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全球资源格局中,有一句广为人知的话:“中东有石油,中国有稀土”。
这话出自三十多年前我国高层领导之口,将稀土与石油相提并论,足见稀土的非凡意义。可很多人心里犯嘀咕,稀土到底是何方神圣,怎么就成了能媲美石油的战略资源?
揭开稀土的神秘面纱其实,稀土并非真正的 “土”,而是 17 种金属元素的统称。
其中,“稀” 指的是这 17 种金属元素,“土” 则是未经加工的天然矿物,最初被发现时,因其外观像石头,提取后又类似土的粉末状,故而得名 “稀土” 。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7d723af20231bdf7b22cca6c91efc347.jpg)
稀土
别看它名字质朴,作用可堪称 “万能”。
毫不夸张地说,如果没有稀土,我们的生活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手机屏幕、电脑硬盘、光纤电缆、数码相机和大多数医疗成像设备都将成为泡影。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f9927205ae650eb010256f09002170c6.jpg)
稀土作用
在军事领域,更是几乎所有高科技武器都有稀土的身影,并且常常位于核心地位。美国每建造一架 F-35 战斗机,就需要用到 400 多公斤的稀土;而造一艘弗吉尼亚级核潜艇,更是要消耗 4 吨稀土。
一旦没了稀土,美国现役所有高科技武器,要么无法生产,要么性能大幅下降。更关键的是,美国的稀土产品几乎完全依赖进口,其中超过 80% 都来自中国。
此外,稀土还关乎航天发射和全球炼油系统的运转,没了它,航天事业将陷入停滞,全球炼油系统也会停转,称其为 “万能之土”,一点都不为过。
既然稀土如此重要,那中国的稀土储量究竟有多少呢?数据显示,2020 年全球稀土总储量约为 1.2 亿吨,中国独占 4400 万吨,约占 37%,是当之无愧的稀土储量大国。
而且,中国在稀土领域的成就不止于此,产量、出口量、消费量均居世界第一,还是全球唯一能够提供全部 17 种稀土元素的国家,在稀土领域拥有绝对的资源优势。
按理说,手握如此王牌,中国在稀土领域应具有绝对垄断地位,完全能左右世界稀土价格,从稀土出口中获取丰厚利润。可现实却令人大跌眼镜,2020 年中国累计出口稀土 3.5 万多吨,出口额仅 23.8 亿元,换算下来,均价每斤 33.57 元,竟然只有两斤猪肉的价格。
这个单价还是按照十一种稀土品种的均价计算,实际上部分稀土品种价格更低。
中国稀土:全球 “霸主” 却卖 “土价”中国,作为稀土领域的 “超级大国”,在储量、产量、出口量和消费量上均雄踞全球第一 。
2020 年全球稀土总储量约 1.2 亿吨,中国独占 4400 万吨,占比 37%,是当之无愧的储量大国。在产量方面,中国稀土产量常年占据全球一半以上份额,是全球稀土市场的主要供应者;出口量上,中国稀土源源不断地输往世界各地,满足全球对稀土的需求;消费量上,随着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的崛起,中国对稀土的需求与日俱增,成为全球最大的稀土消费市场。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09078bee412003047f1f40a04a49b31c.jpg)
然而,如此强大的资源优势,却未能转化为相应的经济优势。
中国稀土出口价格长期处于低位,令人痛心。
2020年中国累计出口稀土3.5万多吨,出口额仅23.8亿元,均价每斤33.57元,竟与两斤猪肉价格相当,这样的价格与稀土的战略价值严重不符 。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3f102184c15102d38a42766d60dd4d04.jpg)
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在产业内部,长期存在恶性竞争的乱象。众多稀土企业各自为战,为了争夺市场份额,不惜竞相压价,导致稀土价格体系混乱,无法体现其稀缺价值。产业结构不合理也是重要因素,中国稀土产业多集中在产业链上游的开采和初级加工环节,产品附加值低 。
在国际市场上,中国稀土面临着复杂的贸易环境,部分国家的贸易限制和对稀土定价权的争夺,也使得中国在稀土贸易中难以掌握价格主动权。
稀土未来:机遇与挑战并存稀土产业的发展前景既充满机遇,也面临许多挑战。
在全球倡导绿色发展的大背景下,新能源车和风电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这也为稀土产业开辟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
各国纷纷制定碳中和目标,大力推动新能源汽车替代燃油车,风力光伏发电取代火力发电。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每辆电动汽车的电机、电池等关键部件都离不开稀土永磁材料,其能提升电机效率,增加续航里程 。随着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的持续攀升,对稀土的需求也在急剧增长。
在风电领域,稀土永磁直驱电机凭借高效节能的优势,成为风力发电的关键设备,全球风电装机容量的不断扩大,同样带动了稀土需求的增长 。
2021年央企中国稀土集团有限公司成立。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0e779c41b93237644a7ef1cf6963ca31.jpg)
中国稀土集团有限公司组织构成
在这样的大趋势下,央企的成立为中国稀土产业抓住机遇提供了有力保障。能够整合分散在全国各地的研发资金和人才,集中力量进行技术研发和创新,在稀土的高端应用领域实现突破。
在新能源车用稀土永磁材料方面,研发更高性能、更稳定的材料,降低成本,提高我国新能源汽车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在风电领域,研发更适合风力发电环境的稀土材料,提升风电设备的稳定性和发电效率 。
然而,中国稀土产业在国际竞争中也面临着严峻挑战。
一方面,部分发达国家试图摆脱对中国稀土的依赖,加大对本国稀土资源的开发和对其他稀土供应国的扶持,全球稀土供应格局逐渐呈现多元化趋势,这对中国稀土的国际市场份额构成威胁 。
另一方面,在技术突破方面,虽然中国在稀土开采和初级加工技术上较为成熟,但在高端应用技术领域,如稀土在量子通信、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中的应用,与发达国家仍存在一定差距,需要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
面对这些挑战,央企可以发挥资源和平台优势,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拓展海外市场,稳定国际市场份额。
在技术研发上,建立与国际先进科研机构的合作关系,引进先进技术和理念,同时加强自身研发团队建设,培养高端技术人才,加快技术创新步伐,提升中国稀土产业在全球的竞争力。
文本内容源自@韩秀云的视频内容
既然比石油重要为什么不禁止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