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了错失街亭的失败后,又有一心理创伤令诸葛亮终身难忘

蓬蒿诗人 2022-08-10 15:28:59

蜀汉后主建兴六年(228年),对于四十八岁的诸葛亮而言,既是他最为意气风发的一年,也是他最为痛苦难过的一年。

给刘禅留下千古传诵的《出师表》之后,诸葛亮开始挥兵北伐。令人意外的是,诸葛亮因为用人失误,马谡错失了街亭这个“兵家必争之地”,导致整个北伐计划全盘崩溃,不得已选择撤回汉中。

然而,祸不单行,就在这初战失利的同一年,诸葛亮还在个人生活上遭受到了另一沉重的打击,就是中年丧子。

诸葛乔原本是诸葛亮大哥诸葛瑾的次子。由于诸葛亮婚后长期没有子嗣,所以他就恳请大哥,又经过孙权的亲自批准,从江东要来诸葛乔,作为自己的正式继承人。

诸葛乔虽非亲生,却也是血缘关系很近的侄儿,加之禀赋甚佳,又远离亲生父母来到蜀汉,所以深得诸葛亮的关怀和疼爱,即便后来诸葛亮又有了亲生儿子诸葛瞻,也依然如此。

首先,他为了诸葛乔的良好成长,特别写了《诫子书》《又诫子书》这两篇书简进行谆谆教导和告诫,慈爱之心跃然纸上。

其次,他为了诸葛乔的健康和平安,特别为其取了新的表字——伯松,寄托了希望诸葛乔永远身体健康的殷切心情。

再次,他为了诸葛乔的政治前途、特别在自己统领大军北上汉中时,带上二十四岁的诸葛乔一同前往。他为诸葛乔安排了附马都尉的官职,还让他在山谷的栈道中参加转运军粮的事务,以便在第一线实际工作的艰苦锻炼中尽快成长起来。

最后,他为了诸葛乔不走歪路,在汉中特别安排了德才兼备的下属霍弋专门伴随和引领诸葛乔,这就是“近朱者赤”的用意了。

总之,人到中年的诸葛亮,完全把养子视同己出,在其身上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寄托了殷切的期望。然而,就在他初出祁山这一年,诸葛乔却突然不幸死亡,年仅二十五岁!诸葛乔的死因,史书上没有记载,不过可以确定的是,这一打击对诸葛亮的心神造成了巨大的难以愈合的持久性创伤。

创伤至少有三重:

诸葛乔是自己精心培养的继承人,好不容易培养成才,即将能够为自己分忧解难的时候,全部心血却付之东流。这是第一重创伤。

诸葛乔一死,自己就只有年仅两岁的儿子诸葛瞻,子嗣稀少,后继乏人,门庭寥落。这是第二重创伤。

诸葛乔来时是生气勃勃的健康少年,而今竟一命归西,再也不能与生身父母相见,自己如何向大哥一家,还有当初亲自批准此事的吴国皇帝孙权交代?这是第三重创伤。

三重创伤中的任意一重,都会使人难以承受,何况还是三重全部叠加在一起!更何况还与北伐初战失利的沉重打击叠加在一起!

0 阅读: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