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虚的人为什么易血瘀?会有什么表现?如何治疗?

点点健见 2025-03-08 13:18:43

中医认为“气为血之帅”,气的推动、温煦和固摄作用是维持血液正常运行的关键。当气虚时,气的生理功能减退,血行失于推动、固摄或温煦,最终导致血瘀。

一、气虚导致血瘀的病因病机

1、推动无力,血流迟缓气是血液运行的动力,气虚时推动力减弱,血液流速减缓,形成“因虚致瘀”。现代研究显示,气虚患者全血黏度增高,红细胞变形能力下降,与中医“血行不畅”理论高度吻合。

2、固摄失职,离经成瘀气能摄血,气虚则统摄无权,血液溢出脉外形成瘀血。临床常见于慢性出血性疾病(如功能性子宫出血、消化道溃疡),离经之血未及时消散,日久成瘀。

3、脏腑连锁,加重瘀滞气虚多累及多个脏腑,形成恶性循环:

肺气虚:宗气不足,无力助心行血→心气虚:心阳不振,血脉鼓动无力→脾气虚:统血失司,血溢脉外→肾气虚:元气亏虚,血失温煦→

二、气虚血瘀的典型表现

气虚血瘀证的临床表现具有“虚中夹瘀”的特点,需结合以下症状综合判断:

(一)气虚主症

【全身症状】:神疲乏力,少气懒言,自汗(活动后加重)。

【舌脉特征】:舌淡胖或有齿痕,脉虚细无力。

(二)血瘀特征

【疼痛特点】:刺痛固定,夜间加重(如心前区刺痛、关节痛)。

【体表征象】:面色晦暗或青紫,皮下瘀斑,肌肤甲错。

【舌脉特征】: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舌下络脉迂曲,脉涩。

三、鉴别诊断

证型

疼痛性质

舌象特征

核心病机

气滞血瘀

胀痛走窜

舌暗红,苔薄

气机郁滞,血行受阻

寒凝血瘀

冷痛拘急

舌淡紫,苔白滑

寒客经脉,血凝不行

痰瘀互结

闷痛重着

舌胖紫,苔厚腻

痰阻血络,瘀滞互结

四、分型论治(以“治气”为核心的三大证型)

1. 心肺气虚血瘀证(可能的病病有冠心病、心肌缺血、慢性心力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源性心脏病等)

【病机特点】:宗气不足,心肺失养,血脉瘀阻。【典型表现】:胸闷心悸,咳喘无力,口唇紫绀,动则气促。【治法】:益气温阳,活血通脉。

【选方】:保元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其中保元汤:大补肺气,温振心阳。桃红四物汤:活血化瘀,补血调血。【特色用药】:加红景天:补肺益心,提高血氧携带能力(适用于冠心病、慢性肺病);加苏木:活血通经,尤擅改善心脉瘀阻。

2. 脾胃气虚血瘀证(可能的病病有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肠炎、胃肠癌等)

【病机特点】:中气下陷,统血无权,瘀血内生。【典型表现】:脘腹胀满,便溏夹暗红血丝,皮下紫斑。

【治法】:健脾升阳,化瘀摄血。

【选方】:补中益气汤合失笑散加减。其中补中益气汤:升举清阳,健运中焦。失笑散:化瘀止血,标本兼顾。【特色用药】:加仙鹤草:补气摄血,改善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三七粉:加化瘀止血,修复消化道黏膜。

3. 肾气虚血瘀证(可能的病病有慢性肾炎、慢性肾功能不全、前列腺疾病、糖尿病肾病、子宫肌瘤等)

【病机特点】:元气亏虚,血失温煦,瘀阻下焦。【典型表现】:腰膝酸软,夜尿频多,耳鸣如蝉,下肢浮肿。

【治法】:补肾纳气,温阳通瘀。

【选方】:肾气丸合抵挡丸加减。其中肾气丸:温补肾阳,阴中求阳。

抵挡丸:搜剔深伏之瘀。

【特色用药】:加骨碎补:补肾活血,改善骨质疏松性疼痛;水蛭粉:破瘀不伤正,抗肾纤维化。

五、治疗关键:补气与活血的动态平衡

1、关键药药量配伍比例

【急性期】:补气药(如黄芪60g)为主,辅以活血药(丹参15g)

【慢性期】:补气与活血药比例1:1(如黄芪30g+川芎15g)

2、引经药增效的应用

【心肺瘀阻】:桂枝6g引药入心。

【脾胃瘀滞】:升麻6g升提中气。

【肾虚血瘀】:牛膝15g引药下行。

六、总结:

气虚血瘀证本质是“因虚致瘀”,治疗需以补气为根本,活血为手段。现代研究表明,补气药可通过调节血管活性物质(如一氧化氮、内皮素)、改善血液流变学等途径发挥作用。

通过精准辨证与科学用药,气虚血瘀证可获显著改善,体现了中医“治病求本”的智慧。

重要提示:本文方剂与剂量仅供参考学习,具体应用需遵医嘱,如有不适请线下找专业中医师辨证论治。



1 阅读:128
评论列表
  • 好历害的治疗.中医们能天天出来宣传要做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那得有多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的心态。中医己经做了5000年的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只是古人不知不觉中的做,而今天中医是以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为荣。不仅中医们自己要做,还要所有人都要做,还才是中医们天天跑出来宣传中医的原因。(只有药有效才配讲药量.药都无效还有必要讲什么药量吗。中医是药有效又吃的越多效果越大之下还非要无理由限制药量,那不是喜欢病的越久越好吗,吃一克10天安全治好,你咋知道不会吃二克立刻就安全治好。你为什么不开二克而非开一克,這不是喜欢病的越久越好是什么,再配合医者父母心,是不是中医是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