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在神户的阪神大地震纪念场地见到了“纪念碑文”,那是1995年1月17日的大阪和神户之间发生的7.3级大地震造成了重大损失的碑文说明,官方报道死亡人数4600多人,而我却亲眼见证了那次大地震的恐怖灾情。

我曾经多次从大阪经神户去姬路出差,一般乘坐电车只需要一个多小时就能到达。然而30年前的地震后4~5天,我应约去姬路市的某化学公司出差,却用了5个小时。
那天清早,我就和日本上司从大阪出发前往姬路。我们以往的铁路行程不能考虑,而是先去大阪港口等候乘坐喷气式气垫船到达神户,到神户再择机行动。所谓“择机”就是不明确走哪条线路,到那里边打听边行进。
我们上了上了气垫船,船上的座椅都被撤除了,让乘客席地而坐,可以多装载客人,提高宝贵交通工具的利用率。我和上司坐在民众的中间,日本人习惯于坐在榻榻米上,而我坐久了就感到腰疼,于是乎,我站在船舷观望海景。
起航了,那是一艘速度极快的喷气式气垫船,时速高达92公里。一月份的海风加上高速行驶,刺骨的寒冷迫使我进了船舱,依然是站着。只见所有乘客鸦雀无声,有的看小说,有的看报纸,显得秩序井然,文明有序。
船舱里的广播不停地播放着神户灾情的恢复实况:哪条线路通车了,哪条线路还在抢修,预计下午几时可以通车。如果要去哪里和哪里,可以考虑先去哪里,然后换乘什么车,再到哪里换乘什么车。很多人都在认真地做笔记,显然他们是路过神户的赶路人。
我的上司也在认真做笔记,这就是择机行动的具体做法。我是从北京过来出差的,人生地不熟,上司就成了我的“伪军”向导,反正我始终跟在他身后行走即可。

昔日繁华的神户大街成了满目疮痍的灾情

我带着行李在开裂的大街上小心地行走
到了神户,一上岸,我就被断裂的地面和倒塌的建筑惊呆了!所有的立交桥都坍塌了,很多楼房倒塌了,请看我保留的历史照片。那时候的彩色胶卷很贵,所以我没有舍得多拍摄。
我们在废墟中间跳跃式地行走,迂回曲折地前行。上司用沉重的语调介绍着路边熟悉的建筑:“我在这家(倒塌了)咖啡馆喝过咖啡,我在这家卡拉OK唱过歌(倒塌了),我在----。”
他的忧伤神情始终挂在脸上,我提着行李跟在他身后艰难行走,换乘了几趟公交汽车,见到了排队等水的民众,直升飞机在低空盘旋着。还有一个发疯的老人在街上喊叫着行走,估计是他的家园被摧毁,家人有伤亡而成了疯癫病人。大街上满眼都是废墟,民房几乎都被烧焦了,黑乎乎的连成片,这是燃气造成的火灾现场,气氛压抑而紧张。
我们经过5小时才赶到了姬路的研究院,对方问我们吃饭了没有?哪里有饭馆营业啊,为了不使工作受损,我们谎称吃过了,便一起投入了工作。5个多小时的劳顿,我觉得格外饥饿,没办法,只等着下午茶的到来。
下午茶是咖啡,只有一杯热咖啡,一小杯伴侣牛奶外加一小包砂糖,还有2片薄饼干。我立刻毫无感觉地吞食了饼干,把可怜的咖啡伴侣和砂糖尽数倒进咖啡里。我的脑海里顿时浮现了英语教材中那句经典句子“我喝咖啡不放糖”。鬼话,饥饿中的我哪里还顾得上绅士派头!那是我第一次喝咖啡放了糖,假如有一罐子砂糖,我都会吃光的,太饥饿了。
交谈结束了,天色见晚,我们立刻投入了返程的战斗。对方负责人递给我上司一张纸条,上面记录着回程的最佳路线,那是他刚刚获取的广播情报。
回程比来时快捷了很多,我真佩服日本的应灾修复能力。大约3个小时不到,我们就回到了大阪,整个白天没吃饭,饥肠如鼓,我们一头扎进了路边饭馆,去安慰委屈的肠胃。

30年后的今天,我再次来到了神户,地震废墟上新的城市更加现代化了


当年我从这里上岸

繁华的新神户拔地而起
30年后的今天,我再次来到了神户,眼前的繁荣景象慰藉着我,仿佛在向我诉说着他们灾后重建的艰难岁月。
2025年3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