

英军在5月中旬占据了主动后,在英帕尔和科希马的日军开始面临严重的补给不足。他们在前期超过预期的战斗中已经将携带的给养消耗一空,还没能如愿夺取到英军的食品和补给。而随着雨季的来临,日军就再也没法指望自己的补给线了。

英军通过多处简易机场,可以及时转运伤员。

陷于饥饿的日军吃光了骡子和驮马,然后开始在森林中寻找一切可以果腹的东西——这无形中为两个月后的溃败做了一次野外生存训练——因为食物严重不足,很多人染上了脚气病。

但是日军士兵受到的这些折磨并没有影响他们的指挥官分毫。就像史迪威注意到的那样,日军的指挥官都有一种不知变通的特性:

哪怕田中信男在连日的消耗战中已经认识到柳田元三交出指挥权时,那句意味深长的话语的涵意——“完全没有希望”——但他仍旧在敦促他那些被打得伤亡惨重的部下坚守南部的阵线,漠然接受日军士兵大量无谓上午的现实。

血腥的拉锯战一直持续到了6月底,第33师团的死亡人数已经有12000人之多,其中7000人战死,5000人死于疾病和伤痛。对面的英军在坦克、大炮和飞机的支援下日军已经无法抵挡。然而,即便在这种时候,牟田口廉也仍然死抱着他那毫无希望的疯狂梦想——在最后一刻,取得比申布尔的胜利,孤军突入英帕尔,成就辉煌的胜利。

为了进一步显示他的决心,牟田口廉也对他的部队下达了严酷的命令:“坚持执行这一任务,直到你们所有的弹药都用尽。如果你们的手受伤了,就用脚战斗。如果你们的手和脚都受伤了,就用牙齿战斗。如果你们的身体已经停止了呼吸,就用精神来战斗。缺乏武器不能成为战败的理由!”

就在这时,在科希马被打得遍体鳞伤的第31师团长,佐藤幸德开始抗命了。

崩溃的开端

第31师团的伤亡人数已经接近了部队的半数:3000人死亡,4000人受伤。5月13日,佐藤要求允许他的部队从科希马撤退到一个可以得到补给的地点。牟田口廉也得知后大为震惊,因为一旦佐藤后撤,科希马-英帕尔的公路就会全面贯通,日军的阵线也会全面崩溃。唯一的希望,就是死守科希马一线,其他部队全力速攻进入英帕尔。

从5月15日开始,佐藤反复地向牟田口廉也提出撤退的请求,但是每次都接到严厉的命令,要求他坚持下去。佐藤生气地向日军第5航空军司令部发了一封电报,要求得到补给:“自从离开钦墩江以后,我们没有从你这儿得到过一颗子弹,一颗谷子,甚至是一粒大米。”电报石沉大海,毫无回应。

当他得知柳田元三被撤职后,佐藤愤怒地对着参谋们咆哮:“这是一个耻辱。牟田口廉也应该因为他自己的失败向阵亡的士兵、向日本人民道歉。他不应该把责任推到他的下属身上。”

愤怒归愤怒,佐藤在5月份仍旧坚持做到了牟田口对他的要求——在明显没有胜利希望的前提下,第31师团仍和以往一样在科希马殊死作战。

5月30日,佐藤给牟田口廉也发出电报,通知牟田口廉也,他的部队即将从科希马撤退。牟田口廉也粗暴地回复说:“如果你胆敢撤退的话,我将把你送上军事法庭。”

佐藤同样不客气地回应:“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吧,我将在法庭上告诉所有人真相——让你彻底丢脸的真相。”

余怒未消的佐藤随即给仰光的司令部发去了一封形同骂街的电报:“第十五军参谋的战术能力比军校的学生还要低。”发泄了一通怨气后,佐藤下令宫崎少将指挥一个支队继续坚守科希马附近的阵地,亲自率领师团主力,带着1500余名伤病员,开始了全线撤退。“我们的剑已经折断,箭矢已经射完。伤心的眼泪让我的眼睛无法看见敌人。我们现在离开了科希马。”

正在计划让第31师团派出一个联队南下支援15师团的牟田口廉也听到这个消息以后暴跳如雷。他咆哮道:“因为佐藤,我输掉了这场战争。”

第31师团的撤退根本就没有通知南边的第15师团,他们撤退时,第15师团正被两个英印师攻击,英军出动了150多辆坦克,巨大的压力让第15师团苦不堪言。而山内正文师团长此时却卧病在床,只能由参谋长代理指挥。

因为无法联系上佐藤,牟田口派出自己的参谋长久野村军少将赶赴第31师团,面对指责和要求31师团重回前线的命令,佐藤的回答却是:

“自从开始行动以来,第十五军从来没有向我提供过补给和弹药。这使得我没有任何服从命令的义务。而且,无论如何,这一命令根本无法执行。”

当久野少将半威胁地指出,佐藤的做法和想法十分危险时,佐藤毫不客气地说,他唯一所关心的就是让帝国大 本营“认识到牟田口廉也曾经有多么愚蠢”。

牟田口廉也对此无能为力,他亲临前线指挥也无法变出急需的弹药和补给,33师团的实力损失超过了70%,一个联队还能够行动的人员从4000多人骤减为460余人。食物极度短缺,很多士兵只能依靠野菜和大个的黑色蛞蝓充饥。

更多的坏消息还在后头呢。

6月22日,第5英印师的凯宁下士爬上了英帕尔阵地旁边的一棵大树,打算像往常一样观察日军的动向。他惊喜的在望远镜里看见了激动人心的一幕:一列坦克车队从北边驶向英帕尔,一些英印军士兵就坐在坦克上面。

英军第2师的坦克在第109号里程碑处和英印第5师的步兵先头部队成功会师。一列等候多时的补给车队随即驶入了英帕尔,从3月底就被围困的英帕尔再度获得了陆上补给。

英帕尔—科希马战役,从失败走向胜利的第一个决定性的战役,虽然还远远没有结束,但斯利姆已经干净利落的赢了。

(待续。。。)

缅甸战役中,被82西非师逮住的日本战俘。

注1:田中下达的命令原文如下:

“现在正当夺取英帕尔之良机。我们视死如归的步兵部队,当其渗透进敌人的主要堡垒时,期待着有把握的胜利。未来的战役是一个转折点。关系着大东亚战争的成败。汝等务必完全理解 当前之形势,视战死之事轻如鸿毛,汝等必须完成夺取英帕尔这一任务。

为此,必须做好师团玉碎之准备。我相信汝等之坚定勇气和献身精神,相信汝等将忠于职 责,但若有任何懈怠,吾必严惩不贷。

在前线,就地奖罚,毫不拖延。若某人表现甚佳,应立马上报,若某人行事不当,就地军法 从事。

另者,为保所部之荣光,指挥官可能不得不以其佩刀作为惩罚之器,但在战场上刀染同袍之 血乃奇耻大辱。 现在新的部队将带着崭新的步枪到达,并且时间近在咫尺 ——箭已在弦,一触即发。

步兵部队斗志昂扬:英勇在胸,并且被一个信念,而且是唯一的信念主宰——他们肩负之责 就是消灭敌人。

帝国的命运在此一战。 全体官兵英勇作战!”

注2:英国部队的配给种类也十分丰富,包括了主食面包、饼干,新鲜或者罐装的牛肉、蔬菜,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会供应牛奶。所以他们的配给缩减,可不是意味着吃不饱,而是副食供应大幅下降了。

注3:生活在原始山区的那加土著人,充当了英军最好的斥候、向导、巡逻队和运输队,这些土著由英国官员统领,印度当地的文官深入村庄进行指挥,很多英国和印度士兵受伤后,就是被这些人送出丛林的。

本文为不负人生优雅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

各位朋友们,都看到这里了,点个赞再转发一下呗?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