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纵连横——张仪秦国的大外交家

舒汐寻史 2023-03-08 11:54:30

自古以来外交都是一个国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他们的身上背负着人民的期待,背负着沉甸甸的责任,古时候有晏子使楚。

面对楚人的咄咄逼人,将小门作为大门让其侧身进入,面对这些,他用刚硬的态度选择了反驳。

也有一心为秦国着想,坚持连横,去往各国游说的大外交家张仪。

他们的出现为我国历史增添了炫彩夺目的一笔,而我们今天要讲的主人公就是曾经被昔日同窗苏秦评价为:公认的贤士,我们怎么努力也比不上他。

北宋时期的著名文学家苏轼也被张仪的外交风范所折服,发出了感慨之声。

不得不说,不同的人就会对这位秦国的大外交家有不同的看法,正所谓一千个人的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么这时就会有人不禁发出疑问,张仪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外交家,他又为秦国做出了什么?

接下来让我们走进张仪的“连横”一生。

游说诸国,坚持连横

连横二字并不难理解,与诸子百家中的纵横家有异曲同工之妙,甚至可以说是纵横中的一部分。

纵横主要分为连横和合纵两部分,所谓连横就是战国时期,在那个动荡年代之中大名鼎鼎的外交官张仪所主张的外交思想。

连横目的非常简单在于侍奉一个强国以此作为靠山,紧接着进攻另外一些弱国,以达到兼并和扩展土地的目的。

当然所有主张思想的出现都是有原因的,连横的外交思想也不例外。

首先,张仪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思想和他所接受的教育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因为他的老师鬼谷子王诩就是一个春秋时期非常著名的纵横家。

因此在学业有成之后,他便踏上了游说之路。除此之外这和当时的背景多少有一些关系,自从商鞅变法之后,秦国就凭借此事顺利成为了战国七雄的首位 但是江山易攻却难守。

虽说秦国的权威让潼关以东的六个国家多少有一些不知所措,但是就在这个时候,常年和张仪作对的苏秦选择用合纵之术来对付秦国的一国独大。

当然身为秦国的外交家,张仪是不会坐视不管的,于是张仪便为了连横之术呕心沥血,为瓦解合纵之术四处进行游说。

在秦惠文王十四年的时候,开始了游说之旅,他首先进行游说的国家就是楚国,张仪在来到楚国之后,便对楚怀王提出了这样的说法。

那就是他可以劝说秦王不要黔中之地,并且两国互换太子作为彼此的人质,两国结为好兄弟,互相之间不攻打彼此。

面对张仪的说法,楚怀王心动了,他答应了张仪提出的意见,背离了合纵,选择和秦国结盟,成为好友。

在说服楚国之后,张仪一鼓作气来到了韩国,对韩国的韩宣惠王分析了韩国所处的形势,并且希望韩国早日归顺秦国,张仪表示早日归顺早安全。

当然张仪深知仅仅分析韩国形势是远远不能说服韩国统治者的。

于是,他便说道:

“秦国最想做的事情就是削弱楚国的势力,而最能削弱楚国势力非韩国莫属,因为韩国攻打楚国的地势非常有优势,现在大王只要选择臣服于秦国,然后再进攻楚国,那么到了这个时候秦王必然高兴。

而攻打楚国又有利于韩国扩大领土,转移了他们所面临的困境,在当下对于韩国而言就是最好的办法了。

就这样,韩宣惠王答应了张仪的意见。

不得不说,此次游说可谓是收获颇丰,在回到秦国之后,张仪更是深受秦惠文王的赏识,并且赏赐了五座城邑,赐封为武信君。

后来的他,对齐国,赵国以及燕国都进行了游说,每一次的游说可谓是收获颇丰。

受辱投秦,为秦效劳

虽说此时此刻的张仪是秦国不可或缺的大外交家,为秦国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生活更是光鲜亮丽,受人尊重。

但是又有谁知道张仪在学业初成,四处游说之时,受到了很多人以及国家的屈辱。

当时,同为鬼谷子学生的张仪和苏秦在完成学业之后,两人分别对自己的观点与学术就进行了游说,一开始的张仪并不顺利,反观苏秦却非常顺利,他很快通过合纵之术就说服了各个诸侯国,但是苏秦的心中却非常担心,他害怕秦国出来横插一脚,打断结缔盟约的计划。

于是,在经过慎重的考虑之后,他决定找一个有能力的人去往秦国为自己工作,为当时的赵国工作,在苦思冥想之后,苏秦认为昔日的同学赵仪就是最好的人选,于是他便暗中派人去劝说张仪来投奔自己。

张仪本以为两人仗着昔日的旧情,可以获得一些好处,可谁知等待他的只有无尽的羞辱,因为张仪在来到赵国之后,说明了来意。

可谁知,狂妄自大的苏秦非但没有珍惜,反而对张仪的到来不理不睬,还将侍女们吃剩的饭菜用来招待张仪。

甚至还当着众人的面羞辱张仪,说张仪一无是处,并且将张仪打发回去,面对这一切张仪的内心非常气愤,一气之下决定给要报复苏秦。

在经过斟酌之后,张仪认为最能够有实力与赵国进行抗衡的,那便就只有秦国了。

其实,此时的张仪还不知道这一切都是苏秦的一个计划,苏秦是在故意激怒张仪来到秦国,让秦惠文王更加信任他。

直到张仪在他人的牵线与帮助下来到了秦国,并且获得了秦惠文王的信任与重视,这时帮助张仪牵线的人便告诉了张仪苏秦侮辱他的原因。

在得知真相之后,张仪便谦虚的感慨道:

“哎呀,这些权谋本来都是我研习过的范围而我却没有察觉到,我没有苏先生高明啊!况且我刚刚被任用,又怎么能图谋攻打赵国呢?请替我感谢苏先生,苏先生当权的时代,我张仪怎么敢奢谈攻赵呢?”

就这样,张仪误打误撞之下来到了秦国,并且以客卿的身份自居,为秦国的外交出谋划策。

那是在秦惠文王十年,秦惠文王派兵围攻魏国的蒲阳,并且飞速占领了该地区。

此时张仪便对秦惠王建议道,要以礼相待,可以将该地归还给魏国,并且将公子繇去魏国做人质,如若对待他们如此亲厚,那么他们一定会心甘情愿地臣服于我们。

成为国相,戏耍楚国

面对张仪的建议,秦惠文王认为有几分道理,于是他便就按照张仪所说的内容进行实施,果不其然,魏国不仅选择了臣服,并且还将上郡十五县和少梁献给了秦国。

面对一举两得的收获,秦惠王甚是高兴,他便任命张仪为相。

要知道这位官职在当时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朝中的很多要紧事都要经过张仪的同意。

在成为相之后,张仪做了一件非常奇怪的事情,那就是给楚国的国相写了一封信,信中的内容则是表示他自己没有盗窃这位国相的玉佩,这位国相却鞭打了他,紧接着他便警告道:你要好好的守护你的国家,我反而要去偷了你的城池。

不可否认,这封信中的内容还真是警告意味十足,毕竟在当时张仪完成学业,正值落魄之时,前往楚国进行游说,在这期间他曾陪同楚国国相喝酒,可谁知在一场酒席过后,这位楚相的玉佩却不知所踪。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将张仪抓了起来,并且还进行了拷打,但是张仪对此事始终都不愿意承认,最终想要屈打成招的楚国国相,看事情没有任何进展,便只好释放了张仪。

面对张仪的悲痛遭遇,他的妻子心疼的说道:“你要是不去读书,不去游学,现在的生活依旧非常美满,哪里还会受到这样的屈辱。

可谁知,张仪非但没有后悔,反而对妻子伸出自己的舌头,并且问妻子:“我的舌头还在不在。”

面对丈夫的提问,他的妻子便说道:舌头当然在呀。听到妻子的回答之后,张仪说:"这就够了。"

不可否认,张仪的这个舌头在后来还真是派上了用场,不仅让自己顺利得到了秦惠文王的赏识,成为国相,并在秦惠文王十二年的时候,戏耍楚怀王。

当时,张仪来到楚国并且告诉楚怀王,楚国如若愿意与齐国断绝联系,那么秦王就愿意拿出六百多里的土地进行交换,并且也愿意将秦国的美女送往楚国,两国结为好兄弟,这样不仅可以削弱齐国而且西方的秦国也会得到好处,楚国也会获得好处。

很快,楚怀王就接受了张仪的意见,但是此事却受到了陈轸的阻拦,他特地为楚怀王分析了张仪的阴谋,但是楚怀王早已经被张仪口中的六百里地冲昏了头脑,甚至还叫陈轸闭嘴,在这种情况下,楚怀王便与齐国断绝了关系,特地派了一位将军跟随张仪去秦国接受六百里的土地。

可谁知在来到秦国之后,张仪故意摔伤,三个月不上朝,将承诺给楚国的土地一拖再拖。

这时的楚怀王以为是自己的忠心表现得不够,于是他便在借了宋国的符节到齐国辱骂齐宣王,齐宣王一气之下斩断符节,与楚国彻底绝交。

正是此事的发生,推进了秦国与齐国的邦交,在秦齐两国顺利邦交之后,张仪便选择上朝,将六百里地说成了六里地。

面对这些楚怀王的内心非常生气,决定攻打秦国。

这时的秦国和齐国便联合起来,夺取了汉中丹阳等地,后来楚国为了求取和平,还割取了两座城池。就这样,才结束了战争状态。

纵观张仪的传奇一生,虽说未被重用之前深受屈辱,但是他始终选择坚持初心,用一张能言善辩的嘴巴,将六国的凝聚力都摧毁了,为秦国的外交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更为秦国后来统一六国奠定了深厚的基础,被称之为秦国的大外交家,也算得上是当之无愧。

0 阅读: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