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烟市场规模破千亿!未成年人保护成焦点,行业洗牌在即!

围炉话今朝 2025-02-10 09:46:45

2021年11月26日,国务院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作出修改,新增第65条规定,将电子烟等新型烟草制品纳入监管,使其参照卷烟相关规定执行。

这一举措意义深远,既赋予电子烟合法身份,又将其纳入规范化管理范畴。

不过,“参照”不等于“照搬”,卷烟行业有着多达64条标准,若电子烟完全套用,发展将受到严重制约。

国家之所以保留一定弹性空间,是充分考虑到电子烟广阔的发展前景,以及其在传统卷烟市场中具备的替代和补充价值,旨在推动这一新兴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自2001年第一款电子烟于中国诞生以来,电子烟行业发展迅猛。

到2020年,全球电子烟销售额已飙升至424亿美元,并且仍保持着超过20%的复合增长率,在全球范围内掀起热潮,吸引了大量资本和各国政府的关注。

2019年,美国电子烟销售额高达160亿美元,几乎占据全球市场份额的一半;英法德等国的市场份额也均超过5%。在中国,电子烟市场同样呈现出爆发式增长,2013年市场规模仅为5.5亿元,到2020年已跃升至83.8亿元,八年复合增长率高达72.5%,发展势头十分强劲。

中国拥有约3.5亿烟民,数量位居世界首位,但电子烟渗透率却不足1%,这一巨大的反差意味着中国电子烟市场存在着庞大的潜在用户群体,未来行业竞争也将愈发激烈。

值得一提的是,深圳作为全球电子烟产业的核心制造基地,制造了全球90%以上的电子烟产品,实现了“电子烟中国造”的产业奇迹。

2021年,中国电子烟出口额预计将达到1000亿人民币,直接和间接带动近300万人就业,对经济发展和就业增长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在技术层面,中国企业同样表现出色,牢牢掌握了电子烟的核心技术,构建起完整且成熟的产业链体系。

全球约28000个电子烟专利中,中国企业拥有其中的25000个,这使得电子烟产业成为中国为数不多能够完全自主掌控的高新技术产业之一。

在如此庞大的市场规模和显著的技术优势背景下,制定合理的行业规则显得尤为重要。

中国出台管理政策并将电子烟纳入监管体系,一方面是为了规范行业发展秩序,保护未成年人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则是为了清除行业内的不良企业,净化市场环境,鼓励优质企业拓展海外市场,出口创汇,为参与全球市场竞争做好充分准备。

相关政策出台

然而,需要明确的是,电子烟并非完全无害。

电子烟诞生之初,不同厂家的研发思路存在差异。

电子烟危害

部分厂家通过丙二醇模拟吸烟时的击喉感,用尼古丁满足人体成瘾需求,利用甘油营造烟雾效果,并使用化学香料增添各种口味,再通过雾化技术将这些成分挥发出来。

虽然丙二醇本身无毒,但在过量加热的情况下,会对呼吸道黏膜产生刺激作用,不过正规企业通常会对其使用量进行严格管控。而尼古丁作为一种成瘾性物质,其危害程度与含量呈正相关,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不容忽视。

烟油中的香料部分是电子烟产品中最为混乱的环节。

开放式电子烟厂家往往自行调制烟油,其成分可能不透明,甚至存在个别无良厂商违规添加大麻素等有害成分的情况,这不仅导致消费者难以戒掉烟瘾,还可能陷入更深的成瘾困境,严重危害身体健康。这种乱象进一步凸显了国家监管和出台相关国家标准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2021年9月22日,世界卫生组织(WHO)明确指出,电子烟产品质量参差不齐,正规品牌的封闭式电子烟相较于开放式电子烟,在安全性方面更有保障。

从健康角度来看,作为卷烟的替代品,电子烟的危害确实小于传统香烟,虽然目前尚未有确切的数值来衡量两者之间的危害差值,但电子烟焦油含量低于香烟这一点是显而易见的。

对于原本就有吸烟习惯的烟民而言,使用电子烟替代传统香烟或许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减少对身体的伤害;但对于不吸烟的人群,尤其是未成年人,仅仅因为好奇好玩而尝试电子烟并最终成瘾,实在是得不偿失。

在此,我们郑重提醒:吸烟有害健康,电子烟同样如此,未成年人应坚决远离,不吸烟的人也切勿轻易尝试,共同守护健康生活。

文本内容源自@不严肃问题研究室的视频内容

0 阅读:0

围炉话今朝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