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鲁斯特说:“智慧不是别人给的,一定得靠自己去发现,走过无人的荒野,无人可依靠,无人能卸除我们的责任,只有自己的智慧才是最后我们认识这个世界的唯一观点。”
不管外界多么喧闹,心里的那道难关都会把我们的内心逼近黑暗,自己在其中独自摸索,艰难前行,屡屡受挫。当熬过那段最黑暗的时光,才发现生命的真谛,都来自于自己生活中的体验、感悟。能渡自己的,只有自己!
由此可见,生活中的困难,其实是我们精神成长不可或缺的养料。
《毛选》说:“不遇到坏事,就学不到应对这个坏事的能力。”
生活中能让我们措手不及、沮丧无助的,大都是我们以前未曾经历的。往往不知如何应对,才会让我们陷入黑暗与迷茫中。然后在绝望中寻找出口。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心理弹性也一步步加强。认知也一步步发生改变。
乐观的人很容易便能找出事件的意义。更容易在逆境中成长。
而悲观的人,往往感觉自己生活在一个饱受威胁的世界里,会选择逃避问题。将重心放在如何控制自己的内心痛苦,而非解决外在问题上,使问题更加恶化。让悲惨成为自己的人生命运。
悲观的人从逆境中获益会费点劲。逆境后能否成长,关键不在于乐观的心态本身,而能否找出一套方法来诠释逆境对你个人的意义,并从中汲取积极的体验,你就能从中获益。“
阿伦·贝克指出悲观的人的三种错误认知:我很差;这个世界很黑暗;我的未来一片黑暗。
《象与骑象人》一书中给了悲观的人从逆境中获益的三个步骤:
一、在碰到逆境之前,先改变自己的认知方式。可用冥想或认知疗法。
认知疗法:训练自己掌握自己的想法,把想法写下来,指出扭曲之处,之后找出替代方案及更正确的思考方式。
二、珍惜并建立自己的社会支持网络。可以找个人倾诉,帮助理清并找出事件的意义。
三、找到自己的宗教信仰或人生信念。可以直接帮助我们找到事件的意义。
人生所有的困难,都得靠自己。家人、朋友、书籍可以给予支持,但最终能让我们走出来的,只有自己!
生活中的每一个难题都在帮我们把生命指向不同的纬度。唯有积极面对,才能找到生活的智慧,帮助我们走向更广阔的人生旷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