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正月初五,又称为“破五”“破五节”。相传女娲在这一天创造了马,初五也被称为“马日”。
古籍《燕京岁时记》记载,“破五”之内不得以生米为炊,妇女不得出门。
春节期间的诸多禁忌,自此日起宣告解除,一切生活秩序逐步恢复正常。
正月初五这天,有“迎财神”、“开市、“送穷”、“吃饺子”等风俗,皆源于古人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1】
竹枝词
清·蔡云
五日财源五日求,一年心愿一时酬。
提防别处迎神早,隔夜匆匆抱路头。
相传正月初五是财神爷的生日,也是大吉之日。
人们纷纷祈求财源滚滚,希望通过这一天的努力,让一年的心愿能够顺利实现。
可是,众人又唯恐其他人家捷足先登,于是在前一天晚上,便迫不及待地忙碌起来,为次日做足准备。
黎明时分就起床清除旧尘、燃放鞭炮、祭拜财神,希望新的一年财源广进,生意兴隆。
这首诗描写江南地区迎接财神的情形,语言简洁明快,字里行间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
【2】
正月初五
宋·刘敞
雪霁春容满旧都,寻春写鞚杜城隅。
冰消流水相萦带,日出南山半有无。
往事废兴悲故老,扁舟沿溯想江湖。
路人应笑山公醉,此兴由来属我徒。
正月初五,雪后初晴,春天的气息弥漫整个都城,万物复苏,生机盎然。刘敞带着对春天的向往,挥鞭策马到郊外寻春。
冰雪消融,汇成涓涓细流,宛如一条条银色的丝带,环绕在都城周围。远处的南山,在晨光下若隐若现,好像是一幅清雅的山水画,令人心生向往。
望着眼前的美景,思绪不禁飘向远方,回想往昔的兴衰更替,心中涌上淡淡的悲伤,也想乘着一叶扁舟,顺流而下,无拘无束,闲适自在。
这种陶醉于春天的情怀,或许会被旁人嘲笑,但这种雅兴,本就是属于文人墨客的。
春天快要到了,在忙碌的工作之余,不妨放慢脚步,去寻找被忽略的、闪耀的瞬间。
【3】
正月五日出游
宋·陆游
久作闲人不惯愁,新春天气更清柔。
未为辽海千年别,且继斜川五日游。
细柳拂头穿野径,落梅黏袖上渔舟。
此身定去神仙近,倚遍江南卖酒楼。
大年初五这天,陆游选择出游踏青。
他说,自己作为一个闲散之人,已经不习惯再为琐事烦忧。新春到来,万物复苏,天气清朗柔和,让人心旷神怡。,
此时此刻,不去忧虑未来或过去,只想继续在斜川游玩五天,享受这难得的闲暇时光。
细长的柳枝随风荡漾,轻轻拂过头顶。沿着曲折的小径继续前行,凋谢飘零的梅花,不经意间沾满了衣袖,淡淡的清香随着扁舟飘向远方。
眼前的一切都充满新的气象,此刻的陆游,感觉自己与仙人无异,在江南的酒楼上开怀畅饮,心中充满了满足与幸福。
这首诗,洋溢着闲适愉悦的气息,充满了新春新气象,同时又透露出文人雅趣与豁达超脱的情怀。
【4】
正月五日所见
清·六十七
陇麦蕃滋细雨中,尘沙贴地任东风。
马蹄才踏江南路,风景烟光便不同。
正月初五这天,天空细雨绵绵,好像一层轻柔的纱幔覆盖大地。诗人六十七骑马外出,被眼前的景象深深吸引。
在细雨的滋润下,田埂上嫩绿的麦苗茁壮成长,繁茂而生机勃勃。春风轻轻吹过,尘沙贴服在地面上,任由春风的摆布。
刚刚踏上江南的道路,眼前的风景便与北方截然不同。烟雨朦胧中,光影交错,构成了一幅幅如诗如画的景致。
细雨如丝,麦苗如茵,春风如歌,每一处风景都充满了诗意与美感。江南的早春,是如此地迷人。
【5】
庚子正月五日晓过大皋渡
宋·杨万里
雾外江山看不真,只凭鸡犬认前村。
渡船满板霜如雪,印我青鞋第一痕。
1179年,杨万里被任命为提举广东常平茶盐公事。1180年正月,他从家乡出发,前往广东任职。
正月初五的清晨,清冷而静谧,他乘船途经大皋渡,江面上雾气缭绕,远处的山水影影绰绰,看不清楚真实的面貌。
只能依靠远处偶尔传来的鸡犬叫声,来判断前方村庄的方向。。
走出船舱,甲板上覆盖着一层厚厚的白霜,就像一层洁白的雪。踏上渡船,甲板上留下了一道草鞋清晰的痕迹。
杨万里善于从日常生活中提炼诗意,用平实的语言描绘出富有生活气息的场景。
整首诗意境清新,语言简练,富有生活气息,体现了“诚斋体”的特点。
-end-