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初“重文轻武”导致军事体制存在弊端,实力难以提升

文治说历史 2022-11-15 15:32:50

全文共1450字,阅读时间约3分钟

在中国历史上备受争议,既不似唐代的豪迈,也不似清代晚期的屈辱,尽管其经济发展在历朝历代都是名列前茅的,但其之后的屈辱史却让后人唾弃。

在两宋时代,不是没有军队,而是有很多士兵,但是却没有太大的作用,因为他们不能上战场,所以整体战斗力很弱。

宋朝末年,国土面积不到四百平方公里,比清朝的末年还要大,所以宋朝才会被后人称为两个极端。

一、宋朝灭亡的根源何在

原因1.军事上过于软弱的王朝

历史上关于两宋两国的争论很多,无论是经济,还是文化,甚至是复杂的政治体制,都被摆到了明处,而最受关注的,则是整个宋朝的军事实力。

与汉代的匈奴、守卫边疆的壮举相比较;在唐朝,他征战四方,建功立业,并不是一个值得称道的王朝。

在军事上,他们的实力实在是太差了,在许多次的战斗中,都是节节败退,燕云十六州,一直到宋朝的时候,都没有能够攻破。

原因二,宋王朝战争概述

从“雍熙北伐”、“檀渊之盟”、“靖康之耻”,宋朝都被钉在了耻辱的柱子上,两宋王朝对辽、金、西夏等游牧民族的战争,几乎从未取得过决定性的胜利,只能忍气吞声,忍气吞声。

宋军的胜率很高,但是在许多小规模的战争当中,都是大获全胜,而在这场关乎国运的战争之中,却从来都没有赢过。

两宋的覆灭,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军队的软弱,二是上层结构的松散和膨胀。

二、宋时重步兵,但作用不大

1、两个主要的军事力量

宋朝发展的都是步兵,而不是骑兵,北宋有辽金,西夏,大理,这些国家,除了大理,其余的都是以游牧为生,基本都是在马上组建,擅长骑术和弓箭,战斗力也很强大。

由于燕云十六州的损失,两个国家失去了马场,再也没有了驯养战马的能力,没有了马匹,骑兵部队也就没有了,所以,他们选择了步兵和弓箭手。

在那个时候,骑兵占据了压倒性的优势,再加上游牧民族擅长骑马和弓箭,所以宋朝的步兵就像是掉入了水里一样,战斗的结果一目了然。

骑兵,除了冲锋能力之外,最大的特点就是灵活,可以说,在战场上,他们都能快速的适应。

而宋军和宋军的步兵则是行动迟缓,一旦到了一定的距离,就会失去补给,只能等死。

2、两宋兵制,外强中干

宋军的实力很弱,这也是宋军的主要原因,宋军分为禁军和厢军,禁军和边军都是国家的正规军,就像我们现在的内务军一样,专门用来对付外敌。在宋朝,汴梁是最强大的禁卫军,当国家发生战争的时候,皇帝都会亲自召见。

两宋时期,由于实行“强干弱”政策,极少出现地方性的动荡,在这种政策下,起义、叛乱都不会有爆发的可能,保证了两宋的稳固与稳定。

不过这种政策的弊端远远超过了他们的利益,他们的内忧外患,而他们的国家却在不断的打仗,当边境发生战争的时候,他们就会将大量的兵力投入到前线,这就导致了他们的速度太慢,导致了他们的溃败。

3、政治体制

宋代与唐代不可同日而语,其原因是上层结构松散、臃肿。按照历史上的说法,北宋开国之初,赵匡胤为了避免发生藩镇的分裂,就将军队全部收回,然后成立了一个复杂的政权,以维持国家的团结。

宋朝前期的一系列改革,虽然阻止了战争,但也造成了巨大的后果,那就是三个冗余的问题,让整个国家都承受不住这种压力,被文化观念所左右。

而长久以来崇尚武力的汉人精神,也逐渐的消散,这对宋朝而言,可不是什么好兆头。宋朝在政治上很有信心,但在军事上却一窍不通,所以他重文抑武,最终被灭掉。

宋王朝在中国的历史上一直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又起到了消极的作用。

但这也给后人敲响了警钟,宋朝的覆灭,证明了一个国家要想发展,就必须要有文化,光靠一条腿,最终会被绊倒。

《宋史》

0 阅读: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