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承调他与陈伯钧当副部长,向陈毅讨教:怎么婉拒,首长不生气

从阳化石 2025-04-08 04:18:35

1950年,刘伯承离开西南后,转入军事教育领域办军校,他的治军理念是:治军先治校!

刘伯承元帅虽然是旧军人出身,可也在苏联留学过,土地革命时期担任过红军大学校长,抗战时期兼任过随营学校校长,解放战争时期都担任过中原军区军政大学校长等职。不仅仅有统帅千军万马的作战经验,更有丰富的理论知识。

筹建军事学院,除了选址之外,就是学院领导班子的配备。从全军各单位抽调有办学经验的将领到军事学院工作。

在配备军事学院训练部时,陈士榘被任命为部长,调陈伯钧、王智涛为副部长。

陈士榘过去是参谋长出身,在土地革命、抗日战争以及解放战争时长期担任参谋长。随着渡江战役后,他担任华东军政大学副校长。当要组建军事学院时,调他担任部长。

陈伯钧也是老资格的将领,虽然是军事指挥员出身,调四方面军被改为红军大学教员后,接触到军事教员领域。抗战时期,从军事主官调去干教育,担任抗大训练部长、分校校长、军事学院副教育长等职。解放战争时,担任东北军政大学副校长,上干大队大队长等职。

说到王智涛很多人或许不认识,他曾经是西北军出身。1925年国共合作时被冯玉祥抽调去苏联学习,中途加入革命阵营没有回国,一直留在苏联学习、工作长达8年。回国后,根据他的能力和经历,上级把他放到军事教员领域继续发挥作用。

因此在土地革命和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在前线时间不长,主要在后方干教育。抗战时期担任抗大训练部副部长、部长;多次要求到前线历练,到刘伯承领导的129师工作,被安排担任385旅参谋长2年。

抗战胜利后,被派往东北作战,挺进冀东后被留下来,担任冀东军区参谋长、冀察热辽军区副参谋长。1948年调任航校继续干教育。

新中国成立后,从空军处理到华东新成立的防空部队任职。

当刘院长写起笔写,让人转达给他,调去担任训练部副部长时。他内心是不想去的,又顾虑直接向刘院长反映可能会生气。考虑再三,决定向陈老总讨教。当陈老总得知他要担任训练部副部长时,不想去时,他有些诧异:升官了,你还不愿去,为什么。

王智涛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认为自己长期干军事教育工作,实际上缺乏战场锻炼,只有理论没有实践。面对作战经验丰富的将领们,自己讲一些理论不联系实际,会空洞无味,属于纸上谈兵,不能服众,自己也觉得汗颜。

如今自己到新军种工作,大家都不了解这方面,而自己过去接触过这一方面理论知识,希望掌握一些实际经验,尽快成为称职的防控指挥员。他的想法得到陈老总的认可,可困恼的是自己过去在刘院长麾下工作过,不去上,可能会生气。因此请教怎么办才好!

陈老总是一位善解人意的首长,得知情况后也表示会给刘院长说清楚,当一回说客。如果王智涛去军事学院担任训练部副部长,就是副兵团职务。他没有选择高职务,而是担任正军职,也是陈老总没有想到的。最终王智涛如愿没有去军事学院工作,留在华东防空部队工作。

1952年,随着三反运动展开,他也受到一些影响,被调离司令部,干起防空学校校长。

0 阅读: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