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良心”索尔仁尼琴:我不想成为他们攻击我的祖国的工具

笑笑维克 2024-03-30 00:34:40

被称为“俄罗斯良心”的索尔仁尼琴,于1970年10月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词为:“追求俄罗斯文学不可缺少的传统时所具有的道德力量”。

索尔仁尼琴

01

亚历山大·伊萨耶维奇·索尔仁尼琴,于1918年11月12日生于高加索基兹洛沃茨克一个教师家庭,1941年毕业于罗斯托夫大学数理系。二战时任苏联炮兵连长,并荣获两枚勋章。

这个俄语中带有浓重乌克兰口音的民族主义者,1945年2月在东普鲁士前线给自己的朋友写了一封信,由于其中夹杂诸如“那个蓄着络腮胡子的人”、“主人”、“老板”等词汇,被以“进行反苏宣传和阴谋建立反苏组织”的罪名判处八年劳动改造。

劳改营的生涯是索尔仁尼琴文学创作的起点,在此期间他完成了短篇小说《伊万·杰尼索维奇的一天》。1953年出狱之后,索尔仁尼琴被流放到哈萨克斯坦,先后在几个劳改营从事体力劳动。其间因为患癌症差点死去。

02

1962年,索尔仁尼琴结束了流放生活,恢复了名誉和自由。他的小说《伊万·杰尼索维奇的一天》在《新世界》杂志刊出。这部苏联文学中第一部描写斯大林时代劳改营生活的作品,发表后立即引起国内外的强烈反响,赫鲁晓夫称赞这部小说是“从党的立场反映了那些年代真实情况的作品”。

此后,索尔仁尼琴又接连发表了《第一圈》、《癌病房》等揭露社会阴暗面的作品。赫鲁晓夫下台后,1965年3月,他的小说《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受到公开批判,并失去了在苏联国内发表作品的机会。

索尔仁尼琴

1969年,索尔仁尼琴发表公开信抗议苏联的检查制度,结果他被定义成了“叛徒”,被开除出苏联作家协会。此事激怒了萨特、罗素、伯尔等西方作家名流,他们为索尔仁尼琴发出了严正的抗议之声。

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前,他已经为煌煌巨作《古拉格群岛》准备了足够的素材,其中很大一部分是他所收集的劳改营囚犯的书信等,他们讲述各自在劳改营中的遭遇。1973年,这部小说在巴黎出版。“古拉格”,即“劳动改造营管理总局”,作者将它比喻为“群岛”。

在这部140万字的巨著中,基于“227位见证人的报告,回忆录和信件。”,在深度和细节上超越了先前的任何著作。在书中,他叙述的不只是个人经历,也成为苏联时期一段特殊的历史记录。然而,由于他不加节制的控诉,让评论家认为这部作品“离文学太远”。著名诗人叶夫图申科曾说,索尔仁尼琴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个政治事件,他“在走出文学的圈子后就没有能再回到文学中来”。

03

1974年2月,索尔仁尼琴被捕,并被驱逐出境,先后旅居“西德”和瑞士。1976年,他移居美国。此后他深入简出,拒绝一切活动邀请。他十分清楚西方以人道主义之名收留他的目的,他说:“我不想成为他们攻击我的祖国的工具。”

在流亡期间,索尔仁尼琴仍保持批评的姿态,他不断指责西方社会的物欲横流、道德堕落。1978年6月8日,他在哈佛大学发表的题为“一个分裂的世界”的演讲中,他大肆抨击西方自封的普遍主义,“西方有这样一种观点认为,所有西方之外的世界只是被邪恶的政府、或严重的危机、或他们自己的野蛮、或不理解,暂时阻止他们采用西方多元民主的生活方式。”他认为“这是一个聊以自慰的理论,忽视了这些地方根本没有发展成跟西方相似的事实。在没有使用暴力的情况下,任何一方都不能转变为另一方。”

索尔仁尼琴(中)

在西方国家,索尔仁尼琴并没有表达被庇护的感激之情,而是尖锐批判西方生活“很有破坏性、不负责任的自由”,包括源自媒体的“信息流的过度负担”。他还谴责美国签署的越南和平协定,并拒绝任何对俄罗斯强加“西方模式”的主张。他的这些言论在世界上引起巨大争议,也使他遭致西方社会舆论的围攻。

他在《两块磨石之间》写道。“的确,这多么真实!生与死,监禁和饥饿,尽管身体被囚禁,灵魂在吸取养分,与光明的西方世界相比,昨天在证券交易所的数字,无尽的娱乐以及充满异国情调的外国旅行,这是多么有限啊!”

04

1994年,索尔仁尼琴在时任俄罗斯总统叶利钦的邀请下,以英雄受难者的身份回到阔别20年的祖国,他原来遭禁的作品也陆续在国内出版。

此时强大的苏联已经解体,俄罗斯已回到西方民主化的怀抱。但是当他目睹了祖国一边是残破贫穷,而另一边却贪腐奢华时,感到异常悲愤。在80大寿当天,总统叶尔钦要颁给他象征俄罗斯最高荣誉的“圣安德烈勋章”时,他以嘲讽的态度回应:“目睹俄罗斯从欧洲强权的巅峰,堕落到当前如此悲惨的地步,我无法接受任何荣誉。”

索尔仁尼琴的态度总是让人感到难堪,但他和现任总统普京的关系却越来越融洽,他认同普京的许多执政理念。2006年,索尔仁尼琴接受了俄罗斯人文领域最高成就奖俄罗斯国家奖,他终于在自己的祖国获得了肯定。

索尔仁尼琴和普京

虽然当索尔仁尼琴再度回到祖国俄罗斯时,人们仍像英雄一般欢迎他,但渐渐地,他被新一代的人所遗忘,他似乎变得不合时宜,成为无人关心的过去岁月的代言人。他的民族主义带有一种陈腐老派的色彩,他所提倡的精神对当今俄罗斯精英并没有多少吸引力。

2008年8月4日,索尔仁尼琴因为心脏病发作去世,享寿89岁。

05

索尔仁尼琴是历史的见证者,也是一个预言者,但在俄罗斯,他至死一直是个不受欢迎的预言家,正如他旅居海外时,也越来越让人们感到不自在一样。

墨西哥诗人帕斯描述索尔仁尼琴在世界范围内赢得的敬意时指出,他不是知性、政治或道德上的楷模。“我们要用一个比较古老的、仍然带有宗教意味、暗示着就义和牺牲的一个词:见证。”

索尔仁尼琴也是一个极端主义者,他推崇俄罗斯东正教价值观,主张以此抵御西方物质主义的影响,他坚信俄罗斯和斯拉夫民族的团结。

索尔仁尼琴

1998年,索尔仁尼琴在“欧洲新文艺论坛”上发言时说:“整个20世纪,技术成就如此辉煌,人心如此急进,反而以各种途径使文化衰落了。这样一个世界性的毁灭进程,年复一年地持续着……精神价值的失散和消耗,甚至到了无可救药的地步……”

在他从西方普遍主义转向本土主义和传统价值观的过程中,在反对向自由主义屈尊俯就的反抗中,他似乎已经预见到了二十一世纪。

0 阅读:0

笑笑维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