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古玉收藏第一标准!

傲霜磊哥 2024-06-26 14:18:49

最近发现,懂得美丑,才能玩好古玉。

这句话听着怪简单的,其实不然。

审美这事,并不简单,也不是人人都有。

古玉的审美,不能站在现代审美基础上,要努力让自己回到那个年代,才能真正把握。

咋回去?

那就要好好学习了,上学的时候,学霸并不多,所以现在玩好古玉的人,也并不多,这是自然规律。

而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努力提升自己的审美,争取成为古玉学霸。

这是吉林双塔遗址出土的玉环,距今一万年。

比小南山遗址九千年要早。

比兴隆洼遗址八千年要早。

然后我发现一个问题,早期的玉器,基本都是小饰品。

小环子小管子小珠子小玦子等等。

如果非要说这是沟通天地鬼神的神玉,我大抵是不信的。

其实就是佩戴的饰品。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神玉也有,饰玉也有。

到了礼玉时代,比如商周,同样也分不清。

有一部分器物是专门用来敬天礼地的,比如圭璋琮璧等。

但也有一部分是佩戴的,非常多。

王玉时代,同样如此。

更不用说宋代以后的民玉时期。

总之,玉作为佩戴之物,贯穿始终。

这就是基于国人的审美。

巫师做法沟通天地的功能没了。

埋在地下祈求五谷丰登的功能没了。

生儿送璋生闺女送瓦的功能没了(弄璋之喜)。

但是,国人佩玉,一万年来,从未中断!

中国人可能不懂玉,但没人讨厌玉。

这是骨子里带着的文化血脉。

古玉学习,第一关是技术,第二关是艺术,第三关是文化,第四关是信仰。

解决了新老问题之后,就得提升审美。

红山古玉为何如此简练传神?

良渚工艺为何这样鬼斧神工?

商代圆雕咋这么敦厚?

春秋纹饰干嘛这么严谨?

战国造型真是多得离谱。

汉代动物咋这么灵动?

如果不能把握每个时代的审美,

就很难捕捉古玉真正的韵味。

提升审美,有方法,对我来说,就是刻意练习。

没人生下来就了解古人。

刻意练习什么?

刷图!

每天拿出时间,看馆藏古玉图片。

一张又一张,一件又一件。

一开始不用管能看懂多少,只需要看就可以了。

看多了,数量有了,时间有了,引发质变。

突然会在某个午后,你悟了。

这个看的过程,就是在提升审美。

一开始,我没有图片。

后来我开始全国跑博物馆,2023年去了25个博物馆,今年已经去了近20个博物馆。

我狠狠心买了单反相机与老蛙镜头,必须刻意练习拍照。

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年来我拍了16个博物馆3300多张照片。

隔着玻璃不过瘾,我又各种收集馆藏上手照。

这些年收集购买整理了3000多张馆藏上手照。

然后又购买了台北故宫的全套高清大图,一张照片七八十兆。

乱七八糟加起来,手头凑齐了7500张左右的馆藏照片,这是我学玉路上最好的老师。

去年我又利用四个月时间,录制了120集高古玉鉴定综合实战课,算是尝试知识付费吧,内容都是我15年来所学加实战的总结。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0 阅读:1

傲霜磊哥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