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有人走的路》的作者斯科特·派克说:“意识让我们区别于其他动物,拥有自由意志,可以自由地选择我们的思想和行动。不幸的是,痛苦是意识不可避免的副作用。”
该不该和这个人结婚?孩子是该尊重天性还是严格管教,我的教育会不会对他造成哪些不好的影响?……
生活中的这些矛盾和不确定性,不可避免的会让我们产生焦虑的情绪。加上各种人际关系,背负的责任,分别与死亡等,常常让我们感到痛苦。
逃避痛苦是人的本能。但逃避并不能让人感觉快乐,时间久了,反而会带来更大的痛苦——心理疾病的痛苦。
如何避免这种痛苦?深入思考!
选择深入思考,也就是选择接受伴随意识而来的痛苦。与问题长久地待在一起,努力接近问题的真相,然后找出解决之道。
就像我的孩子上一二年级时,我一直奉行放养,对孩子的学习基本不过问。直到三年级,孩子数学成绩突然下滑,我意识到完全放养是不行的。
于是进入另一种极端状态。在网上搜各种学习方法,给孩子时间排得满满的,语数英都开始额外增加内容。一开始孩子还配合,慢慢地孩子开始越来越抗拒,情绪也越来越崩溃。
我陷入迷茫。不管怕孩子以后高中都考不上,管了孩子情绪崩溃。我该怎么办?那几天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几天没睡好觉。
后来,我悟到,学校的学习固然重要,但只是学习的一种方式。玩也是一种学习,是对周围世界的探索,是他自我发展过程必需的,不该被剥夺。应该给孩子留白的时间和空间。
于是,在这种心态下,我接受考差了也不再责备。我放弃了妈妈牌作业,孩子自己安排,只做校内作业,另外只针对孩子的数学错题进行订正,让他自己讲出解题思路。
没想到这个方法很奏效,孩子数学成绩直线上升。期末考试还出乎意料地拿到了三好学生的奖状。
最终我得出了答案,孩子既不能完全放养,也不能安排太多。给孩子留白很重要。
自己安排玩和学习的时间,孩子精神和身体都得到了放松,也有了更多自我成长的机会,这样他才能更早地踏上成为自己的那条路。
自此,孩子的学习这件事,就不会过多地困扰我。以后即使碰到了学习方面的问题,也只需要做出少许的调整。
深入思考,结合实践。就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式。
斯科特·派克说:“意识是所有思考的根源,而思考是意识进步的基础。”
逃避意识带来的痛苦,往往会让我们承受心理疾病的痛苦。我们的很多问题和痛苦,都是逃避问题和痛苦导致的。
深入思考会让我们费脑,与问题长时间相处会让我们焦虑,但这个过程会让我们的精神得到成长。会形成自己的思想与信念,不容易被外界操控。
把生活中的痛苦和挫折当成精神成长的养分。学会与焦虑共处,在焦虑中实现心智成长。当生活难题一个个被破解,我们也变得日益强大。
派克说:“现实的矛盾和神秘在于,生命虽然会带来焦虑和痛苦,不过,一旦我们超越焦虑和痛苦,随之而来的就是无可限量的幸福和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