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平台上看了许多关于中小幼教师(以下教师)职称评审的帖子和评论。发现广大教师对职称评审,特别是高级职称评审反响十分强烈。有的说不正之风盛行,有的说没有关系评不上,有的说不该与工资挂钩,有的抱怨名额少,都让校长挤占了等等。这种现象说明,教师对职称评审是十分重视的,也是十分渴望的。

网络图片
那么,高级教师职称为什么竞争如此激烈?是不是够条件就应该晋升呢?我们拿高校的情况作比较,就一目了然了。
一、高校教师晋升高级职称的现状
如今高校教师晋副教授、教授竞争更加激烈,条件更加苛刻。
1、有名额限制。一般院校教授仅20%,副教授40%左右。
2、学历要求高。晋升副教授、教授,必须具有博士学位。硕士学位的得相当优秀。
3、年资限制。硕士毕业工作10年,博士毕业工作5年以上,才有申报资格。本科毕业基本无可能,除非有特殊业绩。
4、业绩考核严。不仅要求教学工作量,而且还要有相当数量和级别的论文著作,以及专利、引进项目、科研成果等。
5、竞争机制无情。很多院校实行“非升即走”机制,讲师晋副教授,副教授晋教授都有年限规定,到年限晋不上的请“走人”。
还有很多晋升条件和考核标准,就不一一列举了。
二、中小幼高级教师的社会地位堪比公务员
高级教师(7-5级),正高级教师(4-1级),与高校正副教授是一样的。说明中小幼一级教师与高校的两院院士是同职级,享受相同工资、医疗等待遇的。也就是说,中小幼5-7级享受副教授待遇,4级以上享受教授待遇。这在以前是不敢想象的!说明国家对教师是特别重视和偏爱的。相对应的高级教师能享受副处级,正处级,副厅级,正厅级乃至省部级待遇。试问,哪个国家能比得了?
三、人才结构必须是金字塔型,选拔严格,竞争激烈是必然
有的老师说,教龄30多年了,还是中级职称;有的说,本科毕业20多年了,还没有晋上高级;还有的说,晋高级要论文,要教研课题,到哪里弄去呀?言外之意,埋怨晋高级教师太难了!
难,是必须的。这么高的荣誉,这样高的社会地位和待遇,能不严格评审选拔吗?实际上,与高校教师晋升的条件标准相比,中小幼教师的评审标准相对要容易一些。
首先,学历要求没有那么高。据了解,很多专科毕业甚至中师毕业的老师都评上了高级教师。
第二,虽然要求教研项目或论文,但层次比较低。一般在省市级学会或刊物上发表、交流以及获奖就可以。
第三,竞争虽然也很激烈,但还没达到“非升即走”的程度,起码不担心解聘走人的风险。
四、给准备晋高称的教师写几句话
1、按照本地区本学校规定的评审标准,逐项分析,逐条理解,认认真真地做好每一项材料准备;
2、准确用标准衡量自己,找出缺项和弱项,重点准备。日积月累见成效。
3、待条件基本满足后,积极申报。好事多磨,不可能一蹴而就,要有打持久战的准备。
4、最关键的一条就是:不与任何人攀比,自始至终做好自己的事。谁晋升都好,只羡慕不嫉妒,当作是对自己的激励。
5、尽管评审标准还需要完善,评审程序还需要透明,不正当竞争还需要纠正。但是,作为一个普通教师只能保持稳定的心态去对待,去适应,去积极争取。发牢骚,耍态度,甚至上访告状,是徒劳的,只能适得其反。
相信,只要你始终瞄准目标,做好所有的准备工作,你的晋级一定不会太远了。
小编祝愿所有教师都能心想事成,如愿以偿。
[点踩][点踩][点踩][点踩][点踩][点踩]
奇葩!丑陋!逼良为娼!勾心斗角!只要分化。闹吧!教师太团结了。
不急,不急马上就有院士级幼师了,初、高中院士级教师满地开花。那时院士不是成干上万,而是几十万、上百万或上千万,有可能托儿所、幼儿园的门卫就是个两院院士。
这些基础工作中级就该是顶,让真正搞出科研的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