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论》在古玉学习中的应用

傲霜磊哥 2024-08-03 11:04:46

最近又读了三遍毛爷爷的《实践论》。

感受颇深,想写点什么。

古玉学习与收藏,也是知行合一的过程。

搞明白认识与实践的关系,是第一步。

我们认识事物,开始阶段,都是感性的、片面的。

比如刚接触古玉,大家都很疯狂,各种凭感觉买买买。

周末前的那个晚上很煎熬,只因第二天一大早就要赶赴古玩市场“捡漏”。

这个过程必不可少,经验与理论也是从这里而来。

如果没有满腔热情,如果没有感性认知,是无法上升到概念与理论高度的。

只不过咱们不能一辈子停留在这个阶段。

多次感性认知下的实践活动以后,内心发生了变化。

开始上升到概念阶段,想学习了。

才知道古人治玉用解玉砂,现代仿品用金刚砂。

流动沙与固定沙不一样,痕迹就不同。

接触到了石核、砣、管钻、桯钻、片切割、线切割等概念。

进一步学习,画个思维导图,才明白古人治玉的过程。

这是学习古玉的第二个阶段,也就是理论阶段。

这个阶段一定是建立在前一阶段感性认知之上的。

没有之前的买买买,给你一套理论也是看天书。

但这就结束了吗?懂了理论就是高手了吗?

《实践论》告诉我们,接下来要指导实践,否则就是纸上谈兵。

理论融会贯通之后,再去逛市场。

还是那个市场,还是那帮贩子,还是那些玉。

但此时的你,跟之前的你,完全不一样了。

没有了当初看啥买啥的冲动。

没有了当初各种捡漏的心态。

强大的理论体系支撑下,你内心笃定,不再乱买。

同时,你知道最好的老师就是馆藏古玉。

把更多的钱用来买书,各种逛博物馆。

京城的春拍秋拍,也是实战的好地方。

你不再瞧不起破烂标本,那都是老师。

所谓知行合一,不是绞尽脑汁,而是自然而然。

你到了那个份上,自然就是那个人。

我们永远无法挣到认知以外的钱,也是这个道理。

我们也只能买到认知以内的玉。

认知达不到,可能会一直买仿品。

所以才有那么多所谓的“国宝帮”。

我们需要做的,只有一条,就是努力提高认知。

理论很重要,不学习,永远白瞎。

只学习,不实践,也白搭。

以上是读《实践论》之后的一点感想。

与古玉爱好者共勉。

0 阅读:8

傲霜磊哥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