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时代太乱看不懂?一文屡清北洋军阀兴衰史

佳霖谈历史 2023-06-10 23:23:09

1870年,清政府设立北洋通商大臣,负责管理河北、山东、辽宁三省的洋务、通商、外交等事宜。

通商、洋务、外交、海防,都是专业活。只会读圣贤书的传统官僚干不了。

于是此后的二十多年里,北洋大臣一职,便长期由精通洋务的李鸿章把持。

从某种意义上说,北洋大臣就是为李鸿章专设的。

李鸿章在任期间,政绩卓著。不仅兴办了北洋海陆军以及大量近代化企业。

还仿照西方军校,建立了中国的第一所陆军学堂——天津北洋武备学堂。

1885年2月,北洋武备学堂招收第一期学员。

此后十多年,从学堂毕业的风云人物数不胜数,如王士珍、段祺瑞、冯国璋、曹锟、吴佩孚、王占元、卢永祥、齐燮元、陆建章、段芝贵等,都是日后的北洋系大佬。

然而,有一个人并非北洋武备学堂毕业,却继承了李鸿章的遗产,成为将来北洋系正儿八经的第一任领袖。

这个人就是袁世凯。

总督朝鲜

袁世凯,出身于河南项城的一个大家族。

他的叔祖袁甲三曾参与镇压太平军和捻军,官至漕运总督,是这个家族的顶梁柱。

他的生父叫袁保中,为项城当地的豪绅,一生没有出仕为官,仅以附贡生资格捐了个候补同知官位。

袁世凯是袁保中的第四子。

出生的那天,恰好袁甲三在外打了胜仗,寄信回家报捷,袁保中大喜过望,心想这孩子命大福大造化大,便给他取名为“凯”,并按照家族“保世克家”的排行,为他命名“世凯”。

由于袁世凯并非嫡子,加之二叔袁保庆无子,所以袁世凯七岁那年,便被过继给了袁保庆。

袁保庆早年追随袁甲三镇压捻军起义,立下战功,官至江宁盐法道。

受其影响,袁世凯从小酷爱军事。常常不惜花重金搜罗各种兵书、战策。

他曾经还扬言:三军不可夺帅,如果我手上有十万精兵,便可横行天下!

如果就这么发展,凭借袁保庆与淮系诸将的关系,袁世凯多半也能混进北洋武备学堂。

但袁保庆天不假年,仅48岁就病死了。

项城袁氏家谱

1873年,袁世凯将嗣父袁保庆安葬于项城老家,其后居住于陈州府淮阳县。终日游手好闲。

从叔袁保恒(袁甲三之子)见袁世凯年纪轻轻,总这么混日子也不是个事,就把他揪到京城读书,看看能不能考个功名。

1876年,读了两年圣贤书的袁世凯返回河南参加乡试,但没考中。

三年后,袁世凯再度参加乡试,结果再次名落孙山。

屡试不中,袁世凯怒了:大丈夫当效命疆场,安能久事笔砚间乎?老子学习不行,去从军行不行?

从军还是可以的。

袁甲三与曾国藩的关系很好,其长子袁保恒是李鸿章的高参,袁保庆与淮军大将吴长庆也是结拜兄弟。

有这层关系在,袁世凯顺理成章的就进入了淮军,成为吴长庆的幕僚。

当时,吴长庆的幕府中还有张謇等名士。

正所谓近墨者黑,近朱者赤。袁世凯整天与张謇这种天子骄子同堂办公,他身上的纨绔之气便逐渐消失,变得“谦抑自下,颇知向学”。

吴长庆见袁世凯孺子可教,也替逝去的结拜兄弟感到高兴,于是便破格任命袁世凯为帮办营务处,负责办理军营行政,打算继续栽培。

1882年,又是三年一度的乡试年。

虽然袁世凯对科举没兴趣,但他不服输,还想再考一次,证明自己的实力。

不过,就在袁世凯准备参加科举时,朝鲜爆发了“壬午兵变”。

这年八月,吴长庆率军前赴朝鲜平乱。作为营务处的帮办,袁世凯自然要随军行动。

因而,他便错过了乡试。

但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进入朝鲜后,袁世凯过人的军事天赋得以展现,不仅轻松帮助吴长庆搞定朝鲜内乱,还针锋相对,顶住了日本人的压力。

日本人原以为可以趁乱控制朝鲜,但不料被突然冒出来的袁世凯搅了局。

愤怒之下,日本政府日本政府向清政府提出抗议,要求严办袁世凯。

当今有句流传甚广的话:“凡是敌人反对的,我们就要拥护”。

日本人免费帮忙宣称,当时才25岁的袁世凯,一下子就在国内出了名。

李鸿章知道了这事,力排众议:袁世凯智勇双全,干脆别回来了,就在朝鲜待着,掌控局面,替朝廷分忧,顺便帮朝鲜训练新军。

什么叫一步登天?这就是!

原本连个举人功名都考不上的袁世凯,一跃成为清朝的三品大员、朝鲜王室的太上皇。

朝鲜新军

小站练兵

总督朝鲜的十年间,袁世凯靠着过人能力,有效遏制了日本对朝鲜的渗透。

但中日争夺朝鲜半岛控制权,说到底,还是两国实力的较量。

此时的大清,外强中干,无力遏制日本崛起,也根本保不住朝鲜。

1894年7月,甲午战争爆发前夕,日本向朝鲜大量增兵,其野心昭然若揭。

而大清这边却迟迟没有动静,什么事都要慢一拍。

袁世凯指望不上国内,只好开溜,化装成平民逃回天津。

关于中日甲午战争,之前的内容有详细介绍。这里不再赘述。

战争进行期间,朝臣见大清海陆军被日军花式吊打,便纷纷上书光绪皇帝:淮军骄悍疲惰,军纪松弛,每战必溃,万不可再用。大清要想振作,必须搞军事改革!建立新式陆军!

光绪不瞎,旧军是个啥样,他也很清楚。

君臣都有意改革军事,一拍即合,建立新军的计划就这样被提上了日程。

1894年底,李鸿章派嫡系胡燏棻天津在马厂建立“定武军”。

作为试点单位,定武军的变革不够彻底,属于半拉子工程。

胡燏棻身为文官,他对训练新式陆军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所以几个月后,胡燏棻就被调任芦津铁路督办,负责修铁路去了。

定武军则改由袁世凯接管。

为什么是袁世凯呢?

一来,他在朝鲜有练兵经验。回国之后,他还频繁上书,阐述自己的军事思想。

二来,他通过贿赂李莲英,与当时炙手可热的荣禄搭上了线。

另外,李鸿章当时已经靠边站了,淮军前途未卜。李鸿章也希望找一个靠谱的年轻人,带领淮军实现复兴。

在这种多方因素影响下,袁世凯成了各方都能接受的人选。

袁世凯到任后,主要做了五件事。

一是更名,将定武军番号改为“新建陆军”。

并且还更换了训练地,之前在天津马厂,后迁至天津小站。

二是更换军官。

定武军的军官很多都是淮军旧人,袁世凯瞧不上。

他从北洋武备学堂历年的优秀学员中,挑选了一批精锐,如“北洋三杰”王士珍、段祺瑞、冯国璋。

还有曹锟、张怀芝、段芝贵、王英楷等。

在这些北洋精英的协助下,新建陆军完全按照德国陆军体制进行建设,步兵、骑兵、炮兵、工兵,一应俱全。

当然,为了扩大影响力,也为了平衡派系。袁世凯当时也吸纳了一些关系户。

比如老上司吴长庆的堂弟吴长纯,袁世凯的表弟刘永庆,袁家佣人的儿子吴凤岭,李鸿章推荐来的张勋,也都在新军中担任了高级将领。

影视剧中的张勋

第三件事是扩军,定武军由原来的四千余人增至七千。

新增的两千多人,由袁世凯亲自选拔,抽大烟的不要,烂赌鬼不要,近视的不要,有前科的不要,年龄、身高、臂力不符合要求的一律不要。

四是制定各种章程条规,如《操场暂行规则》《出操规则》《打靶法式》《将领督操》。

袁世凯此时练过兵,知道光有章程还不够,关键还在于落实。

所以他定期会举行考核,狠抓训练和军纪。

据说袁世凯有一次下基层巡查,正好看到一个小军官偷食鸦片,尽管小军官跪地求饶,身边人也帮忙说好话,但袁世凯为正军纪,还是当场把军官处决了。

从此之后,新军中从此再也没有人敢抽鸦片。

五是提高待遇。

袁世凯曾对张之洞说:练兵看起来很复杂,其实很简单,主要是要练成绝对服从命令。我们一手拿着官和钱,一手拿着刀,不服从就吃刀,服从就有官有钱。

当时,新军的饷银是全国最高的。

为了保证士兵都能足额领到工资,袁世凯每个月都亲自发饷,力图杜绝各种克扣军饷、吃空饷的不良习气。

此外,为了激发官兵向上的动力,袁世凯还举行考试,从士兵中挑选出四百多人送到武备学堂进修。

毕业后,优秀学员送去日本军校留学,学德文者派往德国留学,其他学员分派各营任下级军官。

一句话,在袁大帅麾下,只要有上进心,就不怕得不到提拔。

袁世凯把组织工作做到了基层一线,上至军官,下至士兵,对他又怕又爱。

如此一来,新建陆军就变成了袁世凯的私军。

北洋六镇

1897年七月,袁世凯以练兵有功,升任直隶按察使。

翌年,荣禄成立“武卫军”。

他自募一万人在南苑编练,号称武卫中军;

以直隶提督聂士成的武毅军一万五千人为武卫前军,驻芦台;

以甘肃提督董福祥的一万二千人为武卫后军,驻蓟州;

以四川提督宋庆的毅军一万二千人为武卫左军,驻山海关内外;

以袁世凯的新建陆军为武卫右军,驻小站。

这五路人马,以聂士成的武毅军实力最强。新建陆军次之。

如果就这么发展,袁世凯只能是万年老二,短期内难以出头。

但天有不测风云,庚子之乱,再次改变了袁世凯的人生轨迹。

1900年5至8月,武卫军之中、前、后、左四军,在抵御八国联军入侵期间,全部遭受重创。

只有袁世凯统领的武卫右军完整保存了下来。

不仅保存了下来,袁世凯还在山东收编旧军,趁机将兵力扩充至19600多人。

相当于两个混成协(旅)的兵力。

原本的五路大军拱卫京师,相互制衡的局面,就这样,变成了袁世凯一家独大。

1901年11月7日。大清裱糊匠李鸿章,走到了他生命的尽头。

李鸿章死后,袁世凯毫无疑问的被任命为直隶总督、北洋大臣,接过了李鸿章的政治遗产。

袁世凯上任伊始,拟定“募练新军章程”,获得朝廷批准。

随后,袁世凯按照章程,陆续编练出北洋六镇。

关于北洋六镇的成军过程,之前的内容中也有详细介绍,这里不再赘述。

袁世凯编练北洋军期间,徐世昌的地位扶摇直上。

徐世昌,河南卫辉人,比袁世凯大四岁。

袁世凯早年还在陈州混日子时,与当时正在陈州授馆的徐世昌一见如故,拜为金兰。

后来,徐世昌高中进士,在翰林院待了九年。

1897年,袁世凯见老友一身才华得不到施展,便向上奏朝廷,请徐世昌到新建陆军担任秘书长兼参谋长。

弃文从武,这在当时属于以高就低。

但徐世昌毅然离开翰林院,全力以赴,总揽全军文案并参与机密。

新建陆军不缺将帅,始终缺一个军师。

徐世昌来了后,填补了这一空缺。他提出了完整的近代化军事理论,并制订了中西结合的军制、法典、军规、条令及战略战术原则。把北洋军搞得风生水起。

1905年,慈禧听说徐世昌有大才,便将其调入军机处,任军机大臣,署理兵部尚书。

同年9月,慈禧下诏,特派镇国公载泽、兵部侍郎徐世昌等五大臣出使西洋。

打算参照欧美各国政体,实行“君主立宪”。

对此,孙中山领导的革命党坚决反对。

革命党认为清政府是以立宪之名,行专制之实,一旦君主立宪,君主世袭成为宪法规范,则推翻帝制,建立共和政体的计划将难以实现。

至于袁世凯,当然是举双手双脚赞成。

主持立宪改革,大清哪有人比他更合适?

并且他曾经还坑过光绪,要是哪天慈禧归了天,光绪重掌大权,他不得被光绪弄死?

但大清要是立宪,情况就不同了。到时候皇帝权力受限,光绪再想弄死他就困难了。

不过,袁世凯小算盘打得响,但他忘记了一件事。

立宪改革,必然要造成利益冲突。

就像当初的戊戌变法,有人上,自然就有人要下来。

下来的那些人,会老老实实认命吗?

所以到了第二年,袁世凯主持官制改革时,立马就被群臣弹劾。攻击是一波接着一波。

以铁良为代表的八旗少壮派见袁世凯倒霉,趁机落井下石,跑去对慈禧说:袁世凯就是当代年羹尧,这老小子手握重兵,说不定哪天就造反了,不得不防啊!

被扣上图谋不轨的帽子,这可不是小事。袁世凯无奈之下,只好交权,辞去了所有兼职,还交出了北洋第三、五、六镇的指挥权。

慈禧其实也防着袁世凯,见袁世凯主动交权,便顺水推舟,将他明升暗降,由手握实权的直隶总督、北洋大臣,升为有职无权的军机大臣。

然而这还没完,更倒霉的还在后面。

1908年11月,慈禧病死,顺便还带走了光绪。

随后,三岁的宣统即位,其父醇亲王载沣和隆裕太后共同执掌大权。

载沣是光绪的弟弟,对袁世凯当年出卖光绪的事情耿耿于怀。一直有诛杀袁世凯的想法。

万幸,张之洞挺身而出,表示“主少国疑,不可轻于诛戮大臣”。

袁世凯这才捡回一条命,全身而退,回到老家赋闲。

1909年,袁世凯赋闲在家垂钓

东山再起

袁世凯被踢出朝堂后,载沣又把北洋军一些重要将领的职务也进行了调整。

比如段祺瑞。此前是北洋新军第六镇统制,调整之后,被外放到江苏任江北提督,成了地方保安团司令。

还有冯国璋。为了能全身而退,他主动请辞。载沣装样子,不批准他的辞职。

但冯国璋对局势看得很清楚,如果袁世凯不能复出,他被清洗也是迟早的事。

调整了一众北洋将领的职务后,载沣开始揽权。

之前已经答应的事,比如立宪、召开国会,他通通都不落实。

由此,八旗少壮派亲贵越发地有恃无恐,大开历史倒车。

张之洞对此无能为力,枯木强撑,忧愤而死。

临死之前,张之洞对载沣说:一意孤行,恐怕会激起民变。

听到“民变”二字,载沣嗖地一下站起来,悍然说道,怕什么!有兵在!

张之洞见载沣如此傲慢,只得长叹一声,“不意闻亡国之音。”

载沣的判断正确吗?

对也不对。

此时的朝堂确实握有北洋六镇的指挥权。但真要出个什么大事,载沣调得动北洋军吗?

在袁世凯早年的经营下,北洋军上下一心,铁板一块。许多人与袁世凯暗通音信,竭力为其东山再起创造条件。

为了分化北洋军,载沣也使了一些手段,比如重用徐世昌,任命其为东三省总督。

但徐世昌拎得清是非,知道谁才是自己的大靠山。

结果,徐世昌总督东北期间,北洋军的势力不减反增,趁势扩张到了东北。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有有一个人因计擒匪首杜立三有功,得到徐世昌重用,升任奉天巡访营前路统领。

这个人就是后来的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

随着北洋军势力的扩张,袁世凯的复出,变得愈发成熟。只是缺一个机遇。

没过多久,这个机遇来了。

1911年5月,清政府宣布废除军机处,实行责任内阁制,任命内阁总理大臣和诸大臣。

然而,内阁成员名单公布后,旗人竟然占了九席,其中皇族七人,而汉官却只有四人。

一时间,举国哗然。人们普遍认为,大清朝廷仍将国家权力视为一家一姓之私产,他们不仅不信任汉人,甚至也不信任无血缘关系的满人,而只信任自家那一小撮宗室亲贵。他们死也不会放权,坐实了革命党早年的指控。

受此影响,原本支持清政府的立宪派,迅速转变立场。

不要小看了清末的立宪派,这股势力的实力其实很强。

地方督抚中,很多人支持立宪。北洋军也支持立宪派。

没有地方督抚、士绅,乃至北洋军的支持,清政府只是空中楼阁,毫无根基可言。

“皇族内阁”成立五个月后,两个重磅炸弹来袭。

1911年9月,四川爆发保路运动。

四川的同盟会联合哥老会等反清会组织,组成同志军,围攻省城。

面对全川形势失控的局面,清政府急调湖北新军入川镇压。

结果这导致武昌兵力空虚,留守的湖北新军顺势发动起义。

10月10日,武昌起义一声枪响,标志着辛亥革命全面爆发。

随后不久,湖南、陕西、山西、江西、安徽、江苏、云南等地的新军相继起义。

仅仅一个月时间,清政府就失去了半壁江山。

相比北洋六镇,地方新军有个特点,就是军中的进步思想异常活跃。

地方督抚编练新军时,倾向注重招收有文化的青年和留学生任军官。

举个例子。湖北新军某一年征召一百名新兵,其中有秀才24人,廪生20人。

一群读圣贤书的文化人,放着好日子不够,干嘛要来当兵,图啥?

很显然,图的就是救亡自强。

这种现象在北洋军中是很难看到的。

由于发动起义的人,都是一群有信念、有奋斗目标的爱国者。

于是乎,接下来的内战,清政府打得异常艰难。

载沣起初本想让陆军大臣廕昌领兵镇压武昌起义。

但廕昌调不动北洋军,无奈之下,隆裕和载沣只好妥协,接受袁世凯提出的“出山”条件,不仅将军权还给了袁世凯,还在京城搜刮了一笔巨款,作为北洋军南下的军饷开支。

袁世凯复出后,北洋军与湖北革命军立即开战。

此役,史称“阳夏保卫战”。

虽然北洋军赢得了战争,却输了战略优势。

就在北洋军与革命军血战武汉三镇时,江南革命军将张勋率领的“辫子军”赶出了南京。

随后,革命军一路北上,进占徐州,随时都能发动北伐。

此外,广东、湖南的革命军也正在赶往武昌的路上。

面对各地冒出来的革命军,袁世凯陷入深思:北洋军虽然战斗力强悍,但靠着六七万人也无力包打天下。现在江南财赋重地皆失,朝廷穷的叮当响,而自己手上又正好有一笔巨款。正所谓有钱能使鬼推磨,自己逆天改命的机会来了!

袁世凯无意再保行将就木的清政府,南北双方由此开始了长达三个月的谈判。

民初风云

既然要靠谈判解决问题,南北双方就得统一思想,拿出各自的条件。

北方好说,八旗少壮派只会打嘴炮。

袁世凯略施小计,就让载沣主动辞职,回家抱孩子去了。

尔后不久,袁世凯又掌握了禁卫军和京师防务,彻底捏住了大清朝的命根子。

在谈判桌上,袁世凯能全权代表北方。

他的态度很简单——新政府的大总统必须由自己出任。

相比北方,南方的情况就复杂了。

当时南方有两股势力,一是革命党,二是立宪派。

立宪派主张君主立宪,与北洋系的政治态度契合,因此很自然的支持和谈。

一部分革命党反对议和,主张打到底。

但也有以黄兴为代表的革命党主张以大局为重,不就是个总统么?让给袁世凯做也没什么不行的。只要他能推翻清室,让天下恢复太平,可以让步。

就在内部吵成一锅粥的时候,列强也跳出来干涉。

列强不看好革命党,便截留了南方革命军占领下的各口岸的海关税款,不让革命军用。

并且列强还纷纷派出军舰驶进长江,武装干涉,公开站台袁世凯。

在这种情况下,尽管孙中山从国外赶了回来,也就任了民国临时大总统。

但在重压之下,革命党还是咬着牙立了字据:只要袁世凯支持共和,迫使清帝退位,就推举他为总统。

南北双方达成一致意见,接下来就好办了。

1912年2月,北洋系将领集体逼宫,并许给皇室以特殊“优待”。

隆裕太后觉得优待条款还不错,主动退位,怎么也比前明皇室被杀了个精光要好。

2月12日,隆裕宣布清帝退位。

统治中国长达268年的清王朝,亡了。

清帝退位第二天,袁世凯声明赞成“共和”。

孙中山按照约定,宣布辞去临时大总统。并邀请袁世凯到南京就任大总统。

袁世凯又不傻,到了南方,万一被软禁了怎么办?

思来想去,袁世凯决定不去。

孙中山见袁世凯不来,表示没关系。反正中华民国已经定都南京了。

你袁世凯啥时候来南京,我啥时候走。你不来,我不走。你有本事就一辈子都别来,看咱俩谁先认怂。

袁世凯和孙中山都不退步,就这么耗着了。

耗了几天后,袁世凯决定先出招。

他制造舆论,说北京是传统政治中心,首善之区。南京偏安江南,各方面都不如北京。你孙文谋国事者,当规度利弊,顾瞻会势,岂可以意气争也!

孙中山见袁世凯造势,也使出杀手锏——派蔡元培、宋教仁组成迎接团,到北京请袁世凯到南下就职。

南方代表都来了,你袁世凯还好意思窝着不动吗?

袁世凯当时是怎么想的,不知道。

但就在蔡元培、宋教仁与袁世凯会晤的当天晚上,北京爆发了兵变。

曹锟指挥的北洋第三镇士兵炸开朝阳门,在北京城内大肆纵火劫掠。

有几个士兵甚至还闯入了蔡元培、宋教仁等的下榻处,舞刀弄枪进行威胁。

南方代表都是文化人,哪见过这阵势?当即吓得头冒冷汗,立刻就想走人。

而各国大使馆的驻军一看这阵势,也是纷纷戒严,表示袁世凯不能去南京,必须要留在北京镇场子。

如若不然,西方各国政府将不承认民国政府的合法性。

眼瞅着事件闹大,袁世凯出面弹压。

然后,兵变就被袁世凯光速解决,北京街面又恢复安宁。

待平息事件后,袁世凯表示,不是我不肯南下,只是目前的局面,你们也看到了,实在没办法。

与之同时,北洋将领也联名通电全国,表示如果袁世凯走了,他们无法保证北京不会再有类似兵变发生。

关于这场兵变是由谁主使的,目前不得而知。

按照革命党人的说法,袁世凯就是幕后主使。

但也有革命党人认为不是,比如徐永昌在回忆录中就说这事与袁无关。

不管谁主使的吧,既然洋人反对、社会媒体反对、地方大员反对,甚至就连派出的迎袁特使也打了退堂鼓。

孙中山就是有一百个不愿意,也不得不承认,自己这次又输了。

3月10日,袁世凯在北京宣誓就任大总统。

当然,孙中山也不是这么容易就认输的性格。

就在袁世凯宣誓就职的第二天,他抛出了草拟已久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这个临时约法,规定民国的政体是“责任内阁制”。

所谓内阁制,就是内阁总理有权,大总统无权。

其实革命党一开始的想法是效仿美国,搞总统制。

但面对眼下的局势,如果继续实行总统制,袁世凯必将独揽大权。

于是,孙中山也只能出此下策。

在孙中山看来,就算袁世凯在北京做大总统,也没关系。只要搞内阁制,控制住议会,他也只是个虚位傀儡。

面对孙中山的出招,袁世凯并没有立即回应。

他知道,宪法可以改,权力的关键在于兵权。

所以,袁世凯没有第一时间与孙中山打嘴炮,争论朝令夕改是否合理。

而是把工作重心放在了整顿军队上。

当时,北方的军队挺多的,但派系复杂,袁世凯搞不清楚哪些人拥护自己。

为了理清基本盘,顺便敲打异己。袁世凯将原来的北洋第一到第六镇,重新命名为陆军第一到第六师。

除此之外,袁世凯又将明确效忠自己的几支部队编为六个师。

这十二个师,师长大多都是北洋故人,属于袁世凯的基本盘。

理清了基本盘,袁世凯随即以临时大总统名义,将北洋系一众将领全部高升。

其中,赵秉钧出任内阁总理,这是袁世凯一手提拔起来的亲信。

段芝贵任拱卫军总司令,掌握京城的卫戍部队。

北洋三杰的段祺瑞出任陆军总长,节制全国陆军。

冯国璋出任军事处处长,执掌禁卫军。

也许有人会问,“北洋之龙”王士珍哪去了?

王士珍属于保皇派,清帝退位后,他为了表示忠于清廷,主动辞职,回家歇着去了。

1914年,王士珍曾短暂复出,但也没掀起什么风浪。最后彻底退出了政坛。

北洋三杰

二次革命

稳定了基本盘,袁世凯请梁启超组建民主党,负责即将到来的大选。

按袁世凯的设想。先来文的,选赢了,便罢了。失败了也不怕,反正自己手上有兵。到时候武力解决问题。

见袁世凯在操盘,革命党也进行调整。

1912年8月,宋教仁将一盘散沙的中国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

此后,宋教仁亲自出面,在安徽、上海、江浙等地演说。为大选造势。

1912年12月10日,初选开始。

不得不承认,在选举方面,宋教仁比梁启超还是技高一筹。

1913年1月,各省陆续开票

众议院的596个席位,国民党占到269席。

参议院的274个席位,国民党占到123席。

国民党在参、众两院870议席中,一共占有392席,虽然没有过半。但袁世凯控制的民主党、共和党、统一党,三个党加起来的席位只有223席,远低于国民党。国民党依然可以凭借其绝对优势,影响操纵参、众两院。

因此,国民党赢了,组阁已成定局。

看到这个结果,袁世凯依旧不着急。

反正首都在北京,宋教仁要到北京组阁。而北京又是自己地盘,到时候不怕国民党能翻天。

然而,事情就是这么巧。

1913年3月20日晚,宋教仁动身北上组阁,不料在上海北站遇刺身亡。

几天后,凶手落网,警察从其家中搜出了他与赵秉钧通电的铁证。

国民党人一下子就沸腾了,说这绝对是袁世凯指使的!

见国民党将矛头对准自己,袁世凯公开回应:自己不知情。就算是北洋系干的,也是下面的人自作主张。自己很无辜。

其实,宋教仁遇刺这事究竟是袁世凯指使的。

还是赵秉钧揣摩上意,自作主张。

亦或许,是国民党自己人干的,意在嫁祸给袁世凯,已不可考。

但宋教仁之死,却成了清朝灭亡后,国民党不满袁世凯这一年来各种压制异己行为的一个宣泄点。

盛怒之下,以孙中山为代表的一部分国民党人表现得极不理智,说这事不能再忍了,这次一定要与袁世凯开战。

当时,国民党内部也有头脑清醒的人。比如黄兴。

黄兴劝孙中山:咱们现在手上没兵,你拿什么跟北洋军打?去年谈判时,咱们手里还有几条枪时,那时候你不打。现在没枪了,你却要打。这不是送死吗?还是老老实实坐下来走司法程序吧。

孙中山被黄兴这么一劝,也冷静了下来,决定走司法程序。

可是就在此时,袁世凯却又干了一件让国民党很愤慨的事——他拿全国关税、盐税,向英、法、德、俄、日五国银行团借了2500万英镑。

清末民国主要外资银行分布

国民党一看这情况,再次吵得沸沸扬扬。

按照临时约法规定,民国政府借款,要经国会通过后才能签字。而国会当时是被国民党控制的。袁世凯为了借钱,绕开了国会,这等于是视临时约法如草纸。

并且,袁世凯此时借钱,意图也很明显。

肯定就是想着借到钱后,招兵买马,收拾国民党嘛。

如此一来,战争已无可避免。“二次革命”就此爆发。

这次战争打响前,国内的形势大致是这样的:北方大部分地区被北洋军控制,国民党控制江西、安徽、广东。

云贵、广西、四川这些地方虽然不支持北洋系,但与国民党的关系也一般。

剩下的新疆、青海、甘肃等地,地广人稀,远离中央,基本上都是打酱油的存在。

国民党仓促之下能拉拢的只有湖南、重庆、福建、浙江等省。

双方实力差距如此明显,国民党的战败,自然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1913年6月,袁世凯借口国民党叛乱,罢免了江西、广东和安徽三省的国民党都督。

紧接着,北洋军大举南下。

没招了,只能硬着头皮打了。

9月,北洋军攻下南京,二次革命失败,国民党主要领导人流亡海外。

战后,北洋系控制的民国政府将国民党定为叛党,永久封杀。

护国战争

二次革命失败后,孙中山深切感到,“非袁氏兵力之强,乃同党人心涣散”,已不能领导革命继续前进。

于是,孙中山决心从整顿党务入手,重组新党,拯救革命。

1913年9月27日,孙中山亲自拟定入党誓约,规定入党者须绝对服从其领导,无论资格多老,皆须重立誓约,加按指印。

黄兴对此很不满,他不同意党员“服从党魁一人”。并且他认为党员“在誓约上用中指按上指印,以起矢忠”的做法,既原始又落后,不利于革命事业的发展。

当时,与黄兴持相同观点的人还有不少,比如李烈钧、胡汉民等。

反对者们多次劝说孙中山,孙中山不听,由此,本就实力大损的国民党,再一次分裂。

没了国民党的制衡,袁世凯随即开始总揽大权。

他先是宣布修改《临时约法》,把政体由内阁制改回为总统制。

接着又颁布新《约法》,两次修改总统任期。

第一次把总统任期改为十年。第二次直接取消总统任期限制,宣布自己为终生总统。

并且,他还强化了总统权力。将原本需要国会批准才能生效的宣战权、签约权等实权,一并收入囊中。

经过这一系列操作,袁世凯与皇帝已经没啥区别了。

不过,虽说袁世凯此时的地位和皇帝差不多了,但总统毕竟不是皇帝。

袁世凯作为从旧时代过来的人,他心里对做皇帝,多少还是有点想法的。

并且,袁世凯担任总统期间,他干的也不顺心。

虽然南方没有国民党了,但诸如云贵地区,依旧掌握在地方军阀手中。

这些地方势力拥兵自重,不服从中央政府。

为了强化中央权力,真正统一全国,袁世凯想了很多办法,然而收效甚微。

在这种情况下,袁世凯做出了一个无比愚蠢的决定——称帝。

想着通过搞君主立宪。借皇帝名号压制地方的实力派。

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凯宣布接受帝位,推翻共和,复辟帝制,改民国为“中华帝国”,并下令废除民国纪元,将1916年定为“洪宪元年”。

称帝之前,由于中日“二十一条”事件,袁世凯饱受诟病。

老百姓普遍认为,这都民国了,咋还签不平等条约呢?看来民国与大清也没什么区别嘛。

如此舆情之下,要是再开历史倒车,明显不合时宜,必然要遭到千夫所指。

当时段祺瑞为了袁世凯着想,曾五次登门劝诫:老袁,你可千万别做傻事啊!

为了表明态度,段祺瑞甚至还卸去职务。

不过估计是人老了,容易犯糊涂的缘故。

袁世凯被自己儿子袁克定和北洋元老杨度、孙毓筠、严复、张勋、段芝贵这些人一通忽悠,竟然真的以为舆情支持他称帝。

结果他是一步踏入深渊,彻底玩脱,葬送了自己几十年来积累的声望。

听说袁世凯称帝,遭到了全国抨击,南方军阀和国民党顿时来了精神。

被姓袁的压制了五年,这回总算是可以新帐旧账一起算了!

1915年12月,孙中山发表《讨袁宣言》。

同一个月,蔡锷、唐继尧等人通电各省,宣告云南独立,声讨袁世凯,“护国战争”开始。

其实,以北洋系与地方军阀和国民党的实力差距,哪怕称帝不得人心,袁世凯也未必会输掉战争。

然而要命的是,袁世凯这时候没钱了。

之前找五国银行团借的外债,早就花得七七八八。

而现如今欧洲又在打世界大战,地主家也缺钱呢。

正所谓大炮一响,黄金万两,没银子还打什么仗?

一时间,北洋系内部人心涣散,除了曹锟、吴佩孚、王占元少数几个憨憨还宣誓效忠袁世凯外。

其余大佬,如冯国璋、徐树铮,全部跳出来唱反调。

冯国璋当时甚至还与护国军达成私下协议,表示自己严守中立,决不与护国军开战。

见北洋系有分裂的苗头,原本支持袁世凯的日本政府开始两头下注。

表面上,日本依旧在支持袁世凯。但私下里却资助护国军和国民党。

外面闹,家里也不太平。

袁世凯的几个儿子因为谁做太子,天天在家里争风吃醋,搞宫斗那套把戏。

袁世凯看着这帮孽子,心想老子英雄儿混蛋,自己怎么就生了一窝废材呢?

内忧外患之下,袁世凯一病不起,只好宣布取消帝制,重新做回了大总统。

然而,护国军和北洋系中倒袁派,已经与袁世凯翻脸了,又怎么可能善罢甘休呢?

他们坚持要袁世凯让位,连大总统也不要做了。

最终,袁世凯在一片骂声中,因尿毒症不治而亡,时年57岁。

府院之争

袁世凯死后,段祺瑞出任总理。

为了平息了南方护国军的反对声音,段祺瑞宣布恢复国会和《临时约法》。

做完这些善后工作后,段祺瑞发现总统位置还空着,便接受徐世昌的建议,让黎元洪以副总统身份,继任总统。

民国初年,黎元洪的实力在地方军阀中是独一档的存在,手底下好几万人。并且他还是南京临时参议院全票通过的副总统,既有名又有权。

但由于他是被革命党强行推到前台的政治领袖,在革命军中的威望不足。

为了立威,他借袁世凯之手,杀了武昌革命军领袖张振武,结果搞得名声扫地。

到了二次革命期间,国民党逼迫黎元洪站队。袁世凯也逼黎元洪站队。

黎元洪权衡利弊,选择站队实力更强的袁世凯。

可是袁世凯另有打算,他早就盯上九省通衢的湖北。

趁着荡平国民党之机,袁派段祺瑞率军进逼武昌。黎元洪胳膊拧不过大腿,只好交出兵权,进京做了傀儡副总统。

既然是无兵无权的傀儡,黎元洪继任总统后,日子自然也不好过。

段祺瑞仗着手上有兵,宣称黎元洪只是代行总统职权,根据《临时约法》,自己这个内阁总理才是实际的国家元首。

黎元洪做傀儡久了,本来也不想和段祺瑞争权。

但架不住段祺瑞整天对他呼来唤去,一点尊重也不给。

于是,黎元洪也就慢慢的与段祺瑞产生了争执。

黎元洪

1917年2月16日,段祺瑞为了扩军,力主加入协约国,黎元洪对此表示反对。

如果是小事,黎元洪反对,段祺瑞根本不会搭理。

但宣战这种大事,需要盖总统大印,黎元洪不盖印,段祺瑞就没法达成目的。

见黎元洪成心跟自己对着干,段祺瑞宣布辞职,跑去了天津。

当然,段祺瑞并非缺心眼,他辞职只是以退为进罢了。

不久后,段祺瑞鼓动十几个督军组成“督军团”,到北京对黎元洪施压。

黎元洪顶不住地方大佬的威逼,只好捏着鼻子,表示今后内阁拟定的决议,自己不反对,不得拒绝盖印,把段祺瑞请了回来。

这一回合较量,黎元洪完败。

但没过多久,段祺瑞偷偷向日本借款一事被揭露。

黎元洪出于报复,瞅准时机,合理合法的将段祺瑞免职。

被黎元洪摆了一道,段祺瑞再次以退为进,跑去天津召集心腹开会。

然后宣称根据《临时约法》,总统无权撤销总理职务,不承认黎元洪的免职令。

如此一来,黎元洪代表的总统府和段祺瑞代表的国务院,便正式宣战。

这一事件史称“府院之争”。

1917年6月,段祺瑞再次通知督军团:开整。

顿时,督军们纷纷宣布独立。

黎元洪一看,这不行啊,只好把名义上的督军团团长张勋当救命稻草,请他进京调停。

但不料张勋这家伙另有打算,进京之后强迫解散国会,拥立宣统复辟。赶跑了黎元洪。

黎元洪开溜之前,下了两道命令:

一是任命在南京的冯国璋以副总统代理总统职务;二是再次任命段祺瑞为国务总理。

段祺瑞见自己官复原职,随即高举护国大旗,出兵赶走了张勋。

待事变平息后,黎元洪宣布辞职。

这一来一回,黎元洪和张勋这两个工具人出局。段祺瑞取得府院之争的完胜。

张勋复辟前后,已经是半退隐的孙中山对北洋系彻底失望,决定出山,在南方重新开展革命斗争,保护《临时约法》的神圣性。

怎么斗争呢?

第一步当然是挑选根据地,孙中山选定了广东。

第二步是成立新政府,但成立政府需要合法性。

于是孙中山就动员150余名国会议员南下广州,召开“国民非常会议”,宣布以孙中山为中华民国军政府大元帅,广西督军陆荣廷和云南督军唐继尧为元帅。

成立了政府,接下来就是斗争了。

1917年10月3日,孙中山下令讨伐段祺瑞。

随后,护法军和北洋军在湖南大战,结果北洋军败退,丢掉了湖南。

以北洋军的实力,打护法军本来不成问题。

但由于段祺瑞派去的王汝贤,是冯国璋的手下。

而冯国璋与南方军阀的关系,一向又还不错。加之冯国璋也想控制北洋政府。

所以这场败局,实际是冯国璋有意为之。意在南北停战,拆段祺瑞的台。

见冯国璋故意使坏,段祺瑞第三次以退为进,主动辞职。

听说段祺瑞又辞职了,冯国璋当即以代理总统身份批准。

因为这事,以冯国璋为代表的直系和段祺瑞为代表的皖系公开决裂。

直皖战争

就在北洋正统发生内讧时,属于北洋系旁支的奉系,悄然崛起于白山黑水。

奉系领袖张作霖早年在宋庆的毅军服役,后来感觉没前途,就落草为寇。

1902年,张作霖接受招安,担任管带,也就是营长。

数年后,因带兵名声甚佳,加之剿匪有功,张作霖得到徐世昌提拔,做到了巡访营统领,也就是旅长。

巡防营的性质,大致介乎于清朝新军和旧军队之间。

清政府没那多钱建设标准新军,但又不能将大量兵丁弃之不用。便将勇营、防军、绿营、团练等旧军队,经过挑选,汰弱留强后,编为巡防营。主要职责是保卫地方,牵制新军。

原本东北的巡防营不属于北洋系。

不过前面也提到了,1912年,袁世凯理清自己的基本盘时,将一些地方部队改编为陆军师。

这其中就有张作霖的部队。

于是,张作霖便出任陆军二十七师师长,成了北洋系的旁支。

1916年,袁世凯复辟失败,张作霖借护国之名,趁机挤走了拥护袁世凯的奉天巡按使段芝贵。

1917年,张作霖又借府院之争,挤走了他的把兄弟冯德麟。

到了1917年底,冯国璋与段祺瑞的矛盾达到顶点时,张作霖的实力,已经能使他介入直皖两大派系斗争。

面对急于出圈的张作霖,直皖都表达了拉拢之意。

最终,段祺瑞给的筹码足,许给张作霖一个副总统。

张作霖便倒向了皖系。

有了张作霖支持,段祺瑞决定反击冯国璋。

动手之前,段祺瑞又派了徐树铮拉拢曹锟。

论派系,曹锟是直系。但他跟段祺瑞的关系也还可以。属于北洋系内部两边都吃得开的角色。

徐树铮跟曹锟说,你在直系属于边缘人物。冯国璋、李纯那些人平时带你玩吗?你不如跟我们玩算了。到时候副总统的位置是你的!

曹锟被徐树铮一通忽悠,当即反水。领着十八位北洋系督军通电,要求段祺瑞重新出山,带领北洋系统一全国!

冯国璋一看,奉系支持段祺瑞,直系又出了叛徒,只好认栽,重新任命段祺瑞为总理。

段祺瑞回来后,立即制定了一个三路南下方案,打算平推过去,干就完了。

重压之下,陆廷荣和唐继尧反水,挤走了孙中山。护法运动宣告失败。

到了1918年9月,恰好是该换届选举的日子。

袁世凯1913年正式出任大总统,任期五年,这时候该举行大选了。

选举之前,冯国璋很清楚,段祺瑞肯定不会让自己当选。

为了不丢人现眼,他直接让贤。

随后,北洋系军师徐世昌以高票当选民国第二任大总统。

选完了总统,接下来就是选副总统。

之前段祺瑞把一张空头支票同时开给曹锟和张作霖,结果到了选举的时候,尴尬了,这个副总统死活就是选不出来。

曹锟听说后,心理顿时不平衡,旋即让吴佩孚通电全国,攻击段祺瑞。

段祺瑞无奈,只好把曹锟和张作霖叫到一起开会,打算让曹锟当副总统,张作霖为东三省经略使。

这种如同施舍一般的臭棋,惹得张、曹两人当场拍了桌子,与段祺瑞分道扬镳。

1919年12月,冯国璋病死。

随着他的死,直系进入曹锟时代。

曹锟和吴佩孚,脾气都不好,把他们惹毛了,随时都会开战。

段祺瑞之前搞小动作对付冯国璋,冯自认是正人君子,不计较。但曹锟可忍不了。

于是一时之间,直皖两系闹到了兵戎相见的地步。

见北洋系由冷战变为热战,徐世昌只好出面调节。

但调节许久,一点用没用。

加之这时候,张作霖借祝寿的名义,在奉天召开八省联盟会议,组成反皖联盟,公开支持曹锟。

有了奉系支持,直系与皖系随即开打,史称“直皖战争”。

这一战,双方出动兵力超过二十万,但只打了五天就结束了。

皖系大败,段祺瑞下野,直系和奉系控制了北洋政府。

直奉战争

直皖战争后,张作霖跑到北京与曹锟商量如何分蛋糕。

结果在分蛋糕的问题上,张作霖与吴佩孚爆发冲突。

张作霖提出奉系入关,还希望让段祺瑞组阁,毕竟老段是咱们北洋系的大佬,不能一棍子把人打死了。

吴佩孚认为,段祺瑞祸国殃民,不毙了他就不错了!还让他组阁?

见小老弟说话太冲,曹锟赶紧出来打圆场。

最后,曹、张达成协议:战利品,直奉两家平分;奉系就不要入关了,以后奉军的军饷由北洋政府承担;两家的人事任免,各自做主;国家大事,两家商量着来;至于段祺瑞,以后就专心做个寓公吧,别回来了。

直奉分蛋糕时,徐世昌还是总统。但没人搭理他。

后来,曹锟与张作霖爆发冲突。

奉系偏居东北,北边是苏联,东边是日本控制的朝鲜,扩张难度大。

而直系身处关内,恃强凌弱,吞并弱小简直不要太容易。

张作霖觉得自己亏了,就支持亲日派官僚梁士诒组阁。

梁上台后,一面赦免被通缉的皖系军阀、政客,一面抑制吴佩孚。

吴佩孚是能动手就绝不叨叨的性格,很快联合直系各省督军逼迫梁士诒下台。

张作霖见状,同样也不废话,派人偷偷联络段祺瑞和国民党,打算南北夹击直系。

见直奉也要内战,徐世昌再次出面调解。但依旧无果。

1922年4月,奉军分兵三路入关讨直。

这一战,同样很短暂,仅仅六天,张作霖的数万大军就被吴佩孚横扫。

战后,曹锟对军事无所欲求,开始专心研究怎么做大总统。

见曹锟要上位,徐世昌只好通电辞职,退隐天津租界以书画自娱。

之后的一年,赋闲许久的黎元洪复任大总统。

当然,他只是临时拉来撑场子的。

曹锟为了专心竞选,把兵权交给了吴佩孚。

从此时开始,吴佩孚取代曹锟,成为直系事实上的老大。

当时,美国的《时代周刊》发专刊报道,称吴佩孚是最有可能统一中国的人。

不过,美国人对中国的国情显然只是一知半解的水平。

直系当时的情况,并没有美国人认为的那么强大。

因为就在吴佩孚崛起的同时,另一个人也悄然崛起了,这个人就是冯玉祥。

1902年,冯玉祥离开暮气沉沉的淮军,改投袁世凯的新建陆军,担任棚长。

之后十多年,冯玉祥由班长升任旅长。

1920年,陕西督军陈树藩与当地士绅矛盾激化。

在陕西士绅的要求下,曹锟派冯玉祥赶跑了陈树藩。

之后,冯玉祥占据陕西,有了根据地,势力得到发展。

1923年,曹锟竞选大总统,冯玉祥为此鞍前马后,帮助曹锟贿选成功。

由此,冯玉祥成为曹锟眼中的红人。

面对冯玉祥的异军突起,吴佩孚隐隐觉得这人不可靠。

另一头,张作霖上次被吴佩孚收拾后,退回关外厉兵秣马。

经过两年休整,奉军恢复元气。

为了一举击倒直系,张作霖还与孙中山、段祺瑞组成“三角反直同盟”。

万事俱备,可以报仇了。

1924年9月,奉系六个军,17万人,卷土重来。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

面对奉军大兵压境,曹锟令吴佩孚率二十万直军迎战。

按吴佩孚的设想,奉军不堪一击,这次大战,一定要趁势把张作霖灭了。

但让吴佩孚没想到的是,正当直奉两军沿长城激战时,负责古北口防御的冯玉祥收了奉军的百万大洋贿赂,临阵倒戈,带兵杀回北京,将曹琨软禁。

吴佩孚听说老家被抄,火速回援,但在天津遭到奉军和冯玉祥的夹击,被打得大败。灰溜溜地率两千残部由塘沽乘船南下。

自此,吴佩孚在华北的十几万精锐被消灭,元气大伤。

不过,直系毕竟家大业大。长江流域都是直系的地盘。

后来,吴佩孚跑到汉口,接管了湖北督军萧耀南的部队。又在两湖东山再起。

奉系入关

打跑了吴佩孚,冯玉祥抢先进入北京。

他一进城,就以革命志士自居,先拍电报给孙中山,获取国民党的支持。接着又派兵将溥仪赶出故宫,捞足了政治资本。

张作霖进京后,很不满冯玉祥的举措。为了避免再次让人撵回东北,张作霖一面命令奉军继续南下,乘胜追击,收拾长江流域的直系残部。

一面请段祺瑞出山,担任临时执政。

段祺瑞出山后,配合张作霖以裁军之名,逼迫冯玉祥到兰州就任“西北边防屯垦督办”。

甘肃是什么经济情况,冯玉祥很清楚。

所以,他就以退为进,三番四次的通电全国,表示自己绝不贪恋权力,立马就走人,把自己包装成受气包。

如此一来,压力就转到了张作霖身上。

老张是讲究人,打脸也得摆正了打。见舆情对自己不利,只好退让一步——将察哈尔、绥远、甘肃三省划给冯玉祥,冯仍然担任西北边防督办,但驻地改在张家口,不用再去兰州了。

实事求是的说,即便如此,冯玉祥依旧吃亏了。

因为他十几万大军,仅靠察、绥地区的税收是养不活的。

时间久了,冯玉祥的压力很大,于是他就动了反击奉系的念头。

但直接翻脸,他又不敢。

思来想去,冯玉祥决定策反奉系大将郭松龄,让奉军内耗。

1925年9月的奉系,形势一片大好。几乎占据了全国经济最富庶的地区。

不过,直系的残部也不是好惹的。

10月,东南直军领袖孙传芳发动反击,接连拿下江苏、安徽,将奉军逼退至山东。

见南方战事不利,张作霖出于保险考虑,将司令部搬回东北,留张学良、郭松龄在关内收拾烂摊子。

众所周知,张学良指挥的部队,是奉系最精锐的人马。

而张学良又不管事,部队一直是由郭松龄实际指挥。

因此,当郭松龄被冯玉祥策反,率领所部杀向张作霖后,奉系简直就是山崩地裂。

趁着奉系内斗,华北空虚,冯玉祥乘机杀出察哈尔,攻占京津。

到了1925年底,虽然郭松龄战败被杀,张作霖又重新稳住局面。

但老张莫名其妙被摆了一道,损失巨大。不仅精锐折损殆尽,兵力也由50万减至30万。

这时候的冯玉祥也有20多万人,30万打20余万,没优势啊。

仅靠自身实力打不了,于是张作霖便开始四处拉拢盟友,联合吴佩孚、阎锡山共同对付冯玉祥。

吴佩孚也被冯玉祥摆过一道,他被张作霖拉拢,可以理解。

但阎锡山为什么也要凑热闹呢?

原因很简单。

阎锡山被冯玉祥包围了,随时都可能会被吞掉。为了自保,阎锡山不得不凑这个热闹。

1926年4月,大战爆发。

奉系、直系、晋系,三家联合围殴冯玉祥。

这一战,从4月打到8月。

开战之前,冯玉祥不在国内,去苏联考察了。直到9月才回国。

而冯这个人,一向不扶植部下某一个人的威望,他本人不在,冯部群龙无首,谁也不听谁的,各有各的打算。

结果等到开战后,冯部兵败如山倒。

万幸的是,就在北方混战之际,广东国民政府八个军,十万人,誓师北伐。

北伐军誓师后,首先打吴佩孚。

为什么打他呢?

因为他最弱,为了报仇,吴佩孚把两湖地区的精兵全部调往北方,这给了北伐军趁虚而入的机会。

1926年8月,吴佩孚得知老家不保,立即回援。

与之同时,吴佩孚还给小老弟孙传芳发出求救电报。

如果孙传芳这时候增援,战局可能会有变化。

但孙传芳竟然选择见死不救。结果吴佩孚就这么被北伐军收拾了。

就在吴佩孚完蛋之际,张作霖也落井下石,吞并了留在北方的几万吴军。

北伐军打完吴佩孚,转头就打孙传芳。

不出半年,孙传芳的五省联军也被北伐军打残。

经此一役后,北洋系仅剩奉系还保存一定实力。

东北易帜

1927年4月至7月,南京和武汉国民政府先后“清党”。

受此影响,北伐暂时停止。

趁着这个空档,仅剩苏北一隅之地的孙传芳亲自跑到北京,求张作霖出兵。

孙传芳与张作霖有仇,但现在大家有共同敌人,张作霖也就选择不计前嫌。

1927年6月,在孙传芳、张宗昌等人的拥戴下,张作霖在北京组织安国军政府,自任大元帅。

同一个月,阎锡山判断北洋系只是秋后的蚂蚱,蹦跶不了几天了,便拿出一张手令,宣称是孙中山当年亲手交给他的任命书,让他“蛰伏于北方,伺机而动”。

现在时机来了,他要加入国民党,配合北伐军一起行动。

7月15日,阎锡山指挥晋军杀出山西,正式向北洋系宣战。

结果,晋军不仅被奉军暴打一顿。山西北部地区也被奉军攻占。

收拾了阎锡山,张作霖以安国军大元帅名义,命张宗昌配合孙传芳南下,反扑南京。

当时,南京方面群龙无首。老蒋在与桂系的斗争中,孤立无援,被迫下野。

趁此良机,七万北洋军渡过长江,打到了南京郊外的龙潭。

如果让孙传芳反攻得手,拿下南京,南京政府恐怕就得寿终正寝了。

眼见大功即将告成,孙传芳亲临第一线,指挥大军兵分两路,打得北伐军第二、第十四师纷纷后撤。

关键时刻,从上海返回南京的白崇禧得知情况,立即调动陈诚、顾祝同、胡宗南等部,击溃了孙传芳,取得歼敌四万,俘虏两万的大捷。

龙潭一役,孙传芳仅存的一点老本也输光了,直系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得知白崇禧收拾了孙传芳,阎锡山不断给南京发电求援。

与之同时,冯玉祥也出面撮合老蒋与桂系。

1926年9月,冯玉祥回国,于九原誓师,宣布麾下20万大军加入国民党。

以冯玉祥和阎锡山的实力,两家联合对付张作霖,取胜把握不大。

所以,两人都希望南京方面尽快停止内耗,出兵北伐。

1928年初,下野未及半年的蒋介石复出。

4月7日,蒋介石在徐州誓师北伐,下达总攻击令,蒋冯阎桂四家联手围殴奉系。

奉军招架不住,被打得节节败退。

5月30日,见大势已去,张作霖命令奉军撤离京津,向滦河方向退却。他本人则辞去安国军大元帅,并乘上返回东北的火车。

这已经是张作霖第四次退出关外了。

也许他当时还想着再杀回来。但日本人没有给他机会。

6月4日,张作霖在途经皇姑屯车站时,被日本关东军炸死。

张作霖遇袭的同一天,国民政府任命阎锡山为京津卫戍总司令,晋军商震部随即进入北京。

接下来的一个月,在关于要不要杀出关外,踏平奉系的问题上,阎锡山、冯玉祥和蒋介石、白崇禧产生了矛盾。

阎、冯都被奉系欺负过,心里对奉系多少还有点忌惮心理。

毕竟拔了牙的老虎也是会吃肉的。

但蒋介石和白崇禧不同意。因为蒋和桂系的地盘离东北太远,消灭了奉系,他们捞不到多少好处。最终只会便宜阎、冯。

一番争论后,国民政府决定不出关。

见北伐军无意出关,张学良向国民政府发出《绝不妨碍统一电》。

日本关东军见状,偏偏施压。

关东军一向将东北视为日本的势力范围,不希望奉系与关内势力达成和解。

1928年底,张学良顶着压力,宣布“东北易帜”,改挂青天白日旗,促使中国从形式上走向统一。

至此,北洋军阀的历史,就算是彻底结束了。

3 阅读: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