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类未来、人工智能、奇点世界、元宇宙等话题一直是科幻小说里的热门题材,但很显然,在彼得·沃茨的故事里,这些都被赋予了令人惊诧、费解、甚至感到恐惧的更深层次的意义。科技飞速发展,人们越来越难以掌控和预测未来的样子,很多事情完全可以交给人工智能去完成,这也引发了很多关于人工智能会不会逐渐拥有了“自我意识”,甚至取代了人类、占领了地球的种种猜想。
这些猜想除了表达出人们对于未来的一种展望,也折射出隐匿于内心深处的不安与恐惧。
沃茨曾经在一次访谈中也谈到过对这一问题的看法:“科技拥有有毁灭整个世界的能力。我觉得AI最可怕的事情就是它太像人类了,天哪,它学会了人类的语言,人们以人类为蓝本打造了她的大脑,她占用了整个网络系统,附着于网络上,学会了一切知识。”
所以在沃茨打造的科幻世界里,“超人类”与“基准人类”之间的博弈和纠缠总是会作为剧情发展的主要线索,串联出整个异想空间里的种种假设。
说回到这本书,经历过沃茨的上一本“硬科幻神作”《盲视》的“磨炼”之后,我这次并没有“轻敌”,但还是不得不承认,我依然被沃茨刺激得仿佛脑干都在发热。
如果说,《盲视》已经硬得让我大脑“百转千回”却又百思不得其解,那么这本《模仿》只用“硬”恐怕已经不足以形容它的硬核程度了,坦白来说,读起来真的是有些吃力的,书中出现的大量前沿科学术语与《盲视》比起来有过之而无不及,“功能性”极强的人物设定也颠覆了传统的科幻认知体系。
《模仿》作为《盲视》的续作,它依旧是围绕着“人类意识”这一思想内核来拷问人类本质存在,但它却呈现了比《盲视》更大胆的猜想,以及超越我们对于科幻小说寻常认知的更奇幻的领域,在彼得·沃茨看来,《模仿》并没有在意识的话题上纠缠太多,“意识是一种非适应性的副作用”,但碍于我对彼得硬科幻的理解能力还是十分有限,给我感触最深的其实依然是“自我意识”的讨论。
细思极恐的是,彼得·沃茨的很多假设都和科学产生着丝丝缕缕的联系。
比如,彼得先是在《盲视》里对于僵尸的生物学和演化特征打下了基础,然后在这里通过手术和病毒让僵尸大脑摆脱了自我意识的代谢成本,然而,这种“僵尸大脑”的内部组织结构以及温度下降等代谢抑制现象,在临床被诊断为精神失常的杀人犯的大脑上也被发现了;
还有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集群——“二分心智教会”,这一设想可以联系到左右脑的不同分工,某些形式的脑损伤能导致特定类型的创造力大幅度提高,而二分心智 人就是用非常特化的方法来损伤自己的大脑,所以“他们是适应性故障和糟糕适应的一个偶然并列”。
对于生物学家布吕克斯来说,相较于人类社会,他更乐于走进包容一切的沙漠,因为大自然永远不会拒绝他,而对于这个只剩下等待恶魔或救世主现身、一直要面对杀死猎物和内心的死亡的人类社会,他倒是希望其“加快步伐,赶紧毁灭”。
可当布吕克斯经历过闯入二分心智教会、变成无意识的载体之后,我们开始发现“感情变成化石”,人类自己都无法理解、无法面对、甚至无法掌控自己所创造出来的那些“真相”,没有任何人会为了这样的重生而狂喜,失去自我意识的人类,真的还算是人类吗?就像莉安娜所说的那样,“他们把自己的大脑变成了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