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为什么会失败?人算不如天算,天不佑蜀汉呀!

采蓝说历史 2023-11-05 06:24:21

丞相在他生命的最后七年之中六出祁山,次次功亏一篑。这在当下引发了很大的争议,有些人指责丞相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是穷兵黩武,有些人则膜拜丞相那种忠于使命、永不言败的气节和精神。但这其实就是一个屡战屡败还是屡败屡战的问题,没啥好争的。

在丞相的六出祁山中,条件最好的自然是第一次北伐,最接近成功的其实也是第一次北伐。因为只有第一次,丞相才有真正的先手优势。之后,你的打法被人研究、你的动态被人盯死、你的弱项被人针对性消耗……你的难度在无限升级。

关于丞相的第一次北伐失败原因,其实很多人基本上已经达成了共识,那就是因为马谡太不争气,没有守住街亭。这个归因是无可厚非的,但其实也并不全面或者叫并不系统。因为马谡失街亭它充其量也只是整个逻辑链条上一个关键点而已,不能代表整条逻辑链。我们要想真正梳理清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失败原因,得从头到尾去梳理一下它的逻辑。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失败的逻辑梳理

都说丞相不擅长军事,这其实就是一种无稽之谈。抛开丞相位列武庙十哲不说,单论丞相敏锐地捕捉战机的本领,在三国就是顶级的存在。

曹丕226年6月底去世,丞相227年3月就给后主刘禅递交了感人肺腑的《出师表》,然后坐镇汉中,筹划北伐之事了。

经过长达半年的筹备与策划,丞相于227年年底正式发动了第一次北伐。

那么,丞相在这半年的筹划时间内,主要做了哪些准备工作呢?除了筹备兵马钱粮外,最重要的动作有两个:一个是征调江州李严的兵力来帮场子;一是想方设法把居心叵测的边角料孟达利用好。

前者因为李严早就陷入了羡慕嫉妒恨的情绪中难以自拔而没有达成;后者则因为他遇到了一个神对司马懿而最终破产。

这里介绍一下丞相利用孟达的方案哈,旨在表达丞相行事的周密性。

丞相在接到孟达的投诚意愿书时,其实内心是比较抗拒的。因为孟达要对关二爷的死负一部分责任,又是朝秦暮楚的反面教材,还和李严私下里蝇营狗苟,意欲结党营私。但出于内部和谐等各种原因的考虑,诸葛亮一直在稳住孟达。

到了北伐前夕,丞相故意安排间谍去诈降曹魏,把孟达即将反叛的消息透露了出去。这样曹魏必须要派兵去围剿孟达,这样就能起到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效果。曹魏的军事焦点就会被荆州战场牵引着,自己在西线战场北伐就能更加出其不意。

但是,遗憾的是,诸葛亮算漏了一个人,这个人便是诸葛亮的一生之敌司马懿。当时,司马懿正在都督荆州军事,他接到情报后,立马派人给孟达传信说:有人打你的小报告了,但是我不信,我一直认为你是一个好同志。所以你也不要有什么心理压力,日子该怎么过就怎么过,我一定会代表组织还你一个清白的。

司马懿在稳住孟达之后,然后迅速开动头脑风暴。当时他的所在地离孟达的新城大约8天路程,离曹叡的朝廷大约16天的路程。按照按正常的流程,司马懿应该先派人去请示曹叡,看看确切的处理意见是什么。这样前后就得耽误30来天的时间。也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孟达即便知道自己的阴谋已经暴露了,也并不是太着急,你司马懿来不及揍我,你请示完了,我早就跑了。

但是,谁都没有想到司马懿能够当机立断、自作主张,毫不犹豫地率兵日夜兼程地赶往新城平叛,前后仅仅用最短的8天时间。

当司马懿的大军抵达新城时,孟达还在做着高枕无忧的美梦,结果可想而知,孟达根本就抵挡不住司马懿的攻势,被司马懿斩首示众、连根拔起了。

可即便丞相在初始阶段的谋划皆告失败了,但丞相的北伐形势还是一片大好的。

因为曹魏自打曹操从汉中撤兵之后,就对西北战线转攻为守了。比如曹叡刚上位的时候,便想试探性地进攻汉中给自己立威,结果被手下大臣劝阻了:你爷爷当年那么难打,结果从汉中撤出来后都感叹,秦岭那条供给线真不是一般人能吃得消的。你比你爷爷还厉害吗?与其自己主动去吃这个苦,还不如等着蜀汉自己坐不住了,吃了秦岭的苦再送到关中给我们打。

还有一个方面,那就是曹魏陷进了惯性思维,认为从汉中出川,必定是剑指关中,所以他们把主要的防御力量都集中在了关中。根本摸不清丞相真正的战略意图。

丞相真正的战略意图是什么?是先平陇右再图关中!所以,丞相安排赵云率一支小部队走陈仓道充当疑兵,自己亲率大军直奔祁山道。

丞相这种出其不意的方案达到了什么效果呢?陇右诸多势力望风而降,比如天水、南安、安定三郡。这也不是曹魏在雍凉地区的臣属就是特别没有骨气,而是哀莫大于心死,大家都没有想到丞相会突然打到那里来,感觉丞相是无人可当,顺势而为而已。

丞相兵锋抵达祁山堡时,整个陇右其实只剩下一个陇西郡在持观望态度了,其他郡县已经全部向丞相倾斜了。

但恰恰在这个时候,丞相又遇到了极小概率的黑天鹅事件。

大家知道丞相为什么选择年底年初这个时间点发动北伐吗?他是在有意避开一个叫郭淮的劲敌。郭淮是谁?汉中之战大家还记得吗?郭淮就是那个连夏侯渊都可以不鸟的大神,人家不开心就可以请病假不去上班,等你夏侯渊一死就能立马痊愈帮临时总司令张郃稳住局面。他是当时曹魏西北军区真正的大咖,能力、背景、资历、经历都是在线的。诸葛亮选择那个时间点发兵,是因为按照惯例,郭淮在那个时候是应该回京述职的。

可也不知道是啥神使鬼差的原因,郭淮这一年偏偏就没有回京述职,没有回京述职也就算了,因为他平时上班在长安。可他偏偏又福至心灵地要去陇右搞什么年底工作检查。所以,当诸葛亮兵出祁山的时候,郭淮正好在天水郡的下属单位考察,当他得知诸葛亮北伐的时候,第一时间率众抢占了上邽这个战略要地,然后开始主持和布置工作。

群龙无首的仗和有主心骨的仗,那是两码事。要是没有郭淮,整个陇右地区不出意外,都会先后归降蜀汉。但是,有了郭淮主持大局就完全不一样了,郭淮有能力和手腕去组织局部阻击,然后让观望者更加摇摆不定。

比如本该顺利拿下的桥头堡祁山堡就是因为郭淮及时出面主持工作,然后就下定决心跟丞相死磕。为什么?因为郭淮占据了上邽,相当于截断了祁山堡守军的归路。祁山守军心里会权衡,即便祁山守不住,我还可以退守上邽。若我不抵抗就投降,万一郭大帅依托上邽坚守到援军到来之时,我不就彻底死翘翘了?

结果祁山堡的顽强抵抗耽误了丞相几天宝贵时间,另外,像陇西郡这样的观望势力更加不愿轻易投降蜀汉了。丞相派人去招降时,陇西太守怎么说的?你诸葛亮有本事就把整个陇右摆平,陇右都摆平了,你还怕我陇西郡不投降?反之,你连陇右都摆不平,凭什么叫我放下武器?别搁我这耽误时间了,赶快派人去截断陇道吧。咱们最后凭结果说话,魏胜我就归魏,蜀胜我就归蜀!

诸葛亮派马谡去守街亭就是建立在这样一个处境基础上的。若没有郭淮好巧不巧地出现在陇右战场,丞相简直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平定陇右,然后从容不迫地亲自带队到略阳地区(街亭附近)坐等你们魏军过来送人头。

郭淮是丞相人算不如天算的第二个体现,丞相人算不如天算的第三个体现就是马谡烂泥扶不上墙。

丞相争分夺秒去抢占街亭是对的,给马谡明确以防守为根本的战略任务也是对的,带有一定私心让马谡去捡军功也是可以理解的……可是,丞相万万没想到 ,他平时疼爱有加的马谡却在关键时候要叛逆地耍性格、玩花样了,他不听丞相的安排了。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丞相机关算尽,但终究算不尽那变幻莫测的人心。他再神机妙算又如何?他能算得到马谡这个亲信会不听自己的安排吗?就好比你能算得到你的孩子会背叛你吗?即便你算得到或者怀疑到了,你愿意相信吗?

丞相的第一次北化随着马谡丢失街亭而彻底宣布以失败而告终。但实际上,马谡失街亭只是“因果”的集中体现,并不代表它和丞相第一次北伐的成败是可以划等号的。因果循环,环环相扣,若没有之前那各种各样的偶然因素,根本就无需马谡去守街亭嘛!

梳理完了丞相第一次北伐的失败逻辑后,不知诸位读者是什么感受?还认为丞相能力有限吗?还认为丞相识人不明吗?还认为丞相固执偏激吗?

简单回答几个问题

Q一:如果丞相第一次北伐一切得偿所愿,那么丞相是不是一定能够光复中原?

A:不一定!而且可能性也不是很大!因为灭国之战就等同于我们个人的生死之战,你真要把我逼到那个份上了,我绝对会和你拼命的。所以最终还是要拼硬实力的,蜀汉虽然有一个非常牛逼的丞相,但是人家曹魏综合实力还是要强得多,就简单跟你搞兑子战术,你蜀汉也不一定搞得过。丞相第一次北伐成功的真正意义在于,若是成功了,蜀汉离他的终极使命又更进一步了,仅此而已。举个例子来说,你考上高中不代表你一定能考上一个好大学,但是你连高中都考不上,好大学的梦就彻底破灭了。别说什么你发财了再去读函授,照样可以“拿”个好文凭。这中间是有区别的,大家自己去品吧!

Q二:丞相的北伐到底算不算穷兵黩武?为什么世人要这么推崇丞相北伐?

A:丞相其实是知道自己北伐成功的可能性不大的,但这恰恰是丞相的高贵之处!为啥?因为很多时候,作为弱势群体,很多事情是不容许你有百分百的把握才去做的。弱势群体要想逆风翻盘,必须要坚定不移地跟着自己的初心走。比如你就是想读个好大学,再找一份体面的工作。难道在你小学的时候你感觉自己成绩跟别人有差距,你就不努力学习了吗?弱者的梦想得以实现在于自身坚韧不拔的坚持,强者梦想的实现则在于更合理的选择。丞相不是穷兵黩武,而是在躬身示范弱者要怎么去坚持自己的理想!世人非议丞相的北伐,那是实用主义的成见!世人推崇丞相北伐,那是发现了丞相的精神意义。

Q三:丞相屡战屡败,是不是说明丞相真如陈寿在《三国志》中说的不善于将略?

A:不是的!陈寿在《三国志》中对丞相的评价是采用了欲扬先抑的文学手法,你们都希望我说说丞相的不足,我翻来覆去也没有找到啥可以做文章的。只能鸡蛋里挑骨头拿丞相北伐无功说事了。举个例子,丞相其他各门功课都是满分,就单单军事这一科发挥不太好,只拿了99分,结果你们要求我给他总结经验教训,我不只能说他军事方面还有进步的空间?可陈寿就说丞相这么一句不圆满的话,人家最后还在丞相的传记中自称臣,一个劲地说自己罪该万死。说明陈寿说那话是心中有愧的。

丞相要真的不善于将略,他就进不了武庙,也不可能打出“蹈一州之地,使雍凉不卸甲、中原不释鞍”的效果。丞相军事战果不尽人意的根本原因是他的牌面有限,明明抓了4个3,却打出了4个A的效果,但是还有人吹毛求疵,要求丞相打出两个王或者四个2的效果。对不起,丞相办不到,因为他很神,但毕竟不是神仙!

Q四:有人质疑丞相专权,这是不是真的?如果丞相不专权,蜀汉的命运会怎么样?

A:丞相在一定程度上专权这是真的!比如他压制李严、魏延,逼死孟达,偏信马谡,在蜀汉大事小事一把抓等等,都是专权的表现。但如果丞相不专权,蜀汉会死得更快。这个问题的背后核心其实就在于:这个世界就根本不存在绝对的民主!比如你一个四处漏风的家庭,除了你谁都没有能力当好那个家,你讲民主试试?你凡事都跟你那个能力有限的爱人或者懵懂无知的孩子去商量试试?保证你们家倒得更快!能力和责任在很多时候是成正比的,你能力强,该你当仁不让的时候你就得挺身而出;你能力弱,该你出让决策权的时候,你就得退居二线。别拉着团队给你殉葬,也别推卸自己肩上的责任。

类似的问题还有很多,咱是个懒人,也是一个傲娇的人,累了,不一一列举和回答了。有问题咱们评论区见。

失败的经验和成功的经验

先敲黑板,再说重点!

为什么我常说,现在很多年轻人是迷失的年轻人?因为这些年轻人由于天赋和见识各方面的限制,是很容易被人带节奏的。

很不礼貌地说一句,那些不学无术的成功学大师(河南某初中毕业生不照样把很多人忽悠得一愣一愣的?)、厚黑学学者早已专门为你们挖好了这样的坑!

咱不愿意去得罪那些小人,所以不举现实例子,咱举历史案例,咱妥协!就拿咱们耳熟能详的项羽和刘邦来举例吧!

项羽是真不行?!刘邦是真厉害?!对,也不对!

项羽要是真不行,人家能成为历史上最年轻的霸主吗?人家能凭一己之力推翻强大的秦朝吗?人家能逮谁灭谁吗?人家能打赢巨鹿之战、彭城之战这样震古烁今的经典战争吗?

项羽要是真行!他为什么在掌握绝对优势的情况下,被刘邦一步一步地反杀?他为什么没有打开上帝视角重用韩信?他为什么没有团结六国贵族再分步蚕食?为什么没有在鸿门宴彻底弄死刘邦?为什么没在分封诸侯的时候突如其变地来个斩首行动(诛杀或者扣押那些六国贵族)?

刘邦要是真行,为什么年近五十还一事无成?为什么要像只无头苍蝇一样到处找大腿?为什么没有张良的情况下,该犯的错误他都犯了?为什么他被项羽“发配”到汉中就心灰意冷了?为什么一旦被揍就马上向项羽认怂?

刘邦要是真的不行,他为什么能大器晚成?他为什么能让萧何、张良、韩信、曹参、樊哙、彭越、英布等一众人杰唯他马首是瞻?他为什么能做到变成一只打不死的小强?他为什么能依靠诸侯打天下又能逐个击破把那些功臣宿将都给收拾了?

行与不行,其实取决于我们的自我认知。现在明白别人的成功经验对你为啥没有多大的参考价值了吗?因为人家压根就不会去从你的实际情况去给你传授真正的成功经验!同理,明白为啥别人失败教训才有借鉴意义了吗?因为不管你的情况是好是坏,别人的教训都能起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作用。

当下有一部分人专门去挑丞相的毛病,翻来覆去就是那几句话:诸葛亮那么牛逼,他怎么没有北定中原?诸葛亮那么神奇,他为什么用错了马谡?诸葛亮神乎其神,陈寿为什么还要说他军事是短板?

这些人大家尽量不要搭理。因为他们的言论是自带优越感的,他们是觉得自己比诸葛亮更厉害然后反过来教育你们,进而证明他比你们厉害。

你们要学会去相信李世民、杜甫、李白等历史大咖。他们都不遗余力地赞美丞相,你还需要怀疑丞相什么呢?

我也很推崇丞相,但我推崇丞相的原因和大家不一样,我推崇丞相的原因恰恰是他尽人事而不得天命,如果他真的北伐成功了,我还真会慎重去思考他。因为我不想陷入幸存者的偏见。

当下很多人看到他们的马爸爸靠电商飞黄腾达了,然后极力鼓吹电商,你们倒是睁大眼睛去看看“一将功成万骨枯”这句话呀!马爸爸成功了,你们就能成功?多少人成了别人的垫脚石,悄无声息的沉沦了?

行文至此,心里越来越沉重,鉴于以后诠释丞相的机会还有很多,就此打住!希望我这天马行空的一番言语能叫醒哪怕一个迷惘的人!

2 阅读:46
评论列表
  • 2023-11-11 15:40

    谁都没你明白[笑着哭]!为什么会失败你问诸葛亮干嘛?你刘备不是给你二弟报仇能这样?[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

  • 2023-11-28 11:52

    诸葛亮最出彩的一场战争应该是卤城之战...从诱敌深入,围点打援,到自绝粮道,诱敌出战,最后击破司马懿钳形攻势,堪称军事奇迹...这就好比孟良崮之战,张灵甫在重重包围之下反杀粟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