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个主视角叙述八王之乱:赵王司马伦和他狗尾续貂的登基

川蜀牧老阎历史 2025-01-26 22:36:51

我是大晋赵王司马伦,刚推翻了妖后贾南风的权臣,不,功臣。

在进一步巩固权位以前,我还有一些要紧事要做。

我矫诏派尚书刘弘带着金屑酒去金墉城,把废后贾南风送走。

皇帝立故太子次子临淮王司马臧为皇太孙,太子官属转为太孙官属,我本来是太子太傅,改为行太孙太傅。故太子上谥号为愍怀太子,改葬。

作为皇太孙的师傅,我和皇太孙一起回到东宫。我们从西掖门出,车服侍从都是故太子的旧物旧人。到铜驼街,宫人哭,侍从都哽咽,路人也落泪。

他们都以为这是故太子沉冤得雪,云开月明吧。西厢还重新长出了桑树,这是我们那个时代说的天人感应。

但我不能因此停下我的计划。

皇帝还活着的弟弟里,最年长的是十弟淮南王司马允,其次是十三弟清河王司马遐。但是司马遐很快也死了。

我知道我要对付的不只是司马允一个,还有齐王司马冏。之前我利用了他和姨妈贾南风的宿怨,让他充当了我杀人的刀。现在共同的敌人不存在了,如何继续合作?迁为游击将军他还不满意,他和司马允都不满我和心腹孙秀的作风。

司马冏是先帝的胞弟老齐王司马攸的儿子,所以终究差点意思算不上近支皇族。还得孙秀拿主意,把司马冏丢出去镇守许昌,再迁司马允为太尉,夺去他中护军的兵权。我们是系统管理员,当然可以任性地调整游戏难度。

可是司马允这个年轻人不按套路出牌,称病不拜。我派御史刘机去抓他的官属,说他抗命大不敬,结果他竟然抓了刘机要杀,刘机跑了,他就杀了随行的两个令史,还喊了人说我反了,要来杀我。

因为尚书左丞王舆关闭掖门,司马允冲不进皇宫,就来攻打我的相府。

司马允手下最初只有随他入朝的淮南兵和帐下七百人,而我手下却有四位数,优势在我!

可是真的打起来,我才知道司马允手下都是精锐,我这边死了一千多人还是打不过。太子左率陈徽可能看穿了太子之死也有我的份,竟然带着东宫兵响应。

司马允在承华门前列阵,弓弩手都朝我射箭,主书司马眭秘为了救我,就被射死在我面前。我的手下都躲在树后,每棵树都中了数百箭。

就在从清晨相持到中午,我以为我真的要步三哥汝南王司马亮后尘死于侄孙之手的时候,突然传来消息,司马允被杀了!

事后我才知道,是司马督护伏胤干的,表面上他是奉诏去鼓励司马允,但早就被我的儿子侍中汝阴王司马虔策反了。

可是我又听说,之前谣传我已经被司马允抓住了,百姓都很高兴,得知司马允败亡,都在叹息。

我哪里对不起他们了!我有那么不得人心吗!

但我没空跟这些小民计较。

包括秦王司马郁、汉王司马迪在内的司马允三子一个都不能留。如果不是因为光禄大夫傅祗带头反对,和司马允同胞且亲自下场参与的吴王司马晏我也杀了,贬为宾徒县王便宜了他。

我和孙秀有仇报仇,卫尉石崇、黄门郎潘岳还有石崇的外甥欧阳建还有他们的族人数千人都一起完蛋了。

等我们再下个赦令粉饰太平,孙秀就出面提出给我加九锡。吏部尚书刘颂不肯。通事令史张林很生气,说刘颂是之前被我们杀掉的司空张华一伙,不如一并杀了。孙秀说杀了张华、裴頠已经引发了舆论,不好再杀刘颂。于是我们改刘颂为光禄大夫,我的世子司马荂为抚军将军,司马虔为中军将军,霸城侯司马诩为侍中;再加孙秀侍中、辅国将军,相国司马、右率如故;张林等并居显要;相府兵增加到和宿卫一样的二万人,我还有隐匿的兵力,加起来已经超过三万。

可能记性好的朋友还记得,刘颂最初是作为司马允的国相入朝的。

当时天象有变,说是不利上相。我是相国,这咋整?难道辞相?

孙秀教我如此。于是我改称司徒为丞相,让我担任太宰的八哥梁王司马肜去当。上天保佑,让属于上相的灾难降临到他身上去吧。

还有不明真相的人以为这很多余,因为不管官职怎么改,八哥都不会有权力,他虽然不明真相,但自己也觉得没意思,坚决不接受。

打酱油的六哥平原王司马干被我用为卫将军。

我再看其他的宗亲,皇帝剩下的弟弟们里,最年长的十七弟长沙王司马乂已经因为胞兄楚王司马玮的缘故贬为常山王就藩了,十九弟成都王司马颖先前因为维护太子得罪故侍中贾谧而被贾南风丢到我曾经镇守的邺城了,二十三弟吴王司马晏已经处分了,只剩一个二十五弟豫章王司马炽。

益州刺史赵廞是贾南风的姻亲,我召他回朝,结果他自立了。

但我也不是不会用人。散骑常侍张轨受任为凉州刺史,就做得很好。

这已经是永康二年(301年)的事了。

人生苦短,我也要抓紧。我和孙秀指使牙门赵奉诈称我死去的爹晋宣帝司马懿显灵了,要我早日正位。

散骑常侍义阳王司马威是我的人,我任他为兼侍中去抢皇帝的玺绶,写禅位诏书,由尚书令满奋持节、奉玺绶完成禅位程序;左卫将军王舆、前军将军司马雅等率军入宫,谁敢阻拦?张林等屯守诸门。

我备法驾入宫登基,大赦天下,改元建始;皇帝从华林西门出去金墉城重新定居,我派省事张衡率兵保护他;再尊他为太上皇,改金墉城为永昌宫;皇太孙司马臧废为濮阳王。

我这一系当然得一荣俱荣:世子司马荂立为皇太子,司马馥为京兆王,司马虔为广平王,司马诩为霸城王,都拜为侍中统兵。八哥梁王司马肜为宰衡,何劭为太宰,孙秀为侍中、中书监、骠骑将军、仪同三司,司马威为中书令,张林为卫将军,其他人身为我的从龙功臣,也都超迁为卿、将,甚至奴仆小卒都有爵位。

每次上朝,都有很多的貂蝉冠。当时人们说:“貂不足,狗尾续。”

我下令,这一年天下所举贤良、秀才、孝廉都不用考试了,郡国计吏及太学生十六岁以上的都任命为吏;大赦日时在守令任上的都封侯;郡纲纪都为孝廉,县纲纪都为廉吏。

虽然这样赏赐下去,府库就空了,没那么多侯印,只能给白板,但是人人有官做,人人有爵位,人人有钱拿,共同富裕,所有人都感激我,不好吗?怎么平南将军孙旂好像不高兴的样子?他本人,他的儿子、侄子,我不都给了超福利待遇吗?

不过有的人我实在不能给任何福利。西厢的桑树又枯了,难道真的有天人感应?当初我能让太子去死,现在我也能让太孙去死。哪有什么太孙太傅?我是皇帝!

我收到了张林对孙秀的弹劾。张林给了太子,太子告诉我,我又给孙秀看,大概是说他“专权不合众心,而功臣皆小人,挠乱朝廷,可悉诛之”。

我也知道我的诏令总被孙秀篡改,可我和孙秀是一伙的,我还有更多的事需要依靠孙秀。

送走了张林的三族,孙秀告诉我,司马冏、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都手握大军坐镇地方,也得早日应对。

这就是我用得着孙秀的地方啊。

河间王司马颙是我三叔老安平王司马孚的孙子,比司马威大一辈,这时候镇守关中,也就是以前我和八哥做过的事。我们家族早有约定,非至亲不能镇守关中,他这种关系还能受任,是因为有贤名,先帝曾赞扬他是诸王的模范。

孙秀的办法是,派亲信辅佐三王。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