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俊成,辜负了沈阳的宝骏布局

引擎真探 2025-04-23 18:53:28

在当前的汽车市场中,宝骏享境的预售价引发了广泛讨论。不少网友认为,这款定价在13.28—15.58万元区间的车型,虽然品质不俗,却因宝骏的品牌力薄弱而难以支撑其价格。

这不禁让人思考,品牌力与产品定价之间究竟存在着怎样的关系?宝骏又为何陷入如此困境?

‌品牌力的局限‌

宝骏享境并非市场上的无名之辈,其宣称首发搭载灵眸智驾进阶版,致力于打造“20万越级智能体验”。然而,网友的试驾反馈却揭示了其智能化表现的不足,甚至有网友分享了在试驾过程中遭遇的交通事故。这些负面信息无疑进一步削弱了宝骏的品牌形象。

更深层次的问题在于,宝骏的品牌定位一直较为模糊。自2017年起,宝骏试图通过“高端化”和“新能源化”两条道路并进,以争夺中高端新能源汽车市场。

然而,这种策略并未带来预期的效果。宝骏在售的产品线涵盖了从微型车到主流SUV的多个领域,但各产品之间缺乏明确的关联性和一致性,导致消费者难以形成对宝骏品牌的统一认知。

‌产品策略的失误‌

宝骏的产品策略同样值得反思。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宝骏似乎未能找准自己的定位。

其推出的车型往往跟随市场热点,试图通过“蹭热点”来获取销量。然而,这种做法往往忽略了产品本身的核心竞争力和差异化优势。

例如,宝骏悦也和悦也Plus虽然强调了“玩具车”的属性,试图吸引年轻消费者,但这种定位过于小众,难以支撑起宝骏的品牌形象和销量。同样,宝骏云海虽然定位为主流SUV,但其售价和品质并未能在同级别市场中脱颖而出。

‌沈阳的遗憾与吕俊成的挑战‌

上汽通用五菱原总经理沈阳在卸任前曾指出宝骏品牌存在的问题,并强调了品牌独立化的重要性。然而,接任的吕俊成并未能延续并践行这一理念。

相反,他带领的宝骏更加浮躁和急于求成,试图通过高价车型来迅速提升品牌形象和销量。然而,这种做法显然违背了市场规律,也未能赢得消费者的认可。

‌宝骏的未来何在?‌

面对当前的困境,宝骏需要深刻反思自己的品牌力和产品策略。首先,宝骏需要明确自己的品牌定位和目标消费群体,以形成统一且鲜明的品牌形象。其次,宝骏需要加大在技术研发和品质控制方面的投入,以提升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和差异化优势。最后,宝骏需要更加注重用户运营和市场反馈,以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和期望。

总之,宝骏的困境并非一朝一夕所能解决。但只有通过不断的反思和改进,宝骏才有可能在未来的市场中重新找回自己的位置。

0 阅读:19

引擎真探

简介:驷马之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