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县(今达州市达川区),位于四川盆地东部,地处嘉陵江支流州河畔,东临重庆,西接巴中,南邻广安,北靠陕西。地形以丘陵和山地为主。达川区,历史悠久。春秋时期属古巴国,东汉置县,梁称石城,隋号通川,明曰达州,清雍正六年(1728年),达州升为直隶州,隶川东道。嘉庆七年(1802),改达州为绥定府,取达州的达字为县名,增设达县为附郭首县。2013年9月,撤销达县,设立达州市达川区。

1947年,达县城厢图
达州,府西北八百里。西至顺庆府蓬州四百二十里,西北至保宁府巴州三百里,东北至陕西兴安州一千一百里,北至陕西洋县四百三十里 。
古巴国地。秦属巴郡。两汉因之。晋蜀巴西郡。宋属巴渠郡。齐因之。梁置东关郡,兼置万州(杜佑曰:以州内地万余顷而名)。西魏改曰通州(以居四达之路而名)。隋初,郡废,仍曰通州。大业初,曰通川郡。唐初,复为通州(三年,置总管府。七年,改都督府。贞观五年,府废)。天宝初,曰通川郡。乾元初,复故。宋乾德三年,改为达州(亦曰通川郡)。元因之。明洪武九年,以州治通川县省入,又改州为县。正德九年,复升为州(编户十三里),领县二。今仍为达州。
州联络金、房,翼带汉、沔,西出渠、阆,东下夔、巫,地形四通,土田饶沃,峡右之名郡,沔南之奥区也。
来源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

来源1944年实用四川地图
1940年旧历七月十八日早饭时,达县防空监视哨从天主堂钟楼发出了空袭警报,人们纷纷向城郊疏散。10时左右,紧急警报响了,人们急速隐蔽起来。一会儿,从隐蔽处见日机一个中队(九架)从州河下游向达城飞来。当快进入达城上空时,日机便向下俯冲,随即听见"啪啪啪"的炸弹尾部方向叶片的急速旋转的刺耳响声和炸弹下落的呼哺声。响声还未断,就见城中升起无数巨大烟柱,接着就传来爆炸声。当听见声音时,县城的东部就全被浓烟罩住看不见了。这段时间仅数秒钟。日机投弹后向上游飞走了。约一个钟头后,又一个中队日机仍从下游方向经达城向陕西方向飞去,但未投弹。

警报解除后,回城去看被炸地段,计投弹30-40枚。从弹坑大小看,炸弹重约百磅,炸得最厉害的地段,一是城墙东北角(现市中医院附近),城墙炸塌20-30米宽,民房被炸被烧数十家(小东门就是此次城墙炸塌后新开的)。二是地主宫(现公安处)。地主宫是关押壮丁之处。当时正驻着一个营,营长姓陈,地主宫被一弹炸中,死连、排长各1人,死壮丁20余人,伤者就多了。附近居民死伤也20多人,李xx一家8人,被炸死7人。死者身首异地,血肉横陈,令人惨不忍睹。三是达县高中,被燃烧弹击中,烧掉半个校舍。

轰炸过后,民众伤亡惨重,对岸的建筑仍在冒烟。
再是秋水潭、绫子机房、春牛井、营盘坡、公园等处,破坏不大,因较空旷,虽落有燃烧弹,仍未引起大火灾。文庙门口街道上及公园一带,有日机用枪扫射后留下的一串串弹痕。春牛井附近还有一枚炸弹未炸,上有"昭和三八"字样,后由梁山机场派工兵来取走。此次达城被炸,伤亡人数经过多次检查,共约110人左右(传说300多人)。

日机轰炸,大火笼罩全市
1941年旧历七月初八,日机一个中队由重庆方向向达城飞来,向刚修成不久的通川桥投弹廿余枚,炸弹均落在从会仙桥至滩头街顶之间的河中和河岸。城对岸梧桐梁落了一弹,将土翻起,埋了一老人,未死。花码头罗姓民房一间被震垮。此次轰炸,炸死了4人。日机目标是通川桥,但未炸中,只桥身栏杆被破片伤了一点。

图为日机轰炸后民众在清理遗体。
【说明】
1、本文纯属个人整理的学习资料和史料,仅供参考,资料参考《达县文史资料》、《达县志》、网络;
2、图片主要来源网络、个人收藏、《1944年实用四川地图》,传承祖国优秀传统文化,学习中华文化精神;
3、欢迎多多交流,难免有疏漏之处,还请多多指正交流。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