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7月28日,亚特兰大奥运会女子5000米决赛中,王军霞如离弦之箭勇冲第一,鲜艳的五星红旗在她肩头随风飘荡,显得格外耀眼,这一幕成为了无数国人的骄傲。

王军霞是吉林省蛟河市人,1973年出生。王军霞田径运动员的职业生涯开始从1988年开始,她先是在体育学校进行专业的训练,随后凭借她惊人的天赋入选辽宁省田径队。
她在1992年获得了韩国第四届青年田径锦标赛10000米的冠军,并取得了第20届世界越野锦标赛的第二名。

并在1993年相继赢得了世界田径锦标赛和世界马拉松赛的金牌。她还在北京第七届全运会中打破了3000米的世界纪录,属实是一位难得的田径天才运动员。
在1955年入选国家队之后,1996年就获得了奥运会女子5000米田径赛的第一名,是中国当时唯一一位长跑奥运冠军。

当然一位奥运冠军的背后少不了一位令人钦佩的教练。王军霞的教练就是一生清贫度日的毛德镇。
但是因为毛德镇怜惜运动员,并全力培养他们,确招惹同行记恨,连续两次春节被人送花圈威胁。
他培养出来冠军,按说本可以享一生尊荣,但因为坚守正义之光,被处处打压恐吓,甚至遭停发工资。但尽管如此,他也始终不愿意接受学生资助,致一生清贫,直到去世也只住在破旧的一居室。

毛德镇1937年出生于辽宁瓦房店,1980年起在大连体育学校任教,培养了孙日鹏、丁维峰等中长跑名将。
1994年冬,大连体育学校的一间办公室里,57岁的毛德镇收到了一份申请报告,眉头紧锁。这份报告来自辽宁省体育局,请求他重新出山,担任即将参加亚特兰大奥运会的中国女子中长跑队教练。
彼时,毛德镇刚从肝癌中挣扎着康复,医生反复叮嘱他“不能再操劳”。但当他看到报告末尾“王军霞”三个字时,还是颤抖着签下了名字。

这位身高不足1.7米的东北汉子,一生都在与命运较劲。作为运动员,他未能站上奥运领奖台;转型教练后,他培养出孙日鹏、丁维峰等名将,却在功成名就时遭遇不公待遇。
如今,他即将面对的,是比以往任何挑战都更凶险的战役——拯救那个被黑暗吞噬的“东方神鹿”,即王军霞。
1995年6月,毛德镇第一次见到王军霞时,眼前的景象让他心碎:这个曾打破世界纪录的奥运冠军,体重不足45公斤,眼神空洞如行尸走肉一般。

此前,她刚经历马俊仁“马家军”的非人折磨。就像文学家赵瑜所写的《马家军纪实记》里,描述了马俊仁对未成年女运动员们怎么样遭受的迫害。
例如,打骂运动员、逼迫运动员服用禁用药,甚至侵犯女孩等身体和心理的残害。
信息来源:2016-02-04 08:02:00 来源:央广网【作者披露《马家军调查》兴奋剂删节:马俊仁亲手强行注射】

再加上哥哥车祸去世的打击更让王军霞濒临崩溃。

“先当她的父亲,再谈训练。”毛德镇决定用温情重建王军霞的信心。他自费买人参熬汤,深夜陪她聊天疏导心理创伤。
发现自己虽能改善她的心理创伤,但不能完全帮她走出痛苦的回忆,所以又为她请了专业的心理医生进行疗愈。
毛德镇还经常在她宿舍楼道里彻夜巡逻,用砍刀对抗不明势力的威胁。

训练场上,他创新采用“绑气球负重跑”等科学方法,每跑一圈捏碎一个气球,逐步提升其耐力和爆发力。
1996年,毛德镇打算带领王军霞、刘东等人去参加美国亚特兰大奥运会。
然而,危险如影随形。当年除夕夜,毛德镇家门口赫然出现花圈,大年初一接到30多个恐吓电话;奥运会前夕,他收到匿名信威胁“敢去美国,让你全家陪葬”。

即便如此,他仍坚持每天凌晨4点带队训练,用中药调理队员身体,甚至为过生日的运动员加菜庆生。
妻子担心毛德镇的安全,曾多次劝他放弃当教练,但他那一股不服输的劲怎么会轻易放弃?
在沈阳训练期间,毛德镇发明了“人墙战术”:左、右、前各一名男队员,后两排男队员将王军霞和刘东围在中间,防止被袭击。

南京奥运会资格赛期间,王军霞甚至被几个北方汉子反锁在房间,毛德镇带几个力气大的学生砸窗救人。
1996年7月28日,亚特兰大奥运会女子5000米决赛。王军霞在最后200米如离弦之箭冲刺,观众席抛来的五星红旗披在她肩头,这一幕成为国人永恒的记忆。
但鲜为人知的是,赛前王军霞因水土不服腹泻发烧,教练组一度建议她放弃5000米保10000米。
“国家培养我们,不能因为个人原因退缩。”王军霞的坚持,与毛德镇的鼓励密不可分。这位老教练在备战期间写下厚厚一摞日记,其中一句写道:“我教的是跑步,不是跪着求生。”

最终,王军霞以14分59秒88夺冠,成为中国首位奥运长跑金牌得主,毛德镇却因被人以“违规带走队员”的借口被停发退休金,职称评定屡屡受阻。
1997年除夕夜,毛德镇再次受到了威胁花圈。
这些威胁被曝出之后,尽管有很多人为他伸张正义,希望相关部门彻查,但是却没有人真的愿意去查,事情也就不了了之了。
2008年,毛德镇不幸被确诊为肺癌晚期。弥留之际,弟子们凑钱送他住院,他却坚持回家:“别浪费钱,留着培养新人。”

去世前,他住在37平方米的老旧一居室里,唯一的“奢侈品”是弟子送的电饭煲。
毛德镇的遭遇并非个例。他培养的河南籍运动员遭毒打,王军霞险些车祸,训练器材被毁……这些事件最终都不了了之。正如他日记中所写:“有些事,不是一纸报告能解决的。”
毛德镇去世后,中国田协送来抚慰金,媒体掀起短暂悼念热潮,但很快归于沉寂。如今,体育场馆里挂着更多“金牌教练”的肖像,他的名字却逐渐被遗忘。

与此同时,王军霞的生活轨迹截然不同。奥运夺冠后,她揭露马俊仁“逼迫服药”丑闻,引发轰动;退役后经历三段婚姻,育有三个孩子,并且频繁回国参与马拉松赛事解说和青少年体育推广。
信息来源:猫眼娱乐2018-08-18 18:20【奥运冠军王军霞因伤退赛,结了3次婚,45岁依旧神采奕奕】

毛德镇的一生,折射出中国体育史上一段沉重的记忆。在“唯金牌论”的年代,无数运动员在高压与黑暗中挣扎,而像毛德镇这样坚守底线的教练,用生命诠释了体育的真正意义——不是屈从于权势,而是守护内心的光明。
毛德镇的葬礼上,王军霞亲手为他擦拭遗像。这位曾经的“东方神鹿”,如今已成为中国田径的公益大使。

或许,正如毛德镇生前所说:“我教的是跑步,不是跪着求生。”真正的体育精神,永远属于那些在黑暗中坚守信念、用生命守护光明的人。
虽然,毛德镇已经去世16年了,但他的事迹会永远记在人们的心中,丰功伟绩也会永垂青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