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真的爱孩子,父母千万不要为孩子做的3件事

一个有爱之人 2025-03-23 15:32:40

​这世上的父母,大概分为两类。

一类是只爱自己,把孩子当成自己养老的工具。

一句儿孙自有儿孙福,把孩子生下来,就任其发展,不想努力给孩子提供更好的条件。

只想着等儿女大了孝顺自己。

一类是非常爱孩子,想为孩子付出所有;

希望给孩子铺好所有的道路,希望孩子一生都没有挫折和坎坷,希望孩子一生顺遂。

你有没有发现,无论是非常自私的父母,还是非常无私爱孩子的父母,都没有正常的亲子关系。

太自私的父母,只为自己考虑,不顾儿女死活,会拖累儿女,会让儿女的生活过得困苦不堪。

太无私的父母,因为爱孩子,一切为孩子考虑,到最后会培养出非常自私的儿女。

你付出得越多,失望就越多,孩子往往更不成才。

父母是唯一不用学习就能上岗的职业。

但是,作为父母,更需要不断学习,优化观念。

我们都不想遇见一对非常自私的父母。

也不想有一个非常自私的孩子。

作为父母,如果真的爱孩子,如果要培养出人格健全的孩子,一定不要做这3件事。

不要把自己当成孩子的保姆

卑微永远换不来感恩和尊重。

跪着的父母也培养不出站着的孩子。

父母有父母的样子,孩子有孩子的样子,才是正常的亲子关系。

父母爱孩子,天经地义。

父母为孩子付出,也是心甘情愿。

但是,所有的付出,不能让孩子觉得是理所当然。

越来越觉得,当父母为孩子付出得越多,孩子就越是没有感恩之心。

比如,去年看到一个视频,在工地上干了一天活回家的父亲;

看到大学放假的儿子,躺在沙发上玩手机,地上是饮料和零食垃J,桌子上是吃剩的外卖盒子。

好像父亲再辛苦,对于儿子来说,都是应该的。

父亲辛苦挣钱,儿子随意花钱。

父亲把自己活成了儿子的长工。

儿子活成了父亲的老板。

这样的父亲,值得尊敬,但是却注定得不到儿子的尊敬。

因为付出成了习惯,一切都变得理所当然。

还有一些做父母的,抚养儿女长大,辛苦攒钱替儿女成家。

等到孩子有孩子了,父母也就自然而然成了儿女家的免费保姆。

做儿女的会觉得,父母正好有空,不帮忙带孩子,就是不心疼儿女。

父母也觉得心虚,好像做父母的带大了儿女,也应该带大孙子。

当父母到了儿女家里带孩子,顺便买菜做饭,做家务,不知不觉的就成了儿女家的免费保姆。

给儿女做保姆,就是真的爱孩子吗?

我觉得未必。

作为父母的义务,不只是生孩子,还要扶养陪伴孩子。

父母的观念已经更不上时代的需要。

老人带大的孙子和父母带大的孩子,会有很多不同。

对孩子也不公平。

明明生在新的时代,却感受着父辈的教育李年轻。

对于孩子的父母,也不太公平。

生孩子很容易,更重要的是陪孩子长大。

承担作为父母的责任,也让自己的人生更加丰满。

而那些有父母帮忙的人,不自觉的就卸下了本该属于自己的责任。

和父母在一起,自己就永远都是孩子。少了为人父母的责任和经历。

不要过度的保护孩子

父母爱孩子,总想给孩子最好的。

在孩子小的时候,父母给孩子的保护,是孩子童年的安全感和底气。

但是,当孩子渐渐长大,如果还处处保护孩子,让孩子像温室里的花朵,不受任何委屈。

不是爱孩子,而是会害了孩子。

一个什么都不做的人,注定什么都不会做。

这几天,我和老公都忽然觉得儿子长大了。

在办丧事的时候,老公会有很多事情要处理。

儿子就代替他爸爸,承担了一部分责任。

以前都觉得他是孩子,什么都不指望他。

他也什么都不管,不做。

这几天,每天在灵前磕头,有时候找他爸爸找不到,他就得顶上,他忽然就像个大人样子了。

我的观念一直都是要让孩子多做事。

做得多经历得多,孩子才能成长。

老公的姐姐有两个女儿。

大女儿比我儿子小一岁,因为有点残疾,个子非常矮,老公的姐姐还是把她当个孩子保护。

一会儿哭了要坐腿上,一会儿要喊着生怕吓着了。

十六岁的孩子了,还什么都不会做。

没生气的时候,她姐姐对我说,她女儿正上初一,每天哭着不想上学,老师同学都看不起她。

我开玩笑地说,不上学可以,在家里多做点家务。

人勤快一点,以后找个婆家也可以。

她姐姐说,哪里会做家务,连个碗都不会洗的。

我心里想,本来就有残疾,人不太聪明,还把她当宝贝一样捧在手心里,啥都不让干。

以后什么人会愿意娶?不会做事,娶了她,别人会看得起?

把孩子保护得太好,只会让孩子更不懂事。

想让孩子聪明能干,就要让他多做事,经历挫折风雨。

温室里的花朵,一点点风吹雨淋就会枯萎。

如果真的爱孩子,就要给孩子锻炼的机会。

不要怕孩子辛苦,不要怕孩子做错。

先吃苦的孩子,才能尝到生活的甜。

从来没有吃过苦的孩子,不会创造美好生活,也感受不到美好的生活。

有钱人家的孩子都在让孩子多锻炼,没钱人家的孩子,更要让孩子多做事,多锻炼。

而不是把孩子保护在自己的羽翼之下。

父母总有一天会保护不了孩子。

不要为孩子的高消费兜底

有一个 词叫"穷人富二代"。

不管有钱没钱,爱孩子的父母都想尽可能的给予孩子更好的生活。

富人理念不同,想给孩子传授挣钱的能力。

比如《抓娃娃》里的马成钢,是个身价上亿的富豪,因为知道自己是怎么一路走过来的。

所以,刻意给孩子创造艰苦的条件,来锻炼孩子。

别人家的孩子上学都是车接车送,他让儿子每天跑步上学。

而穷人家的父母也想爱孩子,但是又没有可传授的经验。

只好尽量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

而物质的欲望是无穷的。

每年的高考季,很多父母就开始焦虑。

要给孩子准备上大学的费用。

为了孩子在同学们面前有面子,会给孩子买昂贵的数码产品。

有的孩子看别的同学去旅游,也不管父母经济能力如何,也要去旅游。

父母平时省吃俭用,孩子却在外面大手大脚。

我觉得,做完父母,尽可能为孩子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但是,不能助长孩子的虚荣心。

父母也不是万能的,要量力而行,教孩子学会平常心看待物质。

好的生活需要自己努力去创造,而不是让父母为他的高消费买单。

父母越是无底线的纵容,孩子越是不懂得体贴父母的辛苦。

做父母的都想要有一个懂事的儿女,首先就要摆明立场。

满足该满足的,拒绝不合理的要求。

才能培养出三观正的孩子。

0 阅读:4

一个有爱之人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