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讨厌的勇气》:一切人际关系矛盾都起因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学会课题分离,人际关系的烦恼轻松飞走

迷彩的星星 2025-03-29 00:24:45

生活中,我们常常因为各种关系处于鸡飞狗跳中。亲子关系、夫妻关系、婆媳关系、同事关系……

我们既希望得到他人的认可,也常常因为别人没有满足我们的期待而悲伤痛苦。

人为什么会寻求认可?

很多情况下是受惩罚教育的影响。当我们做了恰当事情时,会受到表扬。做了不合适的事时,就会受到责骂。

在这种情况下长大的孩子,为了得到父母的认可,会按照父母的期待去生活。

长大后会追求领导的认可、他人的认可,过于在意别人的评价,舍弃真正的自我,无法活出自己的人生。

“你不是为了满足他人的期待而活,他人也不是为了满足你的期待而活。当别人的行为不符合自己想法的时候也不可以发怒。”

在各种关系中,我们总会有一种妄念。

我为你付出那么多,对你那么好,你也理所应当该有所回报。你就该努力学习。如果不是,我就失望、狂怒。

我们不妨用阿德勒的爱的追问,问问自己,如果对方不如自己所愿也依然能够信任和爱吗?

一切人际关系矛盾都起因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只要进行课题分离,人际关系就会发生巨大改变。

判断是谁的课题非常简单,只需要考虑一下“某种选择所带来的结果最终要由谁来承担?”

哪怕是自己的孩子,也需要进行课题分离。

比如孩子不爱学习,后果是孩子无法上好学校,最终的承担者不是父母,而是孩子。

那么是要对孩子放任不管吗?也不是。放任是一种不知道也不想知道孩子在做什么的态度。

阿德勒心理学的主张是,在了解孩子干什么的基础上对其加以守护。

告诉孩子学习是他自己的课题,在他想学习的时候父母要随时给予帮助,但不对孩子的课题妄加干涉。在孩子没有求助时不可以指手画脚。

如果无视本人的意愿而强迫其改变,结果只会是日后产生更加强烈的反作用。

有一段时间,我的孩子成绩下滑,我安排了一些妈妈牌作业,开始还算配合,慢慢地开始强烈反抗,天天鸡飞狗跳,亲子关系也受到挑战。

看着他情绪抑郁,我意识到这样下去反而会让他失去学习的兴趣,而且强迫学习效率也很低。

之后便放弃了妈妈牌作业,跟他商量只针对他的错题进行辅导,他进步反而很快。

我们要做的其实是了解孩子的情况,顺势而为。

关于自己的人生:选择自己认为最好的道路。别人如何评价你的选择,那是别人的课题,你根本无法左右。

不会进行课题分离,就会在意别人的眼光和评价,把原本应该是别人的课题也看成自己的课题。

不去干涉别人的课题也不让别人干涉自己的课题。

完成了课题分离,人会被孤立吗?人与人之间的连接会否被切断?

哲人说,课题分离正是人际关系的入口。良好的人际关系需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伸伸手即可触及,但又不踏入对方的领域,保持这种适度的距离非常重要。

我对你好你就该怎么样,这是一种回报思想。我们既不可以寻求回报,也不可以受其束缚。

《被讨厌的勇气》中关于课题分离的描述,为人际关系打开了一扇窗,让我们迅速理清关系。回归各自的舞台,为各自的人生负责。

彼此自由,既不让别人随意干涉自己的生活,也尊重他人的选择。在自由的基础上彼此关爱,让关系更轻松自在。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