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是苏联作家鲍里斯·瓦西里耶夫创作的中篇小说,也是其代表作。
小说在1985年被译介到我国,作者鲍里斯·利沃维奇·瓦西里耶夫(1924—2013),是俄罗斯当代作家,其小说《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影响了几乎整整一代中国人。
1969年,《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在前苏联《青春》杂志上初次发表,就在读者中产生巨大的轰动。1972年,这部小说被导演斯·罗斯托茨基搬上银幕,并取得了世界性的成功。影片先后获得1973年威尼斯国际电影节纪念奖、奥斯卡提名和全苏电影节大奖。瓦西里耶夫的名气随着这部小说的成功而大增,小说原作倍受追捧,被视为世界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瓦西里耶夫在1975年也因这部作品荣获前苏联国家奖金。
(1)、小说的主要情节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是一部杰出的反战小说,同时也是一首爱国主义的颂歌。
小说描写的是苏联卫国战争时期一个准尉军官及五个女战士与十六名武装精良的德寇英勇战斗的故事 。
小说成功地塑造了年轻而平凡的五个女战士形象。她们都是女高射机枪手,由准尉华斯科夫带领,每人拿着只配有五夹弹夹的简陋步枪,越过既宽又深的泥沼地带,去追歼从空中降下的德寇侦察与爆破兵。起初以为只有两个伞兵,后来才发现降落了十六个拥有强大火力配置的敌人。
准尉和五个女战士在武器装备十分悬殊、寡不敌众的情况下遭受惨重牺牲。最后只剩准尉华斯科夫一人。他英勇机智地俘虏了残余的敌人,胜利完成了上级交给他们的任务。
(2)、小说的艺术成就
这部小说的突出艺术成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天才的选材视角:将女兵作为战争中的主要角色来精心塑造
战争让女人走开;妇女不能上战场,即使上战场,最多也只能是做医疗救护之类工作,这是世界各国从妇女体力远弱于男性的实情,从保护妇女角度出发,对妇女在战争中必须远离战争前线的角色定位。
然而,在苏德战争前期,由于德军军力准备的充分性及碾压性、战略进攻方向选择的正确性、战术进攻的偷袭性,加上因斯大林大肃反滥杀了一大批优秀的中高级将领给苏联军队战力造成的巨大破坏,苏军损失惨重,数以百万计的军队被德军迅速歼灭,成年男性能够补充前方兵力的数量缺口巨大。因此,苏联政府不得已,征发了大量女兵上战场。这是小说作者将女兵作为战争中的主要角色来描写和塑造的历史背景和主要原因。由于小说作者取材的独特大胆、情节的起伏曲折、叙事的外冷内热,加上女性一向作为文学艺术中美的化身和女性作为小说主角却全部牺牲,因而给读者带来了强烈的心灵震撼。因此,小说在中国乃至全世界拥有大量读者,也就不奇怪了。
②、极其真实残酷,读后令人感到颤栗乃至窒息的战争死亡描写
鲜花瞬间凋零,青春生命瞬时消失,给读者以极其强烈的心灵震撼。五个女战士在狙击敌人的战斗中先后牺牲。
战士兼德语翻译员古尔维奇牺牲得十分突然而又令人十分痛心。
古尔维奇酷爱文学尤其是诗歌。在你死我活的战争前线,她还随身带着一本薄薄的《勃洛克诗选》,并利用行军休息间隙分秒必争地偷偷地轻声吟诵:“诞生在那萧条年代的人啊,不记得曾走在什么样的路上,而我们是俄罗斯严峻岁月的儿女,不能把往事遗忘。…………”
这个酷爱诗歌对未来充满了美好憧憬的美丽女战士,为了寻找准尉华斯科夫在转移阵地时遗失的一个有纪念意义的烟荷包,被隐藏在路边草丛中的两个德国鬼子用刀杀害。
极富战斗经验和作战素养的准尉华斯科夫极其敏锐地从山岭上空捕捉到了古尔维奇牺牲前发出的“那遥远的、微弱得像一声叹息的声音”。
以下这段描写,我每次读来都感到毛骨悚然,既十分痛心,心灵也受到强烈的冲击和震撼。我多次在心里默默地感叹:这才是战争!如果作者没有亲身体验过战争中的死亡与残酷,是无论如何写不出这样残酷而逼真的文字的,请看小说中的这段原文:
“任卡(另一位女战士,作者注)朝前看了一眼,碎石上溅的几滴血已经发黑。华斯科夫小心地捡起一块小石头,上面沾着一滴乌黑的浓血,仿佛上面还有生命似的。任卡打了一个寒噤,她想叫喊,但是喉咙梗住了。……古尔维奇两眼半睁着,失神地望着天空,上衣的胸口地方有一大滩血迹。华斯科夫仔细地解开军服上衣,把耳朵贴在胸口上。他听着,听了很久,任卡咬着拳头在他身后无声地抽泣。然后他直起腰,把被鲜血沾在姑娘胸前的衬衫轻轻拉平:上面有两个狭窄的刀口,一个在胸口上——对着左胸,另一个稍低点,正在胸口上。……”
不忍心再将原文引用下去了,因为小说后面的描写更加残酷。中国唐诗中的“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深闺梦里人”,描写的战争中牺牲者是男性,已经够残酷的了。此小说描写的战场牺牲者却是美丽柔弱的女性,情窦初开,心有所属,尚未来得及恋爱,头一刻还活蹦乱跳的健康生命,转眼间就魂消梦散。美丽的鲜花瞬间凋零,使人猝不及防。战争如此残酷,生死对比如此惨烈,教人如何能不痛恨和反对战争?!
2、《日日夜夜》
《日日夜夜》是西蒙诺夫(1915~1979年)创作的以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为题材的中篇小说。本书是半个世纪以来影响和激励了亿万人的不朽之作。
斯大林格勒战役是第二世界大战中最重要的战役之一,对于苏联红军也可以说对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来说,此战具有特别关键的重大转折意义。
创作于1942-1943年的这部小说生动地反映了这场波澜壮阔的战役。
小说讲述了以苏军炮兵大尉萨布洛夫率领的一营指战员奉命渡过伏尔加河,进入被敌人围困的斯大林格勒,成功保卫了三座大楼的经过,表现了苏联军民浴血奋战、英勇不屈的战斗精神。作者用新闻体的手法,对萨布洛夫营修筑工事、进行巷战的“日日夜夜”进行了具体、细致的描写。
小说还细腻地描写了营长萨布洛夫对女护士阿妮雅的爱情,但为了战争,为了胜利,这对互相倾慕的有情人却不约而同地抑制着自己的感情,他们相信,他们只有在胜利之后才有权利享受他们的爱情和幸福。这既表现了主人公的坚强,也表达了他们对胜利的坚定信念。
小说通过塑造萨布洛夫、马斯林尼可夫和孔纽科夫等众多红军官兵英勇作战的生动形象,展示了苏联军民反法西斯斗争的伟大壮举。
3、《在斯大林格勒的战壕里》
中篇小说《在斯大林格勒的战壕里》问世于1946年。这部小说开了战壕真实派写作之先河。作者维·涅克拉索夫(1911—1987)1941至1944年间在前线作战,亲身经历了斯大林格勒战役。
小说以近似日记体的形式叙述了主人公克尔任采夫中尉的见闻和经历。
小说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描写了主人公所在部队在顿河流域的战况。由于武器不足和指挥不利,部队节节败退,最后残余部队艰难地辗转到了斯大林格勒地区;第二部分写克尔任采夫营的战斗活动,这里没有写战争的宏观场景,而是记述了营地的驻防、战斗和日常生活.通过典型的"小范围"结构展现军人在前线的内心世界、道德倾向,通过普通士兵的日常生活表现英雄行为,开创了后来战争文学中流行的"战壕真实"的先河。
小说选取的场景只是一条狭窄的战壕,描写对象也只是一些下级指战员及其修工事、运弹药等普通事,作者却在这些平凡的一举一动中,发现了并让读者也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和战士的勇敢。
此作发表后,作者一举成名,并获1947年斯大林奖。至1974年,该书已用30种语言印刷了120版。
4、《青年近卫军》
《青年近卫军》是苏联作家法捷耶夫创作的长篇小说,也是一部爱国主义的英雄史诗。1945年出版,次年获得斯大林奖金。
上世纪,中国高中语文课文——《火烧敌军司令部》就选自于该小说第一部第十九章。
小说分两部:
第一部描写1942年7月德寇进逼乌克兰伏罗希洛夫州的一个矿工城——克拉斯诺顿城和当地居民撤退时的情景;第二部描写在地下州委书记普罗庆柯和区委书记刘季柯夫领导下,“青年近卫军”对敌人展开的一系列斗争,给敌人以沉重打击。后来由于叛徒斯塔霍维奇的叛变,绝大部分队员被捕,但英雄们又把监狱当战场,继续战斗。在该城解放前夕,英雄们全部英勇就义,用鲜血和生命迎来了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1943年2月15日,苏军解放克拉斯诺顿,人们在烈士墓前宣誓,要为他们报仇。
小说通过对青年近卫军组织以及游击队、红军正规部队对敌斗争的描写,描绘了一幅波澜壮阔的人民战争画卷,歌颂了伟大的卫国战争,揭露了德国法西斯的凶残本性,表明了正义战争必将胜利的真理。
5、《一个人的遭遇》
《一个人的遭遇》(又译《人的命运》)是肖洛霍夫于1956年创作的连载短篇小说,发表于苏联党报《真理报》。它讲述了战争给个人生活带来的悲剧故事。
索科洛夫在战场上被俘,在战俘营做苦工,最后他失去了所有亲人和温暖的家庭,但索科洛夫并没有失去生活的意志,有一天在火车站看到一名孤儿,于是两人相依为命。这部小说的发表,被看成是苏联五十年代中后期解冻文学的信号,从此,苏联大面积出现反思社会黑暗的,反对官僚主义的作品。
故事梗概:
作品以主人公自叙的方式,叙述了索科洛夫一生四十年的生活经历,其中重点描写了他在卫国战争中的遭遇和命运。
小说的主人公原先是一个工人,战前建立了一个美满幸福的家庭。卫国战争发生的第三天,他告别了妻子儿女应征入伍。在战争中,他负伤被俘,在德国集中营里受了两年的非人折磨,多次死里逃生,1944年才设法回到祖国。然而,他朝思暮想的妻子和两个女儿早在1942年就被敌机炸死,唯一的儿子也在战争胜利的那天早上壮烈牺牲在柏林前线。二战后,他复员回来当汽车司机,后因一次交通事故他被收走了驾驶执照。在他失去职业、流落他乡的时候,收养了一个在战争中失去父母的孤儿万尼亚,组成新的家庭,重新去争取新的幸福生活。
索科洛夫的悲惨遭遇,真实的表现了千百万苏联人民在战争中亲身经历的生活,概括了整整一代人的命运,有着深刻的典型意义。
这篇小说强烈谴责了德国法西斯侵略战争的残暴罪行以及其带给苏联人民的沉重灾难,反映了苏联人民为战胜德国法西斯而进行的艰苦斗争及所付出的巨大代价,表现了苏联人民在战争中的崇高的爱国热忱和不屈不挠的斗争意志以及重建美好家园的坚定决心。
《一个人的遭遇》虽然也是一篇卫国战争题材的小说,但作者没有完整地反映一场战役,也没有描写前线战斗的激烈情景,而是转入对于战争的更加深沉的思考和评议,表现的是作者对于人的命运的关注,歌颂的是一个战土失去了战斗的可能、失去人身自由而成为俘虏以后所表现出来的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本色,以及他对待自己的悲剧命运的各种感受。小说探索的是战争与人的关系和普通人的生存问题。
6、《热的雪》
《热的雪》是邦达列夫(1924——2020年)取材于斯大林格勒会战而创作的长篇小说,1969年首版,1984年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
邦达列夫出生于南乌拉尔的一个职员家庭,1931年随家迁往莫斯科。卫国战争期间,在炮兵部队服役,曾两度负伤,经受了血与火的考验,这在他以后的创作中留下了深深的痕迹。他在战后到高尔基文学院学习,1949年开始发表作品。1957年的《营请求火力支援》和1959年的《最后的炮轰》是他的成名作。他以“全部放大了的细节描绘战士的面部表情”, 一跃成为“战壕真实派”的代表人物。
20世纪60年代,前苏联战争题材小说的创作已不再满足于仅仅通过某一局部来反映战争,而是开始将“战壕真实”与“司令部真实”结合起来,力求对战争作更为广阔、深入的概括,全面地历史地反映卫国战争这一时代。此类作品往往人物众多,上至最高统帅、下至普通士兵,情节发生的地点,忽而前方、忽而后方,多层次多线索地开展,具有交响乐和史诗般的效果,被称为“全景文学”。
《热的雪》是邦达列夫创作道路上的里程碑,被誉为苏联卫国战争“全景文学”的代表作,并荣获1975年俄罗斯联邦国家奖金。
这部取材于斯大林格勒会战的长篇小说,既有前沿阵地官兵赴汤蹈火、浴血奋战描写,又有高级将领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叙写。作品把规模宏大的历史事件和个人的命运、将军的指挥谋略与前线士兵的激烈战斗有机地交织在一起,描绘出一幅既有宏伟气势,又有逼真细节的战争全景图。
小说沿两条线索展开:一条是以集团军司令别宋诺夫为中心的司令部的活动;一条是以炮兵排长库兹涅佐夫为中心的前沿阵地的活动。两条线索时分时合,形成完整的艺术结构,典型地再现了“战壕真实”与“司令部真实”的结合。这种对战争多层次、多线索的描写,使小说既有立体感又有全景性,小说全方位表现了前苏联军民在反法西斯战争中上下一致、同仇敌忾的英雄气概,揭示了卫国战争取得胜利的精神源泉。
主要人物形象:
作者通过对炮兵排长库兹涅佐夫和集团军司令别宋诺夫的人物刻画,成功地塑造了普通士兵和高级将领两种类型的军人形象,体现了革命英雄主义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完美结合。
(1)、库兹涅佐夫(炮兵排长)
他是一位毕业于军校的青年军官,严酷的战斗生活培养了他坚强的意志和英勇无畏的献身精神,在战斗打响之前,他的心就和战友们的心“永久而牢固地结合在一起”,他的全部思想和感情都凝结为“一个最简洁的、铿锵有声的词——斯大林格勒”。面对优势敌人的进攻,他毫不畏惧,英勇战斗,在邻排被摧毁之后,他和卓娅两人向敌人坦克发射炮弹,直到被震昏为止。在南岸炮兵阵地被敌坦克反复碾压,化为一片焦土的情况下,他仍指挥自己排里仅剩的三名战士坚持战斗,誓与阵地共存亡。他还冒着危险救回了苏军的侦察兵。尽管他对连长的自私偏狭、主观武断深怀不满,但仍忍辱负重、顾全大局,表现了一个苏维埃军人的高尚品质。库兹涅佐夫又是一个感情丰富的人,在开赴斯大林格勒途中,他思念母亲,思念家乡宁静的生活。他默默地爱着卓娅,在最危险的时刻尽力保护她。他爱护战士,反对让他们作无谓的牺牲,这种爱和他对敌人的恨是相辅相成的。
(2)、别宋诺夫(集团军司令)
外表冷峻,不苟言笑,有时严厉得不近人情,因为他“一向认为自己没有权利屈服于个人感情,没有权利去目睹那些战场上的细节,那些在前沿阵地上执行他命令的人们所受的苦难,所流的鲜血和作出的牺牲。他确信个人的情感只会涣散斗志,引起怜悯和怀疑,从而妨碍他从另外一些角度去履行自己的职责,致力于战役的进程并对它的结局承担起全部责任来。”
作品从将军的孤僻、严厉中表现了他对祖国和人民高度的责任心和爱心。这位身经百战,戎马一生的将军,受命于危难之时,在战斗最紧张的时刻,他亲临前线指挥,下令“坚守到最后一个人”。他沉着坚定,善于捕捉战机,终于成功地达到了预期的战略目的,为斯大林格勒大会战的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对在战场上失踪的儿子的挂念,他为部下的勇敢行为所感动而流下的眼泪,正如鲁迅所说:“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邦达列夫在小说中运用了严峻的纪实风格,同时又倾注了强烈的感情,冷峻的笔调糅合着浓厚的抒情色彩,使小说具有内在的壮美魅力。书名《热的雪》含义深刻,斯大林格勒西南大草原上两军相遇,炮火连天,卷起千堆雪,“地上的冰雪仿佛也被这烈火和残霞烧得通红了”;主人公库兹涅佐夫惊悉卓娅牺牲,热泪滚滚,“泪水竟使袖子上的雪花也变热了”,有力地烘托出战争的悲壮气氛。
7、《围困》
《围困》是苏联作家恰科夫斯基完成于1975年的5卷本(共六本)长篇历史小说,1978年有叶雯、江峨的中译本出版,全书近200万字,其故事情节,从卫国战争的前一年——1940年春苏芬战争结束后不久开始,到1943年初列宁格勒围困被突破为止。
作品描写了列宁格勒被围的日日夜夜,真实地表现了列宁格勒保卫战的一些实况。作者在描写这次保卫战时,把该战役和莫斯科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联系起来写;并且把战场上的军事斗争和国际政治舞台上的外交斗争交错纵横、上下穿插起来写。这样既突出表现了列宁格勒保卫战的历史过程,又描绘了整个苏德战场上双方决斗的广阔画面;既叙述了苏联最高统帅部和希特勒大本营各自的战略思想和谋划,又表现了苏联外交斗争的某些断面。故事地点,时而从列宁格勒转移到莫斯科,移到克里姆林宫最高统帅部,时而又从最高统帅部移到希特勒的大本营——“狼穴”。
作品中除了许多虚构人物之外,还出现了几十个著名的历史人物。反法西斯战争中敌我友3方面的代表人物——苏联党政军领导人:斯大林、莫洛托夫、日丹诺夫、伏罗希洛夫、朱可夫、华西列夫斯基、沙波什尼科夫、贝利亚、米高扬等,以及一大批苏军将领;法西斯营垒中的头目:希特勒、戈林、希姆莱、里宾特洛甫、戈培尔、最高统帅部长官凯特尔、陆军总司令布劳希奇、陆军总参谋长哈尔德以及在苏德战场上的德军其他高级将领;同盟国的代表和使节:罗斯福特使霍普金斯、哈里曼,英国外交大臣艾登,以及英美驻莫斯科大使等。
《围困》是苏联“全景文学”中第一部描写如此众多的历史人物的作品。这是它成为当年苏联畅销书的重要原因之一。
列宁格勒保卫战,在苏联伟大卫国战争史上堪称光辉的一页。在英勇的保卫战中,列宁格勒人民在以斯大林为首的联共(布)领导下,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抗击了希特勒侵略军在苏德战场上的三大主力之一北方集团军群。在被围困的日子里,几十万居民死于炮火或饥饿。但是列宁格勒人民发扬了光荣的革命传统,坚持了斗争。
恰科夫斯基,作为列宁格勒前线的军事记者和列宁格勒城被围情景的亲历者,在《围困》一书中,对列宁格勒人民的斗争事迹作了真实的反映,描写的深度和广度都远远超过其1944-1947年创作的长篇小说《这事发生在列宁格勒》。
《围困》一书中有不少关于工人、知识分子、党政干部舍生忘死坚持生产、工作和战斗的动人场面。基洛夫工厂在大部分职工东迁内地、缺乏电力的情况下,仍坚持生产,修复坦克和大炮。在离工厂4公里的敌前沿阵地上,德国军官通过望远镜看到一辆辆坦克从工厂大门口开出,不禁失惊;列宁格勒广播委员会的工作人员,饥寒交迫,步履维艰,刚登上三层楼,就晕倒在地,但是广播大厦的七层楼上却继续播送着战报和节目;在冰冷昏暗的列宁格勒音乐厅里,管弦乐队的乐师们,冒着随时都会遭到轰炸和炮击的危险,戴着剪去指头外线的手套,奏起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在风雪弥漫,严寒刺骨的拉多加湖上,勘测队踩着薄冰,冒着没顶之灾的危险,为挣扎在饥饿线上的列宁格勒人开辟“生命之路”而日夜奋战……在描写列宁格勒人民英勇斗争的背景上,作者突出描写了工程兵少校兹维亚金采夫、基洛夫工厂老工人科罗廖夫、科学院院士瓦利茨基等人的形象。
兹维亚金采夫是小说的主人公。作者力图通过这个形象表现红军指挥员的优秀品质:高度的思想觉悟、忠于职责、精于业务、善于在任何艰难条件下完成任务……总之,兹维亚金采夫是作者着意塑造的正面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