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上海监狱内新来的犯人陆续排队领取午餐。其中有一个自称来自湖南的犯人卫求,领饭的时候总是默默把米饭推到一边,只吃馒头和菜。
经过一个月的观察,值班的张建国发现,卫求对米饭的抗拒似乎超出了普通的饮食偏好。一个南方人,居然会对米饭如此排斥,这实在令人生疑。
更让张建国在意的是,卫求在监狱里的表现过于"老练"。

这已经是他第七次因盗窃罪入狱,每次进来都像回到自己家一样熟悉。他遵守监狱的各项规定,从不与人起冲突,也不参与任何小团体活动,刻意与人保持距离。
一个细节引起了张建国的回忆。在此前审讯卫求的盗窃案时,他和同伙贺佐国、洪厚裕、李大军一起在上海火车站偷走了一名醉酒商人的包。
当时卫求的供述异常顺利,像是事先已经准备好的腹稿,而其他三人则显得犹豫不决。这种反差在经验丰富的张建国看来,反而显得有些刻意。

张建国注意到更多反常之处。卫求虽然自称是个无依无靠的孤儿,却会在深夜独自坐在床边,盯着一张泛黄的照片发呆。每当有人询问他的过去,他总是用相同的说辞搪塞过去。
张建国开始暗中观察卫求的一举一动。他发现这个"湖南人"的口音时有破绽,有时会不经意间带出几分陕西方言的痕迹。更奇怪的是,每当监狱里播放新闻时,只要涉及陕西的消息,卫求就会不自觉地竖起耳朵,神情也会变得异常专注。
张建国决定对卫求的身份进行深入调查。

他先是联系了湖南当地警方,核实卫求所说的户籍信息。同时,他也询问卫求的狱友们,希望从他们口中得到一些有价值的线索。
随后,张建国对卫求的随身物品进行第三轮检查。
一张普通的银行卡引起了他的注意。这张卡并非寻常的储蓄卡,而是一张属于十八岁青年的银行卡,这张卡的主人名叫牛彭勇。

通过对银行卡信息的调查,警方发现牛彭勇的面部特征与卫求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这个发现让张建国心头一震,他立即联系了相关部门,调取了牛彭勇的所有档案信息。
牛彭勇的父亲名叫牛抗斌,是陕西韩城人,他的照片与卫求的长相几乎可以重叠。更令人震惊的是,这位牛抗斌竟然是一个潜逃了十七年的命案逃犯。
信息被一一核实后,张建国终于明白为什么卫求会有那些异常的举动。

为了进一步确认信息,张建国决定重新审讯卫求的同伙。
在此前的问话中,这些人曾经提到卫求偶尔会与家人见面,这与他自称是孤儿的说法完全不符。经过深入询问,他们透露卫求有个外号叫"山东",这个看似无关紧要的细节,却进一步证实了他并非南方人的推测。
当所有证据都摆在桌面上时,张建国再次提审了卫求。面对铁一般的事实,卫求的伪装终于出现了裂痕。在长达数小时的审讯中,他的情绪逐渐崩溃,最终承认了自己就是牛抗斌的事实。

调查显示,牛抗斌这些年来一直在各个城市之间流动,从未在一个地方久留。
他用卫求这个身份在上海生活,靠着偷盗维持生计。即便多次被捕,也总能靠着熟练的伪装技巧蒙混过关。然而,他放不下对家人的牵挂,这才会在被捕时随身携带儿子的银行卡。
在确认牛抗斌的身份后,警方发现他不仅涉及一起命案,还在逃亡期间犯下了更多罪行。他的案件跨越多个省份,受害者遍布各地。

1995年,陕西韩城的芝阳镇还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小镇。
在这里,土地就是农民的命根子,每一寸田地都关系着一家人的生计。牛抗斌一家与邻居冯家世代交好,在这个靠天吃饭的小镇上,两家人经常互帮互助。
牛抗斌那时在当地的煤矿上班,虽然工作辛苦,但有一份稳定的收入。每天早出晚归的他,和妻子含辛茹苦地养育着年幼的儿子。

在村里人眼中,牛抗斌是个老实本分的年轻人,从未与人结怨。
一天,牛抗斌的父亲在田间除草时,发现自家的地界似乎被邻居家移动了。农村里的"地边子"问题向来敏感,一条看似简单的田埂,实际上是划分土地所有权的重要标志。老人家觉得地界被动过,心里自然不痛快,便找到了冯家理论。
原本只是两个老人之间的口角,但随着争执的升级,双方的情绪都变得激动起来。消息很快传到了正在煤矿上班的牛抗斌耳中。

听说父亲被欺负,血气方刚的牛抗斌立即丢下工作,带着弟弟牛抗民火急火燎地赶回家中。当他看到围观的村民和剑拔弩张的场面时,理智已被怒火冲散。
这场纠纷本可以通过协商解决,因为年轻人的介入而急剧恶化。牛抗斌看到田埂上放着的锄头,一时冲动抄在手中,朝着冯家的儿子挥去。
冯家的儿子被送往医院抢救,几天后,受害者因伤势过重不幸离世。这个消息犹如晴天霹雳,让牛抗斌彻底慌了神。

他知道真正动手抡起棍子的,是自己。弟弟虽也参与了争执,但那只是推搡,而自己却是下了狠手的人。思考了许久,牛抗斌和弟弟决定逃跑。
然而,弟弟牛抗民没能逃远,很快就被警方抓获,因为是从犯,被判处了六年有期徒刑。
牛抗斌就此踏上了逃亡之路,从此,他隐姓埋名过着东躲西藏的生活。他不敢回家,不敢联络任何熟人,只有一个念头——无论如何,都不能被抓到。

他决定彻底抛弃过去的身份。他给自己取了个新名字——卫求,并谎称自己是南方人,湖南出生,自小四处漂泊。为了躲避警方的追查,他刻意避免在一个地方停留太久,每隔一段时间便换一个城市生活。
流亡的代价是无法安定,他的经济状况始终捉襟见肘。
刚开始,他还能靠打零工勉强度日,可是长时间的漂泊让他厌倦了这种艰难的生活。他开始动起了歪心思,第一次盗窃时,他的手在衣兜里止不住地颤抖。

可当成功得手后,那种轻而易举得来的满足感让他心跳加快,也让他逐渐陷入深渊。抢劫、偷盗,他渐渐将这些当成了谋生的手段,并且越做越熟练。
长年的逃亡让他养成了警觉的习惯,但也让他愈发大胆。在不断的流浪过程中,他遇到了几个同样以犯罪为生的人。
后来他发现,与同伙合作能更轻松地获得赃款,于是,他和他们组成了一个小团伙,开始有组织地进行抢劫和盗窃。

1998年5月25日晚,牛抗斌和几个"狐朋狗友"打起了一对普通夫妻的主意。这对夫妻经营着一家小店,过着清贫但踏实的生活。事发当晚,他们破天荒地提前收工回家,藏在屋内的牛抗斌等人顿时慌了神。
原本只是想偷点钱财的他们,因为害怕被发现而铤而走险,将夫妻俩杀害。而这一切,仅仅是为了几百块钱。
第二天,死者的妹妹杨佳荣来探望时,眼前的一幕让她崩溃。杨佳荣立马报了警,警方赶到现场,经过对现场勘察搜集证据,作案团伙的其他成员陆续落网,只有牛抗斌不见踪影。

牛抗斌辗转来到了上海,他给自己编造了一个新的身份——湖南人卫求。
他刻意改变口音,编造出一个苦情的身世,甚至连吃饭的习惯都刻意改变。然而,他唯独改变不了对面食的偏好,这个源自家乡的烙印,最终成为暴露他身份的关键。
在上海的日子里,牛抗斌依然没有改邪归正。

2012年的7月3日,一位老板来到上海与客户畅谈生意,过程非常顺利,为了庆祝,他比平时多喝了几杯。酒过三巡,他意识到自己随身携带着大笔现金,顿觉不安,便决定连夜返回。
他打车来到上海火车站,然而,酒精的作用让他的身体越来越沉重,下车后,他勉强支撑着走到一个花坛边,原本只是想稍作休息,没想到竟在迷迷糊糊中睡了过去。
卫求和他的同伙已经在火车站附近游荡许久,专门盯着像刘老板这样神志不清的旅客下手。

看到刘老板靠在花坛边沉睡,一行人迅速分工,有人放哨,有人佯装路人观察四周,而卫求则轻手轻脚地摸向刘老板的衣兜,熟练地取走了他的钱包。几人配合默契,得手后迅速离开。
直到凌晨四点,刘老板才在冷风中猛地惊醒,发现财物尽失的他顿时慌了神,连忙拨打了110报警。警察赶到后,调取了火车站的监控录像,很快锁定了嫌疑人——卫求一伙。
不到几天,警方就将他们全部抓获。

这已经不是卫求第一次落网了。
事实上,在这之前,他刚刚因盗窃被释放不到三个月。他的作案手法虽然熟练,但每次被抓后却表现得异常配合,从不抵赖,很快便交代所有犯罪事实,使得案件得以迅速结案。这次也不例外,他很快承认了罪行,再次被移送至看守所。
在狱中的他依旧不爱吃米饭,也是因为这个细节被细心的张建国发现,最终成为警方突破他伪装的重要线索。

被警方识破身份时,牛抗斌仿佛瞬间苍老了十岁。
他以“卫求”的身份再度站在法庭上,检察官依次出示证据,指纹、DNA、目击者证言,一条条铁证堆砌成无法否认的事实。牛抗斌低垂着头,在庭审过程中承认了自己冒名顶替的行为。多年来,他不断更换身份,漂泊各地,以盗窃、抢劫为生,而如今,他再无逃脱的可能。
最终,法院根据牛抗斌的罪行,判处他死刑。判决宣读完毕,牛抗斌低着头,不发一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