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三老?
玉料要老熟。
皮壳要老化。
工痕要老辣。
高古玉不论何种玉料,都不应该呈现新玉的样子。
要有老熟感,如煮熟之潍县萝卜。
当然,这个感觉,随玉质有差异。
比如地方料,老熟后,就像萝卜放几天,糠了。
比如新疆和田籽料,呈胶冻感,透明度提高。
皮壳老化好理解,经过千年以上,受岁月摩挲,一定有老化。
这个老化也有很多影响因素。
地方软料与新疆和田玉,同样时间与坑口下,老化程度不同。
皮壳老化,包括工痕老化。
工痕展开后就是皮壳。
所以看工痕,关键不是看形的部分,更重要是老化状态。
形状可以仿,千年老化仿不了。
工痕老辣,说的就是那份匠心。
慢工出细活,但不柔弱。
就像书法,越是草书,越要写慢,笔锋送到位。
并不是潦草。
现代电动工具制作,就像不懂书法的人,写草书。
看着像那么回事。
一笔一画,都不够劲道。
你看汉八刀,大刀阔斧。
其实都是一点一点刮蹭挫磨的结果。
高古玉表面有一层膜。
就像保鲜膜一样,紧紧箍在表面。
同样,这层膜千变万化。
这层膜如果坑口好,会有膜光。
这层膜如果坑口差,会形成壳。
玻璃光就是精料精工好坑口下的膜。
鸡骨白就是地方料特殊坑口下的壳。
当然,有些鸡骨白也会形成膜。
比如良渚文化部分玉器。
高古玉的光不能油腻。
新玉经过打磨,会出现油腻感。
比如仿品用油石条打磨,比较腻,不硬朗。
高古玉的光不能贼。
高转速带动抛光粉,抛光无痕。
大面积反光,所谓贼光,如下图。
还有一类仿得比较好的。
是一种磨砂哑光,基本类似于不抛光。
这样就不腻也不贼了。
但他们忘了,古玉不是无光。
古玉本身就有光。
那是一种老熟的光、老化的光、老辣的光。
正义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